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籌備戰爭的謀略(一)

【【【cp|w:600|h:332|a:l|u:/chapters/20131/29/】】】

鏮鏘——!!!

金屬互相撞擊發出清脆有力的聲音,聽衆被那美妙對撞音弄的全身一陣麻痹,戰慄般的感覺過後,觀衆們的眼球先是直盯着跌落地面的半截刀刃,然後轉向托爾左手握着的後半截獵刀平整的切口,最後聚焦於托爾右手那把完好無損、有獨特風格造型的【刀】。

和精靈們常用的那種寬大粗獷的獵刀風格迥異,托爾右手所握的刀有如類似單手劍般細長筆直。如果不是直背切刃的明顯特徵,遠遠觀望將之誤認爲是劍也不值得奇怪。

這奇怪的長刀輕易切斷了村裡最好的獵刀——默默嚥下現實的一幕,對震驚習慣麻木的精靈們開始全速消化刀具硬度測試的結果。

“厲害啊……”

陽光反射出覆土燒留下的波浪線與材質自身的絢麗流水紋路,雅緻的冷淡美感透析出妖魅般的吸引力,不光是注意力,連靈魂都彷彿會被這柄刀吸進去。

“以試做品來說,還算過的去吧。”

完全不屑一顧,遠不能滿足的挑剔口吻本應引起精靈的反感,一把能將上好獵刀輕易地一刀兩斷,自身沒有任何損傷的好刀居然被貶低爲【還算過的去】?說這話的傢伙簡直是想從雞蛋裡挑出龍骨頭。

但精靈們的反應只有疑惑,然後將苦笑投向評論者兼刀具製造者——李林。

“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手藝、最好的刀。即便如此還是沒得到製作者的好品。真不知道這精緻的作品該感到榮耀還是不幸。”

提爾促狹的苦笑,其他精靈的表情也盡是贊同的微妙笑容。

“兵器質量直接決定使用者的生死,些許馬虎可能會讓一位甚至一羣戰士莫名其妙的送命,幽默感和悠閒摻雜入這種重要的事情上可是會招致不幸的黑色幽默結局最新章節。”

略帶俏皮的認真律己博得了精靈們的肅然起敬,但隱藏評語背後的真正思慮絕非只是顧及質量問題那麼簡單。

基於種種現實條件的限制,李林對精靈們的戰鬥力在短期內是不怎麼指望的。

可投入戰力不足不光是字面意思那般指可投入戰鬥的精靈數量不足,無法支撐起哪怕稍長一點的武裝衝突的兵源同樣是數量問題的組成部分。關於質量方面……精靈戰士肯定比拿着ak47或56衝一扣扳機不撒手、在不到300米的距離上直着身子瘋狂掃射,交火雙方沒有一人傷亡的黑蜀黍要強,但中東、西亞地區的恐怖組織武裝分子或一些民兵組織鐵定比精靈強,至少在戰場經驗方面兩邊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數量、質量問題都不是能在短時間獲得解決的問題,哪怕急得跳腳,突發奇想把精靈全部刷成紅色,腦袋上插根角上去,然後大能的母神賦予這羣傢伙三倍的出力和速度也不行。

一方面李林開始推行令年輕精靈們叫苦不迭卻絕對無法退出的普魯士式強化軍訓,另一方面展開統一制式新武器的研發。

硝化棉是標準列裝裝備之一,不過目前採礦消耗擁有使用優先權。在冶金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硝化棉產量得到擴展之前,單兵化學熱發射武器不會進入裝備考慮之列。李林最優先的研發方向是冷兵器的換裝。

什麼樣的冷兵器是最適合精靈的選擇?在這個問題上,李林所持的是三種截然不同甚至彼此衝突的審視觀點。

——犧牲武器某些性能指標確保數量,以防部隊數量減少動搖組織基礎的軍事官僚機構視角;

——不怎麼在乎討價還價和降低製造成本,將製造質量最佳、性能最好的武器視爲唯一追求目標的技術人員視角;

——負責協調軍人和技術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避免出現偏頗一方,影響整體戰略佈局的政治領袖.大獨裁者視角;

經濟、性能、戰略三種不同且交錯的視角。

對軍人而言性能質量最佳的武器固然很有誘惑力,可依照武器裝備原則來說,可靠性能好、成本低廉、便於大量裝備的武器才最符合軍隊需要的。畢竟經費是有限的,而性能質量需求卻是無限的。從這一層面來講,大刀片子是不二選項。低廉的成本、簡單的保養、鐵匠鋪都能弄出來的簡單製作流程。看上去大刀片子成爲精靈的制式裝備是沒什麼懸念的問題。

但【精靈大刀隊】的方案並未獲得通過,“大刀向人類的頭上砍去”的景象還在論證可行性階段就被李林給槍斃了。

原因很簡單,大刀片子不適合精靈。

作爲基數龐大的軍隊爲了在有限財政預算條件下爲填補巨大裝備空白而弄出來的應急產物,這種簡單的冷兵器更適合獸人的軍隊,精靈面對的作戰環境不是大刀片子能夠滿足的。

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精靈預想中的對手是威爾特世界兩個擁有超強戰爭潛力的智慧種。一旦進入戰爭狀態,意味着他們將會面對壓倒性數量優勢敵人的圍毆。以近乎絕望的地緣戰略環境爲前提,李林爲精靈定製的是一套以積極防禦爲核心的國防戰略。

首先,精靈們絕不能以爲手頭闊綽了,現階段挑釁一下人類方面也無所謂,那是需要找個腦科醫生做下全面檢查的腦殘想法。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全方位弱小態勢決定精靈眼下所奉行的只能是一種【後發制人】的戰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防禦形式下戰勝敵人】。另一方面,消極防禦同樣不可取,在戰略防禦的態勢下,需要通過合理部署兵力給予敵人沉重打擊。

通過合理的戰術欺騙,牽制消耗敵軍。遵循合理選擇作戰地點,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選擇作戰時機,戰鬥結束迅速撤退五項基本原則的游擊戰將會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精靈的主流作戰方式。通過游擊戰積累經驗與實力,爲建立正規軍提供實戰經驗積累支持。

即便如此,人類騎士也不是固定的靶子,不會傻乎乎的乖乖坐在地上等着精靈來收割腦袋。穿着罐頭般緊密嚴實的人類板甲或胸甲騎士在抗打擊方面絕對是堪稱智慧種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的級別,除非是獸人那種恐怖的臂力加上鶴嘴鋤、狼牙棒、鏈錘、大頭棍、巨斧一類的專業開罐器,不然在給那層離譜的龜殼上留下一道不痛不癢的劃痕後,對方手裡的重劍就會招呼上來。

適應尼福爾海姆獨特的山地叢林環境,便於快速運動戰中攜帶,比騎士們手中的重劍更加堅固、鋒利,能輕易刺穿身披鎖子甲、皮甲的林間追跡者,將利刃深深插進對方的身體——精靈們需要的制式冷兵器必須能滿足上述條件,李林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找出了一種基本符合的兵器。

唐刀橫刀(注)。

精靈們的制式佩刀就是這種漂亮又鋒銳的名刀。

作爲日本刀(nihontou)的原型始祖,唐刀一度幾乎被遺忘,但被冠以遠東大國最強盛王朝之一的名字來命名的這種刀,在其最搶眼的那個年代絕對是一時風頭無二。其強大的戰鬥力和同樣令人瞠目的高成本最終造就了流星般劃過夜空的耀眼和飛速隕落的命運結局。

李林製作出來的是以烏茲鋼(wootz.注2)爲原料,採取包鋼法打造而成的唐刀。比起被稱爲世界三大名刀之一中那個以夾鋼法鍛造而成的東北亞島國後輩。唐刀在設計之初便充分考慮了破甲功能。厚背、斧刃開口、頭部切刃、包鋼無一不是爲了滿足這作戰需求而採用的工藝設計。相對而言,因爲缺乏鐵礦、煤礦、馬匹也不足的島國環境下改良而來的後輩更專注於劈砍竹製鎧甲和切肉的工作。

美觀大方的唐刀第一時間博得了精靈們的喜愛,他們正急切的想要得到這種人類的貴族老爺都裝備不到的好刀。

“好了,先生們。先別戀戀不捨了,那是刀子,不是你的老婆,就算你想抱着她睡覺,也請回家再說,讓我們先看看另一個新玩意兒。”

彷彿拿這些愛刀如命的壞傢伙們沒轍般的聳聳肩,李林在精靈們的鬨笑聲裡躍過了另一樣還在研究的冷兵器:複合連弩。如果,這些如喜歡刀子一般喜歡弓箭的傢伙看見恐怕真的會把那兩樣玩具當成老婆般小心呵護,甚至吃飯、睡覺時都形影不離。

不過,這兩種追根究底屬於臨時的過渡選擇,在軍事體制建立完成前的應急裝備。距離理想中能夠抵消人類、獸人軍隊那種恐怖的壓倒性數量優勢的質量優勢武器還差得遠,後者的發展成果纔剛出來一點。

一筐黑色的石頭擡了過來,精靈們的笑聲少許收斂了一些,凝重的目光緊盯着外表醜陋的石頭疙瘩。

他們很清楚不起眼的外表下,這些石頭隱藏着什麼樣的破壞力,輕視這些冰冷石頭會付出什麼樣的慘重代價。

表面鑿眼掏空內部,用棉花炸藥填滿內部的爆炸物。精靈將其稱之爲【瘋狂的石頭】。

%%%%%%%%%%%%%

解說小劇場時間

尼德霍格:……李林大人。

李林:怎麼了?

尼德霍格:爲毛把我刷成紅色,頭頂上還插着一支箭型的角啊!!!!

李林:如果你有兩個兄弟,都是黑色也沒問題。不過不怕有個白色騎士拿你們當跳板麼?

尼德霍格:人家纔不是扎古……好吧,請問什麼是唐刀?

李林: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大刀”,是唐朝兵士普遍所佩之刀。橫刀,爲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爲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爲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橫刀的基本形狀和現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現在的常見的“日本刀”是帶着弧度的彎曲着的,唐朝橫刀的形狀爲直刀形狀。可以見現代仿製品的圖。

尼德霍格:那麼,烏茲鋼又是怎麼回事?

李林:大馬士革鋼又稱爲結晶花紋鋼,是一種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完美的結合。在英美和歐洲大多數的地方被稱爲wootz;而在其原產地印度、巴基斯坦一直到波斯則稱爲fulat;在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被成爲bulat。wootz的花紋是天然形成的,不像摺疊鋼一樣是用人工硬將性質不同的材料焊接起來再摺疊鍛打而成的。

blade雜誌有一篇關於wootz鋼的測試.其一是鋒利度的測試:在仔細研磨後的wootz結晶花紋鋼能一刀切斷巨大打結的麻繩.其二是刀身的韌性測試:把刃用夾具夾緊然後拿大鐵錘來敲.結果費了很大的力氣.wootz刀刃被敲成u字型但是卻沒有折斷.測試的結果證明了wootz結晶花紋鋼具有鋒利和強韌兩種特性於一身。順帶一提,由於傳統方式耗時長產量低,這裡使用的是魔法版本的改良型冶煉法。

尼德霍格:原來如此!

%%%%%%%%%%%%%%%

ps:兄逮們!感謝支持本書!請繼續砸票吧!更多的砸票吧!!謝謝了!各位親!

拉牛牛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拉牛牛!

23.新起點(九)6.彗星降臨之日(二)18.交易(六)4.公主、長劍、入學式(十五)18.交易(十二)17.亞爾夫海姆(三)15.年輕與革命(一)3.呂德斯印象(三)3.呂德斯印象(七)12.面具(五)3.呂德斯印象(五)25.三個月(一)10.國家燃燒(九)13.人類(一)8.阿爾比昂的騎士(十二)18.黃金的終焉(五十)11.風.二六(十四)12.會議,舞會(五十三)25.皇紀四千六百年(三)8.阿爾比昂的騎士(十六)10.The.Rock(十六)9.假期(十九)9.假期(十三)10.刃翼(一)18.交易(十二)24.紡織業與先進兵器(二)5.以變革之名(一)24.少年總督(六)18.黑市的規則(二)前往呂德斯之路(一)10.The.Rock(四十二)6.彗星降臨之日(二)12.會議,舞會(四十)10.刃翼(二)9.假期(二十)15.序戰(三)4.公主、長劍、入學式(二十二)8.阿爾比昂的騎士(十六)24.少年總督(一)9.啓程15.責任(二)3.縱使天堂隕落(一)19.燃燒的伊斯特爾河(三)10.The.Rock(三十三)12.面具(一)7.咖啡與搖籃曲(二十三)2.春日裡的十七個瞬間(六)19.假日和暴風雨(五)7.咖啡與搖籃曲(二十八)7.咖啡與搖籃曲(十一)8.阿爾比昂的騎士(五)18.遠征終結(十二)18.黃金的終焉(四十二)23.新起點(二)22.神秘樂園(十二)11.風.二六(九)6.彗星降臨之日(二)7.咖啡與搖籃曲(十)7.咖啡與搖籃曲(三)11.風.二六(十八)11.布倫希爾(二)8.軍靴的足音(九)1.前往呂德斯之路(十六)18.交易(十二)14.非人者(九)11.觀察(一)5.巨人的初啼(十三)11.風.二六(六)9.假期(十)23.伴隨煩惱的喜悅(四)14.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三)12.會議,舞會(三十七)10.The.Rock(十)10.The.Rock(十八)6.進擊的戰車(一)23.新起點(八)12.爲了祖國(二十一)13.軟弱與堅強(十四)20.主教與少年(七)15.序戰(二)3.呂德斯印象(十四)14.非人者(三)10.國家燃燒(六)8.軍靴的足音(八)12.會議,舞會(十八)10.小小流放者(六)12.爲了祖國(十七)6.長刀之夜(三)21.看不見的真實(四)23.前夜(三)18.交易(四)7.咖啡與搖籃曲(二十二)7.戰場白薔薇之日(三)18.交易(五)19.燃燒的伊斯特爾河(六)16.神明(六)8.阿爾比昂的騎士(十二)12.會議,舞會(三)10.國家燃燒(七)9.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