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千戶官的疑惑

之所以如此有把握,一方面,是因爲這種方式先前已經有過成功例子,另一方面,他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實際範例。

——那個從傷員堆被裡挑出來,派去澄邁縣交涉釋放小魏的明朝軍官竟然又回來了,是他親自把魏艾文帶回來的,居然沒趁機逃跑,這讓大家都頗爲吃驚。

面對這邊的疑問,那名軍官倒是很有骨氣的樣子,昂然說道:

“吾既受命換俘,同袍將士,生死皆繫於吾身,豈有自行脫逃之理。”

說話居然還文縐縐的,和老滑頭等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兵痞截然不同,這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詢問他的姓名籍貫等資料,自稱姓張,名陵,字汝恆,萬曆三十一年生人,出生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鳳翔府寶雞縣。萬曆四十八年襲父虢川衛鎮撫職。天啓四年遷陝西都指揮使司副斷事。次年獲戰功,積功升遷至西安前衛鎮撫。

崇禎元年,奉令出兵征討王嘉胤、高迎祥等反賊。他在翠華山下與高迎祥的外援朱瑾展開大戰,親自率軍衝陣,大破賊寇,斬獲甚衆,朱瑾領殘黨連夜遁逃,又立下一功。

只是因爲他不願殺良冒功,讓上司同僚都很不滿意,結果在論功行賞時作了點手腳,升官是讓他升了,從五品的衛鎮撫升到了正五品的正千戶,可任職地點卻派到了千里之外的瓊州府。

張陵張汝恆原本並不在意這種小手段,他在軍中是以善戰著稱,堅信憑自己的勇猛無論在哪兒都可以得到提升。到瓊州之後沒多久,果然又被派出來剿匪,這次剿的是短毛匪。

然而這回卻徹底栽了,短毛匪壓根兒不跟他們打肉搏,連敵人的面都沒見到就被炸了個落花流水。和他所習慣了的這個時代的戰爭方式完全不同,在這次戰鬥中將官的死亡率高得驚人——瓊州府本地連同廣州派來的六大千戶中,唯有他一人倖存下來。事實上,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被震昏過去,他肯定也被北緯給狙了。

這位明將大概以爲自己也活不了多久——在先前戰鬥中,穿越衆展現出的強大殺傷力很容易使人誤以爲他們非常殘暴。所以張陵唧唧呱呱說了一大通,把自己生平事蹟都給回顧了一遍,之後就準備英勇就義啦。

不過,讓這位張千戶頗感詫異的是,這些傳言中殺人不眨眼,真打起來也確實殺人不眨眼的短毛匪徒們並沒有什麼勃然大怒的舉動,也完全沒有要殺他的意圖。

其實這邊衆人光是聽他那口陝西官話就夠費力了,再加上這鳥人又報了一堆拗口的官名地名,張陵閉口之後許久,這邊還圍攏在一起換算年代,理解官職呢。

“……萬曆三十一年?嗯,是1603年,這麼說他今年才二十七歲。從五品?這官兒可不小。明朝武將地位低?人家好歹陝西來的將門世家,跟闖王都幹過仗!……不,不是李闖王,是高闖王,李自成的前任老闆……”

“挺好挺好,總算有個當官兒的活下來啦,北緯這傢伙手太黑,剛開戰就把所有高級軍官全給滅了,能剩下一個可真不容易……”

一幫人嘀咕了半天,對於能抓到一個明朝軍官俘虜,他們還是挺高興的——蛇無頭不行,要管理那上千明軍戰俘,當然還是用他們自己的官兒最合適。

當然,要直接命令他幹這幹那肯定不現實,不過這人既然好名重義——從他明明有機會逃跑卻反而回來這一點就能看出,要指示他做某些事情還是可以的——阿德最擅長可就是這方面。

於是那位張千戶很快便鬱悶的發現:自己雖然沒死,卻又面臨着很尷尬的局面——這些短毛居然毫不見外的讓他繼續帶人,還要幹活!

如果是一般情況,他張陵張汝恆早就一口喊出來:“吾乃堂堂大明臣子,斷然不會屈膝事賊,爾等要殺便殺,大丈夫可殺不可侮!”

可現在那些短毛讓他做的事情,卻是帶人救護明軍本身的傷員——給他們包紮上藥,製作擔架,搭建臨時草棚遮風避雨,等等。

這下子張大千戶可抓了瞎,按理說他應該拒絕來自敵方的命令,但這命令偏偏卻又對他們自身有益——短毛們並不是在做戲,他們的救護行動井井有條,治療方式雖然新奇但卻相當有效,可以說,就算是明朝軍隊自己的救護營,也不可能做得比這些短毛匪更好了。

最後張陵還是選擇了服從,畢竟現在救護的這些人中間也有他自己的家丁親衛,而他的反應正在阿德預料之中——既然先前能夠完成俘虜交換,說明此人頭腦還是比較靈活,並非迂腐魯莽之輩。

不過要指望這位大明千戶就這樣死心塌地,那肯定不現實,實際上張陵在幹活的時候一直在偷偷觀察這些短毛匪的裝備。明朝的軍人遠不象後世清代八旗兵那麼愚昧白癡,碰見洋槍洋炮居然指望用紅漆馬桶來抵擋。事實上,大部分明軍在開戰以後不久,就切身感受到了先前被長官們斥爲謠言的那些傳聞——這幫“匪徒”的火器裝備之精良,竟然遠遠超過了大明朝的正規軍。

明朝軍隊並不是沒有和裝備強於他們的敵人交戰過,張陵在陝西時接觸不多,但調到南方來之後,大明軍隊收復澎湖之戰他卻是多次聽聞過的。紅毛人何等蠻橫,還不一樣被打退。

原以爲這些短毛匪也不過只是劉香之輩,仗了外國人的勢,從西洋人那兒弄來些火器狐假虎威罷了。朝廷上官們先前不願輕言剿殺,很大原因是不想招惹他們背後的洋人,雖然大明朝不怕洋人,但對於官僚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過後來,據說紅毛人本身也要收拾他們,爲此居然還肯借給朝廷軍火,這才讓廣州那邊下了決心。雖然不清楚這夥人怎麼敢跟他們背後的洋主子翻臉,但既然沒了根基後援,廣東按察使,兵備道,瓊崖參將,瓊州兵備道等負責兵事的文武官員也不介意給自己的功勞簿添上一筆。

這夥人終究是殺官造反的叛逆,瓊州和廣東,福建那邊一直在派人打探這裡的消息,臨高縣令也一直在向他們通報消息,這邊的人數早被摸清了:才一百多,還有不少女人。打下縣城以後也沒說裹挾民衆擴大勢力,這在來自陝西的張陵眼裡實在是很不可思議——在他們那兒一座縣城失陷以後用不了多久肯定會冒出上萬流寇來,其中絕大多數原本都是良民,可家園被毀之後若還不願落草爲寇,那就只有等死了。

總之,情報傳來了不少,可以說這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他們都知道。但知道並不等於理解,這夥短毛的行爲不但在當地人眼裡莫名其妙,在瓊州廣州等地的官員眼中,也是一樣不可理喻。

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既然不能理解,官員們也就沒多考慮。該剿還得剿,按照通常情況看,這次出兵怎麼說都會是非常輕鬆的行動:動用數千大軍剿滅百餘海匪,還有紅毛火器相助,那還不是小菜一碟麼?

所以廣州海道按察使薛大人親自帶人前來監軍,也就是想在功勞簿上分一筆罷了。大家都估計可能行軍時出的麻煩還更多些……在出兵以前,瓊州府和廣東道的所有官員都這麼認爲。

……

張陵的回憶到此爲止,後面的事情他連想都不願想。直到現在,他依然難以置信,整整五千大軍就這樣灰飛煙滅了——這五千人可是實打實的,連同後面押運輜重糧草都是青壯,若是在陝西那裡,怎麼也能裹上四五萬老弱,號稱個十七八萬的……就那樣,轟隆一下,都沒了!

如果完全是被天雷炸垮的,他可能還好受點,也不會服氣,畢竟人力不可能與天威相抗衡。但爆炸以後他的部隊卻因爲是前鋒,損失並不太大。然而隨後,這支他從陝西家鄉帶到海南,戰功赫赫的精銳部隊卻硬是被對方的鐵甲活活碾碎。

張陵當時震翻在地上無法爬起,卻親眼看到了那輛鐵甲車是如何緩慢而不受任何阻礙的持續向前,車上和兩旁邊那些全身披掛的鐵人軍又是如何用威力強大的火槍一排一排把明軍撂倒……

事後,張陵反覆思量,即使沒有先前爆炸,雙方正面硬撼,他們也沒有任何勝算,至多,用火炮運氣好能打倒幾個,但改變不了全局。火銃全然無用,哪怕紅毛人給的那些也一樣。

張陵開始懷疑這些人的武器是不是來自西洋人,無論紅毛還是弗朗機似乎都沒有如此強大的火器啊?這種懷疑在他被調派來幫忙修建傷病營時達到了頂峰——他愕然看到,足足有好幾百名紅毛人,竟然也同樣在那些短毛押解之下幹活兒!

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領導幹部來視察?第六百七十二章 君前奏對(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移民(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呂宋的戰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瓊州府的未來(下)第一百零七章 新式武器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二百一十章 短毛的報復(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進貢(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回家吃飯!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緯的經歷(上)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七三二 新瓊州(五)七五九 居庸關下(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四章 難民(上)七四五 意料之外的勞動力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七四二 莊園(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責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五百零八章 馬尼拉防禦戰(上)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六百五十章 一步到位(中)第五十二章 D日來臨第二百二十八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喬遷之喜(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體大會(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百八十章 作一塊絆腳石!七二六 陳濤的婚事(七)第二百五十章 魔鬼與幽靈船?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一百六十七章 玫瑰盛開(中)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七百零九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四)第三百九十章 老大,有人搶怪!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第四十三章 情報戰線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基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南海的心事(下)七八八 最好的機會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六百六十章 女婿們(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議(一)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扣帽子?第六百零七章 在廣州(上)第四百六十章 球場閒話(上)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二百零二章 聰明的信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意外的要求(二)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走馬取登州(四)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完本感言第二百零四章 歷史的慣性?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一百二十章 我們的來歷(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突襲(下)第二百二十章 馬尼拉(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七九零 淡定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四十五章 戰爭起因:狗拿耗子的荷蘭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錢閣老的新建議第四百四十二章 班師第六章 我們地精有炸藥!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七十六章 千戶官的疑惑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吃黑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二百五十八章 黎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五百六十九章 撤軍(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馬尼拉(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喬遷之喜(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六十六章 開戰的理由?看你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