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永平戰事2

王屏藩趴在牀上,吳三桂坐在一旁親自給他敷藥。“藩兒,委屈你了。”

王屏藩笑道:“義父,這點傷算什麼。況且兄弟們也沒真打,養幾天就沒事了。只不過孩兒不明白,義父這麼做到底是爲了什麼?要真放開打,就眼前的那點闖賊,只需半天孩子就能把他們料理乾淨了。”

吳三桂笑着道:“你的本事義父豈能不知?但打敗了劉芳亮,後面還有劉宗敏;打敗了劉宗敏,後面還有李自成。這仗是打不完的。他們再弱也是幾十萬大軍,我們若是因爲打他們而損失慘重,多爾袞會爲我們補充兵力嗎?恐怕到時候只會一腳把我們踢開。”

王屏藩愣了一下,沉思了片刻道:“孩兒明白了。多爾袞讓我們首先進攻闖賊,是拿我們當刀,去和闖賊拼的你死我活,他好坐收漁翁之利。而義父讓孩兒不與闖賊相戰,又以此懲戒孩兒,就是告訴多爾袞,我關寧鐵騎不願當這把刀。”

吳三桂拍了拍王屏藩的肩膀,哈哈笑道:“我的藩兒真是越來越聰明瞭,什麼事情都是一點就透。”

這時,夏國相走進房內。看到吳三桂,他拱了拱手道:“大帥。”然後他轉向王屏藩問道:“屏藩,沒什麼大礙吧!”

王屏藩笑道:“放心,沒事。”

夏國相點了點頭,也不避諱王屏藩,轉向吳三桂道:“大帥,周顯來信了,說他三個月內便會向遼東全面進軍。在此之前,他會派出精兵襲擊清軍從遼東向山海關的運糧通道,逼迫清軍早日與闖軍決戰。”

吳三桂微微點頭,“他的話有幾分可信?”

夏國相道:“七分。畢竟山東那個地方,無險可守。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多爾袞取勝,下一步肯定是殺入山東。他目前所做的是以攻代守,把戰火引到遼東,逼迫多爾袞撤軍。周顯和我們一樣,都不覺得李自成能夠取勝,他已經把滿虜當成了自己的大敵。”

吳三桂笑道:“周顯豎起了‘五年之內,只以滿虜爲敵’的旗號,但這杆大旗豈是那麼容易扛起來的?天下人都在看着他呢!我看他出兵遼東,至少有九分之數,那一分是出多少兵,什麼時候出兵的問題。”

夏國相點了點頭,“大帥說的是,我會盡快派人去山東探查情況。”

王屏藩聽的有點稀裡糊塗的,“義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吳三桂笑了笑,看向夏國相道:“國相,你對他講講吧!”

夏國相道:“清軍主要兵力分三路。一路由多鐸率領,突破長城,攻大同、太原、宣府。一路由豪格率領從嘉峪關方向殺入,略三邊,破陝西,攻河南、漢中。最後一路就是多爾袞這一路,和我軍合兵,與李自成之主力相戰。清軍固然善戰,但其兵力分散。每佔一地,其兵力就會再分散一次。這就像手之五指,握在一起是一個拳頭。散的太開,打出去便變的無力了。清軍越是在中原大地勢如破竹,他的兵力就越嫌不足,除非他能依靠像我們這樣的漢軍來幫助他們穩定局面,到時候大帥必受重用。而若是在他兵力已然不足的時候,周顯再率大軍直接殺入遼東。屏藩,你覺得這個時候多爾袞會如何做?”

王屏藩道:“那當然是回兵救援啊!韃子的老巢都在遼東,若是被周顯直接端了,他還不直接哭去。但韃子即使出了十幾萬兵力,留在遼東的士卒依舊不少。再加上那些莊丁、阿哈,周顯他能打的過嗎?”

夏國相笑道:“他不必打的過,只要能攪的遼東雞犬不寧,那多爾袞就必定率部回撤。畢竟他只是攝政王,而對於他侵入中原這件事,未必每個滿清貴族都同意。”

王屏藩想了想,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夏國相繼續道:“周顯之前給大帥來了一封信,讓大帥保存實力,不要過早與清軍牢牢連在一起。若是清軍和闖軍拼的你死我活,損失慘重,而又不得不率部回援遼東。那時候在北地,真正能做主的就只有我們關寧鐵騎了。大帥到時候是要當平西侯,還是平西王,或是更進一步,誰也能說的準呢!”

王屏藩有點回過味來,擡頭望向吳三桂,“義父,您該不會是相當那個吧!”

吳三桂擺了擺手,“沒影的事,今後休要再提。我只是覺得周顯說的有理,所以纔想保存實力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再說。現在天下大亂,光皇帝就有滿虜、闖賊、隆武、太子四個,一點都值錢了。周顯此時突然脫明自立,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他既然有的選,我們爲何就不能?”

夏國相抱拳道:“大帥說的是,天下大勢,強者爲王。我關寧鐵騎,天下強兵,豈能受人擺佈。”

吳三桂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道:“什麼平西侯,還是平西王,那是別人施捨給我們,讓我們給他拼命的。我們關寧鐵騎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活命,才能幹一番大事。但偏偏有些蠢貨看不清形勢,多爾袞稍微一拉攏就跑着笑着去當奴才。”

王屏藩眉頭一挑,“是誰?孩子替你去宰了他。”

吳三桂笑道:“好。但你首先要好好養傷,到時候我再交給你去辦。”

又敘了會話,吳三桂起身帶夏國相離開。“國相,去傳令讓高第、胡國柱、高得捷、楊坤等人都過來見我。”

夏國相點了點頭,問道:“大帥,洪承疇如何說?”

吳三桂道:“沒怎麼說,但他應該會幫我們。唐通、白廣恩、左光先那邊,你要派人繼續聯繫。若是他們都站在我們這邊,那此事就成了。”

夏國相道:“大帥放心,其實我看他們已經心動了。李自成走了步臭棋,讓他們頂在前面,他們豈會心甘情願?還有,大帥,南面派的那些人馬上就到了,您是不是見一面?”

吳三桂怒道:“見個屁。如此大張旗鼓,恐怕別人不知道,這不是害老子呢!等他們到了,直接送到多爾袞那裡去,任憑他處置。”

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一章 穿越第八十四章 初戰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四百五十四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八百六十一章 沂州攻防9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停戰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3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960章 會將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