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京師

祖寬親兵死命攔截,但耐不住敵軍人多,一個接一個被刺死。

此時,城頭上方突然落下一堆滾木,直直砸向祖寬三人。一名親兵被直接砸死,祖寬和另一名親兵也被砸倒在地。

他剛剛站起來,一羣敵軍便殺到了他身邊。他舉起已經僵硬的右手,想要舉刀抵抗。但手中無力,只舉到一半,數杆長槍便同時刺來。他發出一聲低沉的呻吟,手中長刀掉落地上,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是夜,王興挾持唐通投敵。巡撫邱民仰,副將祖寬拼死抵抗,俱死於居庸關內。邱民仰全軍覆沒,祖寬所部千餘騎逃出關後向東而去。

周顯聽了事情的經過,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王承恩將他帶到文華殿內,“忘筌,皇爺正在和諸臣議事,你在這裡稍等片刻。咱家先過去看看。”

這時,侯方域突然走了進來。他抱拳向王承恩施禮道:“王公,陛下讓微臣帶督帥直接前往武英殿。還有,請王公出城一趟,立即召襄陽伯前來宮中議事。”

走在路上,侯方域走近周顯道:“督帥,陛下深恨親信與外官相結。因而屬下才不敢輕易和督帥聯繫,以免連累於您,還希望您能夠見諒。”

周顯擺手道:“我理解你的做法。但現在沒有什麼內外了,你就告訴我,陛下現在到底是怎麼想的?”

侯方域嘆了一口氣,“陛下是想離開的,但他又心存一些守住京師,中興大明的希望。還有就是,他不願承擔棄都逃命的名聲。而那些大臣的親人、家產都在京師,當然更不願說出這樣的話。現在就彼此僵持着,討論了半天,現在還不知道怎麼辦?”

周顯皺眉,“吳三桂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侯方域嘿了一聲,“本來他已經率部入關,但聽聞你被關進監牢,便又退了出去。在陛下的嚴令下,他又再次入關,但每天只走二十里,到達薊州境內已經完全止步不前。等他趕到京師,這城恐怕早就破了。”

周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已經徹底無話可說。兩人一路再無言語,跨步向武英殿走去。

走出武英殿,繁星數點,明月高懸天上。

周顯雙眼絕望,腳步踉蹌,渾身提不起一點力氣。就在剛纔,崇禎帝和朝內諸大臣終於達成了協議。

任命周顯爲京營副提督,協助襄陽伯李國楨守城。下令將白翥大軍從保定調回京師,盡調山東之兵北上勤王,與闖軍決戰於京師。

李邦華走出來,也不住的搖頭嘆息。他剛纔竭力想要說服崇禎帝南遷,或者先讓太子先行南下。但沒想到的是崇禎帝聽聞之後,勃然大怒,直接斥問他是不是想立個新皇?言語之激烈,甚至直接將李邦華說成了亂臣賊子,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事情。“忘筌,這是有人不想讓聖上走啊!這大明,恐怕是要亡了。”

李國楨此時也走了出來,聽了李邦華的話,也默然無語。過了一會,他問向周顯道:“周督帥,你有領兵之才,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周顯嘆了一口氣,勉強提起了一些精神。“伯爺,現在京營到底還有多少人馬?”

李國楨想了想,回道:“有十二萬左右,”

李邦華搖了搖頭道:“伯爺,那是紙面上的數字,實額能有四萬已屬萬幸,而且多是不堪所用之卒。京師九門,五十里長,平均每五個垛口分不到一個士卒。這城如何能守得?”

李國楨一時失了言語,他爲京營提督,但這些事情他還不如李邦華清楚。

遠處炮聲隆隆,李邦華道:“聽這炮聲,闖賊已經殺到昌平附近了。不知道王伯爺還能堅持多久?”他說的王伯爺是王先通,他率部駐守昌平。

周顯想了想,說道:“闖賊從西北方向來,京師最可能遭受攻擊的有三門,西直門、德勝門和安定門。請伯爺調用親信將領和精銳京營前往三門,不要求他們能抗敵,但至少不能首先投敵。這點,是否可以做到?”

李國楨道:“倒是有幾個可信將領,我一會就調他們過去。”

周顯點了點頭,繼續道:“李御史,你可知道三千營還有多少匹軍馬?”

李邦華道:“多次外調,目前所剩只有數百,而且缺少騎卒。”

周顯點了點頭,向李國楨道:“伯爺,能否把這些馬全部交給我?我讓呂明前去接收,從中徵集騎卒,湊夠一千人,以便敵來時可以隨時增援各門。”

李國楨十分爽快,“這當然可以。”

周顯轉頭向李邦華道:“李大人,你擔任御史,應該對京中各王公的家產都十分清楚,給我列出幾個平時罪行累累的。”

李邦華道:“忘筌,你這是?”

周顯嘴角上撇,臉帶淺笑道:“陛下不是把錦衣衛都交給我了嗎?現在守城將士無餉無糧,不找幾個肥豬來殺怎麼能行?”

李國楨驚道:“你這是……,這個時候拿皇親國戚動手,城中恐怕要陷入大亂?而且,若是陛下怪罪下來怎麼辦?”

周顯冷哼道:“這個時候,怪罪又如何,不怪罪又如何?放心,我不會殺他們,我只是去借一些糧餉而已,只不過是帶着兵去借。”

李邦華深知周顯的膽大妄爲,他想了想,“好,這個我幫你。”

周顯點了點頭,向李國楨道:“伯爺,李御史,那你們先去忙吧!半個時辰後,我在五城兵馬司等你們。伯爺,帶上防守九門的主要將領。李大人,你也曾主持京營,也幫忙舉薦一些可用的將領。”

兩人向周顯拱了拱手,轉身離開。

周顯扭頭看了看身後的武英殿,猶豫了好一會,沒有選擇再進去。反而招來旁邊的站立的三個小太監,拿出幾顆金豆子放在他們手中,淡淡笑道:“這位公公,麻煩去通知一下王公,說我在這裡等他。另外兩個公公,請你們告知在內爲定爺和永王授課的方以智和在陛下身旁陪侍的侯方域,就說我在午門等他們,讓他們抽空去一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六百七十四章 殺戮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958章 出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948章 議和3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二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