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

“殿下,傷勢如何?”陸鴻看着他手臂、胸口和腿上的生布,有些關切地問道。

李安剛剛在豐慶帝門前哭了一場,眼眶還有些發紅,臉上也帶着幾分淡淡的哀慼,眉頭微鎖,隱藏着揮之不去的愁意。

他指着身邊的椅子請陸鴻坐下,這屋子不大,只相對地擺放着幾張椅子。

李安等到侍女奉上茶來,才說:“想必李將軍已經轉告你了,龍門這邊畢竟當着姜炎的鋒芒,因此父皇打算退去韓城休養,後邊的戰事你有甚麼計較?”

自打合兵以來,一路上他都對陸鴻言聽計從,幾乎便成了陸鴻麾下一名普通的領兵大將,此時遇到了困擾,便下意識地要聽聽陸鴻的意見。

陸鴻並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低眉垂目想了一會兒,這才反問了一個問題:“太子跟不跟聖君去韓城?”

李安渾身一震,隨即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說道:“不,皇兄留在龍門……”

陸鴻點了點頭,對此沒有任何多餘的表示,只是說:“那就等。”

“等”這個字他對李嫣也說過,因爲他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也料到了太子必然留在龍門,這是如今的豐慶帝最後也是唯一的手段……

戰事未起的時候,這個手段曾經被用來牽制臨泉王,甚至一直到王睿攻打澤州之後也是如此。

而現在,這個手段則被用來牽制陳州王……

在如今形勢已經十分明朗的情況下,任誰都能看得出來,李安已經不再是蜷縮在陳州的那個廢太子,而一躍成爲了守衛皇帝的主幹力量。

守衛,有時候也可以看成禁錮……

豐慶帝沒有任何理由不對此做一些甚麼。

“等甚麼?”李安有些不明白。

這麼問並不表示他很笨,也絕對不能說明他的悟性很低,因爲李安在與陸鴻對話的時候,下意識地便從軍事角度來考慮問題,而這恰恰是他所不擅長的,所以難免顯得有些遲鈍。

還沒等陸鴻解釋,卻聽旁邊的王兗有些謹慎而謙卑地插了一句:“殿下,陸帥說的等待,或許是等司馬將軍,還有……還有二殿下罷?”

李安驚疑不定地盯着王兗,雖然沒有向陸鴻求證,但是他已經明白王兗所說的是正確的。

他本就是個一點就明的通透人物,不然如何能修的這般風骨?

陸鴻也看了王兗一眼,心中對此人更加留意了幾分。

怪不得陳州王此行並沒有帶着甫清先生與陳石,身邊看起來並沒有一個謀士,原來這王兗不僅能夠勝任帶兵陷陣的任務,還能身兼謀略之事……

這人雖然一直以來都表現得謙卑沉着,甚至有些謹小慎微,但是陸鴻卻愈發地感覺此人不簡單了。

李安既然已經明白,並且轉變了思路,那麼這些前前後後的因果便都能想得明白了,所以他也並沒有再問甚麼。

一時間這屋內便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各人思考着各自的心思,或者在思考着同一個心思,但是未必便是以同一個角度。

陳州王李安當然是以他皇子,或者說太子角逐者、權力中心的角度。

陸鴻則是以戰局掌控者、現階段龍門城兵馬總指揮的角度。

至於王兗,沒有人知道……

或許無需知道,因爲他在這個圈子當中,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

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的談話自然是十分省力的,根本無需將所有的細節都剖析個清楚明白,所以這段談話並沒有持續多久,陸鴻便起身告辭了。

他還有他自己的事情。

比如以豐慶帝的名義,再度向各地徵召兵馬勤王,同時傳令各地,要求所有因爲戰鬥或者遷移,與大部隊失散的散兵遊勇全部向龍門方向集結。

比如派陳三流與王正抓緊休息,準備向關中、神都、河東道等幾個方向派遣斥候,監控太原事態發展、收集其他敵我情報。

比如派人向隴右道幾個牧監去徵調馬匹。

比如派人挑選人馬,準備萬一太原被姜炎攻陷,便需慎重地考慮考慮,要不要在太原來龍門的路上搞一次伏擊……

伏擊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臨泉王!

——在他的策略中,臨泉王是絕對不可以出現在龍門或者韓城的。

想必不論是太子,還是陳州王,都是這個想法!

所以,他還有一件事必須去做。

拜見太子!

伏擊臨泉王這種事,是絕對不能以他陸鴻自己的名義去做的,也絕對不能由他自己提出這個方案,更加不能動用他的人馬去做!

至少名義上不能。

但他還是要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陸鴻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雖然看起來掌握着如今龍門與韓城絕大部分的人馬,但是並不代表他就可以爲所欲爲——哪怕是符合絕大多數人們利益的事情。

因爲在他的身後,還有豐慶帝、太子、陳州王三雙眼睛在盯着。

即便他深深地明白這件事非做不可的,但是他想盡量從中抽身出來。

畢竟殺死當朝二皇子、臨泉王,是一件足以誅殺三族的大罪。即便短時間內不會對他有任何影響,但是誰能保得准將來?

就像李嫣說的,他害怕,害怕李安的變質,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這件事絕對會成爲他身上的一個絕大隱患……

所以他得去拜見太子。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由太子出面來做這件事情……

更何況廣平還來找過他,至今也不知道是所爲何事,正好也一併處理了。

就在他離開陳州王的臨時行宮時,天色忽然陰沉了下來,龍門的城內的街道上颳起一陣大風來,頓時灰塵瀰漫,道路兩旁建築上的布簾、招旗全都獵獵作響,並且有些誇張地在風中緊繃着。

陸鴻迎着狂風,徑直在前面的巷口一轉,便來到了驛站改成的太子臨時行宮,並且請站哨的士兵向內通稟。

這陳州王與太子的兩處行宮安排,也是頗有意思。

如今豐慶帝暫住在縣衙當中,而陳州王住在縣衙東面的偏院,太子卻住在隔了兩條街的驛站當中。

要知道,太子的寢宮之所以叫東宮,正是因爲坐落在宮城的東側……

不知道這一番安排是偶然爲之,還是另有深意呢?

當然了,如果一定要從明面上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理解。

陳州王的偏院即便在縣衙之東,沾了那麼一點兒東宮的深意,但是偏院畢竟是偏院,若論寬敞和舒適程度顯然就比不上官辦驛站了。

所以太子住寬敞的驛站,陳州王住緊湊的偏院,也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陸鴻也不知在門外等了多久,忽然聽見院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音,這才從思緒之中驚醒過來,並且認識到自己實在是想得太多了……

他擡頭向院內望去,只見廣平穿着一襲青紗,隱隱約約可以瞧見裡面所穿的裹胸小衣,襯得她的容色更加豔麗,又有幾分清涼的意味。

廣平的腳步顯然有些急促,遠遠地望着他,神色也帶着十分的焦愁,走到面前時,便用雙眼狠狠地瞪了那通稟的小兵,然後向陸鴻抱歉地說道:“見漁,太子府的衛兵不知是你,倒讓你等了這麼久。”

她說完便轉向幾名守門的衛兵嬌斥道:“今後陸大將軍來訪,無需通稟,知道嗎?”

左右連忙戰戰兢兢地答應,並且向陸鴻作禮賠罪。

先前那名小兵顯然已經被訓斥過了,嚇得雙腿微微打晃,面對着陸鴻時已經快要將頭低到了胸口。

“不妨,皆是職責所在,郡主就不必過多責難了。”陸鴻微微笑了笑,便在廣平的指引下進了院子,並且並肩向裡走着。

既然他已發了話,廣平便不爲己甚,放過了那幾名小兵,一路也並未帶起甚麼話題。

氣氛便頓時有些尷尬下來……

不知是心理作祟還是因爲這驛站確實太大,陸鴻走了半天,覺得這條路實在是有些遙遠了,便只得找個話頭問道:“郡主去找過我?”

話一出口陸鴻就立馬後悔了,甚至想狠狠地扇自己兩巴掌!

廣平今日如此沉默寡言,當然就是因爲今天撞見了他泡澡的尷尬畫面!

他倒好,一見面哪壺不開提哪壺……

廣平原先瑩白的臉頰果然變得緋紅一片,細若蚊吶地“嗯”了一聲。

陸鴻點點頭,下意識地問道:“找我甚麼事?”

他又想扇自己!

廣平此時眼前晃來晃去都是陸鴻泡在水裡的身影,耳廓都有些發燙,哪裡還敢順着話題說下去,只好果斷地轉移到了別處:“你從王叔那裡過來?”

陸鴻暗吁了一口氣,連忙道:“對,是從陳州王那裡過來,我們商量了後續安排,正好稟報一下太子。”

廣平一雙大眼睛在他臉上掃了一眼,又快速地轉了回來,心想:我又沒問你做甚麼去了,幹嘛如此緊張?

其實以她的聰慧,又哪裡瞧不出來李安這個闊別數年的王叔的心思。

而且她也深知太子如今是個甚麼樣的境地——一無兵權二無臂助,在三位皇子當中實力處在最末一位,東宮這個位子從去年開始便已經在風雨飄搖當中。

再加上一貫欠佳的身子骨,誰也不知能夠撐到幾時……

廣平忽然有些後悔,當初就不該聽從那些宰相們的意見,將陸鴻罷免,並且推給了陳州王……

如果當日她能夠勸諫自己的父親,一力將陸鴻保住,或者留在京中鎮守,今日還會是這樣的局面?

想到這裡,她不禁輕輕地嘆了一聲。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五十五章 六乘驛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上架感言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