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

海州,總兵尚可和匆匆走進尚可喜的私宅。

尚可喜本在吃飯,看到尚可和,連忙招手道:“老四,來來來,剛擺上桌,一起吃。”

尚可和徑直走到尚可喜跟前,在他耳旁輕輕說了幾句話。

尚可喜聽完,面露不解,輕輕的放下筷子,向衆家人道:“你們先吃,不必等我。”然後他轉身向旁邊家僕道:“去請金先生來。”

金光爲尚可喜心腹謀士,聽完尚可和的話語。他沉默了片刻才追問道:“四爺,你確定有數千騎卒?”

尚可和點了點頭道:“起初聽到士卒回報時,我也不信,因而我特意帶人去看了他們歇息的山林。從留下的馬糞以及其他的痕跡看,我確定至少有四千騎兵。只不過這些人十分小心,沒有挖竈,沒有生火,而且特意繞開了析木城,是有意避開我們。”

金光點了點頭道:“這也可以理解,王爺當日直接拒絕了李率泰,他現在瞞着我們也情有可原。只不過李率泰前幾日剛率了萬餘人北上,現在又調了這四千騎兵北上。他在永寧監城慘敗之後,怎麼還有如此的實力?”

尚可喜擺手道:“這個不必奇怪。我看過從蓋州傳來的戰報。李率泰之所以敗,是因爲他心太大。不僅想擊敗眼前的明軍,還想趁勢收復金復兩州。這纔將大部士卒調出永寧監城,從而給心向明軍的高信鍾抓住機會,引明軍入城。雖然遭受了很大的損失,但大部騎兵卻得到了保全。而且這些士卒也未必都是他的,你們別忘了,蓋州守將馬永功可是豪格的包衣,他怎會在這個時候不表達自己對豪格的忠心?”

金光緊皺眉頭,“王爺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麼多士卒調出蓋州,馬永功就不擔心明軍會趁機進攻蓋州?屬下總感覺這支騎兵來的有點莫名奇怪?”

尚可喜冷哼一聲,“在他們這些人的眼中,一個小小的蓋州怎會有皇位重要?而且在永寧監城,明軍的損失也不算小,他們這麼做也可以理解。”

尚可和道:“二哥說的對。剛從盛京那邊傳來的消息,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已經率部從前線返回,雙方劍拔弩張,很有可能會大打出手。這個時候再調兵北上,只能說明盛京那邊的情形確實十分嚴峻。二哥,關鍵是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兩王的來信都到了好幾日了,我們再不表態未免有點不合適。”

尚可喜厭煩的拍了拍自己光禿禿的腦門,“他們愛新覺羅家的事,偏偏要我們表態,真他孃的沒道理。金先生,你說呢!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金光看兩人都不願談那支騎兵,雖然心中滿是疑惑,但知道此時也不該再多說什麼。他想了想道:“王爺,兩位親王的來信,你一定要回,但萬不可出兵。回信的用詞要委婉,兩不得罪,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忠心的大清,並不是某個人,更不會參與皇室的爭鬥。只要我們手握重兵,無論他們誰登上皇位,都離不了王爺,這纔是長久之道。”

尚可喜沉思片刻,最終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麻煩金先生寫好這兩封信,我抄閱之後給他們兩人送過去。”

金光拱了拱手道:“屬下遵命。”

尚可和問道:“二哥,那耿仲明那邊呢!要不要也給他通個信?”

尚可喜嘆了一口道:“老耿一直覺得睿親王英武睿智,是皇位的不二人選。爲了他,還派自己的兒子過來勸我。但他不知道,皇位之爭,不是我們這些外人能夠說話的。老三,你派人將耿繼茂送回去,把事情給他說清楚。並告訴他,老孔死後,外姓漢三王只剩下他和我兩個人,我們要夾起尾巴做人,合力共扶,才能走的長遠。太過張揚,一個選擇不對,面臨的就是抄家滅族,讓他一定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尚可和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金光以詢問的語氣道:“王爺,那支騎兵?我們要不要上報?”

尚可喜道:“既然李率泰他想避開我,那就假裝不知道吧!李永芳這個二兒子還是有點本事的,而且身後站的是豪格,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得罪他們,說不一定豪格還真能登上大清的皇位呢!”

金光還想再說些什麼,尚可喜卻擺了擺手道:“金先生,你下去吧!儘快給本王寫好那兩封信,真有點累了。”

韓勇騎馬趕上吉木,說道:“特意給那幾個尾巴留個點清軍的東西,出海州之後,他們便撤走了,應該沒有懷疑我們的身份。”

吉木點了點頭,向高奇道:“高參將,我們現在安全了嗎?”

高奇輕輕點頭道:“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尚可喜在明之時便是一員勇將,治軍極其嚴謹,對通過其轄境的軍隊加以監視纔是正常的。我們留下部分騎卒震懾那些清軍哨騎,讓他們不得靠近,他們不可能發現我們和其他清軍的不同,我們暫時是安全的。但尚可喜治軍如此,等我們返回之時,恐怕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韓勇嘿笑一聲道:“高參將,頭掉了不過碗口大的疤,有什麼擔心的。我們兩千騎卒,清軍想完全吃掉也沒有那麼容易。這次出征遼東,能活着回去當然最好,回不去了葬身遼東同樣是英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高奇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

吉木說道:“韓勇,再增加五班哨騎,我要知道三十里內清軍的確切情況。現在就要進入遼東腹地,敵人能粗心,我們不能。”

韓勇應了一聲,拍馬離開。

吉木轉向高奇道:“高參將,韓勇年輕,說話沒輕沒重,您不要在意。”

高奇笑着搖頭道:“這沒什麼,我年輕的時候同樣如此。但我比較好奇,這樣毫不懼死的,僅是韓守備一人,還是大多數士卒都是這麼想的。難道你們對周軍門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怨恨?要知道,他可是親自將你們送入這樣的險境中的人啊!”

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944章 朱慈烺3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五十章 兵起8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十一章 決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六十章 回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計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958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九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