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

李倧擔心明軍介入,不敢直闖皮島,只派出使者攜帶金銀去見林慶業,請求他交還沈器遠和李德仁兩個所謂的“叛賊”。林慶業本來是朝鮮將領,被逼才前往明境,他對李倧的懦弱和無能早就看不慣了。收了金銀,卻直接下令將使者打了出去。

兩封塘報分別是林慶業和李德仁所寫。

林慶業的塘報上寫了最近發生的所有事情,他給周顯詳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最後,是他擅自出兵的請罪書。用詞懇切,但周顯看到的卻是興奮。目前,他已承認李德仁爲新的朝鮮王,並出兵向漢城。

另一封類似於國書,是李德仁所寫。他隨沈器遠一起逃出漢城,同樣是李倧追殺的目標。他要想活命,只能尋求大明承認他爲新的朝鮮王。信中言語謙卑,各種泣血請求,看的人頭皮發麻。

周顯看完,沉默了好半晌道:“林慶業現在是我大明的總兵,他的選擇就是大明的選擇。派人帶着這兩封塘報去京師,盡力謀求朝廷承認李德仁爲朝鮮王。同時,趁還未結冰海禁,將鄭芝龍送來的剩下五萬石糧草盡數運往皮島。另外,再運一批軍械去皮島。兵力上我們不能支援林慶業,但這方面可以多給他一些。”

顧炎武眼神發愣,“軍門,您這就決定了?”

周顯道:“在決議將金尚憲送回朝鮮之前,我便有與朝鮮開戰的打算。只不過限於大明的宗主國身份和之前的協議,我不好直接翻臉。這次李倧囚殺朝鮮國內的斥和派,向滿清求援,已經觸發了大明的底線。這次他親自送來了一個這麼好的理由,我們怎能錯過?”

顧炎武十分擔心的問道:“我們出兵,滿清定然不會坐視不理。現在皮島總兵力也就一萬餘人,林總兵他能擋得住嗎?”

周顯笑道:“忠清,你說丙子胡亂,滿清已經擒了李倧。爲何只是逼迫他稱藩,接着便帶着擄掠而來的幾十萬朝鮮百姓以及金銀盡數撤回遼東?”

看顧炎武皺眉沉思,周顯繼續說道:“因爲朝鮮苦寒窮困,他們駐兵那裡,不僅得不到什麼,反而容易激起朝鮮人的激烈反抗,得不償失。他們不願意在朝鮮投入大量兵力,但又不想朝鮮從東南方向協助大明牽制他們。所以他只會打擊朝鮮,而不會完全吞併朝鮮,因爲那不符合滿清的利益。”

顧炎武點了點頭,認同了周顯所說的。

周顯道:“趁着朝鮮還有大量心向大明的人在,我就是要將滿清徹底拖入朝鮮戰局,以儘量減輕遼南我軍的壓力。皮島雖然只有萬餘兵卒,但滿清沒有水師,如果形勢危急,他們可以隨時撤到海上。而且朝鮮多山多林,又可以招募大量朝鮮人入軍。比着以前受限於和朝鮮王的特殊關係,僅能活動於皮島一地。開戰之後,林慶業他們的活動範圍反而更大了。清軍或許能擊敗他,但想徹底剿滅,哪有那麼容易?朝鮮的山林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顧炎武又給周顯講了另外的一些事情。

最重要的有兩點,一個是吉木重傷,無法率部繞遠前去曹縣。只能由高奇帶着前往,而且因爲之前損失慘重,騎兵數量有原先的三千降到了兩千。

另一點是,爲了避免與鄭芝龍的船隊起衝突,登萊的船隊沒有直接前往福建,而是停留在了海門縣(南通)的呂四場。地點是沈廷揚選的,位於長江三角洲入海口的北側,之前是他運送糧草北去的一箇中轉站。所有糧食都是由江船運抵呂四場,然後在那裡再裝上海船運往北方。

最多再有不到一個月,北側海域就會開始結冰,而南側則會稍晚一點。而且在那邊即使結冰,解凍的時間也會短上很多。到時候不能運糧,這些船便可以直接運貨出海,從而到南洋地區進行海貿。

周顯拿來地圖看了下,奇怪的看向顧炎武道:“忠清,呂四場可是在長江北岸。目前孫可望佔據揚州,那裡安全嗎?”

顧炎武道:“軍門莫要擔心。孫可望雖然佔據着揚州,但在長江對岸的鎮江卻聚集了朝廷的十數萬大軍與之對峙。這個時候,他是沒有精力來關注呂四場這一隅之地的。況且他若想進抵呂四場,必先攻破海門縣。如若形勢危急,我們大可以將船隊撤往崇明。”

周顯更加奇怪,“你的意思是海門縣還沒被孫可望拿下?”

顧炎武道:“是曾任紹興府司理的陳子龍的功勞。當時他因母服喪在家,得聞孫賊突襲了揚州。和好友夏允彝、徐孚遠等人帶着臨時徵調而來的千餘人渡江進入揚州境內抗敵。但孫賊收降了漕兵,實力大增,他們不能敵,最後逃進了海門縣。當時揚州太亂,孫可望忙着進攻其他的地方,對於海門縣這個偏遠的窮縣沒有多大興趣,他們這才得以保全。”

周顯對於陳子龍的印象並不深,但對於夏允彝卻十分熟悉,因爲後者有一個好兒子夏完淳。而夏允彝本身也十分有才能,他曾任長樂縣縣令,是當年吏部親點的七個政績突出的優秀知縣之一。只不過後來他丁憂返鄉,等他再復出之時,京師已破。在南京被破之後不久,自溺而死。

周顯皺眉道:“既然在長江之北有這麼一個據點,官軍之前爲何不增兵海門?如若趁孫可望立足未穩,從水陸兩路夾擊,絕對可以將孫可望驅逐出揚州。”

顧炎武苦笑道:“鎮江官軍兵力雖多,但派系複雜,僅掌兵的便有朱大典、馬士英、黃得功、劉良佐、方國安、鄭鴻逵等人。他們爲保全實力,彼此推諉,都想利用孫可望消耗對方,而自己摘取果實。兵部尚書史可法雖然以都督身份前往鎮江,但他不能協調諸將共同對外。守則有足,攻則不足。自增兵鎮江之後,只有朱大典聯結黃得功、鄭鴻逵兩人,以三萬之兵渡江北進。但在損失加重後,便行回撤。”

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五百零七章 孟越心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七百八十章 天下態勢2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一百四十二章 席間閒敘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三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二百九十章 破賊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百四十三章 回援濟寧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959章 出兵2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946章 議和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八章 山東之局8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960章 會將第948章 議和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八百二十八章 響鼓而撤第七十章 京師5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