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

花府的後院分作幾重,花源已經有了自己的獨門獨院,就在西南角臨巷的位置。

神都洛陽郭城內的房屋與別處不同,並非靠南靠東的便是上房上屋,而是與皇城最近者爲上。由於積善坊與皇城正南端門隔水相望,因此老太爺的寢院便在花府東北角。若是換做皇城以東的道光坊、清化坊的人家,那便以正西爲尊。

花家的老爺子十分長壽,因此下面四個兒子遲遲未曾分家,不論長房支房都還聚在一處,雖然老三和老四都已經在前幾年“英年早逝”了,但是這兩支遺下來的子孫都有十好幾個。

一大家子光姓花的主家人就超過百口,這一座大院的房屋也因此顯得特別緊俏,花源是老二家的長子長孫,雖然不是嫡傳,所住的院子又是最偏僻最小的一個,但是也足見他在花氏儕輩當中的地位高出一等。

他的這份地位一半是因爲他父親在安西拼死換來幾分功勳,使得花家的爵位又續了一代,另一半還要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他的從五品下游擊將軍已經升到正五品下定遠將軍,雖然兵部正式的行文還未頒發下來,但是憑藉花家在朝廷積累的人脈,想要提前知道消息並非甚麼難事。而且據傳言者信誓旦旦地說,在大演武封賞過後,他的品級很可能還要在朝上挪一挪,最後會是正五品上寧遠將軍還是直接上到四品,誰也沒有準信兒……

花源是第二批返回神都的人,可以說季澤前腳剛走,後腳他就奉命解散了所剩無幾的右軍,帶着一伍親兵返回神都了。

因此他回來的時間比陸鴻他們早了將近半個月,他知道升官的“內幕”也要比他們提前得多。比如吳衛就還不知道,他即將從從七品下翊麾校尉連升三級,到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但是有個很奇怪的事,陸鴻的去留升降到現在也沒個確切的說法,即便是花家也沒有可足相信的消息。雖說兵部和衛署裡頭都是傳言滿天飛,但是琢磨來琢磨去似乎都不大可能是真的——以他戰後做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姑且算成是聰明事兒罷(至少他家爺爺是表示讚賞的,大爺卻不以爲然,認爲是自作聰明),現在他是可升也可降,降一級到從六品都說得過去,直接晉五品升將似乎也是有理有據。實在是他的功勞太大了……

而且花源還聽家裡的長輩專門言說過一件事:皇帝要在大演武的時候把這個姓陸的小子踢到邊上去看白戲,不讓他帶兵演武出風頭,其實是想殺殺他的銳氣……

往往皇帝想殺銳氣的人,似乎都是要重用

的……

花源雖然瞭解了一籮筐的消息,也知道了自己即將高升的內幕,但是他這幾日仍然悶悶不樂。原因很簡單,他雖然要升官了,但是往後的職務卻還沒有安排。況且現在朝廷裡“先北後南”的呼聲越來越高,以他的戰術風格和指揮特點,偏重大戰略佈局和區域防守,到了草原上似乎並不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即便通過門路擠進了北進的指揮陣列,估計最多也就是擔任後援或者中前線守備的任務。

這與他快速積功升遷,延續門楣香火的願景顯然是背道而馳。對他來說,最好的打算就是能夠先發起對南唐的反擊戰,這樣他就能在進入敵國後以一軍指揮的身份,在局部,或者某個大區域指揮全面攻守戰爭,從而達到改變整體戰局的效果。

這是他最擅長的!

此刻他不禁羨慕起陸鴻來了。這個後生戰術變化極多,戰機把握和對形勢的判斷幾乎有着天生的優勢,而且進退果斷,不貪功不戀戰,很難找到明顯的弱點,不論是向南或是向北作戰都能堪大用!雖然參軍才短短几個月,但是陸鴻在戰場上的閱歷見聞讓一些老將都望塵莫及!這小子先後參加過野路步行軍、據點閃擊戰、攻城戰、敵境游擊戰、反包圍戰、野外遭遇戰、包圍戰、守城戰、大兵團陣地戰,幾乎囊括了各種步騎兵攻防野戰和城池戰,而且都拿出了十分可觀的戰績。

用他爺爺的話說,這個年輕人是天生帥才,特別是在姜炎手底下幾次不死甚至不落下風,已經讓他具備了一部分作爲大將的經驗和品質,只是還欠缺功底和一個系統歷練的機會。老頭說這話時還意味深長地看了花源一眼,似乎在惋惜自己這個得意的孫子,雖然已經是一塊雕琢成功的美玉,但是與一塊藏在蘊玉之石中的璞玉相比,已經沒有更多的潛力了……

花家是文武同傳,老大習文,老二從軍,因此花源的爺爺這位老將軍說出來的評價顯然是比較中肯的。

如果把陸鴻放去草原上打,肯定是如魚得水罷……

花源那個“最不尊貴”的獨院中寂靜冷清,並無想象之中一大家子百十口人的熱鬧景象,陸鴻與吳衛兩個跟着花源從進了院門,到拐進書房,並未瞧見一個人影。

“這地方倒是清靜,不錯。看樣子您還是個儒將。”陸鴻四下裡打量一圈,挪諭道。花源的小院加書房都是頗爲樸素,除了房中牆壁上掛了一柄佩劍之外,便是幾架書櫥、桌椅加上文房四寶,此外再無其他。

花源呵呵一笑,說道:“屁的儒將。”伸

手請他們坐下,親手沏上熱茶,奉給二人,“賤內帶着犬子去拜見老太爺了,跟着還要去老太太那裡服侍,估計要等到晚飯才能見到——明日休沐,我們家今晚照例要聚在一起吃飯,平時都是各院自行開伙。”

兩人接過茶來,謝了一聲,都輕啜一口,點點頭表示感謝。

花源道:“回頭留下來,一道兒吃了晚飯再走。”

吳衛聽了連忙把茶盞一丟,兩手亂搖着說道:“別介,你們家規矩太大,我可受不了。那不是吃飯,簡直是受罪!”

陸鴻在心裡大罵這東西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生怕花源會生氣介懷。

誰知花源非但不氣,反而點點頭,笑道:“是有一點受罪……那成,明日沒啥事兒的話再來,大同市酒樓任挑,我做東。”

三個人說說談談,主要聊一些軍務和後軍裡的事情,花源是後軍出來的老人了,對後軍的事情還是比較關心。說到泗水殿後之戰,花源不無羨豔地表示,如果他沒有調任右軍,而是留在後軍的話,這一仗多半便是他來指揮了。他也想會會那個久負盛名的“野戰之王”姜炎,不過他也十分慶幸自己當時不再後軍,因爲至今一想到那夜從泗水退兵時的恐怖場景,內心還有些說不出來的後怕!

那夜,當大家發現盱眙城根本就是一個誘餌時,李毅果斷下令全軍撤退、後軍由陸鴻臨時接掌檢校副指揮,並擔負爲全軍撤退殿後的重任時,所有人都以爲後軍完了,他們不可能還逃得出來!

他還記得當時左軍的司馬巽極力反對這個決定,並提出以左軍爲先導,沿着泗水向西突進,到濠州與敵人周旋時,當場被李毅無情地否決了。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陸鴻率領着後軍硬生生在泗水南岸阻擊了姜炎一個多時辰,並接連佈下好幾個疑陣,最終竟奇蹟般地從重圍中順利逃出,突圍的方向還是濠州,在那裡他得到了三撥人馬的支援,並順利渡河從徐州轉道與大軍會合。

那三撥人馬分別是:歸德大將軍韓清的突騎軍、雲麾將軍鄧錦的徐州軍、忠武將軍司馬巽的青州行營左軍……

後來經過許多將軍和退隱老帥的分析,那個時候的唐軍,很可能實際上已經被姜炎全權接管了,甚至從青州撤退至泗水的過程中,統帥武晏或許已經被奪去了指揮權,正在與姜炎進行交接,否則憑藉沭河軍皮休的一萬多人,很難從陣容齊整的唐軍身上啃下那麼大一塊肉來……

不過到底實情如何,或許只有唐人自己清楚了。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臨的問題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上架感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