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

崔景芝湛亮的雙眼神光炯炯地在陸鴻身上凝視了半晌,似乎要將他看個通透。

他忽的深深吐了口氣,說道:“你說的不錯,本相立即找曹相共同擬一份任命——就勞煩陸將軍與湯侍郎先行往積善坊通報一聲,請花小侯準備披掛!”

“職下,遵命!”陸鴻隨便拱了下手,轉身便向東宮外走去。

兩人沒走幾步,崔相便向廣平施了一禮,說道:“郡主安歇,老夫去了。”

廣平一愣,這纔將目光從陸鴻的背影上收了回來,有些兒魂不守舍地說:“老相費心了……”

崔景芝點了點頭,也沒多作客套,也轉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他在皇城之中左穿右拐,卻突然停下了腳步,舉頭望着空中的殘月,忽然想起曹梓當日說過的“氣話”來:哪怕挪一挪東宮,陸安東半分也動不得!

如今看來,這話倒未必是氣話了……

陸鴻與湯柏兩人馬不停蹄,從重光門離開東宮,穿過皇城,出了左掖門便向天津三橋中的黃道橋而去。

誰知馬速剛剛提了起來,卻聽身後一陣急驟的車轍聲音,一人放聲喊道:“陸將軍慢走!”

陸鴻勒馬停步,詫異地向後望去。

一見到那輛車,陸鴻的心中便生出一抹綺麗之感——這輛小車正是當日被廣平帶到郊外“約會”的那輛……

此時他當然知道,是廣平追了出來。

難道又要把他拉出城去,完成上次“未竟之事業”?

他暗暗甩頭,很快便將這種不切實際的可笑想法拋諸腦後。

如今的他已經不是一年前那個稚嫩的自己了,廣平也不再是那個瘋野狂放的廣平了,這一點他瞧得明白……

事實上,整個大周,已經與一年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時那輛馬車終於繞過天樞,追到了黃道橋頭,在陸鴻的身側停了下來。

只見車窗的側縫之中伸出一隻白生生的手來,將窗簾掀開。在悽清寒冷的月色之下,露出了車中一張蒼白而絕美的臉龐來。

正是曾經讓陸鴻難以忘懷的那個人,廣平郡主。

湯柏見了這般情狀,輕輕一抖繮繩,識趣地跨上黃道橋,先行離開了。

“見漁。”廣平神色複雜地坐在車中,似乎在猶豫着,要不要再請他上車來說話……

很顯然,她也想起了一年前那一段讓人意亂神迷的時光,而當時那個默默無聞的年輕校尉,此時已經是威震整個兒天下的名將了!

是啊,這一年來不僅是他,在所有的人當中,都發生了很多事情,有時再想拾起那舊時光來,卻感覺如此沉重,卻又如此令人神往……

“上次的信……你看了嗎?”廣平蒼白的臉頰倏然泛起一抹嫣紅。

她暗暗地痛恨自己,爲甚麼要問這個問題!出門之前不是打定了主意,只安慰一下對方的嗎?

陸鴻也明顯愣了一下,如果不是她今日提着一句,他幾乎都快將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沒有……”陸鴻實話實說。他能夠明顯察覺到廣平的目光微微黯淡了下去。

“不過我一直帶着的——那封信。”

這句也是實話,廣平的那張梅花箋至今仍然夾在李嫣送的那本《戰國策》中,那本他

一直打算讀,卻一直沒有得到機會的書,這次也被他帶到了神都來。

廣平的雙目一亮,定定地看着馬上的將軍,看着他月光下堅毅的輪廓,和挺拔的氣勢,忽然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慶哥兒說得不錯,你和江山確實很像……”說着垂下了頭,美目之中竟然泛起了兩點淚花。

這一下陸鴻頓時感到手足無措了,他摸遍了全身,終於從衣兜裡抽出一方棉帕來,笨拙地彎下腰從窗口遞了過去。

廣平微微一怔,伸手接過了那灰布剪裁的,沒有半點兒花色、十分樸素的帕子,卻沒有用來拭淚,而是帶着兩道淚痕,露出了幾分少女般燦爛的笑容,輕輕將那帕子摺疊起來,收進了懷裡。

“你快離開神都罷,希望……希望我們還有再見的一天。”廣平說罷了,便戀戀不捨地望着面前的人兒,卻又毫無半分猶豫地緩緩放下了窗簾。

等到那薄薄的窗簾徹底將二人的目光隔絕起來的時候,彷彿月色都黯淡了幾分,馬車在黃道橋邊緩緩調頭,徐徐向皇城內返回而去,只留下陸鴻一人一馬,立在橋頭上癡癡地望着馬車的影子……

“見漁。”

見廣平已走,陸鴻還一個人傻傻地立在橋頭,湯柏便忍不住叫了一聲。

陸鴻一下驚醒過來,連忙收回了目光,毅然斬斷了方纔生出的縷縷情愫,催馬追着湯柏而去。

他如今可再沒有兒女情長的餘暇,也沒有那份心境。花源那邊還有一些話必須由他來叮囑一番,而李嫣的存在,也使得他註定與廣平決然沒有緣分……

……

……

積善坊花家的大門尚未落鎖,今日是元月初六,其實已經不能算是年休日,而是新年的第一個休沐日。

大周官制上衙五日,休沐一日,也就是說,每月初六、十二、十八、廿四、卅日,共五個休沐日,今天花家照常要舉行家宴。

今年花家老二,也就是花源的爺爺也宣佈致仕了,並且正式從左武衛大將軍的位子上退了下來,頤養天年。

聽說大周的常青樹花老太爺,如今也動着致仕退休的念頭了,過去朝政清平的時候,他還能依仗着一把老骨頭在朝廷裡保持着超然的地位。

但是如今情勢異常緊張,他畢竟是將近九十歲高齡的人了,萬萬是折騰不起……

家中兒孫也怕他生出個好歹來,都勸他早早把太常寺交出去,安安生生回家養老。

老爺子還在糾結當中。

就在花家的家宴行將結束的時候,家中的門子突然撩着袍角,一陣疾走,闖進了宴廳來。

“老太爺,郎君們,陸副都護來了。”那門子雖然顯得有些忙急,但是並不焦躁,心平氣和地報了事由。

花老太爺講究惜福,一日三餐都是極爲精簡,一頓家宴下來,除開頭一杯淡酒和開場孫媳婦端上來的幾樣保留菜會嘗一口外,老太爺的酒杯和筷子永遠都是穩穩當當地放在面前。

小輩們連同他四個兒子在內,除過第一杯同飲的酒,誰也不敢再勸他,除了聊到一些重要的話題時,他基本上也不會發表甚麼意見。

看着兒孫甚至重孫們濟濟一堂,歡騰熱鬧的場景,他便忍不住露出滿臉的淡淡笑容。

一家人上上下下,在他面前永遠都是親親睦睦、和和氣氣

的,哪怕是平日裡再互相瞧不過眼的妯娌,這一頓飯的時光也絕不會凝眉瞪眼,而必須都客客氣氣地保持着表面上的和平。

一想到這些,老爺子便傲然自得。

這都是他爲老花家開枝散葉一個半甲子的成果,只要再過得幾年,等到長房那一支的玄孫子給他爭點兒氣,這一家就很可能會成爲大周屈指可數的“六世同堂”!

不過哩,這事情大兒媳已經給他彙報過了,他最大的這個玄孫也才十二歲,要娶媳婦恐怕最少也得再等三年,要想生個來孫,說不得,還需四五年的光景兒。

好在老爺子身體康健,總是早早晚晚的事情罷了!

這一點上花老太爺還是頗有信心的。

而且這玄孫的媳婦在孃胎裡便已經早早說定了,那便是老帥裴徵家的玄孫女,將門虎女,互相都不辱沒了,的是一樁好親!

此時老太爺還沉浸在一家團圓的喜樂之中,聽了陸鴻來的消息,眉頭確是微微一皺,轉而便將目光落到隔了幾張桌子的花源身上。

“太爺爺,源兒去迎。”花源規規矩矩地站了起來,向花老太爺與四位爺爺都行了禮。

花老太爺卻擺了擺手,讓他坐了下來,並且在他詫異的目光之中,指了剛剛從左武衛大將軍位子上退下來的二兒子一下,用一把蒼老的嗓音說道:“二郎,你去。”

全家人都是一愣,大夥兒在家宴的談笑之中多多少少都聽過這小陸將軍的名號,只是再也沒想到,區區一個守邊疆的武將,會勞動二郎親自去迎……

只有花家四位二代的老爺子心中或多或少領會了幾分,因此花二爺半句不敢推辭,向父親點點頭,站起身便穿出了宴廳,向院門而去。

如今花家老太爺還蔭着開國伯的爵位,老大是開國子,長孫是開國男,再往後,便是花源靠他父親花判在安西掙來的一個男爵了,和他大伯是同樣的爵位,因此花家很罕見地出現了“一門兩爵”的極大榮寵!

不過別人或許不知,花老太爺確是心中雪亮,即將上門來拜訪的這位年輕將軍,最多兩日之內,便將接到皇帝的詔書,受封爲魏縣子,與他們家老大同位。

因此他讓老二出去迎接,身份上總算恰如其分。況且這小陸將軍即將出任的左武衛大將軍,正是他家老二剛剛卸下來的職位,如此一來,倒更有些新老交替的意味在其中……

其實依照曹梓和崔景芝那兩個“後生”的意思,本來是給這小陸將軍提到從三品左散騎常侍就算了。

可是他倆也不想想,散騎常侍是個甚麼職位,左右分屬門下和中書兩省,就是個侍從顧問的閒職,並無實權,一般只是作爲其他實職的加官,以示皇恩榮寵。

這小陸將軍本身有平定遼東和新羅之功未敘,今番又要叫人委曲求全,怎可這般寡恩,賞這羞煞人的職位?

那曹、崔二個混賬還有臉做宰相,年歲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因此花老太爺不露聲色地在豐慶帝面前提了一嘴,才把這事給扳了回來。

不過花老太爺倒是冤枉了曹梓了,因爲曹相從一開始,便不同意讓陸鴻卸任休養,更加不同意和臨泉王妥協!

胡思亂想了一陣,花老太爺只聽老二的聲音在宴廳外響了起來:“父親,陸副都護和湯侍郎請到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