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

萬元吉奉盧象升之令前來金州,隨他一起的還有另外一個人,被譽爲“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兩人,一個從遼東來,一個從京師來,在天津城相遇。知道彼此的目的都是登萊之後,便協同乘船出海。一路暢談,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侯方域帶來了一封信,是方以智所寫。信中對侯方域的才學大加推崇,目的就是想讓周顯爲他提供一份在登萊歷練的機會。

周顯遠在登萊,能時時瞭解京師方面的動向,方以智佔了很大的一份功勞。因而,雖然他內心對侯方域並無太多的好感,但仍然打算留下後者。但總感覺侯方域功利心太強,而且有點完全不計手段,這點完全不對自己的胃口。

崇禎十二年,當時還未滿二十歲的侯方域參加鄉試。排名爲南方諸省第三,豫省第一,但他卻連下一輪的會試都沒有進入。原因很簡單,他自視甚高,太過妄圖一鳴驚人。在試卷中大加指責崇禎帝,意圖引起考官的注意。

雖然他所言的大部分都爲事實,而且頗有可取之處。但這樣的試卷,很少會有人有膽量直接上呈。而在他自己的書中,卻說自己是遭奸人嫉恨,從來沒從自己身上找過原因。因爲這件事情,他的科舉之路基本上完全被阻斷。

而接下來他的一生,就像一個肥碩的大鳥,四處嘗試,但始終找不到可供他棲息的高枝。

參加復社,評議時政,力求引得君王大臣的注意。

在南明時代,依靠他父親侯恂和左良玉的關係,左右串聯。鼓動左良玉興兵勤王,妄圖藉此混入朝廷高層。

在滿清時代,獻計三省總督張存仁。扒開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方化成無人區,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壓了橫行中原大地十數年的榆園軍起義。

但這一切的一切,什麼都沒帶給他,反而使他歷來維持的名聲受損,被無數人所鄙視。年過三十七歲,事業一事無成,在無盡的悔恨和鬱悶中病死。

他的悲劇,雖然有時代的悲劇在裡面,但他自身的性格原因也不可忽視。太過好高騖遠,總想着一飛沖天。不做實事,處處想着攀高枝來實現自己心中所願,但最終什麼都沒做成。

除方以智的這封信外,萬元吉帶來了另外的兩封信,只不過是代爲轉交的。

其中的一封來自談震彩。清軍騎兵已經深入到旅順城附近,數目不多,只能肆虐周邊的個別小村莊。限於兵力問題,他只能坐視。很多百姓南撤,他爲他們提供了部分糧食。但城門卻一直關閉,不允許任何人進入。

談震彩鎮守膠州多年,雖然爲人稍顯滑頭,但統兵經驗卻極其豐富。這也是周顯將自軍後路完全交給他守衛的原因,該狠心的時候就能狠下心,這是他的長處。

還有一封信來自韓括,他在裡面相信介紹了皇城島水戰的過程。七千天佑軍被滅六千,差不多算是全軍覆沒。唯一的遺憾就是孔有德逃竄,目前動向不明,他仍在搜尋中。林慶業已經率五千士卒返回登萊,而他則領着千餘士卒看押近四千俘虜。

但因爲要搜尋孔有德,他將大部分士卒派出,留在島上的將士不過數百。信中說爲了防備剩餘的天佑軍反叛,他將旗長以上的軍官近百人盡皆斬首。雖然說實情如此,但周顯明顯感覺他有幾分爲親報仇的意味在裡面。

只不過這些都是小事,周顯不會因此而怪罪他分毫。最重要的是,孔有德的水師基本上算是完了,要想再建一支,不耗費數月時間絕難成功。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整個海上都是登萊水師的天下了。

萬元吉沐浴更衣完畢,在一個婢女的帶領下走進大廳。他坐下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這下算是徹底舒服了。”

周顯笑道:“萬先生,你剛來時,那灰頭土臉的樣子,我一時還真沒認出來。”

萬元吉苦笑道:“剛出旅順沒多遠,就遇到了這股韃子。最開始只有幾十騎,被我們殺了十幾個。誰知道他們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貼着,後來越來越多,就開始反過來追殺我們了。出旅順城時有整整二百騎,但這一路下來,死了一半多。”

周顯點了點頭道:“旅順城外激戰,曾俘獲了三百來匹軍馬。我當時看仁字營損失慘重,就把所有的戰利品全部交給了談震彩,他組建了一個三百人的騎兵。爲了護送你前來,他一下子便派了二百騎,還真是給了你大面子呢!”

“哦,這樣啊!那你可得替我好好謝謝他。”

周顯默默的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自會處理,反正不會讓他吃虧。對了,現在盧督師那邊的戰事怎麼樣了?”

萬元吉嘆了一口氣,道:“勝了幾場,現在已經打到塔山城下,相信不久之後也可拿下。但士卒損失慘重,補給線不斷拉長,後續戰力不繼,接下來的形勢會很不樂觀。而且更嚴重的是,錦州的祖大壽在不久前降了,目前的松山已經完全是一座孤城。現在我軍向前推進困難,而清軍則在不斷加緊對松山的進攻,他們很有可能堅持不到援兵到達的那一刻。”

周顯眉頭一蹙,“祖大壽降了?”

萬元吉點頭道:“嗯。清軍將錦州團團圍住,城中軍糧耗盡,每日都有近百將士被活活餓死。祖大壽送出最後一封信後,舉城向多爾袞投降。在沒有錦州的後顧之憂後,多爾袞全軍移向松山,加緊了對松山城的進攻。他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在我們到達之前拿下送上,從而可以全心全意的應對盧督師。”

周顯沉思片刻,問道:“洪督師那邊呢!糧食可以堅持多久,士卒還剩多少,軍隊士氣如何?”

萬元吉道:“士卒加上鄉勇大約還有近兩萬,糧食只夠一個月之用。但那是正常情況,如果省着點用,堅持三個月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錦州投降,對松山守卒的士氣有一定的影響,對援軍的期盼更加熱切。”

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五百零四章 拉長戰線2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七十章 京師5第955章 擴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澤所想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勝局安民招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八百三十九章 席宴衆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八百六十一章 沂州攻防9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