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川地形勢

面對袁宗第的逼迫,武大定和孫守法堅持避其鋒芒。曹變蛟雖是名義上的主帥,但其手中兵力不多,最後也只能聽之任之。

他們原本在秦州,然後一路向西,直退到蘭州。在當地,曹變蛟收納了當地的一部分衛所兵。並在他的指揮下,擊敗了當地的數股有勢力的馬賊。

甘州、蘭州民風自古剽悍,講究強者爲王。把他們打服了,自會有人主動來投。

在不算長的一段時間內,曹變蛟便收降了近萬人,而且近半爲騎兵。他突然感覺在這裡或許大有可爲,而有了士卒在手,他也逐漸壓服了武大定和孫守法。

但很快,豪格所率的清軍從嘉峪關方向殺入,張掖、永昌、西寧等地一掃而過,直逼曹變蛟所在的蘭州。

曹變蛟知道靠自己目前的兵力,肯定不能敵。就讓武大定和孫守法率領所有步卒緊急向南,撤向隴西。那裡有烏鼠山、五竹山、首陽山三山環衛,又有首陽關,渭水兩個險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即使最終擋不住清軍,但堅守一段時間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在兩人率部先行離開後,曹變蛟也率剩餘騎兵撤離了蘭州。他在浩尾河一線設下埋伏,一舉殲滅了數百清軍先鋒騎兵,然後引着清軍到了固原、六盤山一帶。他這是想以自身爲餌,將禍端引向闖軍那裡。

京城陷落,崇禎帝自縊殉國,太子朱慈烺南逃,北地已不歸大明所有。

事情的結果沒有太出乎曹變蛟的預料,但時間上快了很多。好在太子朱慈烺逃脫,大明仍舊還在。

周顯的突然叛明自立,使曹變蛟感到納悶和不解。經過這些年的歷練,曹變蛟早非當日的莽撞小子。但他一直以將自居,不願過多參與這些事情。等確定朱慈烺去了南京,他沒有片刻猶豫,直接派人前去南京表明效忠之意。

既然效忠於明,那闖軍自然依舊是他曹變蛟的敵人。若是能讓清軍和闖軍拼的兩敗俱傷,那他或許還有可能重新奪取三邊,甚至整個陝西。

但很快,曹變蛟發現自己錯了。

李自成攻取陝西之後率闖軍主力進軍京師,讓袁宗第留守陝西。雖然留下的闖軍有近五萬之衆,還得到新歸附的陝西本地土寇數萬之衆,總兵力接近十萬。但闖軍精銳都被李自成帶去京師,袁宗第手中可堪戰者只有他的嫡系人馬六千餘衆。

而清軍卻有包括三萬餘清軍精銳在內的十萬之衆,他們一路攻城掠地,勢不可擋。曹變蛟想讓清軍和闖軍拼的你死我活的場景沒有出現,反而是清軍對闖軍形成了完全的碾殺。他輕忽了侵入清軍的實力,而高估了留守陝西闖軍的真實戰力。

等到後來,曹變蛟大部分時候都在幫着袁宗第抵禦清軍。但隨着西安的陷落,袁宗第率部撤向河南,曹變蛟變的獨木難支。他先是撤向隴南,再撤向漢中。畢竟四川還在明軍手裡,而漢中則是四川的門戶。

在明末,一直流傳着一句話“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

曹變蛟現在是缺糧缺餉,缺兵缺甲,什麼都缺。他移兵漢中,就想着依靠蜀王的財富招兵買馬,將來再舉兵殺入陝西。

但曹變蛟不知道的是,歷來蜀王積蓄甚厚,但各個都是守財奴。

在崇禎十七年時,四川兵急,衆官向蜀王朱至澍請餉。但朱至澍卻哭窮,說“孤庫中錢糧有數,只有承運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變賣充餉”。四川巡撫劉之勃氣憤中厲聲回道:“殿下!承運殿無人買的起,惟有李自成是受主”。

後來是張獻忠攻破了成都,屠盡了蜀王滿門,而蜀王府的財富支撐了大西軍今後近二十年的軍費。而多餘的,運不走的則被直接沉入江口,成了後世有名的“張獻忠沉銀”。

這樣一個一毛不拔的蜀王,曹變蛟怎能指望從他手裡拿到銀子招兵買馬?但從朱至澍手裡拿到銀子的還真有人,高傑。

他出身草莽,以前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將,因和李自成的小妾刑氏私通才選擇投靠明軍。和曹變蛟出身將門,一直秉承對大明的忠誠不同,高傑從來都不忠於任何人。他好不容易率部逃回四川,缺糧少餉,但蜀王朱至澍卻不願拿出一個銅錢犒賞士卒。

高傑一怒之下,率部洗劫了朱至澍的數個莊園,得銀得糧無數,並利用這些錢糧大量招兵買馬。

朱至澍暴怒,向四川巡撫劉之渤告高傑的狀。

但劉之渤看天下形勢大變,而在成都周邊又沒有可以與高傑抗衡的兵力。不但無意懲戒高傑,反而有意拉攏他,最後此事便不了了之。

周顯在京師陷落之後,第一時間令哨騎傳喻四方,以告喻衆藩王及地方封疆大吏,朱慈烺已是大明新帝的事實。得到消息的高傑頓時生出別的心思,以扶植蜀王稱帝爲由不斷向朱至澍索餉。

高傑並不蠢,當然不可能真心扶朱至澍稱帝。只是想借此所要更多的軍餉,並通過蜀王向新帝施壓,以索取更多的利益。

因而,當朱慈烺封其爲興平伯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第一時間並摒棄了朱至澍,並以其陰謀稱帝爲由再次向朱至澍索要了大量錢糧。

朱至澍一個無權無勢的藩王面對強盜一樣的高傑,毫無辦法,氣的差點吐血。但面對曹變蛟這樣一個明朝的忠臣,他轉身一變,直接搬出了自己藩王的身份。對曹變蛟請求發一些錢糧的請求,他直接拒絕,還派人嚴加斥責。

幸而四川巡撫劉之渤覺得可以利用曹變蛟來牽制高傑,東平西湊,弄了一批糧草派人送去漢中。

高傑此時在成都,儼然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他當然不願意曹變蛟入川。連忙派手下大將李成棟率四千精兵進駐劍門,阻擋曹變蛟。

以曹變蛟目前的兵力定然不能與高傑相抗,但他性烈如火。看到高傑如此作爲,勃然大怒,直接率部攻取了七盤關和朝天關,逼臨劍門。

一時間風雲變幻,大戰一觸即發。

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十章 攻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952章 變革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一百章 相交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951章 出外2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三百零三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3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五十一章 絕路重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五十章 追擊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六十章 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