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

胡家人一大早便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此時的陸鴻剛剛耍完一趟刀,正脫了汗衫提着一桶水在院裡沖涼。當他光着膀子打開院門時,門口的幾個兵部緇衣官員被他嚇了一跳。

“失禮了!”陸鴻不好意思地笑笑,“進來先坐,桌上茶壺裡現燒的茶水,口渴了自個兒先倒上。”他將肩膀上搭着的汗衫扯下來,在身上胡亂擦了兩把。

湯柏張着嘴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才呵呵笑道:“陸副指揮不愧猛士本色,你先忙,咱們自己招呼便是。”餘下幾人紛紛附和,各人不由得對這個未曾謀面的年輕軍官生出和氣親近之心。

湯柏說話間便帶頭進了門,他走了兩步忽覺不大對勁,原本打了一肚子疾言厲色的腹稿,在這種氣氛下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嘴了。

一行幾個像老熟人似得自覺摸進堂屋,分資歷官階各自在左側坐定。湯柏坐在客位上首,捧着剛剛沏好的滾燙茶水,在心裡暗歎一聲:唉,今日還沒交手,便不知不覺被這陸校尉擺了一道!他想着,向最下首的一個冷麪官員使了個眼色。

那人繃着一張黝黑臉龐,面無表情地點點頭。他是兵部職方司主事,雖然只是個從八品下低級職官,品軼略低,卻因爲辦事幹練,手段老辣,深受徐尚書的器重,特地派過來給湯柏幫手。

不一時陸鴻穿戴整齊,從門口折了進來,當面便是團團抱拳,陪着笑臉又給大家道了個歉。湯柏這回看着他人畜無害的笑容,心裡卻不由得打起十二分警惕。

等到陸鴻大喇喇地在主位上坐定,湯柏才拱手開口道:“陸副指揮,湯某等因要事突然造訪,未及通報,還請恕罪。”

陸鴻呵呵一笑,擺手道:“理解理解,咱們都是爲國分憂的,一切以公事爲先,無話不可說,私交禮數都在其次。”

湯柏暗喜,連忙借坡下驢,說道:“既然陸副指揮這般通達,我等也就開門見山,早早把事辦了,給主家省一頓晌午。”說着自己先笑了起來。身後幾個官員似乎也被他這份幽默逗樂了,也發出一陣歡笑,從進門至今的氣氛都顯得格外友好。

突然那冷麪主事從下首站了出來,衝陸鴻唱了個喏:“陸副指揮,學生兵部職方司主事馮綱有禮。”

陸鴻見他快五張的人了,卻自稱“學生”,自己此刻卻不便站起來還禮,只得在座位上一拱手,道:“馮大人客氣。”

馮綱面上全然瞧不出喜怒,等陸鴻見完禮,便道:“學生奉命協辦‘青州行營功過督查案’,發現諸多疑點,而這些疑點中從頭至尾都參與的只有兩位,一位是青州行營李總管,一位就是陸副指揮!”他這一語可謂石破天驚,不僅聽起來荒誕不經,甚至有些對人不對事的危言聳聽味道。

可是陸鴻卻心知肚明,甚至已經猜到這人將要丟出來的問題,多半還是和那書信有關,因此表面上波瀾不驚,仍舊帶着微笑靜等他往下分說。

那馮綱一上來便口出驚人之語,滿打算一把打亂對手的陣腳,誰知面前這位履歷很“嫩”而且過於年輕的軍官絲毫不動聲色,也不知是真的無辜,還是城

府太深。

他此刻沒空去研究陸鴻其人,緊跟着便拋出擬好的問題:“豐慶六年二月初二魯國公遇襲一事,爲何陸副指揮恰好便在事發之地,還恰好救了李總管,並且被李總管帶入青州行營,從此飛黃騰達?這些事若說是巧合,那也過於順理成章了罷?”

陸鴻不知該氣還是該笑,斜乜了湯柏一眼,心想這湯胖子拿自己再沒辦法,也不至於帶一個這麼老的愣頭青來噁心自己罷!他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怎樣回答這個扯淡的問題。

馮綱見他猶豫,還以爲是做賊心虛,急忙打蛇隨棍上,說道:“陸副指揮莫非有甚麼難言之隱嗎?”

陸鴻心中對此人的態度微微有些惱怒,面上卻仍是和氣一團,笑道:“先糾正馮大人兩個錯誤,第一,我當時救的不是李督,而是女軍的李嫣李校尉;第二,我並沒有被李督帶入青州行營,而是以民夫身份應沭河大營的徵召效力。”說罷向湯柏翻了個白眼,好像在說:你的人刁難我也不先備備功課!

湯柏尷尬地低下頭,似乎對他的眼神視而不見。

馮綱也沒打算頭一個問題就難住了陸鴻,既然對方不吃這套,他也就不再糾纏,緊跟着又問:“魯國公遇襲一事之後,根據屈家莊人所述,亡匪藍鷂子是帶傷逃竄。以陸副指揮的神勇,要拿下一個重傷之人原本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麼請問,陸副指揮爲甚麼要故意放走這名巨寇?”他將“故意放走”四個字咬得死死的,目光牢牢地鎖在陸鴻臉上,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可是他又失望了,陸鴻靜靜地等他說完,便淡淡地回了一句:“事情的經過保海縣的呈文上應該都有,馮大人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調閱。”

馮綱接連兩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湯柏便不由得對他低看了一眼,正準備揮手叫他退下,誰知這馮主事突然提高了嗓門,厲聲道:“學生再請問,當日趙家集客棧貨倉搜剿到的證物當中,有一封極重要的書信,上面清清楚楚寫明瞭李總管通匪作亂的事實,這作何解釋?”

湯柏一顆心頓時嚯嚯地躍動起來,他連忙縮回手,轉頭瞪大了眼睛盯在陸鴻的臉上,想瞧瞧他將如何表現。

誰知陸鴻既不發怒也不驚惶,只是搖頭苦笑。馮綱以爲終於拿到了他的痛腳,心中暗喜,正要再逼問兩句迫他慌亂失言,誰知陸鴻指着他鄙夷地道:“馮大人,你既拿到了李督通匪的十足證據,那便該去問李督的話;假若上面還有對我陸某不利的言語,那麼應當直接請朝廷下旨、兵馬司籤令抓人,陸某絕不申辯!”

馮綱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那封隨一車黃金收繳的信上怎麼可能有關於陸鴻的隻言片語,甚至連所謂有關李毅的證據也只是見仁見智——實在是那信上只有一句話:毅公亭堅兄在上,前番約定之事……

信紙往後一片空白,既無署名更無鈐印,雖然明眼人都瞧得出不同尋常,可是誰能拿這個去定李毅的罪?如果真能這樣的話,那纔是滑天下之大稽!

陸鴻見他低頭不語,冷笑道:“你們若是爲了‘青州行營功過督查案’來問話,我理當配合,如

果只是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那就請罷,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可是兵部臨設督查司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便集衆商討,最終決定試圖從陸鴻這裡打開缺口,今日排開這般陣仗,專程連夜趕到保海縣,未竟尺寸之功,怎麼可能就走?

湯柏見馮綱一敗塗地,急忙站出來打圓場,他先衝陸鴻行了個平禮,跟着和和氣氣地笑道:“這些都是細枝末節,原是無關緊要,是馮主事唐突了。”說罷假作責備地向馮綱道,“紀常,還不退下!”

馮綱連忙躬身施禮:“是,學生知錯。”說着退回下首,戰戰兢兢地挨着半邊椅子坐下。

湯柏點點頭,又向陸鴻道:“陸副指揮,本官倒有幾個關於泗水之戰的問題請教。”

陸鴻一伸手,道:“湯郎中請坐,但問無妨。”

湯柏頷首致謝,坐回到椅子當中,說:“根據幾日來各軍參戰官兵所述,陸副指揮曾與左軍指揮司馬將軍聯名勸阻李總管強行渡河攻打盱眙,請問是出於甚麼考慮?”

陸鴻靜待他說完,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是出於敵我情勢、地形還有戰略目標考慮。”他在腦子裡稍稍梳理了一遍,“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我軍作戰人員共三萬三千人,敵軍成建制大部五萬二千上下,徐州有敵軍四千,我方側翼級身後有敵散兵將近三千餘,另外還有盱眙守軍八千至一萬,我們青州行營面對的是兩倍以上的敵人,而且唐軍據河而守、盱眙丘陵地形又不利於左軍騎兵突擊,我軍的戰略目標也不包括反擊入境和佔領地方城池,因此我與司馬將軍同時反對渡河攻打盱眙。”

湯柏一拍手道:“照哇,陸副指揮是爽快人,本官也不必藏着掖着,我們兵部臨設督查司就是認爲李總管罔顧將士性命,毫無根據胡亂指揮,在此次戰役中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他尚未說完便被陸鴻伸手製止:“湯大人這話不對,雖然最後結果證明李督的決策有偏頗,但他是主帥,他有權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自己的判斷!青州行營當時兵鋒正盛,乘勝追擊無可厚非,所謂‘毫無根據胡亂指揮’云云纔是真正的毫無根據!”

湯柏被他說得臉上有些掛不住,冷笑道:“照你這麼說,李總管難道就沒有一點過錯?”

陸鴻道:“功過自有朝廷論斷,任誰指揮一場戰役都會有決策失誤的時候,難道只要犯過錯誤,哪怕成功完成了朝廷制定的目標也要大肆罰罪?那麼今後誰敢出任一軍統帥,誰還敢在戰場上下令決策?”他忽然用力敲敲桌面,提高了嗓門道,“我倒想問問你,你們這些人到底還要鬧道甚麼時候?你們知不知道現在青州城外還有好幾萬兵將在等待慶功大旨、等待朝廷封賞,幾萬各道各州府兵在等待撤番回鄉,還有許多傷員在等待釐定送返、無數陣亡的英魂還沒人昭告祭奠?”

他越說越是激動,到最後甚至走到湯柏的面前雙手揮舞,青筋暴跳,湯柏被他說得啞口無言,他的每一句話都振聾發聵,是他從沒聽過,也從沒想過的!

湯柏原本堅定的信念不知不覺間動搖起來。

(本章完)

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財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