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紅毯情侶秀

接到臺灣電影金馬獎主辦方的邀請,蕭逸臣着實猶豫了一番。他雖然是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常客,但他並不是那種很喜歡拋頭露面的人。除了兩次應邀出席戛納國際電影節之外,就連美國本土的電影金球獎多次邀請他作爲頒獎嘉賓,都被他一一拒絕。

臺灣電影雖然起步時候的基礎要比香港好很多,但是由於很多政治上的緣故,一直沒有大的發展。在港片橫掃亞洲的時代,香港電影曾一度有叫板好萊塢電影的氣魄,而臺灣電影,連自己本土市場十分之一的份額都無法佔領,更不要說有什麼大的作爲。

臺灣電影其實並不缺少人才和底蘊,雖然偶有像李安、林青霞這樣驚才絕豔的電影人橫空出世,但正如李安是到了好萊塢之後才功成名就,林青霞也是接着香港電影的東風才紅遍亞洲。就連現在的林智玲,也是靠着好萊塢和香港合拍的電影才蜚聲國際影壇。臺灣的有影響力的電影,都不是臺灣自己捧紅的。臺灣遭遇的尷尬,也正是金馬獎遭遇到的尷尬。

金馬獎面對的最大難題倒不是評獎本身,如果每一年它都能拿到最優秀的華語電影,那麼它的任務確實完成,完成不了的最大可能是別人不理它,美好設想成了無米之炊。既然臺灣市場可有可無,爲什麼它還需要負載一個風向標意義的華語電影獎項,這本身就是一個諷刺。

香港電影這些年雖然也衰敗下去,但金馬獎的現實難題就在這裡,本土電影吸引不了注意力,引進外片你端不出好菜,別人根本沒必要理你。再者南部的臺灣人終究要急,爲什麼這個舞臺全部是“外來人”,貼錢幹蠢事不就這樣。近二十年,臺灣完全走向了民主化,然而無論從經濟還是文化上來說,它都不斷被邊緣化,只因隔海相望的大陸這個腹地太深,吸引力太過驚人,臺灣想要逃脫不被捲入其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來,金馬獎的掌勺人換了又換,本土老將派如王童、電影節強人焦雄屏,一直到現在大師級的侯孝賢,金馬獎想盡法子、用不同的人選來搭出一座高樓,只是東拆西補,它好像太缺乏耐性了。戛納、威尼斯能做出特色,原因是多年來始終由一個人把持,你罵他也好損他也罷,人家就是堅定不動搖。

這次金馬獎的主辦方可謂是想盡了辦法,他們先用本土情誼“套住”了林智玲,然後又期望靠林大美女與蕭逸臣的私人關係請動這尊大神。可以說主辦方的小算盤打得確實不錯,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蕭逸臣既然能在奧斯卡上拒絕領獎,難保不會在金馬獎上讓主辦方爲難。

蕭逸臣這次確實很給面子,他答應以個人的身份出席這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但他拒絕擔任頒獎嘉賓,以其說他是來參加頒獎典禮的,不如說他是來給自己的女友捧場的。

當然捧場也要有捧場的樣子,在金馬紅毯上,作爲頒獎典禮的現場主持人的林智玲與蕭逸臣壓軸出場。這是在蕭逸臣與林智玲關係公開化之後,兩人在媒體面前的第一次公開亮相。林志玲白色低胸長裙典雅而不失性感,與蕭逸臣一身黑色的西服相得益彰。黑白是永恆的經典,兩人今天的着裝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無論是從身高還是氣質上看,鏡頭前兩人都是一對完美的璧人。

兩人一出場,四周粉絲影迷的尖叫聲和紅毯兩邊照相機的閃光燈立刻淹沒了整個會場。鏡頭前的林智玲一臉幸福的微笑,而蕭逸臣從一開始就戴着墨鏡,在媒體面前他沒必要去和自己的女朋友搶風頭。因爲林智玲在一起的緣故,蕭逸臣這次在紅毯上顯得很“通情達理”,他甚至還主動配合了幾次媒體的拍照請求。

早已經等候在會場外圍的記者在兩人走下紅毯之後立刻圍了上來,林智玲因爲還要擔任頒獎典禮現場的主持人,在典禮正式開始之前還要到後臺進行一些準備,所以她謝絕了記者的採訪。而蕭逸臣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來自港臺兩地的記者早就準備好了一大堆問題,在這種公衆場合下,他也好不公然的拒絕。

“蕭主席,《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是近年來華語電影最成功的作品,據說這次金馬獎評審曾經向影片發出過邀請,但是徐克導演拒絕了金馬獎,作爲該片的製片人,您對此事有何看法?”

“無論是什麼樣的電影獎項,都有它自己基本的規定,金馬獎肯定也有這方面的限制,它做不到隔空取物,胡亂發獎。影片《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是好萊塢與香港合拍的電影,影片在某些方面並不完全符合金馬獎的評審要求,所以沒有參加這次金馬獎的角逐,對此我只能表示遺憾!”蕭逸臣的說法很委婉,在這樣的場合下他也不好說影片直接就是衝着奧斯卡去的,金馬獎根本就不在製片方的考慮之列。

“金馬獎的評審範圍越來越多元化,很多外來的影片不斷的被引入,蕭主席最爲資深的電影人,您如何來解讀這種趨勢?”提問的記者先給蕭逸臣帶了一頂高帽,然後才拋出自己的問題。

“我有注意到,在香港和臺灣,當華語電影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與它對應的一詞肯定是外片。對韓國人來說,外片就是好萊塢電影。對日本人來說,外片無所謂。對印度人來說,外片不存在。對內地、香港和臺灣的觀衆來說,外片是洪水猛獸,迷信好萊塢的比比皆是。一提華語電影就是立好基礎,做大自己,跟外片一拼高下。我個人並不欣賞這種論調,用華語片打進北美市場,前提則是你的華語片已經能被本土觀衆接受了,否則無從談起。”蕭逸臣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說一句諸位臺灣媒體朋友很不愛聽的話,華語電影圈裡,臺灣電影是最沒有資格提這種論調的。憑心而論,各位覺得臺灣的電影如何,我想每個人心裡都很明白!”

“香港很多導演闖蕩好萊塢都是鎩羽而歸,但是我們臺灣的導演李安先生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似乎和您剛纔所說的並不一致!”馬上就有一位臺灣的記者反脣相譏。

“好萊塢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競爭法則,能向李安那麼成功的簡直是百年一遇,華語片終於要從自身做起,寄希望於好萊塢回頭來幫你、救你,那無異於癡人說夢。金馬獎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至少在主辦方的認識中,他們已經看到了光憑臺灣是不足以抵禦來自好萊塢大片的衝擊。引入外片就是金馬獎給人們的一個暗示,它需要把華語電影這個概念舉列出來,告訴人們華語電影想要真正的強大,必須要走向聯合!”蕭逸臣一語道破了主辦方的心思。

“那麼您認爲華語電影未來的努力方向是什麼呢?”提問的記者說的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蕭逸臣覺得他可能來自大陸的記者。

“臺灣有底蘊,香港有人馬,內地有市場,華語圈有數量無比龐大的觀衆人數。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華語電影的前景都是美好無比。若以金馬獎的姿態來看,它更希望確立一種藝術帶動電影工業的評價體系,但藝術絕對不和別人產生衝突。對香港來說,賣座意味着大家開工有飯吃,它總是希望整個電影產業能夠復甦,帶動整體發展。而對於大陸而言,越來越開放的市場讓觀衆們渴望接觸更多的電影。未來的華語電影,必須實現兩個三地的聯合,優勢互補,共同攜手纔有可能獲得大的發展和進步!”

“您本人是派拉蒙影業的主席,好萊塢電影的未來與您的利益切實相關,華語電影強大了,不就意味您將會蒙受損失,對此您怎麼看?”有記者很尖銳的提出了這個問題。

“很多人認爲華語電影的衰落是由於好萊塢電影的強勢涌入,佔領了原本屬於華語電影的市場,我承認有這樣的原因存在,但這並不是華語電影走向衰敗的根本原因。”

“好萊塢輸出的是美國文化,華語地區的觀衆接受好萊塢電影,只能說明他們接受了美國的文化理念。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人們就會拋棄自己的文化。說是好萊塢電影搶走了華語電影的市場,但是真正的好萊塢電影從來都沒有涉足華語電影的題材領域。這就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中國人會因爲西餐的出現就不吃米飯湯菜了嗎?”

“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華語電影自身如何去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以開放的眼光來看,電影市場是可以越做越大的,這一點又不同於食物,電影屬於人精神層次的需求,這種需求的容量是很大的。影片《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在海外同樣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外國人並沒有指責這部電影擠佔了他們的市場,反而認爲優秀的作品可以刺激市場消費。這雖然是一種文化理念上的差異,但並非沒有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地方!”

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是一個常識第一百二十八章 熱鬧的暑期檔第四十八章 臺灣之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倫敦時尚名流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份豐收的名單第二十三章 肯惠特大道13號第三十六章 我們需要一顆勇敢的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布蘭妮的煩惱第八十八章 下一個麥當娜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道中國第三百五十二章 拉貝日記(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埋沒的人才第六十二章 巴黎一夜第九十五章 好萊塢的才女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破紀錄的票房得有破紀錄的投資第三百四十五章 拉你入夥第二百二十一章 紅毯情侶秀第三百零二章 海外首映禮(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論道中國第三十八章 戛納紅毯上的中國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碰撞引發的思考第一百六十章 精彩紛呈的97暑期檔第四十六章 兩個故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聖勞倫斯河畔第二百四十章 應允第四十三章 收購 又見收購第四十三章 收購 又見收購第一百八十八章 呂克·貝鬆的魔法世界第二百一十章 爭奇鬥豔的邦女郎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歡離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環王的構想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份豐收的名單第九十九章 華語電影人的聚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暴力美學大師的迴歸之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洛杉磯,歡迎你(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紐約電影學院的演講第十一章 越獄風雲第一百八十八章 呂克·貝鬆的魔法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總裁的人選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龍會第三百三十章 生死決秦俑 笑傲江湖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Full House第八十一章 餘韻第八十四章 車站裡迷路的女孩第二百零七章 預言第八十四章 車站裡迷路的女孩第一百七十九章 綜藝新搭檔第七十八章 新的搭檔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手系列(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道無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名叫克里斯汀小女孩第一百八十五章 入主嘉禾第三百四十章 天使與魔鬼第二百六十八章 臥虎藏龍(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星文化第三百零二章 海外首映禮(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巨星雲集第四十九章 香港見聞第二百四十章 應允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鑄《珍珠港》(下)第二章 你好,洛杉磯第二百七十八章 遲到的魅影危機第九十三章 夢工廠的首位華人導演第三百章 老怪新片第三十七章 來自法國的邀請函第八十四章 車站裡迷路的女孩第二百零九章 勸解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世紀的詹姆斯·邦德第十七章 衝動的懲罰第二百三十二章 未來足球場上的明星第三百四十四章 煩惱第一百零二章 泰坦尼克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個男人一齣戲第二百七十八章 遲到的魅影危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膽的笑,小心的拿第一百章 新片上映第二十八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墓者(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泰坦神話第六十二章 巴黎一夜第五十四章 加勒比海上的骷髏旗第四十六章 兩個故事第九十八章 聖誕前的忙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選角(下)第一百零二章 泰坦尼克號第二百八十八章 王對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戀愛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是一道選擇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環王的構想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雲問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世紀的鐘聲(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馬特·達蒙第八十六章 再赴香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歌舞青春第三百三十九章 倫敦時尚名流第一百六十三章 就是這樣第八十七章 格芬是個好同志第一百四十章 見面(上)第八章 小島上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