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

陸鴻對老羊頭兒說道:“中午罷,但是廚子不要走,晚上也做一餐。中午一大家子一起吃,晚上各家分過……”說完便吭下腦袋就着溼漉漉的手巾呼哧呼哧搓洗完了,擰乾手巾擦淨了臉皮上的水珠,又說,“以後我洗臉就用涼水,冬天也是。”

老羊頭兒答應一聲,抱起臉盆便往積了水的天井裡一戽(音:戶),嘩啦一聲濺起無數的水珠,卻沒向別處散流,而是盪漾着將半寸深的水又積上了幾分。

老羊頭兒見陸鴻瞪眼望着自己,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倒在別處也一樣,咱們平州城的暗溝堵了,一下雨哪哪都積水,假如雨勢大起來,家裡可以養魚……”

他收了臉盆和手巾,又問:“廚房裡有現成的早飯,您愛喝點兒稀的還是吃乾的,菜粥和饃、餅、油條都有。”

“菜粥就油條罷……甚麼時候瞧見範翔起來你就叫他來找我!”

老羊頭兒欠了欠身,便快步穿過長廊,向廚房走去。

陸鴻站在會客廳的門口,叉着腰望着庭院裡嘩啦啦愈下愈急的雨點,好像真應了老羊頭兒的那句話:雨勢大起來……

雨勢確實越下越大了,窗外原先還只有些淅淅瀝瀝落在地磚上的雨聲,到了卯時已經變成了噼噼啪啪豆大雨點砸在積水中的巨大聲響,並且夾雜着遙遠而連續的沉悶雷聲,逐漸匯聚成了一股轟隆隆的滂沱氣勢。

今天是肯定不用想着出門了,陸鴻掀着窗簾在想。不過他也並無要事須得出去,想想便退了回來,就着書桌前的紙匣子抽了一張白紙,提筆蘸墨,便給湯柏寫了一封書信。

倒沒有甚麼特殊的用意,只是想請他調幾個人來——鄭新、吳衛、陳森、楊智……

順便讓他幫忙找找醫官張迪的下落,如果能成的話,也一併幫他調來!

這幾個人當中,調動楊智是最容易的,畢竟只是個低級軍官,如今是隊正還不副哨了——今年湯柏吸收了平海軍的成功經驗,大力推行百人隊建制,很多地方已經開始設立了“哨”一級別。

就像前頭陸鴻預料過的,摒棄那些亂七八糟的建制,加強千人、百人、十人的整合性和重要性,絕對能夠大大提升軍隊特別是騎軍的戰鬥力!

現在百人隊的優勢已經初步在安西戰區體現出來,許多龍武軍的中低級將官都向朝廷反饋,自從並隊爲哨、大旅拆分之後,騎軍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顯著提高,指揮也更加靈便,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用。

當然了,這也得益於司馬巽在安西大力推廣的功勞!

其實陸鴻現在最急缺,也最沒把握的倒不是鄭新、吳衛和楊智,而是陳森與張迪。

張迪這個人有腦子,可以和杜康兩人同時幫他分析事理、出出主意,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總不至於他自己兩眼一抹黑,悶頭苦想也想不出個良策來。

安東這一片兒可是個極廢腦子的地方!

至於陳森,他是從五品下的將軍,有資歷有戰功,還是科班出身,底子硬朗,可以幫他有效地牽制成凹鬥……陸鴻對錶面上桀驁不馴的溫蒲其實

並不擔心,況且有孔良幫他,政務上不會出多大的錯漏。

最讓他吃不準的,反而是一團和氣的成凹鬥。雖然一般來說文人多壞水,武人多耿介,但是這條常理在安東好像並不說得通——安東並不是個講常理的地方!

況且陸鴻就怎樣改變安東的現狀,心裡大致上已經有了一點譜兒。在解決了五部傉薩這個大問題之後,他還要在安東建立府兵、團練系統,不僅要使安東徹底擺脫“累贅”的大帽子,甚至要將這裡經營成進攻塞北和牽制新羅的橋頭堡!

後續的這些事情都需要人來幫他操心,也需要一個相當級別的軍官來統領,陳森無疑是個不錯的人選……

就在陸鴻剛剛吃罷早飯的時候,杜康就來了。

“怎麼起這樣早,平州城住不慣?”陸鴻嚥下最後一口油條,指了指前面的椅子,含含糊糊地說,“你要不要吃點,咱家廚子做大菜的手藝乏善可陳,早點倒是不錯……”

杜康連忙搖搖手道:“不用不用,我怕您沒起,所以先上廚房吃過了來的——也是在廚房才聽羊管家說您已經起身了。”

陸鴻看他的樣並不像剛剛吃過的樣子,而且他來的時間這樣巧,自己剛剛讓下人把碗筷收走,他就到了,可想而知他是在廚房裡專門等了一會兒。

再瞧瞧他的臉色,油燈下看不分明,但是目光之中透出沉黯和疲憊卻沒逃過陸鴻的眼睛。

“怎?”陸鴻奇道,“你到底是起得早……還是沒睡?”

“沒睡……”杜康苦笑道。他給陸鴻和自己分別沏了一杯茶,然後捧着茶杯坐到對面的位子上,目光看着某處呆了半晌,突然一個激靈驚醒過來,從懷裡掏出兩張寫滿了字的白紙,遞給了陸鴻,說道:“您瞧瞧,這是您昨天讓我琢磨的東西。”

陸鴻這纔想起來,昨天自己確實讓杜康去搗鼓了一份關於“安東的困難與解決之道”的文稿,他接過來先掃了一眼,說道:“你要不要先去睡,東西我看完了再說。”

杜康卻堅定地搖搖頭,急切地道:“您先看罷,不然我回去也睡不着。”

聽他這麼說,陸鴻也就不再勉強,仔仔細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這份文稿上先仔細分析了安東地區所出現的困難:其一,五部傉薩擁民自重、不服朝廷調遣;其二,綱常盡喪、法紀無存;其三,匪寇橫行、民心頹廢;其四,民不知有國!

同時還尖銳地指出,之所以造成這些困難,其原因也有幾點:一是文化差異,高句麗夷民的風俗習性雖然與中原相類,但是他們的崇拜與信仰和漢人有着本質上的不同,語言和文字的差異也十分明顯;二是五部傉薩以民爲質,使得朝廷不敢興兵妄動;三是朝廷對夷人以賤民視之,法度過於嚴苛,恩澤近乎施捨,特別是這個“夷”字,已極盡侮辱歧視之心……

這些困難與分析幾乎佔了一半篇幅,寫到後面語氣已經十分激烈義憤!

差不多到了第二張紙上纔是針對這些困境提出的解決之道——推翻傉薩制度、設醫館濟民、建學校育民、免賦稅養民、徵府團強民、寬刑律赦民,甚至

還提到了修建道觀以傳教,從信仰上拉進高句麗土人與中原漢人的關係,最後嚴禁“夷人”、“夷民”之類的稱謂……

然後是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法:

在安東高句麗各處設立官辦醫館,診金減免、鰥寡孤獨不濟者診金藥費盡免,與中原等同!

建立學校、派遣教授教書育人,以儒家之德操感化洗禮,給所有安東平民提供科舉進官的機會,與中原等同!

徵募府兵與團練兵,適當勳銜封賞從優,提高其歸屬感、榮譽感……

杜康從陸鴻的目光移動之中估計着他正在讀的內容,這篇文稿他是改了又改,臨近寅時二刻才謄抄成功,因此一字一句他都滾瓜爛熟!

所以他看着陸鴻的神情,或蹙眉,或舒展、或沉思,或點頭,再從陸鴻的目光所指之處,猜想到自己的哪些內容是大人所認同的,哪幾句話又是大人不太滿意的,他的一顆心也跟着忐忑緊張起來。

等到陸鴻兩張都瞧完了,便呼出一口長氣,點了點頭,頗帶讚許地口氣說道:“對安東的問題觀察得還是很仔細的,分析的也比較透徹,很多想法與我不謀而合,並且大體的治理思路也跟我的設想接近……”他看杜康露出了幾分欣喜的神色,便笑潑了個冷水,“先別高興,儘管如此,你提出的這些解決辦法還是太過寬泛了,實際的操作性不大!而且你沒有解決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推翻傉薩制度’——怎麼推翻,懷柔還是用兵,懷柔是怎麼個懷柔法、用兵又該怎麼打,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後面都是空談!”

杜康本來信心十足的一篇文稿就這麼被無情地駁斥了,而且陸鴻所說的道理依據都讓他心服口服,原本高漲的情緒頓時落到低谷,滿懷的期望頓時化作了一片浮雲。

陸鴻見狀呵呵一笑,安慰他說:“不過你一夜時間靠自己的琢磨能寫到這個程度,已經出乎我的預料了!這些問題本來就是需要集思廣益、大夥兒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如果你一夜之內便能夠將安東這一籮筐問題都找到詳細的解決辦法,那也不用坐在我這裡屈尊啦,我得舉薦你去集仙殿當大學士去!”

杜康被他逗樂了,也跟着笑道:“那就算了,我能跟在大人身邊出一點兒力已經心滿意足了,況且就現在大人吩咐的事情,已經有些難以勝任哩,遑論甚麼大學士!”

陸鴻說:“也不用妄自菲薄,你這些東西並非一無是處,五部傉薩你解決不了還有我在!等我解決了那五塊料之後,你的那些建議對於今後的長久治理還是頗有可取之處,到時候我拿到都護府衙門公堂上去討論討論,並且上奏朝廷,請宰相們定奪!”

杜康又驚又喜,站起來連退兩步,向陸鴻躬身拜謝:“大人知遇之恩,沒齒難忘!”

這一下給陸鴻嚇了一條,忙道:“起來起來,攪這些不着四六的作甚,你趁着天兒早就去睡罷,中午到大堂來用飯,今箇中秋。”

杜康行完禮就出去了,陸鴻忽然想,中午是不是該把孔良也請過來,他一個人孤零零的……

(感謝大家的訂閱支持!)

(本章完)

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與黑暗中的敵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