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

大家在談論這次教科書般的“三軍大戰”時,雖然看好支持的各不相同,但是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那個在緊要關頭叫停混戰的李大總管簡直“不是個東西”!

甚麼左路軍兵馬大總管?太監大總管還差不多!

爲啥這樣說哩?

你聽到司馬將軍一頭衝向陸將軍佈下的口袋陣時,突然說故事的人把嘴巴閉上了,你會怎麼問?

下面咧?

對啊,下面沒有了,那不是太監大總管嗎!

好像是的!

……

而一連吃了好幾天慶功宴席的李毅,此刻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罵臭了街了。他有時候回想起來,甚至還在爲自己的當機立斷而洋洋自得!

呵呵,要不是他果斷站出來叫停了演武,風頭還不都被那個姓陸的小子搶光啦!

如果叫小陸奪了皇帝的火精劍,這叫他和皇帝的面子往哪裡放?那小子可是自己以“年少冒失、兵事尚不純熟”爲由給撇在了演武的大名單之外,而且是得到豐慶帝首肯的。

這下險些兒在天下羣臣面前被打了臉……

好在最後皇帝定下了已人數分勝負的法子,讓司馬巽得了首彩,可謂皆大歡喜,至於那些看客們歡喜不歡喜,關他鳥事?

可是此時就在陸鴻的小屋裡,三個同門正把酒言歡。雖然外面已經在吵得沸沸揚揚,有的篤定後軍能勝,有的認爲左軍穩贏,有的覺得沭河軍還有一戰之力,總之互不相讓,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實在誰也說不服誰,便約定了請高臺上的十六衛大將軍中,最德高望重的老柱國、右衛大將軍裴徵來評判。三市之中甚至還爲此開了賭局,後軍的賠率最低,一賠一倍二,說明更多的人還是傾向於後軍取勝。

於是老柱國裴府門前就突然多了許多借着各種門路前來“交流學習”,甚至直接探聽結果的人,最後裴老在周旋了一通之後,終於醒悟過來,立時命家人一頓棍棒將這些王公貴族家的閒漢都敢了出去,而且從此閉門謝客。

與多數人看好後軍而看衰沭河軍相比,三位當事人卻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他們演武結束碰面的時候,就一致爲沭河軍感到惋惜,因爲加三階勳的榮耀原本是該屬於沭河軍的。

此時這小屋裡暖融融的,爐炭燒得通紅,陸鴻

給兩位斟酒,指着一桌子菜笑道:“吃啊,這頓酒算是二師兄賠給老皮的。”

皮休端起酒杯“滋溜”眯了一口,額上頓時顯出三道深沉的擡頭紋,他將酒杯一丟,十分懊惱地叫道:“不成,這頓酒不成,十頓也抵不上一柄火精劍!”

司馬巽笑道:“怎麼着,還眼饞哪,要不然我把劍熔了,一人打一把匕首?”

“扯吧你!”皮休道,“日他孃的李毅,老子已經準備帶人衝鋒了,結果這玩意兒整了一出‘鳴金收兵’,把老子硬生生摁在了地上。”

陸鴻最是高興,反正他也贏不了,因此大可作壁上觀,好好瞧一頓皮休懊悔痛恨的樣子。他又給皮休滿上酒,笑道:“也怪我學藝不精,陣法實戰上還是差了些,口袋是佈下了,可是把自己給撂到了陣外……”他也端起酒喝了一杯,“我瞧見老皮的眼睛往我這邊直瞄,連人帶馬蠢蠢欲動,就知道這番是逃不掉了。”

當時陸鴻一邊瞅準左軍的後背將沭河軍殘軍放了出去,一邊就催動陣型打算兜住抽身出來的司馬巽。可惜一來他對陣型轉換並不熟練,而來這場並非兩家捉對廝殺,還有另一軍在伺機而動,因此一時大意疏忽,竟將自己丟在了陣外。

雖然說司馬巽已是甕中之鱉,可他也會被沭河軍所擒。因此局外人看來或許是後軍即將大佔上風,打敗左軍之後便能以人數優勢壓倒沭河軍,成爲演武的勝者,可是這回當局者反而清明,對皮休獲勝這事沒甚麼異議。

不過司馬巽和皮休都私下認爲,倘若陸鴻的陣法精熟的話,這場演武他倆都要敗走麥城了……

三人談談笑笑,倒沒將勝負放在心上,只見司馬巽從腰間取出寶劍,“哐當”一聲撂在了桌上,笑道:“這劍原是老皮的,我可不敢獨專,這麼着,咱們三個定個章程下來,是真的熔了打匕首呢還是輪流耍?”

陸鴻對司馬巽使個眼色,假裝正經八百地道:“小弟看這鋼是好鋼,找個好工匠熔了打匕首絕不會比這劍次,還是熔了罷!”

司馬巽似乎也覺得頗爲在理,連忙點頭。

皮休當然不幹,一把將寶劍搶了過來,心疼地撫摸這烏木劍鞘,瞪眼道:“不成,這麼好的劍怎可熔了,大不了我不要便是,你兩個輪流耍。”

陸鴻一拍手,道:“那正好,打成兩柄劍,細一些短一些也就是了。”

司馬巽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皮休終於醒悟過來,佯怒道:“好哇,你師兄弟兩個消遣我哩!”

司馬

巽道:“也怪你老皮耿直,皇帝賜的劍豈能說熔就熔了。這樣罷,咱們三人定個約,誰在前線接敵,這柄劍就送到誰手上。”

老皮道:“就是這樣!”說着“嗆”的一聲將火精劍拔出劍鞘,頓時光芒四溢,照徹整個屋內!不一會那劍光漸漸收斂,只在表面盪漾着水波一般的光色,一條火線在水波之中流轉穿行。

繞是陸鴻學過淺顯光學的現代人也不知道這究竟是甚麼原理,只猜想劍上約莫鍍了一層不知名的金屬或者琉璃之類的物質。不過古人的技藝有許多並不是普通的科學所能解釋得通的,即便解釋得通,也未必能夠再行復制,因此他也不去考究其中的道理。

不一會皮休嘖嘖讚歎兩聲,便將火精劍收了起來,鄭重地交給司馬巽,話題一轉,說道:“將軍昨日傳信回來,說安東那邊情勢比想象得還要混亂,準備將我調過去幫手,可能明日就得出發了——就看朝廷有沒有別的計較。”

司馬巽將眉頭一皺,道:“說不準,咱們這位皇帝現在越來越厲害了,聽馬威說,衛軍裡面很可能會有一些人事變動,所以今年如果確定北伐的話,多半以禁軍爲主,不再大規模集結府兵了。”

皮休聽了十分不解:“朝廷這是恁的有錢啊,誰都知道府兵花銷少,戰鬥力也不弱,禁軍都是硬邦邦的制錢砸出來的大爺,這掃北一仗打下來,揮霍掉的制錢還不得堆成山啦?”

大周朝與前唐差不多,衛軍府兵是“義務兵”,禁軍是募兵制下的職業軍人,雖然禁軍戰鬥力要強幾分,但是武帝兵制改革以後,府兵去蕪存菁,也絕不比禁軍差了多少!

那麼豐慶帝興師動衆地發動禁軍主戰,原因就很明顯了……

“他是想同時削弱衛署和兵部的權利!”司馬巽冷不丁說了一句。

皮休想了想,點頭道:“沒錯兒,府兵是兵部和衛署、地方軍府聯合節制,三方互不統屬,各司其職,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繞過三個衙門私自調動。禁軍就不同了,完全是皇帝的私兵,連政事堂也不可能干預禁軍的軍務,否則隨便就能扣一個篡權謀逆的罪名!”他停了停,忽然問,“如果禁軍出兵的話,誰是主帥?”

司馬巽苦笑道:“八成是王睿,他的龍武衛有安西龍武軍的底子,騎兵作戰在大周也是頭一等的——至少傳言是這樣。”

皮休長嘆一聲,道:“那個狂人……北方怕是不得安寧了。”

陸鴻靜靜地聽着,心裡也是一驚,這個王睿大將軍,不就是那個死鬼王燦的老子嗎?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第五十九章 客棧大火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七十章 倒黴的湯柏(下)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變故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