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

青霞山,落日的餘暉像是繾綣不散的呢喃,縈繞在人的身旁,溫柔地訴說,盡情地播撒着它的餘溫。

將軍的刀斜倚在杉樹邊,將軍站立在刀旁。

彷彿一座山。

與青霞山成爲了同一座山。

融爲一體。

胡小五與江慶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疲憊和無奈。

他們並沒有因爲戰爭和戰爭的結果而無奈,他們的無奈,完全是因爲他們的將軍永遠都不願意比其他人更早休息。

而且,他們的將軍最近,越來越沉默寡言了。

平海軍自從三月初一正式開拔以來,歷經兩個多月,大大小小接戰十餘次,無一勝績!

是的,無一勝績。

他們的將軍不是江慶,而是陸鴻。

這種結果若是放在從前,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因爲他們的將軍,陸鴻,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幾乎從來沒有真正地失敗過。

但是,經歷過這十餘戰的人卻又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因爲,他們的對手是——姜炎。

大軍出發時是三千人,如今還能坐在青霞山上的,有二千四百人。

這彷彿又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因爲,他們的對手是姜炎。

但是,對於經歷過這十餘戰的人來說,卻又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因爲他們的將軍是陸鴻!

此時胡小五再看向陸鴻的時候,恰好一束最朦朧、最溫暖的餘暉穿過了重重枝椏的阻礙,準確地籠罩在了他的身上,彷彿這光芒從來便是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般,如此地渾然一體。

胡小五癡了。

江慶順着他的目光望去,也癡了。

無數的平海軍將士都望了過去,都癡了。

在人羣當中,渾身沒有一塊完整甲片的趙大成,丟下了手中的乾糧,落在了鬆軟的敗葉之上,並沒有發出多少聲響,但是他的手在顫抖,他的身體在顫抖,他有一種五體投地的慾望,他想參拜!

這個帶着他們打了十幾場敗仗的將軍,非但並沒有讓他們產生懷疑,甚至恰恰相反,他在所有人的面前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我不僅會打勝仗,也會打敗仗。

這個“會”,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是可能、能夠。

第二層是通曉其理,並且讓事物在自己預設的路線上發展。也就是精通。

把敗仗打得恰到好處,打得遊刃有餘,打得盡得其利,那纔是精通。

但是,假如能夠直接打勝仗的話,誰又願意去打敗仗?

精通敗仗固然需要能力,卻也未嘗不是一種無奈。

他們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他們的支援更加幾乎爲零……

陸鴻依然牢牢地屹立在槐樹下,他沒有感受到身後的變化,也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變化,他此時正微閉着雙眼,在思考着昨夜的大戰。

——三天前那夜的一戰,他損失了三百人。

然後他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在逃亡,並且一直逃到了這青霞山上,然後用三天的時間休整。

青霞山已經在沂水流域,它不高,但是勝在羣落龐大,姜炎的騎軍很難在此展開大

面積的搜索。

此處距離沂山已經很近,只有不到六十里地。

也就是說,只要他們再往前走一天的時間,陸鴻就能夠從沭河大營之中調集數萬精兵,用足夠的實力反身與姜炎決一死戰!

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他和他的軍隊,已經在沂山周圍遊走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遊走,其實就是猶豫。

陸鴻不知道該不該上沭河大營調兵,這件事不僅牽扯到他自己,還有他的老師盧樑,還有沭河大營的數萬守軍,還有斷筋蝕骨的人言。

人言可畏!

一個賦閒的將軍,竟然可以輕而易舉地調動數萬人?

這個朝廷是怎麼了?

這個朝廷的兵制是怎麼了?

這個朝廷的軍隊到底有沒有問題?

陸鴻無法回答這些問題,所以他在猶豫,同時也在尋找着姜炎的致命弱點。

讓人惋惜的是,他找不到。

值得慶幸的是,他還能繼續找。

在沂州陷落之前。

這一次除了徐州被攻破得太快以外,一切都好像是豐慶六年那場大戰的重演。

南唐的大軍主帥雖然從武晏換成了姜炎,但是仍然沒能改變攻勢受阻、戰機貽誤的命運。

姜炎雖然是野戰之王、南唐軍神,但是面對沂州城高大堅實的城牆,以及鬥志昂揚、戰鬥力強悍的鄧家軍,依然沒有更多、更好的辦法。

是的,鄧家軍在兩個月前就果斷放棄了殘破不堪的徐州城,直接退守到了沂州。

而沂州所屬的青州都督府也隨即發出李督的鈞令:沂州一切軍民悉聽鄧錦調遣!

這恐怕是沂州能夠堅守到現在的最大原因。

於是姜炎久攻不下,便只得採取了前年武晏同樣的做法,對於沂州圍而不攻,親率偏師繞過沂州向北打開通道。

實際上青州都督府的兵力此時已經陷入了一個極度空虛的境地,因爲再也沒有青州行營坐鎮,因爲朝廷爲了內耗,爲了平衡,爲了防備李毅的別有用心,根本還沒來得及準備,或者說根本沒打算過給青州派兵。

好在他們早早留了一個最強的後手——陸鴻與平海軍。

現在,這記後手的效果已經展露無遺。

而陸鴻也顯然完美地領會了中樞的意思,兩個半月來帶着兵馬遊走、騷擾、偷襲、拖延。

青州堅持到了現在,而沒有遭到兵禍。

而大周的右路,關中已經陷落了……

陸鴻完全明白,這一場大戰的總指揮姜炎,是下了一步多麼險峻、多麼大膽的棋——南唐大軍的主力根本不在青州,而在關中!

南唐此役出動大軍四十萬,其中八萬循豐慶六年故道,由姜炎本人率領,直取青州;另外三十餘萬則由偏將率領,悍然襲破了長安。

而姜炎的八萬大軍在沂州受阻之後,則再交一偏將,以六萬人圍困沂州城,自己再次脫離主力,率領一萬餘人北上與陸鴻的三千人糾纏至今。

不知爲何,此人的戰法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初唐掃滅羣雄之主,李世民。

也就是有唐以來,神機門的第一位將軍……

青霞山上還在沉默着,但是下一刻便會被

打破。

陸鴻還在思索着對付姜炎的辦法,但是下一刻便不得不重新考慮全軍的退路。

因爲下一刻,負責斥候營的陳三流派人來稟報:沂州失守,鄧老將軍率領殘部退往青州;另外,右路軍那邊,禁軍神武衛三萬以及河南道徵發府兵八萬、團練兵六萬,共計十七萬大軍,在華陽道與南唐左路軍大戰敗北,朝廷計劃從神都撤退,也有可能直接遷都……

沂州的失守是因爲姜炎趁着擊退平海軍的間隙,轉身率軍親自攻打,一日而破。

而朝廷之所以有撤出神都、甚至遷都的想法,是因爲軍心已失,而失去軍心的原因,是那敗北的十七萬大軍的領軍統帥,是裴徵……

這個天下兵道,獨佔其半的神話,終於隕落。

裴徵的兵敗,其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行動的失敗,他是整個大周軍方的主心骨,是所有周軍將士的旗幟!

如今,隨着這一代神將的慘敗,大周已經不可逆轉地失去了最重要的士氣和軍心。

“派裴老帥領兵是誰的主意?”陸鴻冷冷地向那名斥候問道。

“據說是御史中丞戴猛一力主張……”

“……此人當斬!”

陸鴻深深地望着遙遠的西方,語氣中滿是寒意。

“裴老帥在四月初六出兵,在朝邑擊潰敵軍先鋒四萬,於四月十二再斬敵軍一萬五千於鄭縣。後來因爲敵軍勢大,率軍退守風陵渡,接連擊退敵軍四次強攻。”

那斥候清晰的話語迴盪在青霞山上,沒有人開口詢問,也沒有人喝彩叫好,因爲誰都知道,所有的變故還在後面。

於是那名斥候緊接着說道:“四月十八,戴猛彈劾裴老帥怯戰,龜縮不前,漲敵之氣焰,棄長安於不顧。臨泉王與龍武衛大將軍王睿複議,聖君爲平衆議,下詔裴老帥出擊,務必在一個月內收復長安。”

“四月廿日,聖君再度下詔催促大軍前行,四月廿二,三度下詔。”

“四月廿五,裴老帥含淚棄風陵關,出兵華陽。四月卅日,於華陽遭遇伏擊,收尾難顧,全軍覆沒。”

斥候的聲音平靜得有些冷酷,甚至絲毫沒有任何感情色彩。

他只是在忠實地執行着自己的任務,將軍情完整而客觀地傳遞給自己的將軍,然後等待着將軍的決斷。

陸鴻沒有再說話,他能夠想象,裴老帥在得到那三次詔令時,是怎樣的憤怒,是怎樣的不甘與不解!

但凡有點歷史教訓和軍事經驗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堅守風陵渡、依河押關,面對洶洶之敵,搓敵銳氣,穩守反擊,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朝廷依然做出了一個最愚蠢的決定!

那位曾經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繼而報以極大希望的豐慶帝,犯下了一個趙孝成王式的可怕錯誤……

一位年屆八十四歲的老帥,晚節不保。

大周朝廷,風雨飄搖。

陸鴻望着漸漸冷下去的天色,心中的惋惜與悲痛無以復加。

他忽然拾起身邊的寶刀,身手輕輕向後一招:“出發,前往沭河大營!”

(之所以起了這麼一個章節名,是因爲本章出現了四位將軍,陸鴻、姜炎、李世民、裴徵。兩位現在式,兩位過去式。)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臨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繳海匪(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