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

在金州之北大約五十里處,有大小黑山兩座山脈。它們成東西方向排列,山不算高,更準確的說,應該算是丘陵,但面積卻十分廣闊。

小黑山位於西側,周圍叢林遍佈,山道縱橫。趙旭升命人在它前去金州的必經之路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總計八個營壘,小壘駐兵數十,而大壘駐兵數百。都是沿山修建,立於南去的必經之路上,要想通過,必須一一拔除這些營壘。

而大黑山山勢較高,密林叢生。明軍在山路間也只修建了一座營壘,是在原有戍軍堡壘的基礎上增建而成的,增高加固了不少。現在高約兩丈,厚約半丈。又在上面又增設了箭樓,垛口等設施,一個千人隊的大明將士全部駐紮在此。

寒食節後,細雨綿綿,清軍大軍攜着大量物資在狹長的山道間緩緩而行。

而就在這十分平常一天夜裡,藉助不斷下落的雨勢和黢黑的夜色,李率泰率部開始了對小黑山的進攻。

隱藏於茂密叢林間多時的清軍突然從山丘上衝殺出來,瞬間便擁到營壘之前。弓箭如蝗蟲般飛來,四周都是隆隆的戰鼓聲以及激烈的喊殺聲。清軍如蟻附牆,順着壘牆向上攀爬,無窮無盡而又持續不斷。

明軍開始反擊,礌石滾木不間斷的從上面拋下,長槍直刀毫不留情的向下刺砍。

一夜廝殺,清軍戰果顯著,他們連續拔除了六座營壘。

但剩下的明軍雖敗不亂,他們有序退守到最後兩座聯結在一起的子母壘後,憑藉堅固的壘牆頑強防守。清軍雖然多次進攻,但限於當地的地形狹窄,致使兵力無法展開。而明軍的防守強度也比夜晚時分強上太多,致使清軍始終無法成功拿下。

中午時分,清軍疲憊,只得暫停進攻。

雙方將士開始清理戰場,掩埋死者,生火做飯。

而不久前還是雙方將士拼命廝殺,血流滿地的戰場之上。頓時炊煙裊裊,一副難得的祥穩平和之狀。

李率泰滿臉帶笑,看着遠處正在整修營壘的明軍,淡淡笑道:“這次能夠如此輕鬆拿下數座營壘,還真要多虧高千總的計策。讓士卒提前隱藏於山林間,瞬時齊出,集中優勢突然發起進攻,徹底打明軍了一個措手不及,總算解了上次慘敗後的窘狀。”

高信鍾在李率泰身後半個身位,微微彎身,低眉順耳,滿是恭謹道:“奴才應該做的。可惜還是讓明軍退到了最後的那座堅壘。接下來我軍要想拿下,恐怕得付出不小的損失。”

李率泰旁側還有一人,身高六尺,滿臉橫肉,正是李永芳的三子剛阿泰。他聽完李率泰的話語,嘿聲笑道:“最多不過是死一些漢人賤民,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是我們必須在肅親王和郭羅瑪法(外祖父)到達之前拿下眼前的營壘,將這件功勞牢牢抓在手中。”

李率泰皺了皺眉頭,看了一下臉色依舊平靜的高信鍾,說道:“高千總,累了一夜,你先下去休息一會吧!有事我再叫你。”

高信鍾躬身行了一禮,轉身向後,剛纔平靜的臉上在此刻猶如罩了一層冰霜。他徑直走向後營,朝向自己的親兵下了一道命令。“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讓兄弟們該吃吃,該喝喝,好好休整。死人的事情,讓其他的人去做。”

剛阿泰率三千士卒到達復州,指揮權歸於李率泰。後者感激高信鐘的救命之恩,將五百士卒交由他指揮。

李率泰看到高信鍾離開,臉間有點微微怒氣。他白了剛阿泰一眼道:“三弟,無論你怎麼看待那些漢人,他們都是你今後在戰場上的唯一依靠。所以,不要爲了逞一時嘴快,而將你可以依靠的人全部得罪光了。否則,到時候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剛阿泰撇了撇嘴,他對自己的這個二哥極其尊重,但並不代表他對他的話就完全贊同。“二哥,我承認這個漢人奴才確實有點本事。但奴才就是奴才,必須恩威並施,才能徹底讓他們爲主子傾心效力。而且我是滿人,我用不着依靠他們。”

李率泰輕輕的搖了搖頭,道:“你以爲你自己是滿人,但那些滿人把你當成自己人了嗎?別犯傻,認不清自己是這個世上最大的愚蠢。你我是兄弟,我們的父親是漢人李永芳,這點你永遠改變不了。我們這樣的人,再區別滿漢,只會兩邊都討不得好。”

剛阿泰一臉不屑,但也沒有出言辯駁。

李率泰也不再多言,轉向身後高聲下令道:“讓兄弟們飽食一頓,之後開始強攻,必須在肅親王到達之前拿下小黑山,打通我軍前往金州的通道。”

周圍士卒高聲應是。

滿達海身披一件紅色戰甲,大馬金刀般坐在一條短凳上,一把比一般長刀長出半截的碩大斬馬刀被他平放在膝蓋上。他是代善的第七子,別看今年剛滿二十歲,卻已經被封爲清國的輔國公,是清軍中年輕一輩的後起之秀。

嶽託身死,薩哈廉被殺,瑪佔戰死,碩託歷來不討代善喜愛,其他諸兄弟也都不堪重用。代善在滿達海身上傾注了無數心力,如果沒什麼意外,他將會在代善死後正式成爲正紅和鑲紅兩旗的旗主。

皇太極讓他率部前來,本是想讓他跟着豪格歷練一番。一方面照顧了代善的情緒,另一方面也有逐漸豎起他未來旗主地位的意思。但他不願留在後方混吃等死,主動向豪格請令來拿下大黑山的這座營壘。

大黑小山本在一條線上,只要攻破一處,便可逼迫明軍後撤,根本就沒必要齊攻兩處。

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豪格大加讚賞了滿達海一番,並當即撥給他了三個牛錄的精兵和一千漢卒。讓他領着他們,以及本屬於他自己的兩千士卒前去進攻大黑山。

滿達海以漢卒和本部的阿哈爲前鋒,沒有投入一個旗兵,連續猛攻兩日。

明軍用火器頑強抵擋,對清軍造成了不少死傷。但營壘殘破,滿達海確信再經半日,必然可以拿下整個大黑山,只是天色開始逐漸黑了下去。

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十一章 決鬥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三十章 收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六章 早課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954章 變革3第三十章 攻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三章 志向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961章 會將2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961章 會將2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五十章 追擊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946章 議和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