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

其實僱人只是小事,前頭雖然堅持拒絕了這個提議,但是這兩天住下來,也着實感到缺人手,因此他早就不再牴觸這件事了。

小金子還躺在牀上不方便動彈,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事事都要人照料;三流子成天往外跑,不是逛南市就是逛西市,今天說南市又來了一批胡姬,明天說西市新開了兩家館子,總之不到晚上不着家;小五子哩就成天愁眉苦臉想女人,啥事也不願插手,不是抱着書本子發呆就是在院子裡來回轉悠。

所以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應都落在了王正的頭上,因此王正每天像個當家的婦女一樣,天一亮就得起來忙活,臨睡前還得給小金子擦一遍澡!

王正現在忙得像個僕婦,脾氣自然也就像個怨婦一樣,每日裡掛着一張臉,半點好顏色也沒有……

陸鴻對這些當然是瞧在眼裡,卻不能幫任何的忙——他現在還在“養病”哩!

真正叫他十分在意的一件事,卻是月底的一樁盛會:廣平郡主昨日送信來,邀請他參加七月廿八的樂府詩會……

陸鴻要參加詩會,這簡直就是一件叫小五子他們笑掉大牙的事情!

其實陸鴻自己也不想去參加這種浮誇的聚會,在他看來,這就像是後世一羣附庸風雅的落拓文人們,穿着八十塊錢買的西裝,在酒店會議廳裡圍着幾個穿唐裝、搖摺扇、油光滿面的所謂“老師”,一人出一首讚美打油詩,然後恬不知恥地互相吹捧一番,就好像都是懷才不遇的文壇奇才了!

事實上,在這種活動並不像陸鴻想的那樣不堪,而且在這個時代蔚然成風,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文學交流和社會交際活動。

這些詩人們往往身兼多個名銜,他們首先是詩人、文人,有些還是書家、畫家,還有文學生、教授、官員甚至軍人,他們同時還是流行歌曲的詞人,有時候還是作曲人。

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詩歌往往編輯成冊,送入教坊傳唱,他們作爲詩人在這個時代中所佔的分量和地位,高過整個中華文明歷史中的任何一個朝代!

所以詩人的集會並不像陸鴻想象的那般不堪,相反,這往往是受到各個階層傾力追捧的。

但是我們的陸鴻即便對這種形式感到排斥,卻還是願意巴巴地趕去參與,因爲他並不排斥廣平的邀請,甚至頂願意與這個女人接觸,雖然他已經知道廣平的名聲並不怎麼好聽……

當然了,他對這種心理也有自己的總結,那就是——賤!

所以他急切地想得到幾本最新的樂府詩集,好讓他惡補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雖然他這回去是抱了丟醜的準備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這件事的熱情。

現在好了,小五子答應幫他去買一本詩集回來,這讓他放心不少。

於是他捧起剛剛被小五子丟下來的《三國志》,有一句沒一句地翻看着,聊以打發時辰。

小五子牽着自己的馬上了街,遠遠地瞧見隔壁韋家的側門敞開着,一名年紀輕輕的灰袍道人站在門口,正與門內的老管事交談。

那老管事眼睛尖,瞧見主家的鄰居上得街來,便向那小道士告了個罪,跨出大門來打招呼——這是大戶人家對待鄰里應有的禮節。

“出門吶,

陸相公好嗎?”

胡小五站住了腳,拱手道:“倒教苗管家記掛了——都好,國子爺尚未下朝?”

苗管家擡頭望了望日暈,估摸着道:“朝會怕是結束了,不過大郎要在工部坐衙,總得申時纔回。”他頓了頓,又道,“不過今日是中元節,興許尚書大人開恩早放兩刻,那麼未時便回了。”

胡小五便執着禮說道:“那便請問國子爺的安!”

苗管家喜上眉梢,走到階下鄭重地替自己的主人回了半禮,笑道:“不敢當。”

胡小五這便告辭,但是他走了兩步又折了回來,問道:“苗管家,這附近有沒有書肆?”他可不想大老遠跑到南市去,專爲了買一本破書,因此附近若有事最好不過了。

那苗管家果然知曉,便指着斜對街的修文坊說道:“第二個巷口裡面有家詩會館,有詩書賣;再往北的尚善坊有個不打眼的小鋪子,專賣雜書,老桂樹邊上就是!若不識得,老朽派個家中後生與你一道兒指路。”

胡小五謝絕了他的好意,說:“有詩書即可,無需別家。”說着便再道了別,索性也不上馬,牽着繮繩慢悠悠地走到對街的修文坊裡。

苗管家一直目送他的背影過了街,這纔回頭與那小道人接上了前面的話頭,說:“早上大郎已叮囑了,要給貴觀送五貫錢的香火,用作今夜的道場——老太太是個慈悲人,對這種積善的事情一向是熱衷的。”說着摸出了一串三五十錢奉給那道人作“隨緣”,又道,“香火錢笨重,回頭我派兩個家人送去,交到孟天師手上便了。”

那小道人客客氣氣地接過了錢,連聲誠謝,轉頭望着隔壁陸鴻的宅院,問道:“老善人,倒想打聽一下,外街那位新遷來的陸相公是位怎樣的人,不知能不能結上善緣?”

苗管家謹慎地說:“別家的人品咱們是不好評論的,況且往來並不怎樣密切……不過我瞧那位陸相公是個讀書人,應當是和善的。”

那小道人眉頭一皺,說道:“怎麼是讀書人,剛纔那位小哥兒明明是牽的軍馬……”

苗管家稍一沉默,他顯然也早就看出端倪來了——從他第一次代主家去拜謁的時候便知道這家人絕不會是甚麼“外地來讀書的白丁”。但是這是別人自家的事情,哪裡輪得到他來多嘴?

況且他們韋家的門風也絕不允許他多管閒事,因此只好說道:“別個既然如此說了,便當他是罷了!”

那小道人若有所悟,便再度稱謝,並告辭了苗管家,懷着幾分戰戰兢兢的心情走向隔壁的大門。

等他來到陸鴻所住的宅院門外時,見那苗管家已關上門回屋去了,便將剛纔那串錢的結繩解開,偷偷取了十個錢裝進自己的兜裡,然後重新系好放回化緣的布袋之中。

此時陸鴻已把那《三國志》翻過了好幾篇,就在他愈發百無聊賴的時候,街門輕輕地響了兩聲。

“小五子怎麼這樣快就回了?”他自言自語地嘀咕一聲,帶着幾分疑惑從躺椅中爬起來便去開門。因爲沒有請門子的緣由,他們雖然住着三進大院,卻只用上了街門後的庭院和最外圍的幾間房,好方便自己進出和應門。

不過他走了兩步便停了下來,街門並沒有上鎖,小五子

回來也不會敲門,這麼想來八成是外人來拜會了!

不知道是不是隔壁那家的鄰居……

他想着這些,便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邁着“虛弱”的步伐,隔着門微帶喘音地問了一句:“誰呀?”

“小道是玉浮觀的,來相公家化個善緣香火……”

陸鴻這纔打開門來,見果然是個灰袍的道人,互相稽首見禮之後問道:“道長是在玉浮觀修行的?”

小道人不知爲何,見了他有些害怕。

他是從小在市井中行走的,見過各色樣人等,因此最會察言觀色,此時見了陸鴻,心中便想:這位居士雖然瞧着病態,卻仍然好大的氣派,只是不知陸相公到底是怎樣的人家!

他哪裡知道這個開門的“下人”正是陸相公本人,因此心虛地答道:“不敢當,貧道玉浮觀孟尊師座下弟子胡立濤。”

這種話他已經不止說過幾千幾百遍了,從十一歲拜師入玉浮觀到現在二十一歲,幾乎每天都要說上一兩遍。所以他一直夢想着也能有個屬於自己的道觀,然後每日派弟子出去,向別人說:“貧道乃是某某觀胡尊師座下弟子……”

“原來還是本家。”陸鴻笑了笑,便側身請他進門來坐。

胡立濤謙謝了一聲,婉拒了他的好意,說道:“原來尊駕也是姓胡,今日真是幸會!”

陸鴻一面在衣袋裡翻找錢銀,一面搖頭道:“我姓陸,但是我家裡是姓胡的——有了,就是它罷。”說着把手裡指甲蓋兒大小的金錁子交給了他,說道,“你拿去金鋪兌兌看,十貫缺個十錢八錢總是有的。”

胡立濤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韋家那樣的高門大戶也只給了五貫啊!

陸鴻站在門檻後面把小道人送走了,然後就看見小五子牽着馬從對街回來。

“你沒去南市?”陸鴻遠遠地問道。

小五子避讓着兩邊的行人,到了門口把一本藍布皮子包的書丟給他,順手就把馬栓在了臺階下面。

“何必去南市?”小五子進了門,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說道,“對面就有。剛纔正好碰到一個牙行的夥計,他們說最近可缺好管家,次一些的能找到,不過要麼就是沒幹過這行,要麼就是幹得年月短,要麼乾脆過去不合主家的意辭退過的,要想挑箇中意的得碰運氣了!”

他一面摘下門後掛的笤帚拍打着腳面的灰塵,一面繼續說道:“還有,我在修文坊的那個甚麼集賢詩會館聽說了,月底你要去的那個樂府詩會可不是鬧着玩的,元稹、張籍都會到場,只是不知道香山居士白居易會不會來……”

聽到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競相從小五子的口中蹦出來,陸鴻這一次的驚訝非同小可!

“元稹元微之?”他連忙抓住了小五子的手臂,再度確認了一遍。

“對啊……”小五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然還能有誰?”

真的是那個“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

他有點兒不敢相信,再過十幾天,就能和這些名垂千古的大詩人們見面了!

看來這個所謂的詩會還真不是等閒的“打油詩會”了……

(感謝書友水簾小狐的捧場)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鄉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興的尷尬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現行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鄴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臨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零一章 三張飛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零一章 三張飛錢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