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

看威爾斯離開,何潤器迫不及待的向周顯道:“督帥,今天的大陣勢驚呆了這些葡夷。他們第一時間過來找您,想和大明共同對付荷夷。”

周顯面帶疑惑,“今天這一仗無論怎麼看也不算是一場勝仗吧!之前不願,現在願意,這些洋人莫不是眼瞎了?”

何潤器笑道:“督帥,這些葡夷看重的不是此戰的勝敗,而是我大明的實力。他們人少,上千人對他們來說已經夠多了,哪裡見過這數萬人的大陣仗?他們以前只認爲大明和他們所遇到的未開化的蠻夷小國一樣,根本不值一提。但這一戰,您軍中所用的燧發槍和火炮令他們大開眼界,他們這纔要求與大明合作。”

周顯若有所悟,“這樣啊!那你讓他去找萬先生詳談此事,看如何合作,到時候按照他們西方人的規矩定一個合同。”

何潤器對皮爾特翻譯之後,後者大喜,學着大明人一樣向周顯拱手施禮。

因爲西醫重直接效果,威爾斯救活了不少士卒,也讓很多軍中醫官見識了和中醫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西醫有西醫的長處,中醫有中醫的優點。對於這種醫學的交匯,周顯倒是十分樂見其成。

等閒暇的時候,周顯招見了威爾斯。發現他不僅懂醫,對天文、物理、數學都有所涉獵。雖然周顯對基督教並無好感,但對於這樣的人才他絕對不會放過。他最終說服威爾斯牧師前去濟南,爲新建的學院授課。

兩座新的學院也在濟南建了起來。其中一座被周顯命名爲齊魯學院,院長爲謝升,準備建成大明第一座綜合型的院校。另一座爲濟南講武堂,爲軍事學院,臨時找了在濟南的將領擔任教官,爲低階將領授課。只不過兩座學院都只是建了個雛形,至於將來要建成什麼樣子,連周顯一時間也說不清楚。畢竟先進的教學裡面未必適宜大明這個時代,一切都只能摸索着前進。

和葡萄牙人的談判收到了成效,他們同意將南洋地區的海圖交給周顯,並願意幫助大明水師培訓水手和船員。但前提是,大明承認其已經佔據的殖民地。擊敗荷蘭後,在四十年內被他們奪去的葡萄牙殖民地重歸葡萄牙所有。

同時,葡萄牙會通過商船幫助運送大明軍隊前往南洋,方便他們秘密進入南洋而不引得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立即反擊。爲他們提供暫時的保護,並准許他們在其殖民地內活動。至於能否能從當地蠻人和其他西夷那裡奪取新的領地,要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因爲澳門的駐官只是葡萄人的中低階將領,有些事情需要呈報給葡萄牙本國。因而很多方面只是暫時擬了一個意向的合同,還未正式簽字確定。但有些他能做主的,例如爲大明水師培養水手和船員,以及兩者一起建立商隊這些事情已經開始實施。

在戰事方面,李定國雖然將主力撤回了郯城,但小規模的交戰從未停過。李定國親自五千騎兵在臨沂周邊縱橫奔馳,騷擾官軍主力,偷襲輜重糧草,洗劫村莊城鎮。總之,他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讓官軍不得安穩。

周顯雖在臨沂還有近四千騎兵,但他們數量不如李定國,戰力也不如他們。交戰了幾次,都是勝少敗多。不僅沒有阻攔住李定國,自軍還折損了不少。而當大軍出動之時,李定國又逃的無影無蹤,完全不與他們交戰。

面對這樣的局面,周顯只得下令騎兵不得再出擊,讓武志英抓緊時間繼續訓練騎卒。而同時,耗費無數功夫在主要的幾條道路上建設壘堡,並在上面放置了一定數量的火銃手,以攔截李定國。而且一旦發現有他們蹤影,點燃篝火相互示警,以儘可能的降低損失。

但不知爲何,即使派出很多斥候,李定國依舊能找到破口進攻明軍。這讓周顯很苦惱,卻想不出方法對付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出動大軍進攻郯城,以尋求與李定國的正面對決。但全軍新敗,受損頗大,又不是一個好的時機。

李定國卻不斷出兵挑釁,但他又不能出兵。近三萬大軍被五千騎卒折磨的毫無辦法,周顯從來沒有這麼憋屈過,但他又不能出兵。只能令全軍加強訓練,以求儘早使全軍重回巔峰,再與之相戰。

在臨沂周顯,成了一種十分罕見的膠着之勢。一方盡力避戰,而另一方卻不斷襲擾。但雙方都知道,不久之後,新一輪的大戰又要開啓。

劉澤清出兵,同時進攻禹城和平原。之前周顯將李巖意圖進攻臨清的消息傳遞給劉澤清,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劉澤清的進攻。但沒過多久,他發現李巖並未行動,便以爲那是周顯的拖延之計,加強了對平原的進攻。

但閻應元防守得當,劉澤清損兵無數也攻入城中。之前劉澤清大敗,兵力折損大半,軍心浮蕩。他本欲趁着周顯率大軍前去臨沂,而部分兵力又被李巖牽制在曲阜,出兵掠取幾個城池。一方面補充之前戰敗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想借此立威,穩固自軍軍心。但出師不順,竟然在小小的平原城前被擋了下來。

劉澤清又急又氣,誓要踏平平原城。他將臨清的大部守軍調到平原,抓緊強攻。閻應元雖然有才能,但奈何兵力太少。有好幾次,劉軍已經衝上了城頭。雖然最終被守軍趕了下去,但形勢危急,隨時都有破城之虞。

離平原最近的是駐防在德州的軍隊,有大約四千人,是白翥所創建的新營。之前,周顯氣憤白翥妄圖分化軍隊,將老營士卒從德州調走。新營裡面的士卒除了白翥個別的親信,都是他新招募的,戰力有限。但好的一點是,周顯爲之提供了足夠的武器裝備,讓他們完全有一戰之力。

但白翥雖有心增援平原,但他受限於駱養性,不能也不敢率部前去。直到這一天,在德州他迎來了一個新的訪客。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三百零三章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六百三十三章 相逢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七百七十六章 離間之計3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