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

劉澤清在擊敗王永吉之後,爲了防備官軍進入山東。令親信將領姚文昌率一萬士卒駐於德州,自攜魯王前往濟南登基稱帝。雖然在德州的一萬士卒並不算太多,但這些都是劉澤清手下最精銳的士卒。而且德州城依運河而建,城池堅固,易守難攻,足以應付數萬官軍的進攻。

三千驍騎營騎卒在天津登岸,要想進入山東,拿下德州無疑是最快捷的方式。但以三千騎卒攻打一萬士卒嚴密防守的城池沒有絲毫勝算,而且會立即引起劉澤清的注意,那麼突襲曹縣的計劃就無法達成。

當然,從北側進入山東也並非只有這一條途徑,但首先需要耗費五日時間繞遠到山東之西的清河或者威縣境內。不僅要徵集船隻從河北境內渡過黃河,還要穿過重重羣山才能到達曹縣境內。即使這一路順利,也至少需要耗費十日時間。在這期間,沒有任何援兵接應,且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情況。而且這一路上勢力錯綜複雜,除了劉澤清和闖軍之外,還有當地的各種土寇。

劉孔和明白,騎卒並非步卒,三千已經算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放到大明任何一地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周顯的計劃如果成功,不僅可以令劉澤清與闖軍生隙,還可以直擊劉澤清的軍心。但這個計劃的實行過程存在太大的變數,如果這三千騎卒因爲自己的領路而遭受重大損失,這責任只能由他來承擔。

從內心講,劉孔和比任何人都想盡早平定劉澤清之亂,然後由自己親自砍下他的頭顱。但他同樣也知道,此事事關整個山東的大局,由不得他不慎。他低頭沉思,良久沒有回話。

看劉孔和麪露猶豫,周顯奇怪道:“怎麼,劉副將覺得此事難辦?”

劉孔和回過神來,面露堅毅,拱手道:“屬下領命。但此行艱難,需要全軍令行一致方可成功。劉某雖爲副將,卻未曾統御過軍門手下的士卒,他們也未必願意聽從屬下的指令。因而,請軍門給予屬下統轄之權。”

周顯點頭道:“這個自然。吉木,這一趟一切都以劉副將的軍令爲主。凡是不聽令者,他擁有斬殺之權。”

吉木站起來抱拳向劉孔和道:“願聽劉副將號令。”

周顯擺手示意二人坐下,“那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韓括載運謝遷部到達旅順之後,便立即運送驍騎營前往天津。除了基本的馬匹和裝備外,其他的一概少帶,輜重糧草等可以在天津當地補充。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負責天津城防,此人性貪,你們到達之後,爲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以我的名義給他送一萬兩銀子,要他給你們放行。”

黃蜚輕輕的嘆息了一聲,沒說什麼,心中對這種事情早已見怪不怪。

趙旭升此時卻突然站起身來道:“軍門,屬下有話要說。”

周顯擺手道:“趙副將請說。”

趙旭升道:“軍門,按照您的部署,遼南的兵力勉強足夠應付清軍。但謝遷四千士卒前來金州,連帶上他們的家屬將俞兩萬。金復二州本就山多田少,雖然秋收得到了部分糧食,我軍在永寧監城也得到了清軍的一些糧草,但我軍兩萬餘將士,萬餘俘虜,供應這些人尚且不足,更沒有多餘糧食接濟那些遷來的百姓。還有就是,林副將佔據皮島之後,以此爲根基,招募了數千朝鮮百姓入軍,那邊也同樣面臨着糧草緊缺的問題。這個事情關乎全局,還請軍門重視。”

周顯點了點頭道:“這件事我考慮過了,而且已經和沈侍郎達成了協議,首批通過海運運來的糧食將會優先供應我軍。而在登萊,我軍糧草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有些富餘,我也一併給你們運來。但這並非長久之法,靠外部供給終究不是長久之事。無論是金復二州,還是駐紮於皮島的林總兵,即使不能完全自給自足,但糧草供給也不應該有太大的空額。否則一旦供應地出現了什麼變故,又該如何應對?”

趙旭升面露難色道:“軍門,這個恐怕很難。無論是林總兵還是我們這邊,所佔據的都是臨近海岸的貧瘠之地。例如目前林總兵大部人馬所佔據的皮島,島上都爲岩石,寸草不生,更無法耕種。靠這樣的田地,如何能支撐的起大軍的糧草供應?”

周顯擺了擺手道:“你說的,我只有部分認同。無論是金州,還是復州,境內並非都是貧瘠之地,只是那些肥沃之地全部掌握在當地的官員、士紳、還有大族富戶手中。如果將這些良田全部收爲官有,然後分給當地的百姓進行耕種,只要持續一兩年時間,應該足以供給大軍七成之上的軍糧。”

趙旭升苦笑道:“軍門說的是,但我們如何能將這些良田收入官有?在我軍佔據金復兩州之後,清算了爲滿虜效力的當地官吏以及與之有緊密關係的大族富戶,得到了一些無主的良田。但其他田地的擁有者,雖然也做了一些行惡之事,但都是些小事,完全到不了沒收他們田產的地步。而且他們多爲富戶大族,在當地極具影響力。我們確實可以通過編制罪名,將他們收監,沒收他們的家產。但如此一來,我軍一直維持的正義之師的形象便會坍塌,也會寒了衆百姓的心,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實不可取。”

周顯笑道:“趙副將,你看我長的像強盜嗎?那種任意羅織罪名的事情我豈會去做,我並不是要搶,而是要買。”

趙旭升面露疑惑,“買?用錢買下那些良田,然後送給百姓耕種?軍門,你是在和屬下開玩笑嗎,我們有那麼多銀子嗎?”

周顯道:“沒有足夠的銀子分批次給,可以用其他方式和他們換。例如,先給他們當前田價的一成,其他的通過百姓上繳的賦稅慢慢還給他們,還個十年,還個二十年都可以。還有就是金復二州雖然田少,但山多,林多,無論是礦產、動物毛皮、藥材還是山間林木,這些都是現有的資源。只不過這些東西無法運到大明境內,也就轉換不了金銀,這才導致無人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以爲這些富戶大族免費提供商引、礦引,來換取他們手中的土地,並以此鼓勵他們去經商、去開礦。百畝田地換多少貨物的免稅,換多少年的開礦權限,這些不都可以慢慢商量嗎?我軍攜大勝之勢,這些大族富戶本就心懷恐懼,可以再稍微給他們施一點壓,我就不信他們之中還有敢不賣給我的。”

周顯說完,衆將沉默。這種做法類似於後代的分期付款以及專屬免稅,道理十分簡單,但對於這些大明軍將來說一時卻很難理解,他們中的一些甚至完全不知道周顯說了什麼。趙旭升砸了砸嘴,滿是疑惑的說道:“軍門,這樣真的行嗎?”

周顯隨意的擺了擺手道:“爲什麼不行?你對那些人說,他們所擁有的商引不僅在金復二州可用,在目前我所掌控的登萊同樣可用。如果他們不願出海前去登萊,那也沒有關係。他們所伐的林木,所挖的礦產,以及從山中所得的毛皮、藥材,我軍都可以以一定的價格代爲收購。總之,一定不會讓他們吃虧。但這樣的事情,不能指望一步到位,要先有人起頭,讓他們先看到這樣做的甜頭。到時候不用我們再多說什麼,他們自然全力響應。趙副將,你去聯繫劉廉以及那些率先支持我軍的大族富戶,讓他們務必支持此事。當然,條件可以給他們開的優惠一點。”

趙旭升想了片刻,拱手道:“屬下知道了。”

這時,一個坐在最末位,年約五十的枯瘦男子猶猶豫豫的舉了一下手。

周顯看到了,便說道:“有什麼話,站起來講。”

那人連忙站起來,先是向周顯恭謹的躬了一下身,才說道:“軍門,小人現在是信字營的一名千總,但在以前是衛所兵。半耕半戰,半民半兵,最在乎的便是土地。以前就想着,等着將來我有錢了,先蓋個大房子,再買幾百畝地。有房有田,什麼時候都餓不死,摟着老婆孩子成天樂呵呵。”

他的話語詼諧幽默,頓時引得衆人鬨堂大笑。周顯也笑道:“看來你現在還沒有達到自己所想的,要不然也不會還在這裡當兵。”

那人嘿嘿一笑,“託軍門的福,房子已經蓋起來了,地也有了幾十畝。但問題不在這裡,屬下想說的是,這些富人想的應該和我也不會有什麼不同。有了錢,就想蓋大大的房子,就想買更多的地。現在軍門提出的條件確實很好,但如果要將他們的田地全部收回來,他們也未必願意。軍門如果能給他們留下一二百畝土地,讓他們知道即使經商失敗,靠着剩下的土地仍舊可以過的很好。這樣一來,不僅軍門收回所有良田所面臨的壓力將會銳減,他們還會將更多的資財投入經商。而且每家只允許他們擁有一二百畝良田,總共也沒有多少,完全不會影響到軍門收回這些全部良田供應軍需的大局。”

周顯輕輕的點了點頭道:“你繼續說。”

“還有,小人認爲軍門並不應該將到手的良田分給百姓,而應該施行軍屯。你想,這些田地交於百姓,秋收之後,一部分收成要用以償還購買那些大族富戶,一部分他們要留作自用,僅有很少的一部分會上繳給我軍用以補充軍需。而軍屯則完全不同,我們只需要直接拿出銀子償還給那些富戶,那所獲的所有糧食都將歸我軍所有。小人認爲,這纔是當前最快滿足我軍軍需的辦法。”

周顯低頭沉思了片刻,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歲?”

那人愣了一下,接着才拱手道:“小人蔣英,年五十四。”

周顯淡淡一笑,轉向黃蜚道:“黃僉事,我看此人年歲已大,不適合再爲戰兵。但他思路清晰,且頗有想法。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治家,我看以後就讓他爲輔兵,負責全軍的軍需後勤吧!”

黃蜚愣了一下道:“我這邊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不知趙副將那邊肯不肯放人。”

趙副將忙道:“屬下一切都聽從軍門和黃僉事的安排。”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蔣英,給你升一級,從今日起你便爲大明的守備。但我提前給你說明一點,你的家只是小家,克遼軍是一個大家,你如果膽敢以這個大家的家財去濟你的那個小家,我便砍了你的頭顱,懸掛在軍門之外。”

蔣英慌忙跪下道:“謝軍門看得起小人。小人出身衛所,年少之時受軍將盤剝,飽受飢餓之苦。小人知道軍需物資乃全軍將士的血脈,斷然不會做對不起兄弟們的事情。”

周顯擺手道:“起來吧!你剛纔的提議很好。趙副將,定個規矩,在金復二州,富戶大族可以不售賣所有田地,但擁有數目不能超過二百畝。”

趙旭升回道:“屬下明白。”

周顯繼續道:“但你說的軍屯,我卻不能答應。衛所製爲太祖所立,目的是爲了讓當地軍兵自給自足,以減輕朝廷的賦稅壓力,你所說的軍屯基本上就是這種模式。衛所制初建之時尚可,但後面爛成什麼樣子,不用我說你也清楚。田地爲軍將和當地官員所奪,士卒淪爲他們的家奴,戰鬥力低下而且大量逃逸。我克遼軍所走的應當是精兵、強兵之路,而不是那些僅能自保,只會欺辱百姓的爛兵。”

周顯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還有就是,天下田應歸天下之民。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種情況必須要改。我能力有限,無法做的更多,但至少在金復二州,耕者必須有其田。”

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奇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四十三章 出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七百七十六章 離間之計3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二章 兄長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二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