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

周顯派出一個親衛將那份供狀送還給了劉澤清,後者收到後暴怒異常,但又無可奈何,畢竟自己的把柄落在了別人手中。他派鄭隆芳再次前往濟南,給周顯送了張五千兩的銀票,周顯對此沒有拒絕。

這代表着雙方的和解,如果周顯不收這五千兩銀票。依劉澤清的性格,很有可能會冒險派人襲殺周顯。而這種險是周顯不敢冒的,畢竟沒有必要。

周顯回到濟南之後也不願多待,立即乘船前往京師。

在即將到達京師時,在通州的一所驛站里正巧遇到了即將前往南京赴任的高宏圖。

對於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就像對高宏圖之前在萊州的表現。

在海龍王段天柱率六千餘海盜肆虐膠州之時,高宏圖憑藉自己的個人威信召集了以六藝學院學子爲基礎的聯合軍前往膠州平叛海盜,以巨大的損失止住了段天柱的攻勢。

周顯對這件事一直持否定態度,感覺完全得不償失。但崇禎帝聽聞了下面的上報之後,深感高宏圖的忠義和果敢,認爲可以向他託付重任。最後,崇禎帝一紙詔令將高宏圖調到了南京擔任兵部侍郎一隻,而賦閒十多年的高宏圖也重新登上了政治舞臺。

周顯和高宏圖對坐着飲茶,周顯對他重新被啓用表示了恭喜。

高宏圖滿臉春光,連下顎的短鬚似乎也在興奮的抖動,但他表面上卻謙虛不已。“得天子隆恩,讓老朽以耳順之年前往金陵,今後必定會竭盡全力以振朝綱。但就怕老朽能力有限,到時候會有負聖恩。”

高宏圖今年剛滿六十,正是耳順之年。在原有的歷史中,他以兵部侍郎之職前往南京,但不久後便被提升爲南京兵部尚書。而在兩年多以後,弘光政權備清軍覆滅,他在會稽的一個野廟中絕食殉國。

周顯淡淡笑道:“硜齋先生,現在朝堂的風氣是好談之輩居多,而實用之才太少。學生的建議是您赴任之後,不用太看重一個人的道德文章,多提拔一些能做事的幹才。也許這樣,一切都會變的容易很多。”

高宏圖蹙了一下眉頭道:“這豈不是曹孟德的唯纔是舉嗎?漢末乃亂世,而我大明乃是大一統的天下。如果真的唯纔是舉,而不計較一個人的道德,這天下豈不更加混亂?”

周顯心中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對於這點,學生和先生的觀點稍微有點不同。如果是太平年間,取士當然以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如何爲主。但目前亂勢已成,接下來只會越來越亂。大明朝現在最需要的是能終結這亂世的一批幹才,而不是那些只會空談文章的無用書生。”

高宏圖雖然也認爲這個亂世將會持續下去,但心中對周顯的提議卻很不以爲然。他不願在這件事情上繼續和周顯爭論,遂轉移話題,開始問詢周顯在遼東指揮的那一系列戰事。

周顯看自己不能說服高宏圖,知道這是他們兩人根本上的差別,再多勸也無用,只能讓最後的結果定論誰對誰錯。周顯詳細給他講了整個金州之戰的經過,以及遼東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高宏圖沒有軍事指揮之才,但這並不妨礙他聽懂整件事情。聽到一些精彩之處,他不斷擊節讚歎,對周顯稱讚不已。隨後,甚至命人將茶水直接換成了酒,和周顯對飲了數碗。

高宏圖年紀本就比較大,吃了幾碗酒後已經是昏昏欲睡。

周顯無語的搖了搖頭,扶他上牀休息。

第二天天一亮,兩人分別,周顯將他送上船。他會沿河從通州到天津,再乘船順運河南下,直向南京。

到達京師之後,崇禎帝沒有接見周顯,而是讓太子負責在殿內接待自己。

兩人一年多未見,朱慈烺又長高了不少。這一年來,崇禎帝已允許他聽政。交談下來的感覺比以前稍微成熟了點,但書生氣似乎更重。

朝堂被羣儒掌控,雖然不缺遠見卓識之輩,但各個爭權多利。對於將來皇位的繼承者,他們當然希望更溫順謙恭一點的。

兩人閒談,最後周顯說到回程路上遇到的事情。將有關劉澤清的那份供狀的副本交給了朱慈烺,拜託他將之呈遞給崇禎帝。

朱慈烺看過之後,皺眉道:“劉澤清不是山東總兵嗎?他怎麼可以做這樣的事情?”

周顯苦笑了一下道:“殿下,做怎樣的事情不在於他身份如何,而在於他這個人怎麼樣。搶掠財物還算是輕的,因爲袁樞是朝廷命官,所以劉澤清雖然搶劫了財物,卻沒有害他的性命。但其他的普通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李自成攻取開封之後,無數河南百姓逃到兗州。他設立關卡,以朝廷的名義收取路稅。看哪些人有錢,便派出手下士卒扮作劫匪劫掠他們,不僅要財,還要命。燒殺搶奪,姦淫擄掠,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兗州上演。”

朱慈烺怒道:“此賊安敢如此?你放心,我會勸說父皇,讓有司立即逮捕他。”

周顯欠身道:“殿下,此事萬萬不可。我把這件東西交給陛下,是想要他提前提防一下劉澤清,而非問罪於他。劉澤清雖然有罪,但他目前乃山東總兵,手下掌握着數萬士卒,而且還處於抵禦流賊的最前線。如果現在問罪於他,很有可能將他徹底逼反。目前賊勢龐大,牽一髮而動全身。身爲國之儲君,遇事多想想,尤其要想的是天下大局。”

朱慈烺想了想,輕輕的點了點頭,最後淡笑道:“不是有你替我想嗎?你直接告訴我我應該怎麼辦就好了。”

周顯略微蹙了一下眉頭,緩聲道:“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劉澤清這個毒瘤遲早要割掉,但不是現在。你把這封供詞交給陛下,陛下必然會因此而震怒。在這個時候,你應該極力勸服陛下,讓他萬不可動怒,而應竭力先安撫住劉澤清。等到時機成熟,再以雷霆之勢在瞬息之間直接拿下他,一舉解決這個問題。”

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六章 早課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信鍾傳信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九百四十三章 回援濟寧2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十八章 買酥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二章 兄長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三十章 收心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遼三途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