第106章,和談反應

應仲良等人,在公義,靠唐單寫信,常濤耍武藝,總算是換了一身衣服,吃了頓飽飯。

“我堂堂代理丞相,竟然在路邊代寫書信,唉~”唐單鬱悶的說道。

“我還是大內第一高手呢!不也在街頭賣藝?”常濤抱怨道。

“不是你這個第一高手連個山賊都打不過,我們至於這樣麼?”應仲良一腳踹過去。

“我……”常濤沒法辯解,他確實打不過那大漢。

“皇上,現在我們去哪啊?”胡心雨問道。

“去哪?沿着路繼續走,我們往東邊去,那邊經歷戰火,生活想必更加難過,我要看看,回宮後我能爲他們做些什麼。”應仲良說道。

“哦!”胡心雨點點頭。

她已經不想再走了,就這麼幾日,澡沒怎麼洗,每天還住在破廟裡,吃也吃不好。她想回帝丘了,但是應仲良不回去,她也沒法說自己回去。

“信鴿買好了,就寫信告訴丞相我們的情況,並且把山賊的事說一下。”應仲良對唐單說道。

“是啊,剿匪刻不容緩!”唐單點頭。

“不是剿匪,讓丞相發佈赦令,並且讓這些人到當地的兵營報到,都是人才啊!”應仲良看着常濤。

常濤知道應仲良的意思,默默地轉過身去。

“我們不去集州了,去石州,那裡應該問題很嚴重。”應仲良說道。

石州,位於明州以東,首府丹城。原本石州是南部諸州里,除了江都和襄陵外最繁榮的地方,但是那裡這些年各種天災人禍,過得並不好。

“少爺,那裡,好像在鬧饑荒呢!”唐單說道。

“所以我們路過明州的時候,多儲備些食物,以免到那裡餓死。而且我記得,我下過令,在那裡救災,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應仲良說道。

“好,我知道怎麼做了。”唐單說道。

隨後,唐單將應仲良的意思發回帝丘,然後就跟着應仲良上路了。

萬弘收到信,欣慰的點點頭。

“知道剿滅治標不治本,可以。”萬弘讓下面的人蔘照這上面的意思,發佈命令,並多加了一條,讓這批所有人,全部到帝丘來,參加比武,遴選侍衛。

燧國主動和樑國、周國的談判,使得樑、周兩國內部發生了分歧。

樑國以伊尹文與之爲首的文官,希望和談,爭取時間發展;而以大司馬祖龍氐爲首的武將系,則希望乘勢打擊燧國。

“嬰齊,你怎麼看?”樑武問自己的小兒子。

“燧國戰神陳文廣死,多年內戰,原本是應該趁他病,要他命。但是,我聽大將軍祖龍無幽說,那燧國丞相萬弘不是個易與之輩,雖然軍事上可能不如陳文廣,然而他的執政能力,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東燧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比西燧好了不知道多少。現在萬弘聲勢如天,連燧皇都聽他的,全國掌控在他手裡,調動兵馬甚是簡單。更何況,當年燧國分裂,我們與周國聯軍,尚且無法擊敗離心的燧國,而且他們多年征戰,戰鬥力處於巔峰狀態,現在燧國已經統一,短時間內戰鬥力不會下降,此時動兵,實在不智。我覺得,還是休養生息爲上,佐之以鬼方國侵擾周國,爲我大梁爭取時間。至於燧國說的全面通商,我覺得可以答應,而且還可以放寬些,比如允許糧食出口,換取我們需要的鹽、鐵。”樑嬰齊說道。

“嗯,言之有理,那大將軍有什麼看法?”樑武望着祖龍無幽。

“止兵!我大梁比之戰前,領土縮小,但是更加安全,原因是鬼方國是我們扶持的,可以爲我們抵擋代國,牽制周國。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軍團。陛下給我三年時間,我爲陛下練五十萬鐵甲雄師!”祖龍無幽說道。

“嗯,很好。那開率有什麼想法麼?”樑武又問沒發表意見的駙馬溫開率。

“臣請領兵駐守德運郡,以防代國。”溫開率的意思也很明確:不出兵,只防御。

“既然這樣,那麼,同意和談,大司禮去談吧,不要壞了事。”樑武說道。

“是,陛下。”大司禮馬利釗應道。

周國因爲古繼潭已經被遣返回封地,所以現在主持兵馬的是古騁,外加古繼潭推薦的新任大將軍袁昶。

與樑國剛好相反,周國文官主張出兵伐燧,而武將全部不願意打仗。

“都說說各自的理由,姜蕃,你先來。”古繼淵對着執政姜蕃說道。

“此時燧國剛剛統一,加之陳文廣已經死了,燧國國內民生凋零,百廢待興。武無良將,文無良才,朝綱不穩,是最好的時機。”姜蕃說的很簡單。

“皇叔,你們的意思呢?”古繼淵問古騁。

“還請大將軍來說吧,他比較清楚。”古騁讓大將軍袁昶說。

“大將軍請說。”古繼淵看着袁昶。

“不可伐燧,有三點:第一,燧國剛定,軍士歷經血戰,戰力強大,與之相反,我大周百萬大軍,有三分之一是新兵,難以與之抗衡;第二,燧國現在兵馬政務全出一人,一旦發生戰爭,必然可以短時間內進行抵抗,防禦,甚至反攻,相反,我們大周,軍政分家,難以協調;第三,大家不要忘記陳文廣是怎麼死的,是被誰逼死的!”袁昶說道。

前兩條,大家聽着還算平靜,但是說道第三條的時候,大家才緊張起來。

萬弘逼死了陳文廣,逼走了古繼潭,還讓祖龍無幽無功而返,現在更是控制燧國軍政,推行新法,實在是恐怖。

“我建議,我們大周仿照燧國,實行變法,推行新政。”袁昶說道。

“那你的意思就是要接受和談咯?”古繼淵說道。

“不僅接受,而且全盤接受,我們不能落於人後,要知道,落後,就等於滅亡!”袁昶說道。

“陛下,袁昶是在危言聳聽,祖宗之法,怎可輕易變之?”姜蕃反對變法。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燧國的新法針對的,都是他們這些大家族。

“變法之事再議,但是這和談嘛……就接受了,秦思,你讓劉愚去談,我們也該歇歇了。”古繼淵對着太禮寺卿秦思說道。

“臣,遵旨!”秦思說道。

“另外,皇叔,大將軍,你們得加快練兵啊!”古繼淵對着兩人說道。

“臣已經改變原有的練兵方式,在進行陣法編排,相信假以時日,我大周軍隊將馳騁疆場,百戰百勝!”袁昶自信的說道。

“好,朕等着那一天!”古繼淵高興的拍手。

第202章,出逃方案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5章,對抗計劃第219章,何去何從第175章,陽晉之戰(二)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29章,神無子第25章,武興反擊戰(一)第81章,刺殺萬弘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21章,宴會(一)第227章,宮變(二)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75章,陽晉之戰(二)第57章,逃出皇宮第14章,改日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136章,渠提腱山第109章,應仲明來了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34章,好處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11章,伐樑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83章,正統之爭第204章,出逃前刻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209章,灞河之戰(一)第221章,宮變計劃第10章,救命之人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80章,皇上加油喲第226章,宮變(一)第101章,問策第13章,無事,無事第101章,問策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194章,鄭穎離開帝丘第8章,胡家族長第123章,貪便宜第169章,奪取盧星城第13章,無事,無事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98章,孫準死第174章,陽晉之戰(一)第158章,周皇被俘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18章,等待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78章,準備第119章,比武(二)第191章,樑代盟第150章,請人第94章,襄陵破第31章,滅中山國第219章,何去何從第103章,打劫第132章,綠帽子第183章,正統之爭第205章,逃離離山第119章,比武(二)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37章,一同出發第33章,削藩畢第123章,貪便宜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201章,血戰突圍第91章,撤離統萬第22章,宴會(二)第253章,鄭灝入末都第104章,結盟第40章,不關我事第216章,刺殺鄭穎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55章,誓師大會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242章,三蠻裁軍第120章,躲第37章,一同出發第127章,鄭穎懷孕第132章,綠帽子第111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二)第125章,處罰萬弘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142章,北伐準備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13章,生病痊癒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111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