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徵兵

對於淳樸的莊稼人來說,受過別人一分一釐的恩惠也總是牢牢記在心裡,哪怕自己根本還不上,年年在土裡刨收成的時候也會想着有一部分是要湊還人情的。胡順的身上就保留着這種高尚品質——儘管看起來不值一文——比如今許多自命風流的文人士子都高尚地多。

因此上,對於胡順來說,陸鴻救過他兒子的命,他就記着陸鴻的情,哪怕這個年輕人至今來歷不明,他也願意接受對方,並一直看做是自己的親人。

陸鴻來的第二年洪家莊一戶姓陸的人家在山澗裡摔死了兒子,還沒來的及向官家報喪,胡順連夜趕路過去,花了十幾貫錢硬生生瞞下了喪事,幫陸鴻頂了陸家兒子的戶籍,又收作義子,總算是順順當當名正言順地把這個年輕人帶進了胡家的大門。

此時陸鴻高高瘦瘦的身影從大門外邁進來,看了一眼慼慼然跪在堂中的胡效庭,說道:“我替效庭去罷。”

胡家幾人都愣在當地。

陸鴻自己也不知道這是出於甚麼樣的心理,也許是因爲同情,也許是爲了報答胡順的恩德,或許只是想跳出這百無聊賴的人生,切切實實地參與到這個激情澎湃的歷史之中……

沒有人點頭,也沒有人反對,陸鴻就這樣代替胡效庭上了徵兵的名冊。

除過胡順一家人,對於“陸鴻參軍”這件事最開心的莫過於三流子了,他在村裡的打穀場上一邊等徵兵的人,一邊拉着陸鴻嘰嘰咕咕地說個不休。不外乎是一些當兵吃糧的好處,還有封侯拜將的願景。

有這樣容易?陸鴻沒有給他潑涼水,洪縣令中午差縣裡錄戶籍的文書給胡順帶了信,這回說好聽些是徵兵,其實徵的不算府兵,只是集結一批鄉勇到各大軍寨待命,一則做預備兵源隨時抽調入編,二則充作苦役伺候那些兵老爺們,總之既上不了戰場,也立不了功業。

而且青州行營已經明確發下文來,要從保海縣團練兵中抽調很大一批隨軍調用,小陸是自願以民夫身份被徵用還是以團練身份入編,要看他選擇。陸鴻沒有改變他的決定,依然加入了民夫的行列……

晌午過了三刻,胡順便陪着縣裡來的文書帶着戶籍花名挨家挨戶點丁,上河村免不了又是一陣求告哭喊。申時二刻,周邊幾個村莊鄉丁都到齊之後,打穀場上已經或站或坐集合了百十名壯丁,打穀場外更是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父母親屬,都在忐忑地等待着。傍晚保海縣尉親自帶着幾位校官風塵僕僕地從縣城趕到村裡來,一名身穿青色軍袍、腰帶上嵌着四枚銅釘的校官將一支“徵”字旗在打穀場邊一插,剩下幾個大頭兵搬來折幾馬凳,鋪開筆墨文冊,在旗下搭了個臨時徵點後便跨刀分列兩旁,乍看上去挺像是縣官老爺升堂問案。

這時一位三十

歲出頭,淺綠色袍服、文士模樣的軍官從馬上下來,大喇喇地坐在馬凳上,向縣尉點了點頭。那薛縣尉會意,走到候在一旁的胡順邊上,低聲吩咐幾句。胡順連連頷首,聽完之後向薛縣尉一拱手,指着人羣中那個高高瘦瘦的身影說道:“老薛,那個是俺家的,一定要請上官照應着些。”說着親暱地拉過他的手,往袖筒裡塞了一大一小兩件硬邦邦的物事。

薛縣尉連忙應了,他這一路走來六個鄉曹倒有五個特地託請他關照子侄,人之常情嘛,但是他一個小小的縣尉又管不到衛軍軍營的事,因此都是嘴上答應,扭過屁股就沒再當回事。

不過這胡順和洪縣令的關係他是一清二楚的,平時自己和胡順之間私誼也還過得去,再加上剛纔袖裡那一番心意也着實感動了他——他方纔已經捏過了,約摸十兩和二兩的銀錠子各一枚——因此只得硬着頭皮回到徵旗下,在文士將軍身側深深一揖,壓低了嗓門道:“馬將軍,學生這裡有個親近的侄兒,眼看着要上沙場爲國效力了,不才懇請將軍提點一二,不勝感激。”

這文士將軍是個從七品的翊麾校尉,身邊四個侍衛模樣的大頭兵都是正九品,而薛縣尉只是從九品的文官,自稱“學生”倒也不算拍馬。不過那馬校尉根本不在乎他自稱甚麼玩意兒,就只那句“馬將軍”聽着舒坦。官面上五品以下不稱將,不過私底下沒有這許多規矩,這老薛一聲“將軍”那是大大的捧他了。因此上馬校尉笑眯眯地轉過臉,笑道:“是哪個呀,點給本尉瞧瞧。”

薛縣尉聽他答應,頓時笑容滿面,說道:“不忙不忙,待會人來了學生悄悄給將軍說道就行。”說着更加壓低了聲音,“這點小意思,將軍務必笑納。”說着有樣學樣,把那錠十兩銀子塞到馬校尉的袖裡。

那馬校尉暗贊老薛懂事,連連點頭。

這時候那個青色軍袍的校官忙轉過來,“當”地敲了一下銅鑼,喊道:“各鄉丁聽者:全部起立,停止喧譁!凡點到者,依次應答,各簽姓名,旗下列隊聽候!”說罷向薛縣尉使個眼色。

薛縣尉微微欠了欠身,接着抖擻精神、清嗓潤喉,展開花名冊高聲念道:“李長山,李長河,李長樹。”先被唸到的李家三個堂兄弟互相做着鬼臉,笑嘻嘻地走到馬校尉面前,他們家最小的叔叔就在折衝府吃兵糧,前幾年還到過京城“上番”,因此李家對當兵的倒也親近。

於是便由李長河執筆簽上三人姓名,走到徵旗下分開站着。這家只有李長河跟着城裡的算命先生學寫過幾個大名,那兩個兄弟都是睜眼瞎的莊稼人。他們中李長山、李長河都是以團練兵身份臨時升調入青州行營聽候的,因此二人站在東面,李長樹則是沭河大營徵發的民夫,站在西面。

三人站定了位

置,薛縣尉已然又唸了十幾個姓名,便停了停,看了一眼馬校尉。那馬校尉只等他此時暗示,見了便心領神會。薛縣尉看他神色便放下心來,重重念道:“陸鴻……胡小五,陳三流!”

陸鴻找到三堂叔家的小五子問道:“小五,我幫你簽字?”

那小五子又瘦又小,臉上卻兇悍地緊,瞪了他一眼,並沒有搭理,而是徑自走向徵旗。陸鴻看着小五子的背影,暗暗嘆了口氣。

三流子走過來,拉着他道:“算了莫理他,小五字對恁家不會有好臉色哩。”陸鴻點了點頭,走到花名冊前簽下自己和三流子的大名,寫完看了看小五子。小五從他手中奪過筆,歪歪扭扭地簽上“胡耀武”三字,那個“耀”字筆畫太多,直寫的滿頭大汗,愣是四橫寫作了三橫。

薛縣尉走過來瞄了一眼,奇道:“胡小五,恁這耀武是表字?”小五子大聲道:“從今個起,俺就叫胡耀武!”薛縣尉還要再說,馬校尉大手一揮,說道:“這個名字好,這是咱們當兵的名字,你就叫胡耀武!”小五子一臉喜色,忙道:“謝謝將軍。”

那馬校尉“嗯”了一聲,便指着花名冊向陸鴻說道:“你這字瞧着還算順眼,讀過書?”陸鴻道:“讀過幾年,常用字都認得。”馬校尉見他還算機靈,心中便沒了顧慮,隨手指了幾個壯丁說道:“算上這幾個,你做夥長。”說罷揮揮手,不再言語。陸鴻應了聲“是!”便退到西面隊伍中,這纔看了那幾個人,原來是三流子和小五子,另外幾個都是鄰村的,有兩個還是表親戚,一個木訥的中年人是他乾孃黃氏的四兄弟,叫黃寶,家在黃氏孃家西馬莊;一個青頭後生就是黃寶二姐家、住在王家村的王正,這小子見了陸鴻便擠眉弄眼地打招呼。

陸鴻叫了聲四舅,黃寶急忙答應,搓着手不知道說甚麼。王正跟着便叫他鴻哥,想了想又管小五子叫了聲五子哥。小五子板着臉沒理會,陸鴻只好上前拍了拍王正的肩膀。還是三流子活絡,湊過去笑嘻嘻地道:“以後小陸子就是俺們的夥長,俺們都要聽他的。”

王正笑道:“鴻哥,俺肯定聽你的。”黃寶道:“俺也是。”另外幾個也都和氣地點點頭,陸鴻頓時哭笑不得。

這時東面的李長山瞧見了他,忙叫道:“陸隊正,恁站錯了罷,到這邊來!”

陸鴻苦笑搖頭,示意他噤聲,李長山瞧了一眼那幾個大頭兵的臉色,果然不敢再言,只得和他兄弟李長河疑惑不解地看着這邊。

過了半刻薛縣尉唱名完畢,走到馬校尉跟前道:“將軍,上河村、趙家集、西馬莊、王家村各戶到齊,並無缺漏。”

馬校尉道:“好得很!”說着起身將馬凳踢到一邊,喝令,“上路。”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七十章 倒黴的湯柏(下)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禦使成凹鬥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請假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三百二十六章 傳話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變故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