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星計劃》是鮎魚

自從《舌尖》火爆之後,現在已經出現了十多個專門做美食的綜藝節目和紀錄片。

紀錄片不多,但綜藝節目卻不少。明星帶着探訪美食的名頭,已經做起來了,而且收視率似乎還相當不錯。

紀錄片做的也沒有《舌尖》好,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吃貨和僞吃貨還是非常不少的。找大廚拍攝做菜,味道怎麼樣全靠解說,只要菜色漂亮,就能吸引不少的觀衆。

因爲那些紀錄片通常是深挖菜色的故事,那樣紀錄片比《舌尖》這樣對文化深度挖掘的的片子,好拍得多。

既然李琪提起來了,耿植也不會袖手。只不過這裡有一個麻煩:“章導恐怕沒辦法執導,第二季要換導演?”

“紀錄片需要最重要的並非是導演,而是攝影和策劃。只要策劃做得好,攝影組不是問題。”

耿植想了一下說:“在這個策劃方面,我現在也沒什麼想法。”

“既然這樣,那我就讓他們自己想吧。”

耿植笑着說:“如果我想到了什麼,再跟你說吧。不過綜藝方面我有兩個新點子。”

“什麼點子?”

“先吃飯吧。回去我將思路整理好了再慢慢說。”

李琪也不急,而且這頓飯他們也確實吃得太久了。

說實在的,一臺綜藝節目做得好,可以將幾個明星的人氣提高一大截。甚至能讓過氣明星起死回生。

不是馬上又要進入流量時代嗎?耿植雖然不打算培養流量明星,但他無法否認的是,藝人必須有流量才能稱得上是明星。要不然只能說是藝人,演員或者歌手。

如果虞城電視臺能有幾臺創造或者培養明星的綜藝節目,在娛樂圈的地位有所幫助。

沒過幾天,李珺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正是表態將進入網絡視頻行業。

這頭耿植和李琪謀劃着。

別人對娛樂圈的變化也是看在眼裡。

華亭市市郊一幢只有的七八層的老式廠房改造的建築,那其實是一個私人會所。

外邊看着沒有招牌,不僅建築的樣式老,外牆看着也相當陳舊。但內部實際上非常豪華。來玩的都是華亭的公子哥兒。

這個私人會所的地層,實際上是一個超大的包間,裡面的娛樂設施可謂應有盡有,樓頂甚至有一個露天的花園和游泳池。

樓頂。兩個男人只穿着泳褲,躺在臨近躺椅上,看着泳池裡的鶯鶯燕燕教教嗲嗲。樓頂二三十人,他們身邊十多米卻沒有人靠近。

左邊似乎是漫不經心地說:“你說李珺突然要進入網紅行業,是不是因爲上次我們整了耿植。”

另外一個男人輕笑說:“應該不會!而且他就算要下水,我們也不怕他。”

“如果僅僅是李珺,確實不怕。但你忘了,還有嚴逸。現在的花園網和耿植的的關係可是恨不得穿同一條褲子。”

“呵呵,說起來,嚴逸也真夠深情的。”這話帶着一點嘲諷。“爲一個女人,就迷迷瞪瞪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左邊那個男人也笑了一下。“不管怎麼說,如果耿植和嚴逸聯合了,再加上李珺。雖然我們未必就輸,但也不能不防。李家的資本,加上花園網的底子,我們的勝算其實也不大。”

右邊的男人側過臉看他,說:“聽你這話的意思,他們那幫人是耿植主導。”

“應該不是,但他的推動作用很明顯。”左邊的那人笑着說。“別小看他。耿氏雖然規模不大,但耿氏以一家不起眼的公司發展到現在,絕對不僅僅是因爲傍上了鼎雲。耿植也不僅僅因爲傍上了李家。”

右邊那個點點頭,說:“他確實有點本事!”

雖然很多人都不屑耿植的“吃軟飯”行徑。但這個世界唯成功論。耿氏無疑是成功,完全控股的耿植自然也不是失敗者。

重要的是結果,至於過程,誰在乎?

不過左邊的那個男人對耿植的評價似乎更高。

“如果他僅僅只是有點本事。大概早就沒有什麼耿氏了。耿氏成立才四年時間不到。註冊資金僅僅的五百萬。而現在它的估值已經超過了四十億。如果它上市,股值甚至有可能超過百億。兩個影帝,三個影后,一個準歌后,兩個金龍獎影后提名人,兩個影帝提名人。那家公司能在這短短三四年時間做到這些。”

他笑了笑,又說:“鼎雲和嚴氏聯合,紐帶其實就是耿氏,或者是就是耿植本人。現在他成了李家的女婿……別忘了,李家人可是恨護短的。”

“聽你這麼說,倒是挺有道理的。要不先將他搞趴了?”

“現在想搞趴他可不容易。”

上次他們想搞耿植,也不敢明着來,只能用見不得光的手段。而且他們可以說是在耿植身上吃了一個大虧。

他們不僅有損失幾個合夥人,仁禾這個牌子也差點臭了。

去年耿植羽翼未豐,今年的耿植卻已經完全不同了。

“難道就這樣算了?”

“不算還能怎麼樣?”左邊的男人看着泳池嬉戲的男女。“他走他的獨木橋,我們走我們的陽關道。”

“可是現在李家要搶道了。”

“更因爲這樣,我們纔不能輕舉妄動。而且李珺要做網紅推手對我們也不完全是壞事。流量分散對我們確實不利,不過對耿氏更不利。”

右邊的那個男人想了一下,就笑着說:“你說的倒也有道理。”

他們仁禾的經營手段本質上就是網紅推手。只不過是他們資金充足,推的手法更高而已。

他們推的是網紅,也是明星。仁禾的藝人靠的是流量,作品對於仁禾的藝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藝人的人氣。

他們用了七八年時間,才扭轉了娛樂圈的風向。之前也不乏一片成名、一曲成名的藝人,但在他們手上卻更多。

利用網絡資源,一部普通的飼電視劇就能推紅一個藝人。靠的是炒作。有了相當名氣,明星就可以通過各種資源曝光,增加流量。

仁禾的很多藝人都是靠着這種手法捧起來的。

在仁禾,藝人的相貌是關鍵,那是吸引追星族主力——年輕人——的關鍵。他們提高名氣和人氣的方式,並非是演戲或者唱歌。那是用來消費和降低人氣的。他們靠的綜藝節目和各種炒作。

而在前兩年,這種手法遭到了挫折。

一場娛樂圈黑幕大曝光。讓仁禾損失不小藝人,而且炒作力度也不得不降低。不僅是他們,其他和他們一樣的娛樂公司的藝人也遭受損失。

那場黑幕讓消費市場對藝人的演技和社會道德更加註重。而對之前的明星產生了嚴重懷疑。這讓一些演技好相貌不太出衆的藝人得到一個喘息的空間。

而耿氏就是在那種環境下崛起的。

而耿氏的崛起已經威脅到了仁禾。

去年仁禾利用王承想離間的耿植和李琪,只是第一步。如果成功了,耿氏單打獨鬥絕對不是仁禾的對手。

只可惜他們不僅沒有成功,還損失很大。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此長彼消,耿氏已經不是他們仁禾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的存在。

更不要說,耿氏現在不是單打獨鬥。

他們只能是各憑本事了。

“我們的理念也該變一變了。”左邊的男人拿起酒杯,說。“現在消費市場風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未來幾年內,消費主力依然這批人。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轉變,很難拉回來。”

右邊的那個男人若有所思,點頭說:“你說的沒錯。我們確實也需要培養一些真正的演員。而且需要拿得出手的作品。”

“我也是那麼想,只不過,仁禾現在可發掘的潛力不多。而且那幫人已經養廢了。”

這話說的是仁禾的藝人。他們已經被捧得自高自大、不知所謂,拍戲敷衍,要錢卻狠。現在很多劇組都已經漸漸拋棄這些看着票房號召力很強卻很難出好作品的明星。

單靠仁禾捧他們,成本太高。仁禾本來是靠他們賺錢的,不是爲了捧他們虧本的。

“那就挖幾個人回來好了。只要有幾個能撐得起架子,再帶帶那些廢物,也算是可以回收利用一下。”

“挖人確實很必要,只是現在挖人不好挖,各家大公司對真正有本事的藝人看得很緊。”

“那就挖有能力還沒成名的。挖過來了,拍幾部小製作就能培養起來。”

左邊男人笑着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耿氏的藝人就是那麼蹦出來。”他含笑說。“可惜,耿氏的藝人不好挖。”

“要不試一試。耿氏有幾個藝人的合同好像只剩下兩年了。違約金應該不高。”

左邊的男人想了想,搖頭說:“要是挖他們也是丟臉。之前華濤就想挖人,當時耿氏的處境更差,但是人沒挖到,還被打了臉。耿氏的的資源太多,他們不挖人就算了,別人別想從他們手裡挖人。”

這話讓另外一個男人無話可說。

“耿氏的資源確實很足。”

“關鍵,是耿植。”

“他確實也是個人物。短短几年時間,就成了氣候。你有沒有想過和星皇加深合作?”

“之前的合作,你不也看到了。”

“此一時彼一時。之前他們佔着主動,現在環境在變化。”

“他們也緩過氣來了。你沒看他們這兩年從學校裡簽了不少不少人,甚至簽了《好聲音》的冠軍和殿軍。他們也要走中間路線了。”

“哈哈,這事說起來耿植和李琪就是爲人做嫁衣裳了。”

“他們未必在乎那些人。你沒看耿氏幾個藝人突然變成了歌手?風頭比好聲音那好幾個要硬得多。”

右邊的男人笑不出來了。

《蒙面歌手》第一季落幕,耿氏和鼎雲幾個藝人霸佔了前八中的七席位置,另外一個是耿植。

雖然有人說黑幕。但大多數人都認可這個結果,因爲那八個人確實比被淘汰的人更強。

之前只唱過兩首口水歌的寧子欣,成爲《蒙面歌手》的第一名,而第二名是被認爲具有歌后實力的秋子琴。

現在耿氏有兩個潛在的歌后了。尤其是寧子欣,揭面後,粉絲首次突破一億,達到一億兩千萬。而且這個數字沒有任何作假。

可以想象,一旦男女老少都喜歡的寧子欣出唱片,那會是怎麼樣一個場面。

左邊的男人又說:“別忘了他們的《星計劃》。”

“這麼說來,我們必須走中間線路了。”

“連耿氏都要走,我們爲什麼不走了。”

《星計劃》必定源源不斷培養出有專業能力的藝人。這些藝人一旦顯露潛力,耿氏他們肯定會大力培養。一旦培養起來,會壓縮網紅式藝人的生存空間。

現在看來,將這些有專業能力的藝人發掘出來,同時用網紅炒作的方式將人炒起來,似乎纔是最好培養方式。

仁禾對《星計劃》是忌憚,而更多人是感興趣。

比如說,陸道明。

耿植沒想到陸道明特地從京城趕來和自己談這個問題。

“陸總的意思是,想要參與《星計劃》?”

陸道明笑着說:“我們不直接參與,但是希望能通過嚴氏參與制作計劃中的作品,同時希望能引進這些作品。”

耿植沒有想太多,笑着說:“華濤傳媒能加入《星計劃》,我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陸總具體是什麼想法。我的意思是,陸總和嚴氏合作是怎麼樣的合作?是計劃直接投資還是?”

“我們會和嚴氏成立一家影視製作公司。”

這話直接明瞭。

陸道明到底在娛樂圈闖蕩多年,對這個圈子說不定還有一定的情節。嚴逸和他是表兄弟。之前嚴逸說要成立一家影視公司。他參與進來也正常。

嚴氏雖然有製作過網劇的經驗,但在線下渠道卻遠不如鼎雲,甚至不如耿氏。

但是有了華濤傳媒衆多的大電視臺之後,在電視劇方面嚴逸的渠道卻會遠遠超過鼎雲。

如果僅僅是和嚴氏合作,陸道明並不需要跟耿植說。

耿植笑着說:“陸總說的引進,是指?”

不出他所料,陸道明說:“整個《星計劃》的作品,我們希望都有引進的可能。”

第二八七章 無條件支持第三五四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四九章 至少看過二十遍的電影第二一五章 給你們一個道歉的機會第十三章 準確自我定位第一三零章 別賺了兩毛錢就嘚瑟第三五六章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好人第四四六章 收“貨”款第二三四章 鼎雲的滑鐵盧(-_-||失信了!凌晨再更兩章)第一六二章 耿植,你想不負責?第二五八章 陸道明的傲氣第二七四章 軟飯挺好……不磕牙第四零五章 歐四的算盤第二五八章 陸道明的傲氣第一百零七章 這是試探嗎?第三三零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二六五章 純爲撈錢的業餘項目準備上馬了第一零六章《人鬼》慶功酒會第二二三章 吃獨食可恥第七十一章 拍好電影就行?那只是前提第五十六章 噩夢第七十七章 水軍發動了攻勢第二一四章 一個還算不錯的開始第三五五章 我不裝逼的剛回到家,事還沒完。故而今晚無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殺手的童話》計劃第四十五章 什麼妖魔鬼怪都有!(推薦票呢)第四四八章 他要變賣資產了第二四四章 沒人會遷就你第二二三章 吃獨食可恥第四零七章 李珺的野望第四五零章 好慘啊,沒戲拍第一一九章 要建立穩步提升藝人價值的長效機制第四三三章 論藝人的自我定位和心態第四三五章 首先要做好自己第一一七章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第六十六章 試探第七十章 “各單位就位……開始!”第二零七章 又要開始操心了第二九五章 亂了第二十四章 還真當他是演員了?第三五八章 我做不到啊!第一七五章 年輕真好第二五一章 李琪的小心思第一章 被炒魷魚的小助理第二一四章 一個還算不錯的開始第一三四章 原來還有競爭者第二九八章 這就很值得懷疑了第一七三章 兼職武指第三八一章 來自耿氏的票房火龍捲第三五三章 坦白從寬第一八三章 鼎雲的薄弱之處第三一二章 被搶先一步第一三三章 得更加努力賺錢第一九五章 煩惱(抱歉,今晚就這章。明天回覆正常更新)第三十四章 商業炒作的試驗品第二百八十九章 沒打算做傻瓜第九十九章 要賺錢了第四章 一個很會笑的帥哥龍套第一八一章 感覺錢包被掏空第二二七章 要儘快止損第二五三章 幫競爭對手做宣傳第四二九章 暫時認輸第五十六章 噩夢第四零一章 謀劃耿氏的角色轉型第四四九章 手裡要有武器第二三九章 是時候改變經營策略了第二十八章 美女求着簽約?第三五零章 頭疼中,故而本章無題檢查結果出來了,暫時不算最壞第三三八章 靈感大“爆發”第四零一章 謀劃耿氏的角色轉型第三二五章 哄嚴大總裁演男主角第四三九章 他不是女人,做事就該主動些第五十八章 既然走投無路了,我們拍電影吧第二零七章 又要開始操心了第六十五章 從天而降的大合同第二四一章 最後一步第三五三章 坦白從寬第三一二章 被搶先一步第二二九章 逆勢而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史上最失敗的男人第一四五章 慌什麼?沒了屠夫侯,還有庖丁耿第三一五章 信用問題第二四一章 最後一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他是經紀公司老闆第四零七章 李珺的野望第三六二章 人情往來(四千字章節)第四十六章 氣憋太久會內傷,但柿子得挑軟的捏第三九五章 寧子欣很爭氣第一五一章 主動讓出主導權第一四五章 慌什麼?沒了屠夫侯,還有庖丁耿第一七一章 劇組的偷閒第三四五章 有一個孬種第二二四章 “沒心沒肺”的寧子欣第二五零章 我的就是你的第二章 要做什麼和身體的本錢第三三八章 靈感大“爆發”第三十三章 周川送來的狗糧第一五九章 藝人們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