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文明的類人種,有着與人類極其類似的外觀。
與人類不同的是,他們面部寬厚的T字型骨質凸起代替了眉骨和鼻腔,這讓他們的面容看上去有點像角馬。
另外四根手指的手掌、灰藍色光滑無毛的堅韌皮膚、反關節的偶蹄類下肢,這都讓他們與純正的人類族羣區別了開來。
雖然看上去有點像是角馬成精,但他們同樣是具有高等文明的智慧物種,甚至在科技、信仰等等各方面文明高度還要超過泰拉人族。
雖然鈦文明並不具備泰拉人族近乎無所不能的靈能戰力,但是卻先天具有“風、水、火、土”四大元素力量,以及更加神秘的“涅鈦”能力。
鈦星人也因此而劃分爲“風、水、火、土”四大氏族,以及擁有“涅鈦”能力的統治階層。
其中風氏族擁有駕馭風的能力,通過特有的鈦星科技,足以將自身能力轉化、增幅爲驅動大型艦艇的能量。
而火氏族則具有強大的火焰毀滅能力,同樣通過他們特殊的鈦星裝備,可以轉換爲破壞性的傷害輸出,所以大多擔任着鈦文明戰士的角色。
土氏族和水氏族共同合作,擔當着研究、生產、資源供應,以及維持整個鈦文明社會運轉的職責。
比較可惜的是,可能是因爲時間太過久遠,又或者泰拉人族也並不清楚極爲神秘的涅鈦氏族的情況。
所以能蒐集到的情報中,對這個鈦文明的統治階層只有零星的隻字片語,但這並不妨礙太歲渦和白尼爾他們,對這個已經消失已久的文明產生了聯想。
“風、水、火、土”四大元素能力?
他們麾下不是同樣擁有這四大能力的厄特斯元素裔麼?
只要人工調製出一批鈦星人生命形態的X基因人造人胚體,讓厄特斯元素裔以類似於暗日之子的形態寄生進去,不就可以李代桃僵的冒充鈦文明出現在泰拉人族的面前了?
至於說鈦文明所謂的鈦星科技、鈦星裝備,以無極軍團的技術底蘊想要高仿出來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科技層次還要遠遠超過情報中所記載的鈦文明。
不過這一點倒是不用擔心,都消失這麼長時間了,還不準人家鈦文明科技進步是咋滴?
想想看,一個失蹤已久的文明盟友,突然再度出現在了外憂內困的泰拉人族面前,他們會做出何種反應?
而另一支“機神文明”,其實嚴格來說不能算是一個文明,而是由一羣信奉“機械之神”的機械教信徒所組成的勢力。
據說在遙遠的古代,機械教是泰拉人族最堅實的盟友,泰拉文明小到能夠增幅靈能戰力的靈能爆矢槍、靈能裝甲,大到能夠承載整支軍團的靈能星艦,都是由機械教設計並製造的。
Emmmm~……這就挺突然的,感覺就像是送上門的兩套馬甲,擺在了太歲渦和白玉琦的面前供他們選擇。
要談構裝技術,目前掌握着一顆千倍太陽體量級的賽博戴森行星,以及“火種源”這種能夠賦予死物生命的永恆能量源的太歲渦他們,完全可以說一句:不是瞧不起在座的各位……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安排!
以至於在不久之後,泰拉文明突然發現母星之外,被新放逐者文明封鎖的虛空戰場,竟然被一支龐大的外來勢力撕開了包圍網。
而那些邪惡的,這些年來打的他們欲生欲死的放逐者們,竟然在這股勢力的攻擊之下如同土雞瓦狗一般潰不成軍!
更神奇的是,這支新來的外來勢力竟然派遣使節團,搭乘一些造型讓他們格外眼熟的浮空艦艇,直接穿透了能夠阻礙外敵入侵的虛空屏障,降落到了泰拉星“天隕遺蹟”所在的荒原上!
一時間,泰拉文明上下舉國轟動,各大戰區的軍團統帥和執政官,還有泰拉文明各大勢力的首領,紛紛率領着麾下最精銳的戰士蜂擁而至。
在雙方小心翼翼的互相接觸了一番之後,才驚訝的發現來者竟然是泰拉文明歷史上,消失已久的兩大文明盟友!
原本內戰不斷的各大軍團集體宣佈休戰,並在文明盟友的降落地點劃出了一片中立地帶,各方泰拉文明勢力的首領準備親自與消失已久的盟友,進行親切而友好的文明會晤。
於是,一場“離鄉遊子後裔萬里返鄉尋親”的戲碼,在泰拉星上展開。
據鈦文明先鋒艦隊指揮官,和機械教大祭司“自述”。
他們兩家因爲在遠古戰爭之中,母星被毀導致文明衰退,殘餘勢力向“死寂之巢”深空遷徙,希望尋找到出路。
在歷經了千辛萬苦、種種劫難之後,也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個千年的時間,直到近代才勉強讓自身文明重新恢復了興旺。
偶然從遠古先祖遺留的文獻中得知自身出處,便派出先遣部隊按照先祖留下的航線座標一路尋蹤找了回來,至於這其中的細節……別問!問就是一言難盡!
而泰拉文明這邊也是一陣唏噓,當年的泰拉帝國隨着泰瑟神和拉瑪之子的沉寂,已經分裂成了二十多股勢力、三千多支靈能戰團的局面。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分別是二十支拉瑪之子軍團劃分的戰區,以及信奉“靈能主宰”的靈能教廷、信奉“泰瑟神”的審判修女團、信奉泰瑟拉瑪“殺戮之道”的帝國刺客團……等等。
雙方這麼互相一攀交情熟識了之後,泰拉文明的各方勢力首領就開始想方設法的拉攏,突然出現的這兩支文明盟友了。
由不得他們顯得這麼不矜持,在看到文明盟友強勢撕裂新放逐者文明的包圍網後,讓他們意識到了自身所掌握的科技,實在是落後太多了!
現如今他們使用的靈能裝備,竟然還是在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老古董技術上略微改進的型號。
而僅存的一些戰略級大殺器,更是化石級的遠古遺留文物,修修補補用了這麼多年,早就已經該響的地方不響,不該響的地方叮鈴桄榔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