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

魯王朱以派在明末諸藩王中,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存在。

他不算昏庸,因爲他從不虐民。即使下面有人狐假虎威,以王府的名義做一些不法之事,也和他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而且在兗州遭受饑荒之時,他也是少數幾個願意拿出部分糧食賑濟災民的藩王之一。

他心性溫和仁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兗州讀書人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他不是蠢人,具有自己的一套行爲準則。在原本的歷史中,滿清攻破兗州之時,他自縊而亡,連同他的子嗣和數個弟弟。

但在這個時空,時代給了他一種新的命運。

劉澤清以闖軍大舉進犯爲由,要求山東各府出兵支援。除了獨立在外的登州和萊州不用聽其命令外,其他各府,如濟南,青州等都有派兵前去。而在劉澤清自己主管的兗州,兵力征調最多,州府濟寧一地便高達七成。

城內原本有兩千餘士卒,但此刻卻只剩下不到三百的守卒。這樣的兵力,怎能抵得住數萬闖軍的攻擊?留在濟寧城中,等待朱以派的看似只有被俘、自殺和逃走三條路可選。被俘,他無法接受;自殺,這是最後的選擇。而逃走,則要在將來面臨朝廷無盡的追責。

三條路,每一條都同樣艱難。

劉之謀誇大闖軍的數量,讓朱以派知道這濟寧城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而他的妻子、兄弟等在旁不斷鼓說,勸其儘快離開。而那些平時依附他的文士、參詳在旁不斷進諫,說這是最無奈的選擇。

放眼望去,衆人中竟然沒有一人願意讓朱以派留在濟寧城中堅守。思量了很久之後,朱以派無奈的擺了擺手,屈從了衆人的意願。

濟寧處於運河之上,商埠繁華,經濟繁榮。魯王一系在此爲藩多年,底下積攢了數不清的財富。而此刻,這些金銀財寶和珍貴器物就像垃圾一樣被隨意丟在地上,而不遠處的幾輛馬車早已裝的滿堂堂。來來往往的宮女和僕役還在不斷將各種器物從屋子裡面搬出來。

劉之謀看着眼前忙碌的衆人,心中冷笑不止。無論他們再掙扎,這些器物最終還是要屬於劉家的。但他們如此慢的搬運速度又讓他感到心煩,也讓他失去了耐心。他走上前去,躬身向一箇中年男子拜道:“世子殿下,器物實在太多,倉促之間,我們無法弄來足夠的馬車。恐怕,這些無法全部帶走。現在闖賊兵鋒正近,濟寧危險,世子和魯王殿下萬不能立於如此險地。”

中年男子眉頭一挑。,“劉參將的意思是?”

“請世子勸說魯王殿下及衆宗親攜帶一些基本的隨身物品立即離開此地。”

“那這些財物嗎?”

“世子無須擔心此事。您可以留下一二可信之人,讓他們留在濟寧,負責轉運這些財物。如果能運出城去,當然最好。但如果在運出這些財物之前,闖賊便兵臨濟寧,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這樣,至少所有王室宗親都可以得以保全。錢財乃身外之物,在這個時刻,世子要千萬懂得取捨啊!”

中年男子猶豫了好一會,最終道:“好吧!我再去勸說一下父王。”

朱以派登上馬車,回首最後望了一眼自己久從出生那一刻便一直居住的魯王府,心中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世子上前道:“父王,您無須憂慮,這一切都是因爲那劉孔和背叛朝廷,引賊軍入兗州。即使朝廷將來追究下來,想來也會考慮這個因素。”

朱以派輕輕的搖了搖頭,無人知道此刻他內心在想着什麼。他沉默了一會,問道:“所有人都到了嗎?”

世子皺了一下眉頭,拱手道:“其他的人都到了,唯有六王叔不知去向。我已經派人去找,相信很快就會有回稟。父王先走,孩兒留下來等等六叔。”

朱以派想了想,最終擺手道:“算了,留下一二家僕即可,讓他們找到老六後立即帶他離開此刻。你和我一起離開。”

數百護衛將十幾輛馬車護在中間,出濟寧城,向北奔馳而去,裡面載着魯王以及數十位王室宗親。

劉之謀位於車隊最後,看着車隊逐漸遠離。他扭頭向旁側道:“夏二當家,那我先走了,剩下的事就交給你了。”

夏魁元拱了拱手道:“劉少將軍放心,但也希望劉右督那邊能遵從最初的承諾。”

劉之謀笑道:“夏二當家放心。事成之後,這濟寧城中的財物必有你們的一份。而且我叔父也會按照最初約定的,招募你們進入官軍,以讓你們徹底擺脫賊的身份。到時候,王大當家便是大明的遊擊將軍,而你至少也能混個守備噹噹。”

夏魁元再次拱手,“那一切就拜託劉少將軍了。”隨後,他擺了擺手,低聲向後道:“你們隨我走。”

朱以派離開,馬知州和高守備以護衛的名義也隨之離開,僅剩的不到三百守卒又被抽調走了大半。而爲了避免闖賊逼臨的消息泄露而引發混亂,他們甚至沒有通知城中的百姓。大部分人都還在熟睡之中,而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降臨。

夜色漆黑,夏魁元領着近二十人藉着夜色在房屋間的小路間曲折穿梭,向着南門方向快速行進。等快要接近城門之時,周圍再無東西可以遮擋他們的行蹤。他們走上大街,被城門口的守卒所發現。因爲他們穿着朝廷軍服,守卒起初並沒有在意,只有一個守卒上前詢問。

但還未等那守卒發生,夏魁元卻突然暴起,一刀直插入那名守卒的腹間。然後完全不顧周圍的一片尖叫,高聲喊道:“殺了他們,打開城門,引大當家入城。”

守城士卒沒有防備,瞬間死傷一片,而這樣的動靜也驚動了城頭上的守卒。

老吏向下張望,正看到夏魁元手持長刀,左右砍殺士卒,而他臉上的那道長疤在火光下尤爲顯眼。老吏頓時感覺渾身發涼,發瘋似的向城角跑去,而因爲慌亂,中間甚至還摔了一跤。但他瞬間起來,連滾帶爬繼續跑。

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十章 考察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961章 會將2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958章 出兵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十四章 兵器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953章 變革2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951章 出外2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遼三途2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價購糧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四章 山東之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