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有詩意氣息的新版《綠巨人》

一個星期之後,李桉給蕭逸臣打來了電話,他願意執導這部影片。他從早期的綠巨人漫畫中獲得了靈感,並體會到故事將驚嚇和愉悅集於一身的特點。而此時,斯坦·裡和X—TMD編劇工作室的成員正在緊張的創作着劇本。

早在斯坦·李開始創作整個劇本之前,蕭逸臣就邀請他觀看了李桉之前拍攝的幾部電影,以讓他充分的瞭解李桉的電影風格。斯坦·李很喜歡李桉電影的表現手法,他向蕭逸臣保證劇本的風格會盡量傾向於李安之前的風格。按照斯坦·李現在的工作進度,劇本在六月底全部完成。

劇本完成之後,李安對整個劇情都非常的滿意,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主演,但劇組的其他班底基本搭建完成,大衛·格芬強烈要求影片先召開一個新片發佈會,一定要爲這部影片造足聲勢。自從得知《動畫總動員》的製作週期之後,大衛·格芬就一直催促蕭逸臣儘快的推出新片,夢工廠成立已經超過了半年,在電影製作上依舊沒有任何的動作,爲此格芬沒少受的同行嘲笑。

按照蕭逸臣之前的計劃,原本是沒有這次發佈會的,但是在格芬的一再要求之下,蕭逸臣不得不滿足他這個小小的“虛榮心”。雖然只是一個小規模的發佈會,但慕名而來的記者卻不少。吸引媒體注意的有兩大焦點:其中一個是蕭逸臣繼影片《勇闖奪命島》大膽啓用了邁克爾·貝之後,這次又毫無顧忌的啓用了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導演,看來蕭逸臣是準備將顛覆進行到底,語不驚人死不休!

有關李桉的一些資料很快就被美國的媒體翻了出來,他們這才驚奇的發現,蕭逸臣這次可不是“隨便”找了一個人來做導演,李桉的履歷上有在美國接受長期系統電影製作教育的記錄,他甚至還取得了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的碩士學位。《分界線》作爲李桉的畢業作品,該片曾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這段時間,他還參加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的反映學生生活的電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We Cut Heads》的攝製工作。可以說這是一位十分熟悉好萊塢的華人導演。

而另外一個吸引衆人目光的是這次夢工廠和驚奇漫畫出版公司的合作,經典的漫畫形象綠巨人將被搬上熒幕,能否成功的演繹這個經典的漫畫形象,也成爲了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

“Xylon先生這次啓用李桉先生作爲導演,是否有考慮導演華人身份的考慮?”凡是有蕭逸臣出現的記者發佈會,記者們的問題總是喜歡圍繞着一些很敏感的話題展開。所以發佈會一開始,馬上就有記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想無論是夢工廠還是派拉蒙,選擇導演都是以他們的能力而不是種族爲標準。作爲一個華人,我自然是希望更多的華人導演能夠進入到好萊塢,但最終決定由李桉先生來執導這部影片的還是製片方對李桉先生導演能力的信任!”

“李桉先生是我們一致看好的人選,因爲沒有比班納和綠巨人更復雜的人物了,這個一個人格分裂的個體,他們雖然融爲一體,但同時卻想毀掉彼此和自己。看李桉先生的電影,我能感到他對心靈深處的熱切關注,還有他的幽默感、他對家庭關係、父子關係的詮釋,他註定會拍出優秀的作品!”

“那麼阿拉德先生的看法呢?”這名記者又將問題對準了影片的另一位製片人阿維·阿德拉。

“我有幸能夠和Xylon先生一起擔任本片的製片人,之前也和李桉探討過有關這部影片的一些問題。而我自己也觀看了一些李桉先生之前的影片。我認爲李桉先生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導演,因爲他從不重複自己。他天衣無縫的遊走於各種類型片之間。這種勝任一切的導演鳳毛麟角。因爲我們的班納和綠巨人是由豐富的劇情構建而成,所以需要一位善於引導演員完成角色的導演。”阿拉德補充了蕭逸臣的說法。

影片的編劇斯坦·李也非常的認同阿拉德的觀點,他告訴記者:“我們刻意的讓劇本傾向於李安的風格,以便他能夠捕捉到某些想法,如家庭矛盾、追尋班納的過去、以及綠巨人的起源。更重要的是,我認爲李桉還會看到綠巨人情感和積極的一面。他懂得綠巨人不只是一個被用來嚇唬人的怪物,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綠巨人,而且不乏趣味元素。所以李桉對綠巨人的有趣一面很感興趣。”

記者們輪流提問,最後話筒終於傳到了李桉的手中,他第一次在美國媒體面前發表了自己對影片的看法:“在接受制片方的邀請之前,我曾經拜讀了所有綠巨人的漫畫。和很多超級英雄不同,綠巨人是超級英雄,同時也是怪物和人。正是劇本中這種人物內在矛盾和戲劇性的窘境吸引了我。我認爲這部電影有着莎士比亞式的悲劇元素和出色的電影潛力。”

“我之所以喜歡綠巨人,是因爲與其他驚奇漫畫中抗爭罪惡的超級英雄相比,綠巨人並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這種化身博士式的衝突吸引了我。從某種角度看,這是一個富有警示意味的影片,不僅有關心我們內心深處的魔鬼,還闡釋出創造怪物的後果。尤其是劇本中對綠巨人富有人性的一面的詩意化的表達,正是這一點讓這個角色最後迴歸到了一個普通意義上的人。”

由於影片的主演都還沒有確定,所以這只是一次簡單的宣傳亮相,在所有的主創都回答了記者的一兩個問題之後,發佈會就草草的收場,這也將有關這部影片的諸多懸念留給了期待這部電影的觀衆。媒體並沒有就此放過對影片劇組的追蹤採訪,懸而未決的主演人自然選成爲了各大娛樂報刊上熱門討論的話題。

不僅是媒體在關注這個問題,蕭逸臣和李桉也正爲此事頭疼,但顯然兩人是在爲不同的問題而苦惱。影片原來的主演是艾瑞克·巴納,蕭逸臣在考慮男主角人選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但這位演員現在還在澳大利亞表演着舞臺喜劇,他涉足電影表演的處女作得等到2000年之後纔會面世,且不說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舞臺演員,即便是蕭逸臣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他,年僅27歲的艾瑞克·巴納是否已經有足夠的演繹經歷來詮釋好這個角色,這讓蕭逸臣很懷疑。

李桉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好萊塢主流電影,對很多的演員他都談不上了解,所以只能依靠蕭逸臣向他提供的人選。

蕭逸臣最後還是放棄了艾瑞克·巴納,他想要找一個和劇本中科學家班納年紀相仿的演員,合適的演員不多,布拉德·皮特和基努·李維斯是他重點考慮的人選。在星光燦爛的好萊塢,兩人都是30歲出頭的一線演員,有責豐富的表演經歷,而且無一例外都是以俊朗的外表征服了所有電影的觀衆。

基努·李維斯的父親是一位夏威夷華人,所以他的身上還有四分之一的華人血統,這一點讓蕭逸臣對他好感大增。在好萊塢,天生具有的偶像氣質的演員並不多,基努·李維斯絕對是一個異類,他性格獨立特行,做事總是出人意料。1987年以《大河邊緣》在美國電影市場嶄露頭角,兩年後《阿比阿弟的冒險》讓他成爲了美國校園青少年的偶像。1994年《生死時速》的成功讓他一舉成爲了一線巨星。

相比之下,儘管布拉德·皮特也有着和布拉德·皮特一樣俊朗的外表,但顯然沒有他那麼好的運氣。1991年布拉德·皮特纔在《末路狂花》中演了一個性感、熱血方剛的角色,並且第一次充分展現了他的腹肌,這才引起了好萊塢和觀衆們的注意。主演《秋日傳奇》之後,布拉德·皮特被《人物》雜誌評爲“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性感的男人”。儘管他一直強調本身表演上的能力,但他英俊的形象被證實是他最值錢的素質。

蕭逸臣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了李桉,在他看來這兩位演員都很適合出演這部電影。綜合考慮兩個人的氣質特點之後,李桉最終決定邀請基努·李維斯加盟這部影片。這次倒不是基努·李維斯的血統幫了他,在李桉看來,基努·李維斯身上冷酷的氣質更適合表現科學家身上那種冷靜思考的形象,而布拉德·皮特的氣質過於陽光,儘管他性感的肌肉很適合表演這個角色,但李桉更注重人物氣質的表達。

李桉和蕭逸臣商量之後,男主角的人選就這樣敲定了下來。綠巨人這個富有矛盾衝突的角色很對基努·李維斯追求另類的胃口,在看過劇本之後,他立即就答應了製片方的邀請。

第二百九十七章 與衆不同的諜戰片第二百五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份豐收的名單第二百零三章 緋聞現第一百六十八章 魔獸歸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山海經第二十八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三百零九章 首輪選秀權第三百二十章 洛杉磯,歡迎你(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奧斯卡的前奏曲第一百七十一章 沃卓斯基兄弟的煩心事第二十二章 紐約迷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斯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二章 泰坦神話第四十八章 臺灣之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拯救的價值第五十二章 這應該是一部喜劇第五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八章 續約麥當娜第一百二十九章 魔獸上市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天大碰撞第三百零九章 首輪選秀權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手系列(七)第三百零二章 海外首映禮(中)第十六章 他是第一個對奧斯卡說不的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臥虎藏龍(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看透未來的眼睛第二百六十九章 江湖臥虎 人心藏龍第一百六十九章 木乃伊背後的交易第五章 我叫福利斯·甘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手系列(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山海經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伊人第三百章 老怪新片第三百一十三章 殺手系列(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洛杉磯,歡迎你(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拯救大兵瑞恩第一百五十二章 父母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事or往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香巴拉並不遙遠第七十二章 兩顆星星引發的風波第十六章 他是第一個對奧斯卡說不的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年聚會(上)第五十四章 加勒比海上的骷髏旗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倩第二百七十二章 將軍、奴隸、角鬥士第七十四章 找上門來的《紅番區》第一百二十八章 熱鬧的暑期檔第一百七十三章 黑客的世界第三百五十一章 豪門新帥第八十五章 小甜甜還是大麻煩?第十一章 越獄風雲第二百五十三章 名叫克里斯汀小女孩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港攻略第六十一章 再赴戛納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禮進行時第一百七十章 新版木乃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選角(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年的承諾第五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四章 山海經第十九章 攜手華納 亡命天涯第一百五十二章 父母的決定第一百零八章 續約麥當娜第七十一章 X—TMD出品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章 香豔的緋聞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誠意救市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選角(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碰撞引發的思考第四十七章 握緊手中的命運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影和電視劇的雙飛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雲際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奧斯卡第三百四十四章 煩惱第二百零七章 預言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潮第一百七十六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年聚會(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迴歸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個女人一齣戲第三百四十章 天使與魔鬼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年大戲第十三章 經典1992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手系列(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倫敦時尚名流第六十五章 Dream王朝第二十四章 斯臺普斯球館第八十四章 車站裡迷路的女孩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紐約電影學院的演講第六十三章 張憶謀和《活着》第一百章 新片上映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次合作第一百四十章 見面(上)第七十四章 找上門來的《紅番區》第二百七十六章 香巴拉並不遙遠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聖勞倫斯河畔第八十八章 下一個麥當娜第三百章 老怪新片第二百五十三章 名叫克里斯汀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