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

夜色深沉,文華殿內。

崇禎帝屏退所有的宮女太監,只留下王承恩一人。隨着一個個箱子被打開,燭光下的金銀光彩奪目。直到此刻,他才真正確定這些東西確實是真的。他緩緩坐回座位,看着眼前的那些大箱子,久久沒有言語。

過了一會,王承恩在旁低聲說道:“皇爺,您怎麼了?”

崇禎帝緩緩轉過頭,“承恩,朕記得周顯上次返京之時,也帶來了兩口大箱子。說是收復復州之時,從韃虜那裡得到的。”

王承恩點頭道:“是有這麼一回事。當時他還送了一塊蓮花型的崑崙玉給殿下,現在就掛在殿下的腰間。”

崇禎帝輕輕的點了點頭,“如若朕記得沒錯,周顯每次取勝,派人報捷的時候總會帶上一些東西,而這次卻直接拿這麼多銀子出來。你說,他這是什麼意思?”

王承恩笑道:“老奴怎麼知道這些事情?只知道最近京師糧價飛漲,有了這些銀子,皇爺便不必減衣縮食物,也能過的好一點。老奴想周督帥大概是想到了這些,要不然他也不會直接繞過六部,而將這些銀子私下裡交給皇爺。”

崇禎帝嘆了一口氣,“是啊!他真的很有心。他還在奏摺裡給了我兩大提議。一個是由朝廷直接接管京師的幾大糧店,以抑制京師糧價。另一個則是明裡暗裡,都提請擴大海貿,以海運所得來養兵平叛。”

王承恩用案几上拿起茶杯遞給崇禎帝道:“皇爺,那周都督說的有道理嗎?”

崇禎帝喝了一口茶,苦笑道:“有道理是有道理,但卻實施不了。就算朝廷直接接管了糧店,但糧食還得從商人那裡購買,價錢依舊是由他們所定,完全控制不了。倒是一種方法,殺盡這些奸商,但他們後面站着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高官侯爵。恐怕朕一下令,他們就會一個個的跳出來反對。到時候京師不穩,朕這皇帝也就做到盡頭。而海貿之事,你別忘了沈廷揚和鄭芝龍,開放一個天津口岸就引起那麼多人的反對。如果全面開放,還不知道他們會整出什麼幺蛾子呢!對周顯所經行的海貿,朕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其進行。即使如此,你看彈劾他的摺子,依舊如雪花般傳來。他們怎麼不想想,如果周顯不是靠海貿,如何能養那麼多大軍,又怎麼擊破滿虜,收復遼南?一個個只會耍嘴皮子的廢物,自己不做事還看不得別人做事。”

看崇禎帝突然發怒,王承恩識趣的閉上了嘴。

倒是崇禎帝,過了一會,又開始翻看他不知看了多少遍的奏摺。

其中有駱養性彈劾周顯意圖造反,縱容手下殺害天津客商,重傷於他。

有錦衣衛上報的,李巖和周顯爲舊識。李巖入獄之時,周顯曾派人爲他上下打理。而李巖率部攻下舞陽時,曾放周顯的父兄離開。裡面還附有李巖寫給周顯的密信,暗示周顯已經決議歸降李自成。

有山東原有官吏彈劾周顯搶奪王田,分給災民,用以收攬民心,有造反的企圖。彈劾他不向朝廷稟告,直接任命親信之人擔任各州府官吏。

有軍中密信報告,周顯給士卒提餉,把朝廷之軍變成他的私軍。

最後一封奏摺是周顯所寫,他狀告駱養性收受劉澤清賄賂。故意拖延放他派去奇襲劉澤清的軍隊離開天津城,並索要賄賂。後又擅自離開吳橋陣地,導致德州叛軍大部逃脫,請求朝廷重懲。

這裡面虛虛實實,真假難辨。而崇禎帝又屬於那種疑心極重的人,這些奏摺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但始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他本來十分信任周顯,但那些彈劾他的奏摺卻不得不讓他感到猶疑。特別是將朝廷之軍變成了他自己私軍這條,直接觸了崇禎帝的逆鱗。本來周顯這次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子,讓他十分滿意。但看了看眼前的這些奏摺,他又開始變得猶豫起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從來不是崇禎帝的風格。疑人不用,用人還疑,這纔是他一貫的作風。

崇禎帝也就此事詢問過自己的幾個親信大臣,但他們的意見也不統一。有的義正言辭大罵周顯,提議直接將他召回京師直接圈禁起來;有的提議給予其信任,讓他繼續帶兵平叛;還有的提議派人前去山東,奪其軍權,只給他謀劃之權,不給他統御之權。

崇禎帝又將諸位大臣的建議重新規整了一遍,最終決議還是聽從魏藻德的建議,分化其權。他向王承恩道:“研磨,朕要下旨。”

第一道聖旨,崇禎帝發給吏部。下旨提升魏藻德爲禮部左侍郎,入閣爲文淵閣大學士,御前聽用。

第二道聖旨,崇禎帝發給兵部。任命黃蜚爲右都督,獨立統領在遼南的所有士卒,不必再受周顯指揮。

第三道聖旨,崇禎帝依舊發給吏部。令戶部即事中吳甘來擔任青州知府,御史王章擔任濟南知府,內恃太監李虹擔任監軍,前往山東赴任。

第四道聖旨,崇禎帝發給山東諸王。德王從叛,罰銀十萬兩。但因響應官軍收復濟南,保留其爵位。衡王從叛,免除其爵位,貶爲庶民,圈禁於濟南。由其子繼承爵位,前往青州就藩。魯王朱以派叛逆稱帝,但憐其最後能幡然悔悟,以庶民葬之,魯王爵位由其弟朱以海正式接任。其他諸郡王,各有處罰。

第五道聖旨,崇禎帝發給了駱養性。不追究其過往罪過,令他屯兵天津,時時監視山東周顯的動向。

最後一道聖旨,崇禎發給周顯。盛讚他的平叛之功,讓其繼續努力,剿滅殘敵。但同時也下了死命令,讓其務必在三個月內清掃劉澤清之亂,並攻佔濟寧。然後出兵河南,增援孫傳庭。而李虹擔任監軍,具有直接指揮諸將的權力。

等寫完這六道聖旨,天已大亮,崇禎帝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向王承恩道:“去發旨吧!”

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四章 大侄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949章 議和4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五百八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6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2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