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

“我過完月底就走。”陸鴻說道,“你們先把現有的火藥配方抄一份給我。”

“這個好辦,我去找紙筆抄下來!”韋曈說着便徵得了陸鴻的同意,自行到他書房裡去了。

陸鴻聽見他的腳步聲進了庭院,便向等在一旁的孔良說道:“孔刺史,正好老湯在這,咱們找他打聽打聽人事——你的任命多咱下來?”

他和湯柏四道目光都轉到了孔良身上。

孔良這才睜開雙眼出了定,換了個近些的位置坐下來,笑道:“就這兩天罷,昨天政事堂便派人通知我早作準備了。”他向湯柏說道,“湯郎中,你瞧我和陸將軍兩個馬上要去安東上任,都是兩眼一抹黑,正好仰賴你指點指點,呵呵。”

湯柏謙謹地笑笑,說道:“這個好說!安東都護府是前唐總章元年滅高麗所置,這個你們想必都瞭解了。土貢主要有麝香、豹尾、皮子、獸骨,戶九十八萬四千七百二十二,口三百七十萬三千五百四十——這是年初的統計,原高麗五部土著從先聖文帝載道三十二年開始歸入周籍,至今已經基本上同化了。依我看啊,現在安東都護府的早已經不是當初的羈縻政策,近兩年就要改都護府爲都督府。孔大人做第一任長史,見漁卻很可能是最後一任副都護啦!不過你們得小心在意了,越是這個時候差事越不好乾,做不好的話說不定要出大紕漏的!”

陸鴻和孔良都深以爲然。

都護府和都督府有所不同,都護府對少數民族實行羈縻政策,軍事或外交佔領之後,由朝廷駐兵、當地部族酋長受朝廷誥命出任都護,與都督府的區別就是不設長史,但多設一名副都護。

現在孔良接任安東長史的消息已經出來了,這就是一個信號:安東這片土地正在從羈縻地區向真正大周國土蛻變,都護府的職能也在向都督府轉變。

能夠實現這些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原高麗五部的土著酋長在經歷了一百餘年的自我內耗,和大周暗中運作之後,已經基本名存實亡,如今已沒有一位威望、能力都足夠的酋長能有資格帶領這些土生土長的高麗人。

自先聖文帝時期開始,安東已經連續三位都護是由漢人擔任了。

陸鴻和孔良對望一眼,都會心一笑,看來這湯胖子絕對是有備而來,做事恁的地道。

他倆本來只打算問問兵員和將官情況,畢竟這是兵部司本職,想來湯柏掌握得比較詳實,誰知道還沒提問,這胖子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嘩啦啦倒了一地,顯然是早早替他們準備好了!

孔良對他並不樂觀的判斷點頭表示同意:“是的,現在看起來接收了大量土著,人口衆多,但是實際情況比咱們嬀州複雜多了。嬀州在籍人口三萬四千多,不在籍而受約束的突厥後裔、回鶻後裔、歸附的奚人部落有十幾萬人,自行羈縻,長官反而省事得多。現在安東手裡捏着幾百萬人,想要面面俱到何其難哉!”

讓這些有獨特生活習性,獨特語言,獨特歷史

的外族臣民實行自治,當然是最方便最穩妥的法子,但是這種方法只能管一時之效,等到這些族羣享受到了中原的優待,並日漸膨脹起來,或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好處時,早晚還是要爆發衝突!

所以安東地區也算是一種新方向的試驗,用長久的歸化和融合,使得這些人脫胎換骨,徹底變成漢人,這或許會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陸鴻聽得頭都大了,埋怨道:“老湯,我這還沒赴任哩,就沒有一點利好的消息嗎?”

湯柏笑道:“你操甚麼心,有盧大帥坐鎮,那些新民還能翻了天去?他老人家的手段,是常人難以企及的,你去多學多看就成,若能得盧大帥指點一二,也算你的造化了!”

孔良也點頭稱是。

不過陸鴻肚裡暗笑,他想:老師自然是要指點我的,卻不能教你們知道。

剛纔討論的都是政務,屬於孔良這位新長史的職務範疇,藉着湯柏便談到軍隊了。

他說:“現在安東有兩支邊軍,安東守捉和懷遠軍,各有一萬二千和二萬六千兵馬,不多不少,維持地方是儘夠了。安東守捉使賀高,懷遠軍指揮使扶吐瀚,兩個都不是純正漢人,但是忠誠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賀高是漢胡通婚,父親是中原漢人,母親是突厥胡人,自小便在大周軍中幫工雜役,十四歲入軍,性機敏,多有謀略;扶吐瀚是純種靺鞨人血統,父親經商留居中原,此人生得高大威猛,作戰兇悍,都是良將,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桀驁不馴,你去了得好生在意。”

陸鴻用心記下了,又問:“那麼除了這兩支軍隊還有沒有別的藩鎮軍?”

湯柏眼中忽然閃過一絲戲謔的神色,笑道:“平州城有三千駐軍是盧大帥的神機將軍府兵,另外的倒也還有,只不過尚在組建當中,預計八月底至九月會分批進駐倉巖州——原本安東大部分羈縻州都沒有城池的,盧大帥二月份開始在倉巖州築城,打算將治所從平州遷往倉巖州。一是就近鎮壓暴民,二是震懾新羅和渤海國。”

陸鴻見他神色,已經約莫猜到那支所謂“組建當中”的軍隊是哪一支了……

孔良也識趣地沒有追問,只是笑眯眯地瞧着陸鴻。

這時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三人轉頭望去,只見韋曈一手拿着一根黑乎乎的鐵筒,一手舉着一個竹罐,還沒進門便滿臉大汗地叫道:“陸將軍,您可瞞得我好苦!”

他說着話,臉上卻半點也沒有“苦”色,反而顯得十分興奮。

陸鴻見到他拿的玩意兒,纔想起來這是昨夜玉浮觀的小道人胡立濤送來的,他還沒來得及細看,卻不知是甚麼物事。

“敏光,那是甚麼?”湯柏奇怪地問。

韋曈舉着那鐵筒在三人眼前晃了晃,激動地道:“湯郎中,您瞧瞧這個像啥?”

湯柏眼前一亮,一把奪了過來,對着筒眼兒仔細觀察了半天,叫道:“這……莫不是……火弩筒?”

陸鴻把眉頭一皺,不以爲然地道:“你倆是想火弩想瘋了罷,見着鐵筒就認成火弩?”

韋曈把那竹罐的蓋子一揭,露出裡面填塞得嚴嚴實實的黑色顆粒狀物,問道:“那倒要請教陸將軍了,這是啥?”

陸鴻接了過來,但聞一股刺鼻的苦臭味道,眉頭皺得更緊了,同時也陷入了深深的疑慮——這東西他可以確定,就是黑*火藥!

他把那竹罐交還給了韋曈,篤定地說道:“這是火藥,說實話真不是我的,是玉浮觀的胡立濤送給的……”

韋曈奇道:“是孟真人的那個小徒弟?”

陸鴻點了點頭。

湯柏肥胖的身子突然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一疊聲地叫道:“走走走,去玉浮觀!”說着邁着相當矯健的步伐一溜煙出了們。

韋曈把那兩件東西撂下,也跟了出去,誰知道道沒走兩步又折了回來,神秘悄悄地問:“見漁兄弟,你房裡那幾十塊米脂色、鵝蛋大的東西又是甚麼藥……說來莫怪失禮,愚兄一時好奇伸手摸了一把,倒有些像是澡胰子……”

陸鴻沒想到平日裡謙恭謹慎的韋大郎,也有些土匪本性!他把眼球一翻,沒好氣地道:“就是澡胰子,等做好了我叫莫管家送兩塊給你——只是別給我到處亂傳言!”

韋曈喜不自勝,哪裡有不答應的,小雞啄米似地點着頭,皺着眼角深重的魚尾紋,臉上笑開了花:“那是一定!”他既撿了便宜,生怕陸鴻反悔,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說完便向陸鴻和孔良拱拱手,轉身便追着湯柏去了。

陸鴻目送着兩人的背影像惡狗撲食一般,在陸府門子驚詫的眼神之中出了街門,忍不住啐了一口罵道:“攤上這幫朋友算我倒黴,成天淨跟他們做賠本買賣!”

這時沉默了半晌的孔良突然開口道:“那個……見漁兄弟,澡胰子還有多的不?”他見陸鴻凌厲的眼神刷地掃了過來,連忙尷尬地搖起手來,連連擺手笑道,“不白要,我可以買,多少錢一塊?”

陸鴻冷笑一聲,說到:“一塊一貫!”

他以爲要了這樣高的價錢,足以將對方嚇倒了,誰知孔良大鬆了一口氣,豪爽地伸出五個手指,說道:“便宜!我要二十……不,五十塊!”

普通的草灰胰子在神都能賣到三貫又八百文,即便這樣也是供不應求,每年產量只有不足千斤,而且多數尚未製成便被訂購一空,市面上更加少之又少,甚至有人專門養豬便爲了取一點兒胰*腺做澡豆。

但是陸鴻從前只用絲瓜瓤搓澡,後來開始自制澡胰子,從來也沒買過,更不知道價錢,只知道是有價無市金貴物事。

他原本以爲這種東西既不是必需品,那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估摸着最多也就五六百錢罷了,此時卻教孔良捉了便宜。

他黑着臉斷然拒絕了孔良的“獅子大開口”,這段時間他攏共只做了幾十塊,畢竟燒鹼這玩意兒並不好搞……

(本章完)

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羆將軍之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參軍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