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唐臺(1)

兩月後,屈原奉楚王槐之命,出使北方五國。

而屈原走後數日,羋月正式遷宮進入高唐臺。

長長的宮巷依舊。

傅姆女葵拉着羋月,跟在永巷令的身後,走在宮巷之中,她的身後跟着幾個侍女,帶着羋月素日用的貼身衣物。

此時的永巷令已經換了個人,正是鄭袖夫人的心腹,叫做棘宦。他眯着眼睛顯得沒精打彩,邊走邊嗅着手裡的香囊提神,一邊叨叨地說道:“也是你們運氣好,威後她老人家近年來脾氣可越發慈善了,宮裡頭的事情也不大管……”

女葵陪笑道:“那現在是誰在管呢?”

棘宦道:“誰管啊?從前是南後在管,打去年開始南後病了以後,現在是鄭袖夫人幫着管……”

女葵眼睛一亮道:“想大令也是鄭夫人所信之人了……”

棘宦似笑非似地看了女葵一眼道:“傅姆當真聰明。”

兩人眼神交匯處,已經是彼此明白。

走到一處拐彎處,那棘宦轉身向右拐去,女葵詫異地道:“咦,這好象不是去漸臺的路。”

棘宦嗔道:“女葵你老糊塗啦,威後現在是母后,早就搬出漸臺,如今是住在豫章臺。”

羋月眼睛閃亮,觀察傾聽着周圍的一切,她也敏感地聽出了棘宦口中的意思,心中暗忖,想來楚威後遷入豫章臺以後,未必得意。

且行且說,直到豫章臺就在眼前,棘宦這才住了嘴,指着面前的建築道:“豫章臺到了。”

順着兩邊的迴廊拾階進入豫章臺,羋月低頭暗中觀察着。

豫章臺雖比漸臺看上去似更華貴一些,卻有一股揮不去的暮氣。婢僕往來,雖然仍似在漸臺一般趾高氣揚,卻也多了一份寂寥。如今威後已經是母后了,連個相爭的人也沒有了,但宮中事務,已經移交給了新王的后妃。這種尊貴中,未免蕭肅。

羋月跪坐在迴廊中等了半晌,這才見威後的女御玳瑁出來,喚了她進去。

但見威後端坐在上方,手中拿着一片甲骨卜算着,神情有些心不在焉。玳瑁上前低聲喚了一聲,她纔回地神來,瞟了羋月一眼,道:“這是九公主麼,近前來。”

羋月暗中捏了捏拳頭,走到跟前跪下行禮道:“兒臣參見母后。”

威後仍捏着甲骨看着,漫不經心地道:“站起來吧。”

羋月站了起來,威後看了她一眼,道:“倒是長高了些。”又看到她臉上,羋月竭力露出笑容來,威後瞟了她一眼,發現她比過去長高了許多,道:“人也伶俐些了,倒不是當初那般倔頭倔腦的。”

羋月沒有回答。

女葵倒有些焦急,生怕她惹怒了楚威後,連忙上前陪笑道:“公主如今也大了,自然懂事了。”

楚威後眉頭一皺,不悅道:“我自與公主說話,你是何人,膽敢插話?”

女葵一驚,連忙跪下道:“奴婢是公主傅姆,公主尚小,還請威後……”

楚威後截斷了她的話,冷冷地道:“公主尚小,你不小了。既爲公主傅姆,如何這般不懂規矩。永巷令——”

永巷令連忙上前,陪笑道:“老奴在。”

楚威後淡淡地道:“將這無禮的奴婢拉下去,杖二十。”

便有兩名內侍衝進來抓起女葵拖下去。

羋月怔在當場,她曾經預想過楚威後會在見面時刁難她,甚至欺辱她,但卻沒有想到,這種她想象中的爲難,不是落在她的身上,而是落在女葵的身上。

但聽得女葵被拉下去以後,便在庭院裡當場杖責,那一杖杖擊落的聲音,和女葵的慘叫聲,更是令羋月憤怒不已。

羋月猛然擡頭,卻見楚威後饒有興趣的眼神,她瞬間明白了一切。楚威後要爲難她,卻不願意落人口實,她只以教訓女葵的方式來激怒她,敲打她。若是她因此失態,那就是她對母后無禮,正可讓楚威後名正言順地處置於她。

羋月強抑憤怒轉向楚威後恭敬地伏身道:“母后,傅姆自幼照料於我,一向循規蹈矩,這麼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念在她年紀大了,受不起這二十杖。母后素來仁慈,請您饒過她這一回吧!”

楚威後沒趣地扔下龜甲,道:“你既爲公主,她代你們受杖是本份,你們居然爲了她自請責罰,纔是失了體統。這也難怪,皆因爲你們身邊奴僕太少了,玳瑁,讓永巷令給公子配兩個傅姆四個內侍四個豎童,給公主配兩個傅姆八個宮人。從今往後,公子戎和太子橫一起在泮宮跟屈子學習,公主月和其他公主們一起,跟隨女師學習。”

玳瑁恭敬地道:“是!”轉向羋月道:“公主,還不快快向威後謝恩?”

羋月咬了咬下脣,強抑怒火道:“謝……母后恩典。”

楚威後無聊地揮揮手道:“去吧,我也乏了。

院內的杖擊聲仍然殘酷地繼續着。

羋月走出內殿,站在廊下,看着庭院。

但見滿庭秋菊開得極鮮豔,四個內侍兩人按着女葵,兩人執杖一下下地打着。

女葵背上的衣服已經被血浸透,呻吟聲也越來越微弱。

羋月面無表情,筆直地站着,她的身後跟着楚威後剛纔派給她的兩個傅姆和八名宮女。

杖擊聲一聲聲延續着,直到二十杖完畢,羋月站得筆直的身形才忽然一塌,她腳步一個踉蹌,又立刻站直了。

暗中站在一邊觀察着的玳瑁嘴角微微一撇,果然不過是個孩子而已,再倔強再會僞飾,終究也不過是個孩子。

她不再理會,悄然轉身而去。

羋月沉着臉,道:“把她扶起,去高唐臺。”

高唐臺是目前諸公主所居之所,先王共育有九名公主,除了夭折的二公主五公主以外,其餘自大公主到八公主皆等六名公主皆住於此。

羋月住進高唐臺,便也依制有一間小小院落,傅姆宮人的配製,也皆如其餘人之列。

她站在廊下,兩名傅姆一個陪着她,監督着院中諸人收拾,另一個則指揮將女葵扶入僕役房中,過得片刻,過來回報道:“稟公主,奴婢已經安置好女葵,爲她用了傷藥。她傷得不重,只皮肉之傷,將養上一二十天,便能大愈。”

羋月看了她一眼,點頭,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傅姆看了諸人一眼,衆人皆停下手中的活計,到了她身後排隊成列向着羋月行禮,那傅姆自我介紹道:“奴婢女澆。”

另一個傅姆自我介紹道:“奴婢女岐。”

那八名小宮女也上前行禮,自報名號道:“奴婢奚甲”、“奚乙”、“奚丙”……等,卻原來是奚字號依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而列。

女澆卻甚是會察顏觀色,見羋月微皺了一下眉頭,忙道:“這些不過是內侍初選,依着方便起的名字,若是公主喜歡,只管替她們再起一個名字罷了。”

羋月點了點頭,便指了兩名稍顯老練的小宮女指作頭領,取名“薜荔”、“女蘿”,又將餘下的六人分別取名爲道:“石蘭、杜衡、靈脩、晏華、葛蔓、雲容。”這卻是取自屈原的詩篇《山鬼》中,衆人唸了一遍,只覺甚是拗口,卻也只得依從。

羋月初入高唐臺,心中甚是惶恐,步步留意,唯恐行差踏錯,便萬劫不復,對楚威後派來的傅姆宮女更是小心對待。

羋月冷眼看那八名小宮女,雖然聰明,畢竟都只有十餘歲,就算心懷鬼胎,也作僞不來。那兩名傅姆卻是精明能幹,心中便多了幾分警惕。

不想那兩名傅姆女澆和女岐卻極有眼色,事事不待羋月張口,便辦得妥妥貼貼,體貼入微,處處合意。

只這合意處,卻有許多不如意,那便是將她步步緊跟,兩人輪班侍候,羋月一舉一動,無一刻能離了她們的視線去。

羋月素來野慣了的人兒,被這般亦步亦趨地跟着,實是如被捆了十餘道繩索一般,十分不自在。然這兩人低眉順目,便是心中再窩火,又如何能發作得出來,便是發作了出來,想來這兩人也不理會,只會當她是小孩子脾氣,若是落在楚威後口中,又不知會造出何等敗壞名聲之事來。

她畢竟學了三年禮法,知道這其中的關節要害,只得忍了氣不能發作。

兩人服侍了她更衣,洗去一路塵土,更細心體貼地問過她是否要看望女葵以後,也領着她去看了女葵,見女葵已經敷了藥,雖是傷痕累累,女澆卻道並不曾傷着筋骨,只是皮外傷,十幾日二十來日便能好。

女葵見了她,雖有滿心的話要說,怎奈見着兩個傅姆跟着,一臉的忠心體貼狀,只得將滿心的憂慮嚥下,強顏歡笑道自己無妨,又“勸”羋月要多聽從這兩位“母后”派來的傅姆之言,休要任性云云。

羋月心懷沉重地回到自己的內室坐下,女岐奉上晡食,羋月冷眼看去,見菜餚亦是豐盛,簋中有稻、盂中有湯、鼎中有肉、豆中有醬。她知道楚宮中只有主人才是一日三餐,奴僕之輩也如外面平民一般,一日二餐。想到女葵捱了這一頓打,此時又過了膳時,必是肚子還餓着。

想到此,便指了面前的一道魚膾對女澆女岐二人道:“這道魚膾,便賞了你二人罷。”

女澆與女岐對視一眼,雖然表情沒有大變,眼中卻不免露出喜色。她們畢竟只是女奴身份,雖然宮中飲食有定,但畢竟主奴之別不能相提並論。這些只能由貴人享用的食品,她們只有得到主人賞賜,才能開一次葷。女澆與女岐雖然是楚威後宮中之人,但若是得勢的,也不會派來服侍這個明顯不招楚威後待見的公主。

然則主奴之分畢竟是天塹,兩人縱有異心,卻也不免心懷僥倖,只想在兩頭主子那裡都能討個好,便是再好也不過了。

雖是如此,兩人卻只是謝過羋月,依舊服侍羋月用食,羋月知其意思,便勉強用了些,將幾乎未動的魚膾讓二人端了下去,又指了簋中尚餘下的稻羹道:“這些便賜與女葵,其餘的便賞與其他人罷。”

女澆與女岐這才撤了食案,羋月揮手令兩人退下,道:“我要歇息片刻。”

兩人應了,卻是女岐出去,女澆依舊守在外頭,隨時聽候吩咐狀,直到女澆吃完換班。這兩個傅姆,便是全天輪班跟隨在她的身邊。

羋月看着天色漸漸黑了下去,不一會兒,女澆率小宮女上來,爲她卸妝解發更衣,躺了下去。

她卻怎麼也睡不着,雖然這一日的煎熬,實是令她身心俱疲,但是心頭卻仍然懸着一把刀,卻不知莒姬和羋戎這一天是怎麼過的。

羋戎卻是這一日先到了前殿拜見楚王槐,楚王槐正與羣臣議事,便讓宦者令奉方出去,宣慰一番。然後讓保氏帶他去了學宮,拜見師氏。

學宮在郊外,原是爲楚國公族子弟所專用。從周天子到諸侯,都有這樣的學宮,天子學宮稱辟雍,諸侯稱泮宮,規制比辟雍要減半。

辟雍形似圓璧,四邊有水。泮宮卻是形似半璧,三邊有水,只有一座小橋可通。這也是因爲公族子弟生來便有爵位奉祿,要讓這些紈褲子弟乖乖就學不溜號實是一個問題,乾脆把他們關起來,學不成不許歸家,倒是更好。

羋戎現在只能算個小學生,“古者八歲而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所謂小藝便是六藝道:“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所謂小節便是六儀道:“一曰祀祭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

王之太子,可八歲入小學,七年後十五歲入大學;其餘子嗣則遲兩年入學,即十歲入小學,公卿之嫡長子,則要十三歲,其餘子嗣亦遲兩年,十五歲才入小學。

因此學宮之中,讀同一年級者,長幼不一,雖然在學宮之中無分尊卑,但卻可以明顯見同一年級中,幼者位高,長者位卑。

羋戎入學剛好亦是十歲,縱然後宮婦人相爭,但畢竟他走到外面,亦是先王之子的身份,宮中派來豎童內侍跟隨,一時之間,人也不敢相輕。

拜見保氏師氏以後,便開始學習禮法。羋戎因在離宮時,莒姬與羋月都有教過他,因此學起來倒也不陌生。他雖然在母親和阿姊的庇護下,更顯得無憂純真,但畢竟經歷憂患,舉止之間,便與同齡之人有些不同。

因此到下課時,便結交了兩個朋友,一個是景氏子弟景翠,另一個便是昭陽的侄子昭滑。

他畢竟年輕,這一夜在學宮中睡得極好,卻不知道同樣的這一夜,他的阿姊和母親,卻是無法入眠。

羋月自是因爲這一天的驚心動魄,無法安枕,而莒姬亦是同樣憂慮不安,無心入眠。

這一夜,西南離宮的銅燈,徹底不息。

羋月迷迷糊糊地睡了半宿,天色剛亮,女澆便已經喚醒了她道:“九公主、九公主,您該起身了。”

羋月睜開眼,吃了一驚道:“怎麼了?”

女澆柔聲道:“九公主,昨日拜見威後,今日要與諸位公主相見,公主是幼妹,不可失禮。”

羋月怔了一怔,掀被起身,一邊在女澆服侍下穿衣梳洗,一邊問道:“還有幾位公主?”昔年她倒是記得,每年正旦之時她都要由傅姆領着到漸臺與楚威後行禮,當時就覺得自己的前面一直是有許多阿姊的,當時傅姆只悄悄告訴她,大公主和八公主是王后所出,休要得罪,其餘的倒是無話。

女澆忙道:“宮中除了您以外,尚有六位公主,除二公主、五公主早夭外,大公主、三公主、四公主、六公主住前殿,您與七公主、八公主住後殿,今日要先去前殿大公主處相見。”

羋月問道:“我依稀記得,長姊與八姊,是母后所出?”

第404章 至絕境(3)第293章 破樊籬(2)第344章 骨肉逢(1)第418章 安國君(3)第37章 死與生(2)第222章 風雲變(2)第211章 探真心2第80章 上庸城(2)第418章 安國君(3)第11章 鷹之惑(3)第271章 莒姬死(2)第216章 慕少艾(3)第154章 情與妒(4)第211章 探真心2第247章 薊城寒(2)第377章 伐楚國(1)第370章 趙主父(2)第20章 楚王殤(3)第120章 公主嫁(2)第22章 南薰臺(2)第52章 思君子(2)第38章 慕少艾(1)第208章 諸子封(3)第53章 秦王謀(1)第267章 牛馬橫(2)第167章 真與僞(2)第309章 歸秦路(1)第76章 公主嫁(5)第404章 至絕境(3)第251章 魑魅行(2)第134章 商君墓(2)第400章 夫與子(3)第34章 斷腸別(2)第301章 舉周鼎(3)第290章 山中夜(3)第368章 不能留(3)第144章 公子稷(2)第56章 張儀舌(1)第63章 流言起(1)第284章 劫西獄(1)第210章 探真心1第368章 不能留(3)第336章 訓三軍(1)第321章 窮盡處(4)第188章 燕公子(1)第113章 山鬼舞(2)第219章 女醫摯(2)第206章 諸子封(1)第29章 高唐臺(2)第385章 邊城險(1)第248章 薊城寒(3)第56章 張儀舌(1)第312章 歸秦路(4)第15章 和氏璧(1)第99章 不素餐(2)第333章 退五國(2)第55章 秦王謀(3)第145章 公子稷(3)第358章 故人意(3)第245章 別咸陽(4)第142章 生與死(3)第373章 謀楚計(1)第114章 山鬼舞(3)第19章 楚王殤(2)第79章 上庸城(1)第327章 太后始(4)第53章 秦王謀(1)第165章 龍回丹(4)第112章 山鬼舞(1)第142章 生與死(3)第281章 陰謀施(1)第93章 魏夫人(1)第7章 垂髫年(1)第163章 龍回丹(2)第176章 昭氏女(4)第143章 公子稷(1)第260章 燕王母(3)第49章 不相識(2)第403章 至絕境(2)第144章 公子稷(2)第355章 唐八子(3)第124章 別遠人(2)第318章 窮盡處(1)第362章 抉擇難(3)第274章 西市居(1)第377章 伐楚國(1)第307章 遠客至(2)第248章 薊城寒(3)第274章 西市居(1)第373章 謀楚計(1)第218章 女醫摯(1)第169章 連環計(1)第332章 退五國(1)第191章 巡四畿(1)第82章 生死劫(1)第371章 趙主父(3)第90章 大婚儀(2)第237章 秦王薨(4)第399章 夫與子(2)第140章 生與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