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

陸鴻見那艘日本來的商船已經在碼頭上升起了風帆,好像帶着幾分不甘與頹喪開始慢慢吞吞地離岸出海,等到船身轉了半周,陸鴻纔看見船舷上用黑漆刷着幾個大字“近江丸”。

他心裡似乎有了一個小小的計劃,但是有些朦朧而不可捉摸,便問朱福:“日本人既然到大周攪這些事情,那咱們的商人有甚麼對應的舉措沒有?”

朱福聽他這麼問,便矜持地笑了一笑,說道:“自然是有的,就拿咱們朱氏商號來說罷,本來日本人斷了從大周收銅錢的路子,便想辦法從咱們這些到日本買賣的商船身上打主意。他們規定大周商人若想從日本收購土貨來中原,必須用大周的銅錢交易。東家便命令所有出海的商隊,到日本只賣不買,實在有好商貨便用咱們帶過去的東西交換。賣的話也是優先考慮日本自鑄的錢——就是那種極劣質的銅幣。因爲日本人的爛錢兌咱們的通寶是十兌一,所以每次在日本做完買賣都是成船成船地將那些爛錢拉回來,然後交給朝廷的鑄幣作坊,七換一,淨賺三成利!”

他露出一臉奸商的模樣,眯着眼睛伸出三根手指,又說:“朝廷的鑄幣作坊將日本錢熔成銅,三個錢化出來的銅能鑄成一枚豐慶通寶,刨去成本,朝廷又能賺一倍,這可比採銅礦鑄錢方便多了……”

最後他毫不避諱地表示:朱家從“賣錢”這個行當裡賺到的,也有好幾萬貫了……

一席話聽得陸鴻牙根發酸,忍不住連連咂嘴,看來這回小日本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虧大發了!

同時他也感慨,商人這個羣體,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只要利用得法,在某種層面上甚至比軍隊的作用更大。

在知道他這種想法之後,朱福便由衷地道:“陸將軍,您要是經商,肯定不輸咱們東家!到時候說不定大周靠商人一統天下哩……”

陸鴻搖了搖頭沒有搭話。

對於一個儒釋道三教並行,而且以儒教治國的朝廷來說,是絕不允許這些渾身銅臭、並掌握着大量財富的人取得權柄的。

這不僅僅出於儒家對商人的蔑視,更是因爲文人們才現實是掌握話語權的人羣,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就必須用“士農工商”這種等級劃分來打壓商人勢力!

因爲文人們雖然有權,但是商人有錢……

所以“靠商人一統天下”這種說法是絕不可能成立的。

他看了看天色,時辰已經差不多了,範翔和杜康已經早早到了碼頭上安排船隻,孔良帶着兩個僕人已經先行上了船,最遲午時就得出發,而他到現在也沒能等到洪成的身影……

他覺得老洪八成是不回來了。

於是陸鴻便向門外的親兵示意,自己抓起身邊的闢水刀便向朱福告辭。

朱福連忙起身相送。

陸鴻一從小會館出門,一股兇猛的海風便突然呼呼撲面而來,颳得人臉頰生疼,一道道大浪從遙遠的海面上向岸邊的礁石、沙灘激烈地拍打,就連碼頭上停着的大大小小的船隻也隨着浪濤大幅度地上下搖擺,船舷與棧橋上的跳板因此而紛紛滑脫,撲通撲通地相繼落入海中,棧橋上來不及裝船的貨物只

能在管事們的指揮下陸續撤了回來。

陸鴻等人被迫再度退回小會館裡。

就在他進門的一剎那,眼角從會館牆角和甲字號大倉之間的縫隙裡瞥見遠處兵道上,一個穿着藍布衫的身影正彎着腰桿埋着腦袋,馱着一包行禮,艱難地頂着海風向這邊走來。

陸鴻又驚又喜,指着那人向親兵叫道:“快去,把洪倉曹接過來!”

親兵喜子和另外幾人答應一聲,都迎了過去。

他和朱福剛剛回到門裡,就聽岸邊上一連串的叫嚷,兩人循聲望去,只見碼頭外一溜船上的人紛紛跑上了甲板,對着遠處的大海指指點點。

朱福下意識地便感到出了事情,連忙雙手筒在嘴邊,朝外面一個大夥計大喊了一聲:“狗子,出啥事兒啦?”

他連喊了兩聲,那大夥計才聽到,向身邊的貨工知會一聲,便快步趕了過來。等他走到門口,朱福又問了一遍:“海上出了啥事?”

狗子站在門口沒敢進來,向陸鴻和朱福分別打了個躬,半轉身指着遠處說道:“大管事,好像是日本的船翻了!”

“近江丸?”朱福不敢相信地道,“那可是一千石的中料船吶,怎麼說翻就翻?”

狗子搖頭道:“不清楚,八成是帆張得太急,風又來得太快——俺瞧他們離港的時候就把主帆扯上了。”

陸鴻問道:“派人去救沒有?”

雖然因爲近代史的關係,陸鴻對日本人完全沒有好感,但是本着人道主義精神,他還是希望能把那些人救上來,畢竟這些商人大老遠來到青州,買賣沒做成不說,貨還被人扣了,現在甚至眼看着連性命都要不保……

那狗子見將軍問話,難免有些激動,結結巴巴地說:“去、去了,咱們商號泊在外圍的兩艘船已經靠過去了!”

陸鴻點點頭,說了句“那就好”,便回到上座裡坐下,皺着眉頭擔憂着自己這批人的海路前程。

近江丸的翻船就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在各人的心頭,在克服了這種陰影之前,所有準備出海的船都猶豫起來,畢竟就在剛纔,就在他們眼前,發生了這麼一件令人感到晦氣的和沮喪的事情……

不一會洪成在幾個親兵的攙扶下也到了小會館,一進門便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說道:“這天怎麼說變就變!”

陸鴻迎了過去,接下他肩膀上的行禮,笑道:“叔,你肯來我這心就放下一半了。”

洪成任由他取了行李去,自己摘下門後的掃帚撲打着鞋面上的沙塵,頭也不擡地說道:“我啥也幫不到你,哪放心了?還有,你嬸子昨晚跟我鬧了一宿,今早我都是偷溜出來的。”

陸鴻正色道:“安東那邊百廢待興,人口田畝很可能全部需要重新分配,您正幫的上忙!況且現在平海軍也穩當下來了,即便是眼下的秋收也算不上甚麼難事,農戶們自己都有經驗,您留着也只是清閒!”他說着笑了起來,又道,“再說了,我嬸子是個知書達理的人,怎會這般蠻橫?”

朱福見他們談到公事私事,自己都不便旁聽,便悄悄地踅身出了門去。

洪成向朱福的背影

瞧了瞧,把掃帚掛回門後頭,一屁股隨便找了個位子坐下,渾身像散了架似得,嘆道:“這回還真是蠻橫了一把,旁的事都好說,哪怕我去神都遊歷也沒見她彆扭,就是去安東不成。她說那邊隨時都可能打仗,她帶着娃娃在家提心吊膽的,一天安生日子也過不下來……”

陸鴻安慰他道:“不至於,打仗是咱們當兵的事情,再說了,兩胡打安東沒用,新羅沒這個實力,渤海國又跟咱們交好,短時間內應當不會發生大的戰事——那您怎麼又決定來了?”

洪成笑了笑,說道:“還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平海軍這邊確實是無事可做了,我又不願清閒下來,心想還不如去安東闖闖,有事做就做,沒事做哪怕再回來種田哩!再說,安東那麼大個地方,就算一時沒有合適的差事,留在那做些書記事總是好的……”

他雖然嘴上說得輕鬆,但是陸鴻心裡明白,這是洪叔叔有意幫襯着他,不然以洪成的官銜,完全可以向青州都督府或者朝廷申請調動,哪怕在青州謀個正七品上下的實職也是輕而易舉,根本沒必要不辭辛勞背井離鄉地跟着他走。

他自己昨天也是考慮到這層,便沒有強求,只是象徵性地問了他一句。

誰知道洪成還是來了……

不過這對陸鴻來說終究是一件好事,都護府與都督府不同,他這個副都護既要操心政務,也要勞神軍事,雖然有孔良這位長史在,可畢竟是一名副職,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長史的存在,正是爲了監督和分薄都護以及副都護的軍政大權!

瞧瞧朝廷年初派給青州都督府的新任長史罷,那個宇文琦和李毅簡直就是天生的冤家,李督說一他偏說二,李督說東他偏往西,可是看起來大權在握的李毅卻拿他半點法子也沒有……

在這件事情上,即便是一直站在李毅身後、如今大紅大紫的老丈人曹梓,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根本不敢明着刁難,因爲這樣做不僅不可能達到目的,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落下個“專橫跋扈、挾持地方”的口實。

而宇文琦本身又爲官清正,不吃酒宴、不收賄賂,連小妾也只納了一個,至今都住在青州都督府分派的狹小官邸裡,每天下了衙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想要找點兒把柄拾掇都沒機會……

甚至陸鴻還聽說,李毅因爲前頭有些對不上口徑的爛賬,涉及到幾萬貫錢,已經被宇文琦密奏參了幾本,氣得他好幾次都在自家屋裡直跳腳!

長史就是這樣的一個職位,眼前的孔良雖然和陸鴻私人關係還不錯,兩人之間也肯定不會混到李毅和宇文琦那種地步,但是指望他能全盤支持自己,那就是癡心妄想……

至於他兩人頭上戳着的正都護盧樑,其實也無法給陸鴻撐多大的腰,畢竟他老人家說話就要回京了……

一方面安東都護府是邊疆重鎮,朝廷爲了防止外鎮坐大,還是傾向讓都護“遙領”;另一方面盧樑作爲神機將軍府的大將軍,肩負着扶持、守護皇室的職責,現在皇帝和東宮同時出了那種蹊蹺事情,他必須趕回去主持大局!

所以洪成肯幫忙,這對於陸鴻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臂助。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零四章 到達業態城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十九章 鄧老將軍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上架感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變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二百零七章 獨斬殺人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