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

周顯想了片刻,搖頭道:“八品知事的品階太低。三國時,魏置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分置於屯田地區,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職權和太守相當。那時候是亂世,糧食問題尤爲重要,現在與那時的情況大致相當,也不能虧待了這些真正做實事之人。石尊義,我爲你專門設置一個職位吧!典農郎,食正六品知州俸祿。”

石尊義目瞪口呆,韓暢也愣在當地。從一介布衣直接升任爲正六品的官吏,雖然這個官吏只是周顯暫封的,但這等重用也是絕無僅有之舉。

韓暢首先反應過來,伸手碰了一下石尊義。後者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跪下道:“多謝督帥重用。”

周顯將他扶起來道:“石尊義,今後你就專門負責耕田、育種等這些事情。我的要求也不高,就兩個。一個是增加農作物的種類,儘量尋求一些高產作物。另一個是培育新種,盡一切努力增加每畝地的糧食產量。總結起來就一條,一定要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萬千人的死活都在你的肩上,你可得好好努力。需要什麼直接向我提,我會盡量滿足你。”

石尊義臉色嚴肅,拱手道:“小人一定盡力而爲。”

實際上,周顯一致覺得目前自己最大的問題不是平定劉澤清之亂,而是養活山東境內衆多的百姓。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周顯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例如,在萊州推行高產的土豆、馬鈴薯。令大量登萊漁民出海捕魚,改變以前肉食太過的單一和不足的問題。就海魚方面,目前軍中三成的肉食都來自於此。

但這些都侷限於周顯所統之地狹小,且多山少田的地域特點,糧食總是欠缺。如果沒有外部的供給,只能勉強維持登萊兩府百姓的基本生活,連他手下的兵卒都無法自給自足。隨着所攻佔之地的增多,周顯的實力也隨之增強,但其所佔之地內的窮困百姓也成了他的負擔。他做不到像劉澤清那樣對治內百姓不管不顧,只能盡力去多救一些是一些。

但周顯身爲山東總督,考慮更多的肯定是軍事問題。在軍隊和百姓之間,他也只能緊着先滿足自己的手下的兵卒,總不能餓着肚子去打仗。至於那些百姓,他只希望少餓死一些,不要引起什麼大的災亂即可。

周顯揮手讓石尊義去忙,他騎馬又四處轉了一會。一路不斷思索着,最後轉向韓暢道:“等到耕種完成,這裡的大部分人就會閒下來。人一旦閒了,就會無所事事,四處惹事。你去益都找俞百易,讓他挑兵的同時,從素質稍次一點的中挑出五千人。按照金復二州的模式設立警察局,經過訓練後,分派向各州縣維持當地治安。但目前青州局面太亂,爲了避免他們再次生事,武器只給他們配發短刀。”

韓暢道:“那屬下現在就去。”

周顯思索了片刻,繼續道:“還有就是,以我的名義替萊州的炮廠、礦場、以及船廠招募一些工人。如若他們願意前往,由官府爲之提供路費。另外,運送糧草、軍械的儘量用青州的百姓,讓他們有個生計也好。”

看韓暢離開,周顯揚鞭拍馬,下令道:“走,我們去長山前線。”

劉澤清驚的站了起來,“你他孃的幹什麼吃的,怎麼又被劫了?”

參將孔琳披散着頭髮跪在地上,一臉氣餒,前胸包着的白布上不斷有紅色的血液滲出。“大將軍,這真怪不得屬下啊!派去運糧的都是步卒,大部分還是新招募的,武志英手下可是有整整三千騎兵啊!他們不知道藏在什麼時候,就那麼突然就衝殺出來,一個猛衝。護糧的那些兵卒別說是抗敵,不直接尿褲子都算好的了。屬下這次要不是逃的快,就再也見不到大將軍您了。”

劉澤清一腳將孔琳踢翻在地,“沒用的玩意,你除了吃乾飯還會幹什麼?你怎麼不直接死在那裡。三千石糧草被燒了個光,老子現在都想直接活烤了你這個廢物。”

孔琳吃痛,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梅應元上前一步,扶起孔琳,向劉澤清道:“大將軍,這也不能全都怪孔參將,我軍精銳都被派到了前線,運糧的那些兵卒確實頂不住三千騎兵的攻擊。看在孔參將平時還算勤勉用心的份上,你就饒過了他這一次吧!”

旁邊的劉之幹也勸說道:“叔父,老孔是自己人,你就饒了他吧!”

劉澤清怒色稍解,呵斥道:“滾起來吧!要不是梅將軍替你求情,老子直接砍了你。”

叛軍起事之後,不少在山東的將領都歸降於劉澤清,而梅應元便是其中的一個。他本爲濟南參將,在劉澤清兵臨濟南的時候,他爲了活命,帶着自己的手下綁了山東巡撫邱祖德,將濟南城完整的獻給了劉澤清。

因爲這個原因,劉澤清對梅應元十分信任和重用,封其爲左都督,職位比大部分跟隨劉澤清很久的將領都要高。但梅應元知道自己並非劉澤清的嫡系,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爲定然不會見容於朝廷,只能全力效忠於劉澤清。平日盡心做事,並且往往自降身份,結交那些比他身份要低上很多的劉系嫡系將領。

孔琳平時看不慣梅應元,認爲劉澤清太重用他這樣的一個叛徒。但此時也只得不情願的拱手道:“多謝梅左督。”

梅應元點了點頭,接着向劉澤清道:“大將軍,我們必須想辦法儘快將糧草運上來。五萬大軍每日所耗不是個小數目,軍中所存的最多也只能支撐十五日。糧草一缺,軍心必亂,到時候後果將不堪設想。”

劉澤清惱怒的搖了搖頭,“這個我能不知道嗎?但武志英率的那支騎兵就像蒼蠅一樣,打他找不到,趕又趕不走。現在每次運糧都至少派發三千士卒,難道還要派更多人嗎?你們有什麼好主意都說一下,怎麼才能收拾掉這些蒼蠅?”

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六百三十三章 相逢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九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九章 武師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三十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停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七十章 京師5第八十八章 脫明自立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953章 變革2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三百零三章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2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五十四章 兵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