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駐軍神頭嶺

第三天,陳慶之帶着皇帝的聖旨和朝廷上各位大人的嘉獎令來到林家軍的軍營,親自向馮天佐和錢聞道表示感謝,之後幾天各路來的犒賞多得數不勝數,其中還有一份是南方士紳湊來的,其中就有祝家莊犒賞的五百兩白銀,軍糧兩百石,這次好像沒人搶功,倒是一個稀奇事,

半個月後,林家軍拔營開往西部戰區,林青山也寫了一封軍報通知了謝玄,走到路上得到了謝玄的批文,內容很簡單,允許調往西部戰區,現在這一階段的戰局算是穩定下來了,晉軍大可深溝高壘轉攻爲守,等敵軍把徐州拱手讓出後再圖後續,這意味着戰爭很有可能要停滯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前往神頭嶺的路上,林青山並沒有發現更好的地方適合長期駐軍,就只能把神頭嶺當成前進基地,神頭嶺及其附近的地形跟泰山類似,一座山孤零零的立在一塊平原中間,四不相交,戰略位置比疾風嶺要靠前很多,這樣的地形很不適合防守,因爲四周的平原過於廣闊,平均寬度有一公里,最窄的地方也有七百米左右,敵軍若是重兵圍攻神頭嶺,完全可以在山下的平原上建立大營,用長圍久困來耗死山上的人,平原以外的地形就是常規的山區地形,這樣的地形也不適合己方援軍救援,林青山選擇神頭嶺肯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敵軍在西部戰區再度集結五萬以上的大軍可能性很低,即便敵軍集結了五萬大軍來強衝西部戰區,林青山也可以想辦法把他們擋在外圍,避免圍城的情況發生,萬一抵擋不住,大不了收拾行李跑路,找一個疾風嶺那樣的駐地,這是軍事意義,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林青山打算在這這裡屯田,,這附近的平原完全可以開拓出上萬畝的良田,平原上有兩條小河經過,若論發展前景,這裡比林家莊至少要好一倍,

北伐大軍一旦過了黃河,後勤補給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糧道加長一倍也可以理解爲胡人出奇兵的機會也要多出一倍以上,這麼大的戰略縱深晉軍不可能每處都放重兵把守,想要徹底鞏固現有的領土也不太可能,因爲秦軍退走執行的是堅壁清野,糧食沒有還好說,田地都是現成的,軍隊屯田也是常事,但是沒有人又該怎麼辦?對付軍屯只需三板斧,第一,主動選擇在農忙時節開戰,進攻方只需要讓己方戰損不要虧太多就算贏了,因爲防守方錯過了整個農忙時節,等於半年的苦工都白費了,第二,小部隊破襲,方式方法多樣,一般都建立在第一板斧的基礎上,前線激烈作戰,後方防禦必然空虛,此時只需派幾十人的精銳部隊帶一把砍刀和一些毒藥就能清理掉大部分的農田,只要找到防守的破綻,一個人一把刀就能在一天內毀壞十畝以上的農田,還有更高級的戰術,比如投放害蟲,第三,在屯田區糧食產出之前,選擇在其他地方開戰,如果守軍選擇救援,則跟前面的情況類似,如果不救,從其他地方選擇突破也能衝抵屯田帶來的優勢,這一板斧針對的就是軍屯只能集中的特殊性,爲了保護屯田必然會集中優勢兵力防守,這樣一來其他地方防守必定空虛,林青山來到神頭嶺制定了一些基本的流程,紮營山上,屯田山下,山下屯田規劃一萬畝,實際屯田五千畝,林家軍現在兵力嚴重不夠,屯田五千畝就已經是沒把秦軍當人的操作了,再多的話,光屯田和巡邏崗哨兩項就會讓林家軍精疲力盡,敵軍一旦派特種部隊前來偷襲,林家軍的傷亡會很誇張,林青山在西部戰區屯田一事在秦晉兩國都引起了轟動,對於謝安他們來說,屯田是現階段必走的一步棋,但是林青山動作未免也太快了,他們原計劃明年開春再屯田,一則現在防線已經還沒有徹底穩固,二則現在種水稻也晚了,林青山現在開始屯田,也就多收一季的小麥,小米,黃豆和綠豆都晚了,可是屯田這件事早一點當然更好,由此,朝廷也開始合議屯田一事,制定了在十月份之前屯田十萬畝的計劃,嘗試種一季小麥,而秦國一邊炸鍋的原因並不是因爲林青山屯田這件事本身,而是林青山選擇的地點和規模,先說地點,神頭嶺的地理位置很不適合防禦暫且不論,因爲良田所在地基本上都不適合戰略戰術防守,但是神頭嶺距離秦軍的最前線僅有七十里,步兵急行軍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這麼靠前的位置不是送給秦軍打嗎?再說規模,林家軍現在僅有不到兩千人,屯田五千畝,難道林家軍就不用打仗了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時間,徐州秦軍的統帥部和長安的秦國都城,都在商議出兵辦法,請戰的猛將絡繹不絕,之前徐州一戰,苻堅和符融都被林家軍的強大戰力震撼到了,說實話,如果有別的選擇,他們絕對不會去主動招惹林青山,但是林青山現在的做法太他媽過了,一腳直接踩到臉上,想幫他狡辯都找不到託詞,根本就視秦軍的西部戰區爲無物,半個月的時間,苻堅從徐州抽調了五千精銳步兵,然後從後方徵調了兩萬步卒,製作了兩百臺劣質投石器來打擊林青山的屯田行爲,爲此,謝玄給林青山寫了一封信,問林青山要不要援軍,林青山迴應不要,從秦軍的劣質投石器做起來林青山就明白了秦軍的基本戰術思路,加上調來的兩萬五千人,敵軍西部戰區現在兵力接近四萬,拋開防守必要關隘的兵力,能用於戰術進攻作戰的也就這兩萬五千人,沒有騎兵,沒有戰車,牀弩只有個位數,重弩低於五百張,重甲兵少於五百,這種部隊有多麼強的進攻性嗎?說白了就只是想用這兩百臺劣質投石器跟林青山慢慢耗,讓林青山在作戰和屯田二選一,只要林青山換一個更後方的地方屯田,然後少屯一點,秦軍撤軍,大家繼續做朋友,流程就是這樣的,可是事實真的會像苻堅他們想的那樣嗎?

第三百一十三章-主政職位的變動第五十章-偷天換日的草亭結拜第一百七十二章-林家軍激戰杭州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一百五十九章-孫恩的妙計第兩百章-山長向林青山請教兵法第兩百二十六章-疾風嶺的大戰開始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十章-第一次遇險第兩百一十三章,兩線的戰局第兩百二十四章-擊退敵軍第三百零五章-祝英臺行刺第三百一十五章-小歡大婚第四十八章-路遇祝英臺第兩百三十四章-肉罐頭第三百零九章-對刺殺事件的處理第二十二章-建立基地第兩百六十五章-製造新飛機第六十章-第一次重大失誤第三十六章-打穿東線戰場第一百三十七章-秘籍第一百五十六章-謝府內對戰局的分析第一百二十七章-勸說祝英臺吃飯第兩百一十四章-前線的捷報第兩百一十五章-萬玄風第一百一十五章-蔣易第二章-嶄新的開始第兩百五十六章-部分真相-推薦第十章-第一次遇險第一百一十八章-蔣易的本領第一百七十八章-欽犯被劫第一百零八章-回到林家莊第十六章-收穫頗豐第九章-離開二姑鎮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次下杭州第兩百五十一章-天雷-推薦第兩百零六章-寶石第兩百九十二章-謝安的細節操作第三十七章-後續的考量-鞏固林家莊第一百五十七章-書院演武第三百一十四章-建造輕軌第一百三十三章-道義第兩百三十六章-踢足球第七十章-製作打火機第一百五十四章-官匪交換俘虜的尷尬第十七章-林小青和林小倩第兩百六十章-怪事第兩百零六章-寶石第一百六十九章-爭論第三百一十六章-山長逝世-推薦第兩百九十章-林青山出征西南第兩百零九章-林家軍暗中參加北伐第兩百六十六章-戰爭的進程第一百五十四章-官匪交換俘虜的尷尬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一百零六章-南寧戰爭勝利第兩百九十八章-聖賢的真相-推薦第一百九十五章-蔣易的高論-推薦第兩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薦第一百九十五章-蔣易的高論-推薦第一百七十八章-欽犯被劫第兩百七十九章-殲滅欽差衛隊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兩百章-山長向林青山請教兵法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裝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九十七章-又來了一個欽差-推薦第一百五十四章-官匪交換俘虜的尷尬第兩百七十二章-小歡的心事-推薦第一百三十二章-小蕙大婚第兩百七十一章-泊縣的變局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線第一百三十四章-一羣老朋友-推薦第五十七章-書院的第一個福利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六章-解析武器第一百八十二章-書院演武的結果第五十章-偷天換日的草亭結拜第四十章-虎牢關戰役開始第三百章-塵封的死局第二十八章-勝利後續的考量第一百四十四章-林青山和趙幽蘭的賭約第九十六章-計劃進攻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九章-孫恩的妙計第十五章-敲詐第一百六十七章-大局明朗第兩百九十四章-司馬洪的妻女第兩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孫恩的變招第五十八章-書院的第二個福利第一百一十四章-對林家莊的客觀評價第四十一章-虎牢關戰役結束第一百一十五章-蔣易第兩百四十八章-小歡加入林家莊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戰役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結課與參觀祝家莊第六十三章-趙幽蘭發福利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裝第兩百四十五章-陸鳴前來投軍第一百零八章-回到林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