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

顧綜是在安德門迎接的陸鴻,我們的陸經略着實擔得上“風塵僕僕”四個字!

“敬宗似乎清減不少,看來諸事辛苦了。”陸鴻見了他頭一面就道。

顧綜心裡甚喜,面上不忘謙讓,說了幾句客氣話,便問道:“陸經略此去定然收穫不小了?”

“問題很嚴重啊。”陸鴻沒有多做寒暄,見了面就對顧綜說。

這種隨和親近的態度,叫顧綜很是欣喜,但是陸經略話中的意思,卻又讓他心裡咯噔一下。

甚麼叫“問題很嚴重”?

“哼,你們建鄴左近土地兼併十分嚴峻,享田畝者不親耕,親耕者無其田!”陸鴻皺着眉頭道:“而且百姓各爲團體,農民被地主土豪挾持,漁民有船幫、漁幫,商人有商會壟斷、豪商蓄養打手,地方朝政被豪強氏族把持!總之,即便這次咱們大周沒打過來,南唐也苟延殘喘不過三十年,到時不攻自亂。”

他斬釘截鐵地下了結論。

顧綜自家人知自家事,這種情況自然是清楚得很,哪裡用得着陸鴻來說?

不過他嘴上卻不敢全部承認,辯白道:“三十年未必罷……”好在他隨即便想到,自己已經是大周的官兒,立場可萬萬不能擺錯了,於是立即改口道:“不過總也超不過五十年去!”

陸鴻所說“三十年”原本就是粗算,哪裡願意和他爭這數字上的口舌,搖了搖頭,冷不丁地問道:“敬宗,你家有多少田地啊?”

顧綜沒防備他突然問這個問題,嚇得一個哆嗦,支支吾吾地說:“也……也沒多少……”他雖遮掩着,卻想起陸鴻的脾性來,又知道躲是躲不過的,索性咬了咬牙,挑揀着從實招來:“這種事下官不用親自打點,幾片地皮估算下來,總有……四五十頃?”

他不大確定地報了一個數字,雖然自己心裡清楚,實際是絕對不止的,不過他事先聲明自己並不打點田畝,埋下了一個伏筆。

即便日後陸經略調查清楚了,也不能拿這個來怪罪自己!

陸鴻不知道南唐官制的行情,但想來都是繼承的前唐之制,因應當與大周朝差相彷彿。這顧綜是正三品的文官,按大周職官授田的數量,應當是十頃上下,即便南唐在職分田上更寬裕一些,也絕不會達到四五十頃。

那麼這顧綜,顯然也是土地兼併的受益者之一……

陸鴻笑了笑,說道:“別緊張,我又沒說要治你的罪。”

顧綜剛要鬆一口氣,卻聽陸鴻又道:“不過,你肯不肯帶個好頭,交出一部分來充公啊?”

顧綜突然感到,要論吃人不吐骨頭,這陸經略可比他們這些大地主來的厲害多了……

陸鴻見他十分爲難,而不敢答話,便笑着道:“不白要,所有田畝折市價收購,怎樣?你若肯帶頭,我私下答應另給你添頭。”他擺出一副很慷慨的樣子,又說:“只可惜我自己的田在青州,不然這種好事輪不到你!”

現在他名下的田產,由豐慶帝前前後後賞賜、奉送的,總有近六十頃了……

不過其中大約有四十頃是

虛數,陸鴻只需在每季從當地府庫,領取這四十頃土地應得的錢糧就行。

顧綜約莫明白他要做甚麼了。

土地兼併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大難題,也都有人想要去解決,但是無一例外的,想要徹底解決私田問題,總是困難重重!

因爲這涉及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而那些大地主,往往就是這個王朝的掌權者們……

比如他顧綜,比如像張鎰那類的人……

他猶猶豫豫不敢答話——陸經略說是市價收購,可錢是用得完的,而土地卻永遠都能刨出收成來!

他不敢拿延續宗脈的資本來換錢。

況且所謂“市價”,數目多少,雖然陸經略說了不算,但是自己只要肯把田畝出手,那不就能“做”出“市價”來了?

到時候明明市面上賣三十千一畝的下田、六十千一畝中田、九十千一畝上田,陸經略分別用二十千、四十千、六十千一畝來收他的,再用那所謂的“添頭”來給他補差價。

回頭硬生生拉低了市價,那些江南的大地主、大豪紳,還不戳他的脊樑骨,把他罵個狗血淋頭?

反正此時是在路上閒逛,又不是公堂上公議,陸經略看上去就是隨口一說,他也就隨便一聽,能拖則拖,實在拖不過去,也不能叫他來挑這個頭!

至於他不挑誰挑?

反正誰愛死誰死,他顧敬宗不想走到頭裡!

陸鴻看着顧綜故作深沉的樣子,心中冷笑一聲,也沒有過分勉強。

這位顧綜同志的滑頭,那是改不了的本性,覺悟不高也早在他意料之中。

所以陸鴻雖然心裡盤算已久,卻認爲還得從長計議……

但是這個“從長”究竟是多長,要等到甚麼時候,那就要看城防軍的戰鬥力、團練的執行力,以及江南科舉的最終結果了!

這些手段絕不是他心血來潮,而是爲了將來在江南推進“公田法”做的準備!

城防兵是攻守的主要力量,團練是鎮壓地方的保證,這些都是爲了防備逼迫太緊之下,那些地主士紳們聚衆鬧事,甚至聯合舉兵的!

只要這兩樣齊備,即便條件沒到最合適的時候,陸鴻也要推進公田法——因爲春耕已經迫在眉睫了!

所以這件事,最遲不能拖過了三月份去。

假如到時候真的有人作亂,還是那句話,他從不憚殺人,若有需要,他會毫不猶豫啓動血腥手段!

至於科舉,用處無外乎兩個——招人才,攬人心。如此而已。

而且陸鴻已經決定,這次的錄用,會分兩類人。

第一類是平民階層,大力用之;第二類是地主士紳,他們的錄用要大張旗鼓、光鮮亮麗,然後丟到閒職上,再慢慢甄別,拉一批、打一批……

這些都是後話,定了大方向,慢慢再說。

於是陸鴻便將心思轉了出來,問顧綜道:“我走的這些天,季權公那裡可有消息?”

顧綜道:“正巧,昨日張府上纔派過人來,說是陸經略一回建鄴,便務必派人通

知季權公。”說着他壓低了嗓門,神神秘秘地道:“聽說季權公要設宴相請……您的面子可大啦!”

陸鴻微微一笑,也沒把他的話當真,但凡這種“聽說”、“據傳”的事情,他是一概報以不信的態度!

顧綜見情知意,便曉得他不怎麼相信,也不分辨,只是跟着笑了笑。

反正照張家人的反應,今天可能還要來問,到時候陸經略自然就明白,自己所言非虛了!

兩人一路說着話兒,便到了經略使的新府邸。此宅從官家接手到今日交付使用,已經過了半個月了……

шшш тt kдn c o

陸鴻請顧綜先回,自己要先更衣、沐浴、休息。同時請託他往張府跑一趟,做箇中間人,與張鎰約個時辰見面。

顧綜自然樂得遵命。

陸鴻這一路走來,遇到了無數的問題,其中最大的癥結,就出在高門氏族對一切資源的把持之上!

所以陸鴻就愈發覺得,拉攏張鎰這個旗幟人物,是一件頭等重要的大事了!

顧綜到張府串聯的結果,大大出乎陸鴻的意料,張鎰對於陸鴻的邀約,不僅完全爽快答應,並且表示無論如何,要先讓他這個地頭蛇做東,補一席陸經略的接風宴。

張鎰同時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回蘇州住些時日,這回爲了等陸經略,已經耽擱了十多天的行程。所以,陸經略再也不能推脫!

這盛情難卻,陸鴻一面感到不可思議,一面更加爽快地應約。

同時他也有些擔心——原本以爲像張鎰這種人,定然是極難打交道、極難請的,誰知道對方表現得好像比自己還要熱情。

這就讓陸鴻不得不懷疑對方的用意了……

不過他龍潭虎穴也闖過,哪裡會怕這場“鴻門宴”?

一俟到了約定的時辰,陸鴻便穿戴齊整,帶着小金子和張衝,以及十多名扈從的侍衛,騎馬從城東直奔城南而去。

陸鴻趕到的時候,漏刻剛剛升到酉時初刻。

站在大門口迎候的,是張鎰的兩位兒子,以及顧綜。

其實顧綜屬於陪客,照理不需要親自迎門的,但是他依然站在了大門口,這便是向陸鴻顯示,他們顧、張兩家的交情!

陸鴻與他會心的一笑,等會顧綜到了席間,自然要替他與張鎰斡旋,這便盡在不言之中了。

進了大門之後,張鎰本人在中門相迎。

顧綜因爲是中間人,便當仁不讓做起了介紹。

到了此刻,陸鴻才終於見到了“棟樑”張鎰的廬山真面目!

張鎰年歲顯然不小,照他去年初致仕推算的話,應當已經七十有二,與花大爺等人相仿。

但是此人並不似花大爺等人精神矍鑠,反而有些神情懨懨,臉上的老人斑黃澄澄地十分顯眼!

“季權公,久仰大名!後進末學陸鴻,拜見季權公。”陸鴻說着走上前去,深深做了一揖。

張鎰臉上不見喜怒,渾不似顧綜帶話之中所表露出來的熱情。

只聽他淡淡地說道:“陸經略此去辛苦!”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