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前線的捷報

一天過後,林青山派出的援軍到達,一共一百七十人,同時帶來了令趙世安十分困惑的命令,林青山強調不能有傷亡,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讓他們保持低強度的遊擊牽制就行了,難道戰局有變?,得到命令後趙世安連忙派人去打探情報,由於人手不足,他們一行三十六人八個在外面執行任務抽不開身,後面二十五個人在呂梁山佈置陷阱,還有三個帶着張翰調撥給他們的三百人在更遠的地方佈置更大的陷阱,比如滾木雷石,陷馬坑這種重體力活,跟本就沒有留心北伐的總體戰局,派去探聽情況的人兩天就傳來回信,原來是張翰的兩次大勝狠狠震懾了敵軍,他們現在正在總結這兩次戰鬥的戰報,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林青山這邊,十多天前,當收到趙世安第一封信之後,林青山躺在搖椅上聽趙幽蘭給他念趙世安的的戰報:“張將軍對我對我說敵軍兩萬先鋒正在突襲謝玄大軍的後方,後方糧道也兩次被胡人所劫,前線形式異常緊急,所以將率軍襲擾我後方的那支孤軍,但是敵我懸殊太大,區區三十六人難以有所作爲,所以請求林將軍派八個小隊的護衛隊支援”,林青山當即傳信給林家莊,讓丁本昌安排六個小隊的護衛隊和一箇中隊的野戰軍前往支援,第二天下午又收到趙世安的另一份戰報,“卑職經過觀察,發現敵軍身手異常敏捷,遠距離偷襲根本無從下手,於是只得偷襲他們的戰馬,但是卑職認爲,這批戰馬都是上好的大宛駒,若能收爲己用,必定大有益處,所以卑職建議讓丁統領率一千五百軍士來將這批戰馬俘回林家莊,卑職對此有八成把握,且傷亡不會超過五百”,

趙幽蘭唸完臉色陰沉似水:“趙世安也太輕敵了吧,敵軍這支精銳部隊深入我軍腹地還三戰三勝,而且每一次我們的兵力都超過了敵軍,現在他竟然讓丁本昌帶一千五百人把馬牽回來!當敵軍是白癡嗎?”,

林青山呵呵一笑:“喲,這都聽出來了,不錯不錯,其實我覺得吧,趙世安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林家莊地處山區,養不起來好馬,這批馬牽回來對我們林家莊確實大有益處”,

趙幽蘭瞪大了眼睛:“你們!”,

林青山笑嘻嘻的說道:“不要害怕,敵軍才幾千個人,沒那麼恐怖”,

趙幽蘭:“才幾千個人?你乾脆回信讓趙世安他們把馬牽回來就行了,還要什麼援軍”,

林青山:“三十六個人,每人一隻手牽一匹才七十二匹,馬一共有四千多,哪裡牽得完啊”,

趙幽蘭聽完林青山的話心裡堵得慌,只顧垂頭嘆氣,他知道林青山說這話是在開玩笑,但是她心裡還是不好受,書院的消息比不上市井是衙門,甚至沒有書院的學生們靈通,但是前線出了這麼大的事不可能瞞得住,即便朝廷有心隱瞞,秦國派過來的細作也會歇斯底里的將前線的戰況添油加醋的說得人盡皆知,爲此,山長他們還向林青山和馬文才問過消息,趙幽蘭顯然比林青山更關心前線的戰局,不止是她,山長和兩位夫子也一樣,他們也一直在爲北伐出謀劃策,但是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而林青山這種人顯然就是那種坐收漁翁之利的小人,目前他跟孫恩那些山大王是同一陣線的,他們巴不得秦晉雙方打得兩敗俱傷,雙方大軍全部死光纔好,只有這樣,處於劣勢地位的他們纔有攪動風雲的機會,趙幽蘭也知道林青山說這話的目的就是在洗刷她,逗她生氣,似乎他看見趙幽蘭生氣心情就無比舒暢,她甚至十分確信她此時不應生氣,起碼不應在林青山面前表現出來,但她還是壓不下心裡那股火,這或許就是林青山平時的狀態,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的口號喊得山響,但是下課之後從來沒見他翻過書,言行不符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林青山在正事上從來沒有打過馬虎,這是林青山最大的亮點,他也靠這一招鮮吃遍天下,林青山並沒有立即給趙世安回信,而是寫信回林家莊問丁本昌新兵的訓練情況,加上已經派出去的近兩百人,再出一千五百人就等於林家軍傾巢而出了,現在這個局面,除非林青山親自領軍,或者丁本昌帶兵出去,林青山坐鎮林家莊,否則出兵風險太大了,林家莊的地形決定了林家莊林家莊即便沒有一兵一卒也能穩守五萬人的一次快攻,但是派出去的部隊風險太大了,雖然現在王家和謝家還沒有對林家莊表現出任何惡意,但是他們有這個實力,這次作戰要過長江,一旦過去了,還能不能回來就要看他們的臉色,要是林青山領軍的話就有了額外的選項,若是王彪之真的將林家莊堵在長江北岸,林青山可以向北與秦國夾攻晉軍主力,林家軍如今的戰鬥力絕對不是那四千重騎兵能比的,至少林青山有能力徹底掐斷晉軍的糧草運輸,也就是說整個流程的關鍵點在於林青山的位置,丁本昌的軍事天賦其實很一般,遠遠不如馮天佐,靠他指揮五百精兵和近一千新軍去攪動這麼大的戰局十分勉強,起碼丁本昌還沒有展現出過這麼高的指揮水準,林青山在林家莊的話,王彪之若是執行了上面的措施,林青山的反制措施絕對會讓他後悔,林家莊屆時雖然沒有一兵一卒,但是武器和工農業都還是完好無損的,對林青山來說,訓練新兵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至於兵源林青山更加不用擔心,孫恩一直在等這個機會,若說當今天下,誰對林家莊惦記最深,非孫恩莫屬,但是除非林家莊主動接納他,否則借他兩個膽他也不敢來林家莊,那麼問題來了,林青山現在要回林家莊嗎?一千多匹大宛駒林青山看得是很眼熱,但是這點利潤不值得動用這麼大的部署,只能等年假時間林青山帶那些新兵去實戰歷練,由此產生的利潤才能讓林青山勞師遠征,如今距離年假也只有一個半月了,趙世安他們這種偷法,一個半月也偷不了多少,又過了幾天,林青山從外面修水管回來,趙幽蘭坐在門口等他回來,臉上掛着囂張的笑容,林青山老遠就看見了這詭異的一幕,然後就在距離五十步以外的臺階上坐下了,與趙幽蘭四目相對,趙幽蘭被林青山這種舉動搞得有些不知所措,兩人僵持了十多分鐘,趙幽蘭站起來對他喊道:“喂,你回來,馬文才又消息帶給你”,林青山三步一住,五步一回頭,慢悠悠的走到趙幽蘭面前:“什麼消息?撿到錢了?”,

趙幽蘭:“張翰打了大勝仗!”,

林青山:“大勝仗,有多大?”,

趙幽蘭:“殲滅敵軍七千餘人,自身損失不到兩千”,

林青山:“額,這確實是大勝仗,可問題是,他打了大勝仗,值得這麼高興嗎?”,

趙幽蘭:“當然,這種勝仗多打兩個,北伐大局可定”,

“好!爲了慶祝前線勝利,今晚加餐,吃個魚”,林青山說着還鼓起了掌,

趙幽蘭:“好的,我去食堂買魚!”,林青山看着趙幽蘭離開的背影,心裡莫名的悸動,平時趙幽蘭老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就今天看起來像個正常人,鄰家碧玉的模樣很想摟入懷中疼愛一番,平時林青山從來不會過問趙幽蘭廚房的事,她廚藝好,每天換花樣吃不膩只是原因之一,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林青山一個吃白食的沒資格過問趙幽蘭一個掌勺的人,有得吃就不錯了,還敢挑三揀四?趙幽蘭笑起來還是挺漂亮的,就像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格,不知道她以後會不會帶給自己驚喜呢?這種大新聞傳回來可信度極高,沒有必要過多深思其真假,但是即便這樣,北伐的局勢仍然小劣,前段時間,敵軍的那支精銳部隊殲滅的是晉軍精銳的重騎兵,四千名重騎兵的損失遠遠不是這一場勝利能挽回的,除非藉此發展了其他戰果,比如佔領了某一關鍵領地,可是從地圖上看,這種戰略要地並不存在,如果有,那也是在秦嶺淮河以北,如果過了淮河,在秦嶺的山區建立起一個要塞,起碼可以牽制住四倍以上的敵軍, шшш▲T Tκan▲¢〇

除非苻堅放棄關中,而且在那裡插一根釘子,淮河以南的領地就成了戰略意義上的飛地,沒有華北地區和關中地區提供的後勤支持,三年之內必定全部被晉軍攻取,到那時可以做的選項就很多了,既可以用那個要塞做前置基地繼續進攻,也可以退到淮河以南運營已有的領地,反正想要一口吃掉整個北方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林青山出馬,在不動用***的情況下也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來收復陰山以南的領土,更大範圍內的蒙古草原和西域至少要十年的時間,這個至少的含義就是林青山不能有任何失誤,敵軍不能超水平發揮,這種前提條件發生的概率不超過百分之十,敵人的水平怎麼樣林青山不知道,但是自己之前貌似風平浪靜,但是究竟失誤多少次林青山自己心裡是有數的,可是想要越過淮河還要維持長達兩千公里的補給線談何容易啊,晉軍後方的這支孤軍還是一個隱患,若是謝玄的中央大軍被敵軍拖住,或是陳慶之的部隊被敵軍殲滅,導致大軍無法回援殲滅這一波孤軍,時間一長,前線部隊補給難以維繫,這次北伐就宣告失敗了,林青山已經有計劃年假時間去收拾他們,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之內不要出什麼簍子吧!之後的幾天,趙世安沒有給林青山回信,只是例行報告他們的行動計劃和戰果,倒是數天以後,張翰又一個大勝的消息傳來。這個消息很關鍵,張翰和趙去病率精兵截殺來援敵軍的先遣部隊,殲敵一千七百餘人,自身損失不到三百人,可是這個戰報隱藏了許多關鍵情報,第一,若是想要突擊敵軍的先頭部隊,那麼己方兵力絕對不可能太多,因爲現在晉軍有三分之一的戰馬都在陳慶之那裡,謝玄的中軍肯定還保有三分之一以上,然後再考慮到各處的駐軍,能被派去截殺敵軍的戰馬總數不會超過五千,五千人去截殺兩萬人?關鍵是敵軍還全部都是騎兵,這可能嗎?所以戰役的規模肯定沒有那麼大,雙方的參戰人數都應該只有三千人馬或者更少,雙方兵力爲三千人的話,那以上的戰報才具有可信度,但是這跟之前張翰說的不一樣啊,趙世安在信件中明確提到是張翰親口跟他說的敵軍先遣部隊有兩萬人,這種烏龍情報究竟是怎麼來的?這是個很深層次的問題,既然前線劣勢沒有繼續擴大,有趙世安在後面牽制敵軍的那支孤軍,相信短時間之內戰局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於是林青山就給趙世安寫了一封讓他採取保守打法的書信,

第一百七十五章-杭州之戰的影響第兩百四十八章-小歡加入林家莊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臺與林青山的冷戰開始第六十三章-趙幽蘭發福利第兩百五十八章-審理舊案-推薦第一百三十五章-隱士第三百零五章-祝英臺行刺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薦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臺與林青山的冷戰開始第六章-剿匪準備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五十章-張翰與孫恩的對決第兩百九十三章-林青山出征南寧第二十三章-大戰來臨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九十六章-計劃進攻第兩百一十九章-前線新的變局第九章-離開二姑鎮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爭論第八十一章-驗明正身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結課與參觀祝家莊第五十二章-初識馬文才第一百八十六章-解析武器第二十八章-勝利後續的考量第兩百九十二章-謝安的細節操作第九十一章-前往南寧第一百五十五章-戰局分析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五十三章-祝英臺的心性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次衝突第一百二十九章-七夕假期第一百一十四章-對林家莊的客觀評價第十三章-探明敵情第兩百四十三章-再次大勝第兩百八十章-武廟關之戰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六十一章-趙幽蘭拖堂第三十二章-第二次戰役的影響第十二章-準備戰鬥第七十八章-遊西湖第一百三十三章-道義第兩百九十八章-聖賢的真相-推薦第兩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薦第兩百二十九章-南寧局勢的處理辦法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五十九章-大廚趙幽蘭第三百章-塵封的死局第兩百五十六章-部分真相-推薦第六十四章-挑水的問題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閣序第兩百零四章-前線戰況第一百七十八章-欽犯被劫第三十六章-打穿東線戰場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兩百八十一章-泊縣之戰第兩百四十一章-前線大勝第兩百三十六章-踢足球第兩百三十三章-奸商-推薦第九十二章-一殺監軍-推薦第一百八十八章-謝安再訪林家莊第六十五章-課堂上吃零食第兩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孫恩的變招第兩百八十七章-祝家遇險第七十章-製作打火機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閣序第兩百二十五章-張翰率軍撤出疾風嶺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閣序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三十七章-後續的考量-鞏固林家莊第七十七章-第一次去杭州第一百七十章-城外又生變局第六十七章-捉螃蟹第七十八章-遊西湖第一百一十五章-蔣易第兩百二十七章-南寧的局勢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準備挑釁第一百六十八章-準備挑釁第兩百六十五章-製造新飛機第八十章-祝英臺的尖叫第一百二十七章-勸說祝英臺吃飯第兩百二十二章-呂梁山之戰第八十三章-熱氣球第六十章-第一次重大失誤第兩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三十九章-祝英臺的消息以及變招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飛機第兩百八十四章-林青山的應對第兩百二十七章-南寧的局勢第七十一章-給祝英臺安裝水管第一百七十五章-杭州之戰的影響第十一章-第一個教訓第七十六章-準備休假第兩百九十四章-司馬洪的妻女第一百零四章-大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