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

如果從西市往南市畫一條直線的話,崇業坊幾乎就在這條直線的中間。

晌午時分,就在花源招待陸鴻、吳衛吃酒的時候,天上掛了一個時辰的太陽,這點久違的陽光雖然並沒能融化滿地滿屋面的積雪,但它不僅將無數花花綠綠的被褥、衣裳一股腦兒招了出來,也讓行走在大街上的陸鴻解開了棉袍的衣領釦子,變成了常興的“大翻領”。

此時神都人口約莫有百分之二爲異域番邦之人,可以說是“萬國衣冠”,洛陽城受到西域、東洋、南洋、北漠各種文化的交融衝擊,服侍的流行也是一變再變,今日時興短襴寬袖的襴衫,明日又恢復窄緊直袖的圓領袍,再過幾日,又興上衣下褲的胡服、半臂;襆頭式樣也是五花八門,早年流行高祖時期流傳下來的“武家諸王樣”,接着又興“英王踣樣”、“官樣”,後來並不止襆頭,各種形式的帽子也混雜進來,比如羌人的“席帽”、或圓頂或翻檐的“錦帽”,還有胡人的“搭耳帽”,這些服飾不僅成套流行,還有各式“混搭”,叫人目不暇接,甚至到了朝廷命令禁止奇裝異服的地步。

當然最常興的依舊是傳統的圓領袍,這種袍服解開領口二三個扣便可折翻過來,形成類似胡服的“大翻領”,此刻陸鴻便是這樣一種裝束。

不過陸鴻雖然解開了衣領,卻仍是止不住地汗流燥熱,這倒不全是那一個時辰太陽的緣故。

中午花源在西市的酒席賓主盡歡,藉着一人一壺安西帶回來的高粱酒,喝得面紅耳赤不說,身上更是汗淠如雨。

吳衛那壺酒還剩下一大半,此刻就揣在他的馬褡褳裡,今個他算是見識到了陸鴻的酒量,一想到這人在酒桌上那鯨吞牛飲的模樣,就忍不住打個冷戰。

他捋着有些打結的舌頭,扒着陸鴻的肩膀說道:“老……老陸,兄弟我算是服了!你知不知道,你這就是天生……當兵的料。兄弟見過……的人當中,除了李密源——源哥,就數你能喝!”

陸鴻懶得睬他,這種淡出鳥兒的酒他也能喝成這樣!

“晚上你不準喝了,老子不負責扛你回去……”他把走路有些吃力的吳衛推到小金子身上,自己牽着三匹馬走在前頭。

中午一頓飯吃到申時初,三人這才散了場子,此刻陸鴻與吳衛,帶着小金子在一間茶館喝罷了茶,走到崇業坊時已經到了傍晚夜飯時分。

所謂的清平館就是一個不起眼的酒家,坐落在坊間深處,只有一層大院,佔了崇業坊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地界。從外面看幾乎和普通的住戶府邸沒甚麼區別

,只在垂花門單層鋪作下方掛了一個“清平館”的牌匾。

吳衛晃着腳步熟門熟路地上前拍打了一遍銅環輔首,不多時大門“吱呀”一聲,打開一道一人寬的窄縫,裡頭一個門房裝束的小廝探出半邊身子,將三人上下打量了一遍,目光停在了吳衛身上,小心翼翼地問道:“六爺,您是赴宴還是找人?”

吳衛在神都一班王侯子弟中排行第六,因此那小廝尊稱他一聲“六爺”,看來也是熟識的。不過即便如此,那人也並未將門打開,顯然這清平館看似不甚起眼,卻並不是個等閒場所,連吳衛這種熟人也不能隨意進出。

不過吳衛是深知其中規矩的,並沒有因爲對方的失禮而惱怒,只照實說道:“是鄧老的客人。”

那小廝一聽,果然開了半邊門,躬身道:“那請貴客進來。”

這時只見院內一個人影急匆匆地跑來,邊跑邊向這邊招手,並叫道:“陸兄弟,來得好早!”

那小廝大驚失色,似乎是嫌那人聲音太大,連忙示意他小聲。

陸鴻定睛看去,卻見來人正鄧家的三將軍,鄧波!

那鄧波沒有理會那小廝的擠眉弄眼,上來便向吳衛點了下頭,同時拉住陸鴻的手臂,帶着歉意說道:“你來的不巧,原本老頭子派我在巷口接的,誰知方纔尿急,又折回來方便,竟將接你的事情誤了。”這兩人年紀相差不多,也頗爲投緣,因此說話間沒甚麼假模假式的顧忌講究。

那小廝見他們賓主之間見面,既不見禮也不答謝客套,已經是十分鄙夷,這時聽他說得粗俗不堪,更加大皺眉頭,卻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將人往院子裡引。

陸鴻一面走一面笑道:“倒教老大人費心了,你也受累,何必如此多禮?”他摸不準這地方的深淺,也不好在外面點出鄧老帥的身份,因此只用“老大人”代稱。

鄧波道:“哪裡的話,應該的!家父已經到了。”

陸鴻吃了一驚,“哎呦”一聲叫道:“老大人怎麼先來了!”說着加緊幾步,便往小廝指點的廂院中趕。他特意提前了兩刻,就是打算先到一步,不敢失了禮數,誰知鄧家人竟已早早到了。

不多時進了廂院,只見這小院之中梅花掩映,別緻動人,耳聽得不知從何處流傳來的潺潺水聲,更添一番意境。那小廝送至此處便止步不前,等幾人進了院子,便告罪一聲,退了回去。

這院中只有一大一小兩間屋,大的約莫是約會集衆之地,小的開間進深只有不及五尺寬,離大屋有二丈遠,門前掛了塊竹牌,上面用朱

筆寫了個“清”字,就是廁所了。

鄧波領着陸鴻、吳衛、小金子,徑直推開了大屋的房門,衆人只覺一陣暖意從門洞之中涌來,與室外彷彿兩重天地。

陸鴻在外脫了軍靴,換上一雙特別供應的軟布足套——這是預防客人腳臭尷尬的——三步並作兩步走了進去,只見地塌上一張長几,幾側一片一丈見方的空榻,約莫是歌舞表演用的。鄧錦鬚髮皆白,精神矍鑠地坐在長几上首,大哥鄧瀾、二哥鄧湛兄弟各在右首陪坐。

他走上前向鄧錦深深一拜,說道:“鴻何德何能,敢勞將軍相候,真正萬死!”吳衛和小金子也在身後跪拜下來。鄧瀾、鄧湛連忙起身,三兄弟各扶一個,將三人攙起。

大哥鄧瀾衝着陸鴻責備道:“陸兄弟,這又不是在軍中陣前,何必行如此大禮!”他是家中長子,又深有家風,因此代父說話,倒也不算僭越。

果然鄧老帥也開口道:“老大說的是,咱們當兵的雖然馬革裹屍,卻不能學文人那般,成天掛個‘死’字在嘴邊。”他雖說着批評的話,語氣卻十分和藹,臉上也是笑吟吟的。

陸鴻起身再拜,這次卻只是躬身抱拳,說道:“謹遵將軍教誨。”說着便在鄧老帥的示意下,在左面上位坐了,吳衛跟在身邊。

小金子本想在門後找個角落坐下,卻聽鄧老帥道:“這小兵不必拘禮,也一併坐下!”

鄧老帥的話語自有一份不可抗拒的威嚴,小金子見陸鴻也點了頭,便戰戰兢兢地在挨着末位跪坐下來,滿懷崇敬地向鄧老帥道:“老將軍,俺是沛縣人,俺認得您,您是武曲星鄧老爺,咱們徐州人的大恩人!”他說話間已是十分激動,臉和脖子都漲得通紅。

因爲鄧錦一門駐守徐州十餘載,軍紀十分嚴明,駐軍兵士從不與鄉民糾葛,甚至常常搭橋修路,爲民造福,因此在徐州民間聲望極高,被奉爲“武曲星”立廟供奉。南唐兵馬席捲北向、攻略徐泗時,徐州上下軍民都念鄧公恩義,紛紛拼死相助守城,這才使得一座徐州城堅守數月不倒。徐州城破之後,轄境各地自發起義反抗的數不勝數,鄧家軍攻打沛縣、豐縣內外相應、勢如破竹,也是這個緣由。

鄧錦聽了卻沉默下來,半晌才道:“徐州百姓敬我愛我,鄧家卻愧對黎民,未能堅守,‘武曲星’的話休要再提!”說罷喟然長嘆。

老二鄧湛於心難忍,連忙勸道:“父親,所幸徐州已復歸大周,等年後咱們回去,再爲百姓辦事便了。”

衆人一齊稱是,這才令鄧錦稍稍平復過來。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十三章 徵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