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

日本外海,碼頭工人看着一艘破船歪歪斜斜的駛進鹿兒島灣。

幾個膽大的乘小船靠近,用纜繩攀上船。只見船板上橫七豎八的躺着二十多個武士,大多數已沒了生息,其他的也奄奄一息。

看到有人來,他們張了張嘴,似乎在說着什麼。等靠近了,才聽清楚他們說的是“水”。幾人工人連忙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竹筒遞給他們,那些武士猛飲了好幾口,還稍微恢復了一些精神。

其中一個武士猛抓住一個工人,急聲道:“快快,快送我去居城,我要面見主事的大人。”

島津久章聽完武士的話,不可置信問道:“你說有多少明軍?”

那武士回道:“有好幾萬。家主留我們在奄美島是爲了防止在琉球的明軍和琉球軍去增援朝鮮,明軍的確調集了十幾艘船北上,我們出去攔截。正當交戰之時,突然有三十多艘明船從四面八方圍來,他們配合之前的明船和琉球船衝散了我們的陣型,還不斷炮擊。我軍在混亂之下,只能四散向外逃。大部分船隻被擊沉,只有少數逃脫。大人,您可得早做防備,明軍很有可能會直接來進攻鹿兒島。”

島津久章仍舊不敢相信,這麼多明軍從哪裡來?他們不應該直接去增援朝鮮嗎?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他又詢問了幾個逃回來的武士,得到的回答完全一樣。直到此時,他才稍微有點相信。連忙派出快船向奄美全島方向探查,並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但沒過多久,他便完全相信了,因爲明軍的戰船直接出現在了鹿兒島外海。

到了之後,明軍基本上沒停歇,直接發起了進攻。

五艘三桅戰船並列排在海上,向鹿兒島最前端的長崎鼻不斷開炮。那裡有一個炮臺,駐守了數百個薩摩藩士卒。

薩摩士卒也開始還擊,戰事在隆隆的炮聲中正式開啓。

韓括以十艘行動迅速的海盜船爲先導,直衝入鹿兒島灣。有船中炮,木屑橫飛,但更多的卻直接衝過了海灣的狹窄處。

它們順着海流飛速向前,直接衝向碼頭。當快要接近之時,船隻速度放慢,赤裸着上身的士卒赤裸上身飛躍下水,頂着海浪向前衝去。

岸邊火槍砰砰,不斷有人中槍,鮮血染紅了大海。但他們速度卻絲毫不減,在吶喊聲狂吼着向前衝殺。

船上虎尊炮發射掩護,在人羣中爆炸,薩摩軍轉瞬間便死傷了一片。

明軍趁機衝上前去,與碼頭的薩摩軍展開了近戰搏殺。一批批人倒了下去,化成海邊的一具浮屍,隨海浪上下翻滾。鮮血把碼頭染成了紅色,匯成河流流入大海。

最後,數量越來越多的明軍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他們驅逐了岸邊的薩摩軍,徹底佔領了碼頭。

明船連接在一起搭成浮橋,帶着火繩槍和虎尊炮的明軍士卒登岸。數百士卒彙集在一起,向長崎鼻進軍。

上面的薩摩軍知道已不可守,毀了火炮之後向鹿兒島居城退去。那裡是薩摩藩島津氏的家居所在,勢高城固,也是島津久章想要最後據守的地方。

島津光久率主力遠征朝鮮,在鹿兒島只留下不到兩千的正規兵卒。就算加上緊急徵調的浪人武士,還有普通青壯,也不過五千人。

想要靠他們這些人守住海岸,那是癡人說夢。因而島津久章在海上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番,便將大軍盡數撤回了居城。想着靠着居城的高大堅固,死守待援。他已經派人向鄰近各藩求援,若是他們能及時趕到,局勢或許還可挽救。

爲了迷惑明軍,也爲了拖延明軍的進軍,島津久章甚至還派人帶了一封降表前來。提出讓明軍暫緩進攻,他願意開城納降。

韓括、高奇面見使者之後,直接下令將主使砍下頭顱,令副使帶回。讓他回去後告訴島津久章,要麼現在就帶兵出城歸降,要麼等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而明軍的運兵船陸續進入鹿兒島灣,士卒從碼頭下船。韓括所帶步卒八千人,德之島明軍兩千,還有琉球軍兩千人,共計一萬兩千人。等聚集之後,大軍浩浩蕩蕩向居城挺進,中間沒有絲毫停留。

此舉嚇壞了島津久章,他派出浪人和武士在明軍的行進途中不斷偷襲,但這樣的小規模騷擾對明軍來說毫無影響。

當天晚上,明軍便到達了居城外垣。因爲當夜天黑無光,而明軍新到,對居城周邊環境並不熟悉,且火炮並沒有到位。韓括和高奇商議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起進攻,而是下令分兵四向,將居城團團圍住。

三更時分,島津久章派出精銳下城偷襲,被明軍擋了出去。第二天天剛明,有伊東藩數百人來援,被明軍擊敗,落荒而逃。

吃過早食,明軍擂鼓聚兵,山呼萬歲。突然間炮聲、喊殺聲大作,明軍從四個方向向居城發起了進攻。

薩摩軍炮少,他們的反擊很快被明軍壓制住,僅有的幾門火炮在戰事開始半個時辰內便盡數被毀。但薩摩軍配備了不少火繩槍,士卒持槍居高臨下向下射擊,砰砰直響,給明軍造成了不少的死傷。

自早辰至中午,明軍雖死傷衆多,但猛攻不退。火炮一刻都不停歇的射擊,城中炮煙瀰漫,房屋盡數被毀,牆體數處坍塌。明軍架起梯子向城中爬去,向潮水一般一次次的向城頭髮起衝擊。

島津久章手持倭刀,滿臉汗水,指揮薩摩軍極力反擊。明軍四面進攻,分散了他本就爲數不多的兵力。武士、浪人雖有武勇,但不聽指揮,各自爲戰,怎是懂得相互配合的明軍的對手,一個接着一個被斬殺在地。

看着西面城牆被突破,他急忙帶着十幾個士卒前去阻擋,但一顆炮彈在他身邊炸開了花。他連慘叫都沒發出一聲,便被氣浪重重的掀翻在地,歪了歪頭死了。

薩摩軍支撐不住,逐漸潰散,明軍趁勢殺進了城。

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五章 克惰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六十章 審問2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955章 擴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949章 議和4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三章 志向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七十三章 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