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

周顯將那張紙拿起來,雙手合在一起揉搓了好一會之後再展開。只見上面褶皺遍佈,有些地方已經破損。他微微蹙眉,向黃宗羲道:“太沖,這紙不行。將來這紙是用來造紙鈔的,天天要經過無數人的手,無論是強度,還是韌度都太弱了。”

黃宗羲面露難色,“但督帥,這已經是當前最好的紙張了。”

周顯道:“那就找到更好的。不僅是強度,韌度要達到要求,還要讓別人無法仿製。要不然,它們如何在將來流通?”

黃宗羲道:“那屬下就再找找。”

周顯點了點頭道:“這個不急。就算找到了合適的紙張,還需要朝廷的同意。除非……”說到這裡,周顯輕輕的搖了搖頭,沒有繼續向下說。

三日之前,李過攻破滎陽。河南總兵陳永福率殘部向北逃跑,在黃河邊上被數萬闖軍團團圍住。陳永福數次突圍都以失敗告終,士卒死傷慘重,而又缺糧缺水。在絕望之下,陳永福率殘部歸降闖軍。

兩個多月的滎陽之戰最終以官軍的全軍覆沒而結束。至此之後,在河南境內便只剩下孫傳庭這一部明軍人馬。李過的數萬精兵再無牽制,在收降了陳永福的數千人馬後,引兵南下,增援李自成。

南陽那邊雖無新的戰報傳來,但形勢不容樂觀。更加嚴重的是,數千闖軍從黃河淺處渡河,進攻對岸的懷慶和彰德二府,已經拿下了數個州縣。而另一部闖軍則從函谷關方向進入陝西境內,引起震動。

而在京師,白翥一戰便損失了近一千五百騎兵。消息傳來,周顯心疼的肝疼,更可恨的是諸軍的無能。清軍在京師周邊待了半個多月,然後大張旗鼓的向邊關行去。官軍一路追隨,但無人敢主動進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在京師肆虐之後又在宣府搶掠。

這一切都使周顯對大明再無期待,甚至感覺其覆亡只是時間問題。他忍不住寫了一封奏摺給崇禎帝,說北方大亂,應相機考慮遷都南京。但結果是,崇禎帝下旨嚴厲斥責,禁止他再談此事。

因而,周顯不再抱任何指望,在山東開始加快實施他的一些計劃。

顧炎武已經被他派去了膠州,周顯準備將它建成大明最大的民運港口,爲海貿提供更多的支持。

李丁在周顯控制的五府內都開了華夏錢莊的分號,推廣新發行的金銀錢幣,使之更快的在山東境內流通。

黃宗羲和顧炎武推行改革稅制,共同制定出了一部新的稅法,目前已在周顯控制力最強的萊州實施。

同時,周顯大力提拔了一些青年才俊,到軍中,到官府,甚至不授予他們官職而直接將他們發到地方上。要知道,周顯以公私合營的方式投入資金,控制了一些有前途的作坊。例如在淄博的陶瓷作坊,目前已經擴大到二十座窯,每日產瓷數千。把這些人派去,正可以幫助周顯控制地方的經營。

黃宗羲看周顯欲言又止,“如若督帥沒有其他的吩咐,屬下就先行告辭了。”

周顯點了點頭,叫來陳鋒,拿出一個禮盒交予黃宗羲。“淄博有陶都之稱,所制瓷器海內聞名。開新窯之後,我令人將窯分爲不同種類,分別製作上、中、下三等瓷器。這是第一批出窯的上等瓷器,是一套茶具,共有一百件。其中五十件,我已派人送往京師,三十件在濟南售賣。這是所剩二十件中的一件,送予太沖,權當新年賀禮了。”

黃宗羲打開,只見裡面有一個茶壺,兩個茶杯。茶壺呈乳白色,上面有一片紅色雲霞。茶杯在黑色的釉面上均勻的佈滿了銀白色的小圓點,狀如米粒。他頓時驚呼道:“玉霞釉,雨點瓷。”

周顯笑着點了點頭,“還是太沖識貨。這雲霞釉色彩鮮豔,爲淄博陶瓷所特有。而這雨點瓷更是瓷中上品。這些小如米粒的圓點,盛茶時金光閃閃,盛酒時銀光熠熠,映日視之,晶瑩奪目。世人所說的‘尺瓶寸盂視爲無上之品,名甌茶盞嘆爲不世之珍’,說的便是它。”

黃宗羲笑着點了點頭,“那屬下就謝過督帥了。督帥送之去京師,確實是走了一步好棋。如若聖上採用此物,今後還不引得京師王公大臣爭搶?但屬下還是要提醒督帥一句,物以稀爲貴,這樣的精品瓷器最好還是少燒製一點。”

周顯笑了笑,“太沖放心,這點我早有考慮。上等瓷器產千件之後便會將模板封存,五年之內不會再燒製同版瓷器,以保持高價。而中等和低等的,則批量銷往海外及大明各地,賺取銀錢。”

數年之後,淄博瓷器通過膠州遠銷海外,成爲南洋及西方諸國的皇家之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名聲之盛,甚至遠超瓷都景德鎮。

天空濛蒙亮,一艘中等海船緩緩駛進膠州灣。船隻桅杆斷裂,船體破損,看着隨時都可能傾覆。

當地衛所兵看到,連忙駕小船出海。他們登上海船,發現上面有幾十個餓的半死的外藩人和數個漢人。經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們遭遇風浪,水源、食物喪盡,隨海浪漂流至此。而他們的身份更令人驚奇,外藩人爲蘇祿國和文萊二國的使團。而那數個漢人則是引領他們來此的大明兵卒。

當地官吏爲他們提供了飲食並將此事上報到濟南。數日之後,等他們安歇完畢,一隊兵卒帶着他們一路向西,前往濟南。

周顯看完馬紹愉所收集的有關南洋諸國的資料,將文本遞給旁側的韓暢,淡淡笑道:“這蘇祿蘇丹還真有意思,竟然想要將其國併入我大明。”

夏完淳湊過來道:“還有如此奇事,我也來看看。”

周顯道:“實際上也怪不得他們如此想。蘇祿國****,推行***教。西班牙先是佔據屬於他們的宿霧島,將他們趕到南側貧瘠的棉蘭老島上,並以推行基督教的名義殺戮當地百姓。他們難以抵擋,便想着藉助我大明,畢竟他們本就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一千章 議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九章 武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950章 出外第六百七十四章 殺戮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