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帝都陷落!(中)

不是早上睡眼朦朧,萬物復甦於晨;

也不是正午豔陽高照,暑氣正盛,焦灼着人的腳板同時烘曬着頭皮;

而是在黃昏。

似乎突襲,更適合早晨的畫風,但這個世上,卻很難有絕對完美的事兒。

潛行、繞後、渡江,再策馬奔騰,撇開薛三、陳雄早早調出去相思山當幌子的一部分,再撇開留在王爺身邊的那一萬,原本,陳陽和樊力這邊,少說也應該有個三萬五之數的。

挑選入乾的,本就是肅山大營的老卒加上挑選出來的他部精銳,且無論是蘭陽城還是滁州城的攻破,都並未給燕人造成太大的傷損;

可真到了上京城下時,陳陽部,也就剩下將將三萬之數了。

這意味着,至少有五千部下,在這場短時間內的恐怖大迂迴中,要麼累死,要麼掉隊,要麼乾脆就是迷了路。

對於普通的軍隊而言,這種情況,實屬正常,這也是爲何,兵馬越多,行軍越慢的原因所在,但對於曾經靖南王本人的中軍精銳而言,造成這般大的非戰鬥性的損耗,足以說明燕軍爲了這場“出其不意”,到底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不過,

在看見上京城的城牆後,

自上而下,

無論是將領還是最底層的騎士,

哪怕呼口氣,都能感受到喉嚨深處的血腥味,

在此時,都覺得值了!

上京城,

就在他們的面前!

這是一座巍峨的國都,這同時也是一座極爲虛弱的國都,它就在那裡,它是那麼的安靜,那麼的婉約, шшш ★t t k a n ★c o

它,

在等着自己的臨幸!

陳陽清楚,這是平西王爺以自身爲誘餌所換來的機會。

他更清楚,只要自己能夠衝入這座都城,那麼當初在肅山大營的罪責,也終於可以被抹除了。

陳陽已經沒有腦子再去思考其他了,哪怕剛接到命令時,他曾思考過,不是思考平西王爺這近乎“人來瘋”一般的軍事抉擇到底能否成功,

而是思考的是,這場軍事大冒險成功後,對於自己這支兵馬和對於平西王爺本人而言,能否在歡愉和大捷之後,獲得浮出水面再度呼氣的機會。

因爲這次,他們沒有援兵,孤軍深入後的再分兵,只會讓自己的局面,越來越陷入被動。

平西王爺本人現在還被乾國各路大軍包圍着,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自己就算打下了上京城,接下來又該如何接應?

甚至,到底能否在乾人瘋狂地復仇反撲之下不被悶死,這一切,都是懸數。

但,這也是乾人沒有提前預判到這一點的原因所在吧,你可以去推演去預判你對手的絕大部分的動機和行爲,但往往,不會去判斷他可能去“送死”!

陳陽想到了那一晚,王爺對全軍所做的訓話,來聽講的校尉被要求按照晉東的傳統,回去要複述給自己的士卒聽;

王爺那一晚說,他要帶着大傢伙,去追求一種東西,不是財貨,不是女人,不是土地,而是……榮耀。

這,

就是王爺想要的榮耀麼?

事到如今,陳陽已經不想去思考之後的得失了,他現在唯一想要做的,就是去品嚐眼前這座富麗堂皇的……美味佳餚!

樊力打開的錦囊裡,就是“烏拉”兩個字。

王爺又一次“事兒逼”了,但樊力卻很滿意。

此情此景之下,

唯有這兩個字,能夠讓他整個人都酥麻起來。

曾將人當作柴來砍下做收集,累積白骨鑄宮殿的樵夫,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大場面的殺戮;

在這種氛圍下,

樊力的皮膚,都開始呈現出一種異樣的紅色;

他的甲冑,早就丟在了路上,但此時,他卻嗷嗷叫地衝在了最前方,如同一尊野獸,撲向了他的羊圈。

陳陽低吼:“傳我軍令,衝城!”

傳令司馬開始咆哮着傳達着這一命令,他們的嗓子,也早就啞了,但無所謂,中軍看見前軍一往無前開始衝鋒後,馬上就明白了過來,後軍也是如此。

這是一支疲憊之師,但誘人的上京城,足以讓他們在此時再榨出新的一份精氣。

畢竟這座上京城,可比梅子要讓人“解渴”得多。

當年,上京城曾被李富勝攻打過,雖然只是發泄之舉,但也着實經歷過戰火的痕跡。

但彼時上京城內,有官家,有早早地就被收納進去的守軍,雖然乾軍不敢出來野戰,但據城而守是完全沒問題的。

按理說,因爲當年李富勝的緣故,乾國應該更爲關注上京城的防務問題。

比如城牆的修建比如城牆外民屋的清理以及衛星城堡的修建,乾人在土木上面,本就極有心得,但在這裡,卻失了效。

因爲上京城是整個乾國的心臟位置,牽扯了太多太多的利益,想要將其向軍事重鎮方面去進行轉型,就得弱化掉其他方向的職能,可問題是,原本的上京城早就不堪重負地在運轉了,這座大城鎮容納着諸夏乃至當今世上最多的人口,它需要太多太多人力物力以及必不可免地運轉來達成其自身存在所需要的養分。

哪怕當年燕軍曾掃蕩過京畿之地,但接下來,汴洲郡的人口也就是天子腳下的人口,並未減少,反而更加劇烈地膨脹起來。

北地被燕人掃過後,北地但凡有這個條件的百姓,都開始向京城遷移;

一個西南之亂,再加上楚國曾和乾國在東南位置發生的摩擦,哪裡戰事起,都會讓一大批的百姓,本能地去選擇趨利避害,投奔於天子腳下。

其實,上京城在建造之初,必然是着重考慮到其防禦能力和軍事作用,但逐漸的,會變得和皇宮一樣,任何皇宮在修建時,也都會考慮其防禦性,畢竟這是拱衛天子的最後一道屏障,但往往在事情到來時,又會顯得很是雞肋與蒼白。

故而,一般而言,都城這種存在,在面對敵軍來襲時,往往會提前聚集兵馬或者號召各地勤王之師來拱衛,守軍也絕非只是按照傳統意義上就站在城牆上防禦就行了,很多地方,需要足夠的士卒去填去正面廝殺,否則這些漏洞根本就無法補住。

如果乾國的禁軍還在上京城,哪怕不是全部,而是隻有個三萬正軍,守住第一波,再發動百姓,這城,倒也能夠扛下來,至少,所謂的攻城,就真的得演變成攻城的模式了。

可偏偏,雖說留下的禁軍其實也不少,但真正的骨幹和精銳伴隨着官家已經去往了北方的戰場,簡而言之,上京城內的禁軍整個體系,其實已經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於這座都城內,壓根就不存在任何一個人,或者一羣人,能夠掌握住這個都城的“實際運轉”。

同時,

還得考慮到官家御駕親征之前,特意做出的某種安排。

比如帶誰一起出徵,比如出征前貶謫誰外放誰亦或者乾脆將誰下詔獄;

若是自己前面戰事出了問題,打敗了,後方,該如何確保會安安順順地等待自己回來,不會出什麼亂子。

總不可能自己在前頭打仗,後頭的太子亦或者是誰,來個政變,直接給自己尊奉爲“太上皇”,那樂子,可就大了。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平西王爺那樣,自己帶兵出征,老家極爲乾脆地全丟給瞎子,這種信任,別人是理解不了也學不來的。

且就算是官家本人真能做到這般“魄力”,朝堂上的其他勢力,也不會允許在官家離京之後,給別人以機會借用太子監國的名義來搞事情。

這就是人爲製造出的“虛弱”和“散沙”狀態了。

一座都城,被抽離了主力後,還被特意地打亂了制度,忽然間面對着一羣凶神惡煞的燕軍,一下子,就亂了起來。

烽火點起,

鐘聲敲響,

不是沒有忠誠於這個國家的官員和武將,在此時主動地奔赴城牆一線,也不是沒有江湖豪俠,在此刻逆着倉皇逃竄的百姓人潮想要去幫忙殺敵;

這些那些,都有,偌大的上京城,這般多的人口,自是不會少這些危急時刻的可歌可泣;

可問題在於,大勢之下,個人成點成線的努力,依舊無法改變此時的驚濤一拍。

正陽門的城門,早早地就落下了,可偏偏,正陽門的兩個側門,沒能閉合成功,且兩個側門之外,還有可以迂迴進入城內的道路。

人們生活在這裡,就如同是一羣螞蟻在不停地上下打竄,甚至可以將都城,比作一個四通八達的螞蟻窩。

正陽門守將親自率領一支禁軍和燕軍廝殺,妄圖將這一片給暫時扛下來,等待京內的援軍到達,可惜,他失敗了。

他帶着自己的一衆親衛,戰死在了這裡,但他手底下的更多的士卒,則沒有守將視死如歸的決心,很快就崩散了回去。

沒有半日,最多,也就一個多時辰,燕人就打開了正陽門的防線,衝殺了進去。

而還在其他方向尋找切入口的燕軍在得知這一消息,果斷地不再和麪前的乾軍進行糾纏,脫離戰場之後,直接走現成的缺口進來。

京城外圍駐紮的禁軍主力,被調派跟着官家向北了,所以,這座都城,直接面對着燕軍的第一波攻勢。

上京城內,有能力組織防禦的官員,職位不夠高,沒調度的資格,有資格去調度的,壓根不懂得該如何去做。

這不是諷刺,而是冰冷的現實,過於複雜繁複的官制,使得乾人在這危急時刻,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全局指揮起來。

相較而言,在同一種情況下,一直被乾人認爲“粗野”的燕人,反而更能適應。

燕人的城池,甭管哪座,哪怕是在京城,也能很清晰地給你最高一批的官員分出個三六九等,亦或者可以稱之爲類似於“山大王”一般的大哥二哥三哥,這一點上,平西王爺的經歷其實最有發言權。

危急時刻,大哥上,大哥沒了,二哥頂上。

簡單粗糙的制度,在特定時候,比所謂的細膩豐富,更有高效性。

故而,

燕人真的順着正陽門不斷地涌了進來,而乾人,其他地方的守軍,壓根就沒思慮到向這裡來調集彌補這個可怕的漏洞。

伴隨着越來越多的燕軍涌入,且當進城的燕軍開始向四周輻射出去後,整座上京城的城防,可以說,正在快速地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而這時,

乾國皇宮內,更是一片亂象。

監國太子起初被自己身邊的公公們帶着想要向後宮方向跑,因爲他們聽說燕人是從西邊打來的,那麼東南角,應該是相對安全的。

但留守的兩位相公,即刻帶着人來到了宮內,要求太子立即下詔,組織城內軍民進行反擊,將燕人驅逐出去。

雙方的手下人,一度扭打在了一起,在這危急時刻,所謂的規矩、禮儀和矜持,平日裡看得比生命都要貴重的這些,彷彿一下子變得一文不值。

而在宮外,早就開府建牙,更是曾數次去過東南傳旨和祖家關係莫逆的七皇子,在聞得外頭傳來的喧囂後,馬上就披甲執銳,領着自己的王府護衛,想要出府收拾局面。

可偏偏,在官家御駕親征前,特意因“課業不精”,罰其閉門思過。

這位曾染指過些許軍權的皇子,在官家看來,是自己御駕親征之時上京城內的不安穩因素之一;

而太子一系,爲了確保絕對的安穩,對這位皇子的禁錮,進行了進一步的加深。

原本官家可能只是想貼一張封條,但下面人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則順勢打上了板釘。

七皇子本想出來收拾局面,在被看守自己王府的銀甲衛拒絕後,雙方竟然先一步地在王府外頭進行了火拼。

而另一頭,燕人正在源源不斷地進來。

這般荒誕的一幕,在上京城內的各處,不停地上演着。

實在是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了,因爲在此等局面下,這座煌煌都城所表現出來的模樣,比之前的蘭陽城和滁州城,只能說是更爲的混亂與不堪。

燕人的馬蹄,開始踐踏在上京城內的官道上,和乾人在自己國都內的彷徨無措不同,燕軍在經歷了兩次入城之後的快速反應,短時間內的經驗,用在了這一次上。

該衝哪座門,該奪哪處點,該清哪處區域,燕軍其實沒有事先的規劃,但自然而然地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去往了應該去的地方,肯定會有重疊也必然會有遺漏,但這種效率對上此時的乾人,實在是高效得令人瞠目結舌。

“皇宮,皇宮!”

舉着斧頭的樊力對着身後跟隨着自己的燕軍高呼着。

打進了都城,皇宮,必然是重中之重!

在這一點上,陳陽都沒有和樊力去搶,他則是顧全大局地開始領兵去擊垮城內有組織跡象的乾軍。

“皇宮!!!!”

“入皇宮,擒乾後!”

“入皇宮,擒乾後!”

令人血脈膨脹的口號聲,再度響起,燕軍士卒感覺自己體內的血液正在燃燒,他們無所畏懼,也不相信前方會有能夠阻攔自己步伐的人。

在衝向皇宮的路上,不時有乾軍出來阻擊,還有不少身着銀甲衛袍子的番子,裡頭,也不乏高手。

但在燕軍的有序衝鋒弓弩大刀地收割下,乾人的抵抗基本沒有堅持太久的。

甚至,

因爲樊力帶着兵馬衝得太快,導致皇宮的宮門,竟然都沒能來得及成功閉合上。

有人想出來,奉命去查看外頭的情況,有人則收到不知哪家大人或者宮內貴人的傳信,要求進來保護,大家就卡在那兒了,等到燕人殺來後,直接就“炸”開了。

“殺!殺!殺!”

燕軍殺入了皇宮。

“砰!”

樊力一人,如同一頭蠻牛一般,將面前的幾個乾軍金吾衛打扮的傢伙撞飛出去,自己也在地上滾了好幾圈,他是真沒料到那幾個金吾衛穿得那麼花裡胡哨實則功夫極爲拉胯,導致自己絕大部分的力道都和地面的青磚進行了親密接觸。

一聲“咔嚓”之後,

樊力驚愕地發現自己竟然將左胳膊給撞骨折了!

“……”樊力。

所以,

接下來,

當不斷的有燕軍士卒向樊力來彙報時,畫面就變成了這樣:

“樊將軍,那些太監……”

“砍了!”

“樊將軍,那些穿紅袍子的………”

“砍了!”

“樊將軍,那些穿紫袍子的………”

“砍了!”

“樊將軍,那些……”

“砍了,砍了,砍了,除了皇后和貴妃,其他全砍!”

“樊將軍……”

“再問俺砍了你!”

而在皇宮外的上京城內,放棄了出風頭的機會,正一心一意當清道夫,剛剛又擊垮了一隊禁軍的陳陽,拄着刀,站在血泊之中,看着四周不斷繼續跟過來的手下,他咧開嘴,擡起頭,對着天,大笑起來:

“李富勝,你吹了好幾年,也不過是曾在上京城牆下撒了泡尿!老子這次可是挺直了腰桿兒進來了!”

擦了把臉上的血,

陳陽伸手進自己的甲冑內夾內,拿出了一個錦囊。

平西王總共給了兩個錦囊,一個給了樊力,一個給了他陳陽。

給樊力的那個,是叫其在見到上京城時打開;

給自己的這個,是讓其在打入上京城後再打開。

陳陽一邊喘着氣,一邊撕開了錦囊,將裡面的那張紙打開……空白無字;再翻轉過來,依舊是空白。

“嘿嘿,嘿嘿嘿……”

陳陽乾笑了兩聲,用力地嚥了口唾沫,

下令道:

“傳王……”

頓了頓,

他重新喊道:

“傳本伯的軍令,上下不封刀。

本伯要讓這乾人的都城,變成白地!”

第二百一十八章 潰堤第三百一十三章 真的狗第六十二章 是個高手第一百零七章 泡澡第兩百六十一章 夜路第五十八章 全場最亮的崽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野伯!第三十八章 有死無生!第六百二十章 大動亂第四十八章 邪祟第五十五章 跋扈第五百零八章 宮門外,桃花依舊第五百九十三章 命第三十章 國戰(五)第三十九章 寶庫第五百七十章 開戰第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妖第一百八十六章 怒火第九十七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三百八十章 雞犬不留!第六百零八章 謝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七章 泡澡第九十章 上路第六百一十七章 足跡第四章 七魔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厚葬!第二百七十四章 借劍第二百三十章 楚奸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降異象!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飯第四百七十八章 鎮北王第七十二章 笑話第640章 自刎第四十四章 主上,天賦異稟!完本感言:第三十九章 寶庫第六百三十三章 進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陽,出來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薛三歸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面聖第648章 必死無疑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出擊!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第二百九十三章 上香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侯風華(3)第一百六十一章 柱石第三十七章 套中套中套第二百七十四章 借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美夢第四十七章 燕狗來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選之人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師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八十三章 仵作第三十五章 聖躬安第三十四章 蜜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多子多債!第四百章 江山如畫第六百六十七章 劍自天上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湖心亭第六十章 老銀幣第六百六十一章 帝都陷落!(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浪花淘盡(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是在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是耳!第三百零九章 演練第五十九章 兵雲再現第四百一十章 花燭夜第三百六十六章 渴着薅第一百二十六章 面聖第二百三十章 楚奸第六百五十章 竟無一人是男兒!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鳳!第一百八十四章 心扉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產第四百一十五章 待到秋高馬肥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聖旨和入腹第五十八章 燕國內亂第一百三十章 千古一帝第九十七章 守城卒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五十七章 北第八十四章 野種第五百四十五章 爹,我要晉級!第三十九章 寶庫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機五百六十二章 趕上了第七十三章 屍變!(下)第兩百六十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第三百七十二章 王爺,救我第六百八十三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血色第三百三十章 血戰(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俏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