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

正待周顯好奇崇禎皇帝會對自己有什麼樣的安排的時候,他卻突然不往下說了,反而將話題轉到了另一邊。“周顯,你這次塞外之行,與蒙人多有接觸。依你看來,他們是否可以爲我大明可用?”

周顯臉色微變,楊嗣昌真是崇禎肚子裡的蛔蟲。連崇禎皇帝會怎麼向自己問話,他都想到了。

周顯這次將阿布奈母子帶回明境,楊嗣昌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的計劃是完全拒絕承認額哲蒙古可汗的身份,轉而立阿布奈爲可汗。額哲投降後金,而阿布奈則是被明人請到了自己境內。一個是俘虜,一個是客人,兩者身份迥然不同。雖然額哲纔是真正的可汗,但那些不願歸順後金的蒙古人肯定不會認一個俘虜爲自己的可汗。那麼,他們便只有選擇支持阿布奈一條道路可走。

這樣,雖然不能完全將蒙古歸於明朝的統御之下,但至少可以將一部分蒙古人拉到支持大明的這一邊。就算到最後只是少部分人,也能有效的牽制一下後金。

而這樣做,也不是一點風險都沒有。在崇禎帝剛繼位之時,便以重金拉攏林丹可汗,妄圖以他的四十萬空閒之士牽制後金,但最終的效果卻很不理想。林丹可汗得利是得利了,但卻從未真正出力。有時候,他們還出兵搶掠大明邊地,引起了不少的麻煩。所以,蒙古和大明的矛盾從頭到尾從未緩和。依靠這批人去抵抗後金,一個不小心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日,萬元吉給周顯詳細了楊嗣昌的意圖。周顯聽後,大體覺得可行。對大明來說,這裡面的利明顯大於弊。雖然說其中也有風險,但卻在承受範圍之內。此刻聽到崇禎帝發問,周顯連忙道:“依小民看來,蒙古人對後金的反感是很大的。要不然,粆圖也不會在那麼短時間內,便招募了那麼多願意跟從他的蒙古人。雖然讓他們徹底歸順我大明很難,但利用他們抵抗滿虜是可以的。”

崇禎帝想了想道:“但那一戰,不就是那些蒙古人突然背叛,陣斬粆圖而導致全軍陷入絕境嗎?如此看來,支持滿虜的蒙古人應該也不是在少數吧?”

周顯拱手向前道:“陛下,林丹可汗身死,額哲新汗又被俘虜,蒙古動盪不安。滿虜勢大,有一些投靠他們的蒙古人並不奇怪。而我們要的也不是讓他們全然忠心我大明,只要他們不完全忠於滿虜,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有好處的。而且,陛下,阿布奈、金狼汗旗、臺吉金印都在我們大明。我們這邊對蒙人的號召力可絲毫不遜於滿虜。”

崇禎帝點了點頭,緊蹙的眉頭稍微有點舒展。“楊文弱的意見也是如此。他提議朕將阿布奈立爲可汗,然後全力支持那些蒙古人抵抗滿虜。但朕諮詢了幾個大臣之後,他們提出如若施行這樣的方案。將來蒙人來投,我們是納還是不納?如若納,難免九邊不寧;如若不納,則會落人口實。說我們名義上支持蒙人,而實際上則毫無誠意。”

周顯想了想道:“陛下,如若不讓他們入我大明境內,而只是給他們提供一些援助呢!”

“什麼意思?”

“我聽聞,在林丹可汗在青海之時,曾經想聯結幾個部落共同抵禦滿虜。但他不幸病死,這件事也就耽擱了。如果陛下委託人前往青海召集蒙古部衆,那些蒙古人自沒有前往我大明境內的理由了。”

“你說的這件事朕也有耳聞。但是,蒙古人怎會聽從我大明的召集?而且,他們遠在青海,又如何替我們牽制滿虜?”

周顯拱手道:“陛下,蒙古經歷連次大敗,實力大損,早已不如昔日那般強大。我們不能指望他們在此時就能牽制滿虜,而應該做長期的打算。讓他們先恢復實力,再談如何襄助我們大明。還有,粆圖可汗在戰死之前,便將臺吉金印交給了他自己的兒子圖爾海。也就是說,他就是蒙古人的新任臺吉。陛下可以派他前去青海,這樣必能召集起來其他蒙古部落肯定會容易很多。”

崇禎帝性格較爲急躁,一聽長久之後才能發揮作用,臉上頓時閃出一些不豫之色。他擺了擺手道:“你讓圖爾海前去青海的建議算是可行,但也不能讓之長久不發揮作用。否則,對於我大明來說,便沒有絲毫用處。這件事,朕稍後找大臣再議一下吧!”

周顯聽崇禎的話語,也不再多說,心中只是好奇自己到底是否算是已經幫助了楊嗣昌?

崇禎帝看了一下週顯,安慰他道:“這件事連朝中大臣都想不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何況是你?你講的也都挺有用,朕記在心裡了。”他轉頭向王承恩道:“王承恩,帶他出去吧!令御膳房準備一盒甜點,讓他帶回去。”

周顯跪下,再次向崇禎帝拜了一下,接着隨王承恩向外走了出去。路上,他心中忐忑,向王承恩道:“王公公,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惹陛下生氣了?”

王承恩笑道:“公子,你多想了。如若真是如此,皇爺怎會賞賜你點心?這些事,習慣了,就好,一切都不必往心裡去。”

周顯點了點頭,暗想既然王承恩就這麼說了,那麼崇禎帝的性格或許就是這樣不苟言笑。他轉頭向前,突然看到一個滿身戎裝,臉色肅然,只有十五六歲上下的青年男子,在一個公公的陪同下向自己這邊走來。他手中抱着一個長型的紅漆盒子,從外側絨衣的縫隙還能看到他內側衣物所露出的麻衣,似乎是有什麼親人剛剛去世。他看到王承恩,微微點頭道:“小將見過王公公。”

王承恩點了點頭道:“小曹將軍,陛下等你多時了,你快過去吧!”

他點了點頭,沒有多言,繼續向前走去。

周顯奇怪的望向他的背影,道:“公公,這人是……”

王承恩嘆了一口氣道:“一個月前,被譽爲當代大明第一勇將的曹文詔戰死於姬家嶺,那是他的侄子曹變蛟。他手中所捧箱子裡面裝的,是他叔叔當時自刎之時所用的佩劍。”

周顯臉色微變,知曉一點明末史實的他,自然明白曹文詔叔侄在明末是何等的存在?一個戰死於姬家嶺,而另一個則在後來的松山之戰中不降而死。歷來崇拜英雄的周顯不由自主的彎下身子,向曹變蛟方向拜了一下。

王承恩奇怪的看着周顯做完拜禮,隨即釋然,淡淡笑了笑道:“我們走吧!”

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五十章 追擊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十八章 買酥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961章 會將2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一百四十二章 席間閒敘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961章 會將2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