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

而此時遙遠的南部業態城中,江慶的平海軍也面臨着一個棘手的問題——隨着老校尉古超興不幸捐軀,如今全軍在前有強敵,後無援兵的情況下,整體的士氣都有些低落。

前幾天他趁着一股哀兵氣勢突襲北面的另一座大城感養城,雖然平海軍勢如破竹地攻破了感養城紙糊一般的防線,迅速奪取了這座沒有半塊牆磚的城池,但是沒守到兩天,就被積利州來的南部大軍打退了回來。

現在他們只能固守在業態城中,等待青州方面的援軍——出發之前朝廷已經命令青州都督府迅速組織團練兵趕來增援,但是從他八月廿七從青龍港出海以來,將近十二天的時間,不僅沒收到青州方面的一兵一卒,甚至連自己派回去求援的信使也是音訊全無!

他已經在最快的時間內派人到平州去通報了這一消息,希望陸副都護儘早瞭解到此處的情況,並且想辦法給他抽調哪怕是一二千的兵力。

前天和昨天積利州來的大軍已經連續對業態城北門進行了兩天兩夜的強攻,雖然他們佔了地利,又有城中百姓的支持,但是畢竟兵力懸殊,現在他手上還能站起來的兵不到一千二百人!

而且失去了古超興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軍旅,他在很多時候不得不依靠着趙大成和左虎兩個不着調的傢伙出謀劃策……

現在老古的三團暫時由五團副尉孫山率領,此時守在北門後面的,就是這部人馬。

而一團和二團兩個在上半年掃北之中屢立奇功的騎兵團,如今在這羣山林立的地形之中,反而顯得有些累贅!

更讓他焦愁的是,那個前段時間剛剛歸順的泉三週,最近兩天也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之下表現得有些不大牢靠……

最明顯的就是,原本業態城中因推翻了高晉真的統治而戰意頗高的上民軍隊,此時面對積利州來的大軍,卻顯得有些畏首畏尾,甚至一度起了退出業態城的想法!

這讓他不得不重新開始思考,這些原本生活還算過得去的上民們,在關鍵時刻是不是真的能夠倚仗……

……

……

同一天的倉巖州,全面主持工作的都護府長史孔良卻面領着另一個問題:現在他手中有兵無將。

是的,他現在手下有從前內部傉薩、現大周遷安王留下的三萬常備軍,和新近徵召的兩萬新軍,都一股腦兒分佈在倉巖州、哥勿州、蓋牟州等幾個大城當中,五萬大軍和正在急招的預計三四萬人就這麼幹守在城裡,對於外面的局勢一籌莫展。

他當然知道如今東、西、南三部都已經確定起兵反叛,而且作爲安東副都護的陸鴻,如今身上承受的壓力,肯定是無比的艱鉅!

因爲他滿打滿算,平州如今能夠調動的正規軍絕不會超過三萬,即便加上營州借來的平盧軍和燕郡守捉城軍,也不過四萬餘人,要想與三部連同新羅一共將近二十萬大軍抗衡,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大將大將!

假如現在老天肯發一個能夠統兵的大將下來給他,那麼老孔寧願少活三五年,也比現在空有力氣而使不出去乾着急的好!

就在倉巖州沒幾天,孔良的嘴巴里就因爲着急上火而起了好幾個水泡,他現在緊急召集韋曈、元稹、笪子明、賀綸四名下

屬齊聚倉巖州新建的安東都護府衙門之中商討今後的安排。

“都說說,有甚麼辦法?要不要出兵,出兵的話該怎麼打?”孔良急得敲起了桌面。

下面四名下屬面面相覷,他們都是文官,雖然都瞧過幾本史書,若問他們甚麼朝代發生過甚麼樣著名的大戰,他們能夠毫不猶豫地列舉出一大串來——甚麼長平之戰、圍魏救趙,甚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本朝最耳熟能詳的屈山宙戰江東……

可是真要叫他們出謀劃策,拿出個具體的行動方案來,卻是強人所難了。

紙上談兵誰都會,就好像前頭在平州港死於亂軍之中的那位日本四國第一兵家,但是如今討論的是關乎安東存亡、大夥兒身家性命的大事,誰也不敢妄加置喙。

孔良擡眼掃了一圈,知道自己算是找錯人了……

是啊,他自己也對兵事一竅不通,這幾個人都跟他差相彷彿,他都沒個主意,憑甚麼就得讓別人想出辦法來?

這時韋曈攢着眉頭,猶豫了半晌,開口說道:“出兵的事情恐怕得延後再議,現在有一樁更急的問題,安東守捉使賀高將軍剛剛派人來求援,說是東部傉薩陣亡之後,整個東部軍就被新羅人接收了,再加上前幾天新羅再度增兵,所以鴨綠水怕是守不住了。賀將軍想請您將原本安東守捉分撥過來守倉巖州城的四千人馬調還回去,順便再給他部分增援……”

他說着便將手中的一份文書遞了上去。

孔良拆開來匆匆瞧了兩眼,確實是像韋曈剛纔所說的,鴨綠水的防線已經十分吃緊了。

“沒有兵!”這三個字剛剛到了嘴邊,就被他嚥了回去。

即便是他對兵事一竅不通,也能想得明白,假如鴨綠水防線失守,那麼倉巖州便將立即暴露在敵軍的鋒芒之下,到時候就不是他想不想打的問題了,而是別人逼得他不得不打!

而真正打了起來,就憑他這個門外漢的統帥,又有幾分勝算?

所以他雖然想把士兵都屯在倉巖州里,自己也圖個心安,但是理智告訴他,這絕不是個好主意……

“四千照給,另外再從老軍當中調撥五千給他,讓他務必守住!”孔良痛苦地表態,並且咬着牙狠狠地一揮手,九千大軍就撥了出去!

韋曈正要下去擬書,卻忽然被旁邊的元稹叫住了。他愕然望着這個和自己一樣新來的同僚,難道元微之還有甚麼高見?

孔良看了元稹一眼,說實話他不大喜歡這小子。這人文采是沒得說的,但是偏偏有一樣文人的通病——恃才傲物!

在倉巖州這幾天已經和他頂過好幾次牛了。

他強自壓下心中的不快,將韋曈方纔的疑惑問了出來:“微之還有何高見嗎?”

元稹在下面拱了拱手,說道:“不敢。”然後走到大堂中間,向另外幾人看了看,說,“高見是沒有的,不過依在下愚見,不如請賀將軍放棄鴨綠水的陣地,撤回到倉巖州來。”

孔良本來雖然不大喜歡這人,但是仍然是抱有幾分希冀的,並且期待這個文壇上的後起之秀能有甚麼獨到的見解。但是等元稹說完之後,他聽了頗爲失望,這書生畢竟還是對兵事一竅不通!

孔良下意識地反駁了他的意見,毫

不客氣地道:“不行,鴨綠水是倉巖州和安東的最後一道防線,怎能撤回?你不懂就不必再說了!”

元稹倒不着惱,也不強辯,只是平心靜氣地說:“下官確實不懂軍事,但是有人懂啊!咱們這裡現成有一位大將,何不召回來將大軍全權交給他節制?”

孔良眼睛一亮,脫口而出道:“你是說賀高將軍?”

元稹點點頭,說道:“失卻鴨綠水防線未必就是滅頂之災,咱們卻能平白得一大軍統帥,總好過數萬人困守在三城之中無用武之地罷?”

孔良沉吟一聲,顯然是十分意動,只不過仍舊拿不定主意。

那新任集安縣令賀綸與安東守捉使賀高是同族,聽了這話便立即附和:“元微之所慮的是,下官認爲此計可行!”

孔良的目光從他身上一掃而過,落到後面的笪子明身上:“子明,你是甚麼意見?”

笪子明見問到了他的頭上,便站起來欠了欠身,也說:“屬下一位,現下的情況,似乎並無更好的辦法。”

孔良最後看向韋曈,這韋敏光德高持重,他還是比較信得過的,因此也十分看重他的意見。

韋曈這回沒再猶豫,當即點頭表示同意:“屬下也覺得值得一試。不過咱們可以先通書問問賀將軍本人的看法,如果賀將軍認爲鴨綠水防線丟不得,那麼咱們再從長計議也不遲;如果賀將軍覺得可以放棄鴨綠水,那就請他立即趕回倉巖州接手大軍指揮權,咱們這邊嚴陣以待,防備敵軍趁勢攻打便了。”

孔良見大夥兒都同意這個辦法,當即從善如流,說道:“既然諸位都覺得可行,那就這麼辦!”

元稹撩起眼皮乜了他一眼,心中暗道:這官兒精,自己倒先推個乾淨……

……

……

九月初九,業態城的守軍在抵擋住了最新一波的進攻之後,平海軍指揮使江慶收到了平州方面的回覆。

由於平州城內的大軍已經趕往前線,所以業態城方面的消息暫時還沒有轉到陸鴻手裡,給他回信的是守在平州的胡小五。

信中告訴他,情況已經快馬向陸副都護所在的白鷺城傳遞,而胡小五本人給他的建議是:立即放棄對業態城的上民的倚重和期望,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將業態城的土地統計起來,按人口均分,取得廣大下民的支持。同時從下民當中就地徵兵,充實兵員,爭取守到援軍的到來……

江慶看了信後,簡直如同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這個辦法簡直從另人拍案叫絕!

這些下民手裡有了自己的土地,這業態城的生死存亡也就和他們自己緊密聯繫到了一起,當然要拼死守城!

他在遵照辦理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胡小五的機智,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從這個辦法之中嗅到了濃厚而獨特的陸鴻式行事風格——大膽而另闢蹊徑,霸道又直指要害!

當然了,雖然說胡小五跟在陸鴻身邊着實吸收到了不少的經驗,但是這個辦法卻絕不是他的原創,因爲這就是陸鴻帶着他們在業態城一行之後,爲安東量身定製的土改方針……

(感謝水簾小狐和青山已黃的捧場,賞了不少,就是抽月票的運氣着實不佳……另,介紹一本書《水滸天王傳》)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章 錄事範翔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戰(六)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貴坊中惡鬥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