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

河水潺潺而行,不捨晝夜。

陸鴻與李嫣沿着河畔並肩緩步,他忽然有些無奈地笑笑:“恐怕我說想放棄,你倒以爲我是怕了李安,不想和他鬥了!”

李嫣老老實實地點點頭,承認道:“是哩,我猜大部分人都會這麼認爲——人人都覺得你和陳州王早已經反目成仇了……”

陸鴻搖頭道:“‘人人都覺得’這話,恐怕不見得。至少外公和崔相、花家幾位老人家、還有武氏諸王都心裡雪亮。”

“這些人中各自的主張又都不同:外公他老人家雖然沒有甚麼表示,不過他始終護着太子;老崔這人倒沒有甚麼明確支持哪一個人,他只在乎正統——太子是正統、陳州王也可以是,武氏也都可以是,但是絕對不能亂。他不願意看見任何一個人做手腳,所以他願意阻止李安對付武氏。但是假若事情已經發生了,比如說最後只剩下李安一個人,不管他用的甚麼卑劣手段,崔景芝一定會轉過頭來,再不遺餘力地支持他……”

“因爲到了那個時候,他就代表正統。”

李嫣聽着也明白了許多,她本就聰慧,只不過並沒有時時往這些方面去想。

“花家人只是奉持皇位對嗎?誰做了皇帝,他們就站在哪一邊,這算盤打得很響吶!”李嫣笑着說了句俏皮話兒。

陸鴻也笑了笑,並不接口。

如今他與花家的關係非同尋常,今日又替花家殺死了王睿,已經算得上是休慼相關,再加上對老太爺的敬重,倒不願意多說他們的壞話。

其實也不算是壞話,李嫣說的大部分也是事實。不過還不是本質,花家這種自成一脈的氏族,正是因爲經歷的創業之艱辛,才愈發珍惜、看重家族的利益和體面。

所以說到底,他們並不站在哪一邊,事事的出發點無非爲了氏族的存續罷了!

沉默了一會兒,李嫣忽然說道:“外面都說陳州王對你們家效庭言聽計從,這是爲甚麼?”

她的言外之意是,至今爲止,好像胡效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陳州王爲甚麼還要重用他?

陸鴻眉頭皺了起來,搖頭道:“不,效庭這小子,很厲害!”

他有些鄭重地說:“他把每個人的脾性都摸透了。當日在龍門,將我排在祭天大典的名單之外,就是看準了我不會放棄李安,同時又能削弱我的勢力,爲將來做打算;強行聯姻契丹,是用外交押了聖君的籌碼;冬至大朝會設計對付武氏,那是針對崔景芝的立場;召回王睿,倒不全是因爲我,而是用來壓服軍方……這些手段不是陳石、譙巖之流能夠想出來的。諸般手段半得半失,總的來說,十個陳石也不如他一個……”

最後他還加了一句:“當年李安貴爲東宮太子,卻被貶陳州,別個都說是你爹的手段,其實當時他已經是朝廷上下的公敵了!現在依舊如此,如果不是我在外支持,效庭在內活動,哪裡還能大搖大擺留在神都,早就被勒令‘就封’了!”

李嫣沒想到他對胡效庭的評價如此之高,不禁暗暗咋舌。不過細細想來,陳州王近

來的一些手段,確實劍走偏鋒,不像是陳夢曇、譙甫清之流的手腕。

因而不勝唏噓,去年他們在神都景行坊見過的那個少年,此時早已今非昔比了……

“別人都說你一飛沖天。要我說,你倒沒怎麼變,效庭卻是變得多了……”李嫣感慨地說道。

她還記得,豐慶六年,她獨自一人騎馬到三河鎮的時候,在那株老銀杏下見過的人們,當年的陸鴻自信、沉着、深邃,一如今日;而當年的胡效庭,卻還只是個青澀、內向而膽怯的孩子……

兩人談談說說,將這看似複雜的天下大勢聊了個大概,陸鴻心境開朗,也就沒再提所謂“放棄”的事情了。

只不過因爲效庭的關係,他的心中彷彿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愁悶。

看來今年無論如何也要把效庭帶回家,去見見爹孃了……趁還認識的時候……

他想着。

正當他倆往回走時,卻遠遠瞧見莊院門外的燈光下,一高一矮的兩人,並着肩,拉長着影子,悄悄走了出來。

那兩人出門之後,都下意識地左右掃視一圈,彷彿做賊心虛一般。

不過陸鴻與李嫣兩人隔着既遠,又在暗處,因此他們竟沒瞧見,自顧自便沿着河畔,朝相反的方向去了。

陸鴻一瞧之下便笑了起來。

他轉頭看了看李嫣,壓低了嗓音笑道:“好嘛,看來咱倆少不得要做一回冰人了。”

李嫣笑吟吟地道:“那也要瞧香姑娘的意願。”實則她是同意了。

陸鴻不以爲然地道:“兩人都出來私會了,甚麼意願還瞧不出嗎?”

他雖然不明白,陳三流爲何突然轉了性兒,但這畢竟是一樁頂好的事情。

如今胡小五已經有了着落,如果再把陳三流定下來的話,那麼就剩下小王正了!

回頭就在保海縣,託人相個大家閨秀,最好知禮數、懂營務的,一個新家也就操持起來了。

他胡思亂想了一陣,甚至連小金子都在心裡默默安排了一遍,只覺心情振奮,說不出的得意滿足。

可是沒過一會兒,便看見那兩人又折返了回來,陳三流將元香鬆進了莊院之內,自己卻蹲在河邊黯然出神。

這一下卻讓陸鴻與李嫣相視愕然,不知那兩個傢伙葫蘆裡賣的甚麼藥。

“談崩了?”陸鴻奇道。

李嫣茫然搖頭,但看陳三流的情狀,交談的結果顯然不盡人意……

陸鴻遠遠看着陳三流沮喪的背影,忽然想到一種可能,猜測道:“會不會是這小子……對人家姑娘動手動腳,惹人不高興了?”

李嫣的臉頰立即飛紅一片,啐道:“少來胡說!”不過她心中畢竟沒底,皺着眉道:“應該不會罷……”

陸鴻撇嘴道:“那你去找香姑娘探探口風,我審問審問三流子!”

李嫣無奈,只好答應了。

陸鴻掖了一把領口,迎着刺骨的寒風,向陳三流蹲着的方向快步而行。

李嫣則轉身繞到莊院的側門,悄悄推門而入

……

……

河邊。

“啥?誰他孃的誣告我?”陳三流瞪大了眼睛,憤怒地大叫,隨即舉起手掌賭咒發誓:“老天爺作證,老子連香姑娘的指姆頭兒也沒碰一下!”

陸鴻這纔信了他,不禁又有些尷尬,畢竟“誣告”陳三流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

“好啦,你也甭管是誰的誣告,沒這回事就好!”陸鴻很“道貌岸然”地說,“那你對人姑娘家到底是個甚麼意思?”

“甚麼甚麼意思?”陳三流這回卻是明知故問了,而且目光躲閃,幾乎不敢向陸鴻看去。

“你裝甚麼蒜?”陸鴻見他犯慫,底氣又足了起來,義正言辭地訓斥道:“男子漢大丈夫,成與不成總得撂下一句乾脆話來,可不敢耽誤了香姑娘!”

陳三流無辜地辯白道:“冤枉啊!剛纔請她出來,就是說這個事情哩。我讓她好好找個漢子嫁了,我和她不合適……”

陸鴻感覺自己就是個白癡。

所以他“哦”了一聲,裝出一副很感慨的樣子,說:“那……算你們有緣無分罷。”

……

元香的屋裡。

李嫣甚麼問題也沒問,甚麼話也沒說,甚至根本沒有跟香姑娘作任何交談。

自打她一進門,元香就撲在她的懷裡,一直哭到了現在……

她輕輕摩挲着香姑娘柔軟的後背,幽然嘆了一聲長氣。

如此歲月淡淡,時光流轉,不知不覺便又過了半個月。

陸鴻的傷勢倒是好得差不多了, 只是胸腔之間總感覺有股氣提不上來,這股沉礙滯澀之感,讓他十分不暢。

他也以傷勢未愈爲由,始終不曾參加朝會,也謝絕除了幾位熟人的一應拜訪。

好在同僚們都知道陸府的門檻高,也不來討沒趣。家中辦紅白大事的,雖說總少不了陸府的請帖,不過陸鴻一次也沒有參加過,只教莫管家備了禮,客客氣氣送去了事。

實際上,他在這半個月間,根本就沒回過修業坊的陸府,也沒有去過城北的大宅院——他甚至根本沒有進城。

是的,他一直就在李嫣的莊子裡住着。

可是半個月後,也就是臘月初三的這天,陸鴻終於決定回城了,他要進宮一趟,當面陛辭豐慶帝,希望儘早離開神都,回青州過年。

當然了,他還有另外兩件事:見一見胡效庭;告別老師。

見三個人,他打算用三天時間。面君這件事可以放到最後來辦,然後就直接離京返鄉。

這次李嫣也跟着他一道兒進城,一來她也打算進宮見見幾位娘娘、太子妃、廣平,二來她打算到時同陸鴻一起回青州過年。

於是幾輛馬車、數十騎士,便告別了南郊的莊子,浩浩蕩蕩地回到神都洛陽城。

陸鴻的馬車剛剛駛到修業坊大直巷,卻見巷口人頭攢動,不論是布衣麻袍還是綾羅厚襖的都有,全都人擠着人,爭先恐後地往巷內觀瞧,一時間吵吵嚷嚷,好不熱鬧!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五十五章 六乘驛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