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戰後的山東

隨着黃縣叛軍的徹底覆滅,讓大明朝廷爲之頭痛了一年多的登州叛亂終於平息,但當地的麻煩還遠未結束。執掌帥印的朱大典爲此忙得焦頭爛額,戰俘問題只是其中之一,需要他要操心的地方實在太多。

——仗打完了,幾萬大軍卻依舊駐紮在登州附近,每天光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大數目,負責後勤的巡按謝三寶爲此叫苦不迭。他幾次三番提出行營應該儘快把各路軍隊遣返回去,可說易行難。當初辛辛苦苦把那些丘八大爺召集過來,如今取得勝利了,還沒論功行賞就想把人打發走?哪兒這麼容易!

一場大戰結束之後,對傷亡者予以撫卹,對軍功者給予獎賞,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這本是題中應有之意。大明朝立國多年,這一套程序倒也頗爲完善。何況這次還是打了勝仗,本應該正是大家興高采烈排隊分果子的時候,可朱大典以及整個行營系統的文官們現在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爲他們不知道這功勞應該怎麼計算。

——還是由於那支瓊海軍!

如果根據“正常”的記功模式:無論按殺賊,奪城,斬首,繳獲……任何一種方式來計算功勳,瓊海軍都在這一次的平叛戰爭中都獨佔了鰲頭——他們幾乎是憑着一己之力把山東叛軍給滅了個乾淨。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平叛的最後一戰,親眼看到那支短毛軍是如何不出一兵一卒,僅用遠程火器就將大明軍強攻數次都未能取下的縣城籠罩在一片火焰與煙霧之中,朱大典或者其他明王朝的文臣武將,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對方僅用兩千餘人就創造出如此戰績的。

當然現在他們是確信無疑了,就是各路軍頭對此也不好再有什麼異議——叛軍的戰力他們已經親身領略過,不是什麼軟柿子。如果沒有短毛的火器,光憑朝廷自己的力量,就算能在野戰中將叛軍擊敗,甚至收復黃縣,但這登州府是萬萬拿不下來的,到時候戰禍延綿,沒個一兩年怕是完不了事——這一點就是最爲狂傲的遼東軍也不得不承認。

所以對瓊海軍理應占據此次平叛戰役的頭功,各家軍頭其實並無異議。但榮譽可以給他們,利益卻不能。各家各路的數萬軍隊到這邊來可不是爲了做一回旁觀者就走的。何況軍隊從來不是能講道理的團體,若是朝廷把封賞都給了只有區區兩千人的瓊州軍,而不能給剩餘幾萬兵丁一個過得去的交代,那這登州府怕是馬上要引發第二次兵變。

好在瓊州軍在這方面很識相,他們主動表示對朝廷的官職不感興趣,所以功勞什麼你們自己看着辦罷。甚至於連金錢方面,他們看得也不是很重,有當然好,若一時拿不出來,也可以先欠着——只要當官兒的打個欠條就行。反正按照協議海南島每年都要上繳給大明若干財賦,到時候直接從上繳裡面扣除就行了。

瓊海軍所要求的只有人力資源一項:他們把大批叛軍俘虜及其家屬,還有那些自願跟隨的流民用船隻運到南方海島上去開荒。從理智上說朱大典知道朝廷不該答應這要求——國以民立,老百姓都跑光了還成個什麼國家呢。可當前的形勢卻又令他不得不對此予以默認——這些人如果還留在登州府,行營還得四處籌措糧草供給他們,可眼下行營的存糧連養兵都快不夠了,哪兒還養得起那麼多俘虜和老百姓?到時候又將全是自己的麻煩。

當然如果沒辦法也就只好硬撐,可現在既然有個冤大頭自願出錢出糧,那當然是把這包袱扔給對方解決了。所以行營上下對此都是非常歡迎的。

不過朱大典和他手下的整個文官團隊卻無論如何也不敢把與瓊州軍達成的這項協議正大光明寫到朝廷奏報上,因爲這不符合規矩——作爲一羣富有經驗的老官僚,他們深知“規矩”二字在官場中的重要性:一切按以往規矩辦,即使錯了,那也是規矩有問題,與本人無關。而如果擅自打破了某些規則……哪怕辦成了,也免不了口水一大堆。若是其中稍稍出了一點差錯,那更是會變成了不得的大罪。

他們完全可以想象,如果當真傻乎乎把這事情寫上去了,將會在朝廷中遭遇到什麼樣的待遇——那幫儒生酸丁肯定會把各種各樣大帽子扣到這邊頭上,什麼身爲父母官卻拋棄子民啊;買賣人口去海外喪盡天良啊……反正怎麼難聽怎麼說。至於這些人留在登州府會不會被餓死,會不會惹出其他麻煩來……那些評論者是不關心的,他們只是要找個理由噴人而已。

——於是朱大典等人就不知道該怎麼分配軍功了,按真實情況上報?捱罵。搞一份虛假奏報上去……當大明朝的廠衛機構是假的?更何況還有監軍太監在這裡看着。

最終他們只能把這裡的情況寫成密奏,委託呂直先派人悄悄送去京城請示聖裁——皇帝做出的決斷,終歸好解釋一點。而登州這邊的狀況就先拖延下來了,大家安心等待。

……

比起文官的鬱悶來,山東行營的各路武將們這段時間倒是很愉快。大明軍這些年來每況愈下,難得打一次勝仗,雖然並非是由他們親手取得,好歹也是勝利者中的一員。無論將來評功結果如何,終究算是有功勞的——希望往往在沒有變成現實以前才最是美好。對於廣大普通的明軍官兵而言,在取得勝戰之後,賞賜還沒發下來的時候,纔是他們心情最好的時候。真正到了要兌現的關頭,卻多半會感到失望。

但眼下卻還不用爲這個發愁,難得出兵在外又不用打仗,有些無聊官兵們就每天在登州府內外到處閒逛耍子。經過戰亂以後的登州府當然遠遠不如先前那樣繁華,但畢竟總體環境已經安定下來,各種商品和服務業還是在慢慢恢復。

就連城外的流民大營,那些爲了生存下去的難民們也必須要設法賺錢生存下去。男人們可以出賣勞動力,而女人……往往只要幾個小麪餅或者一小碗糙米就能換到一晚上的全套服務,亂世中人是最不值錢的。

軍隊是她們最大的主顧,這時候的官軍手頭都比較寬裕——黃縣決戰時瓊海軍把最後抓俘虜的功勞讓給了他們,這使得各路軍將都能分潤到一些功勞,同時也趁機從叛軍手裡搜刮到不少浮財。再加上朝廷方面在得到叛亂被徹底平息之後大喜過望,先期派發下了數萬兩白銀作爲酬勞。同樣是由於瓊海軍沒有出面爭奪,這筆錢大部分被分發給行營官兵,算是預支的賞錢。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生事,但在登州府這裡卻沒這個問題——又是瓊州軍,他們在這方面十分嚴厲。曾經有幾個青州軍的兵痞子在難民營地裡鬧事,還殺了人。瓊州軍的人過來處理,想要將那殺人士兵帶走。結果青州軍的首領不樂意了——打狗還要看主人呢,大家都是大明軍鎮,你有什麼資格處置我們的人!

青州軍將那士兵藏到了軍營裡,揚言你們有本事就來軍營裡抓人——結果瓊海軍不但出動包圍了此地,還帶來幾門大炮,黑洞洞炮口直接瞄準了青州軍的營帳,一點沒給這些“友軍”面子。

“……我們從大明得到的指令是清除登州府地面上的所有叛逆,包庇窩藏殺人罪犯毫無疑問也屬於叛亂行爲,如果貴軍繼續堅持要這樣做,我們將不得不按對付叛軍的方法處置。”

即使當着巡撫朱大典面前,瓊海軍那位名叫北緯的冷麪酷哥也如此宣稱,最後是青州軍服軟認慫,交出了那個肇事兵卒,然後眼看着那傢伙被掛在絞刑架上漂來蕩去,直到化作一具乾屍還在那兒掛着。

打那以後登州城附近的秩序就很容易管理了,基本上只要看到有綠皮官兵出現,就是正在打架的也立刻作鳥獸散。而且總體上來說,只要不去觸犯他們的條例,瓊州軍還是很好相處的——早就跟他們交上朋友的川軍自不用說,諸軍中最爲傲氣的遼軍現在也很佩服他們。小將軍吳三桂開口閉口就喊北緯作“師傅”,平時經常出入於瓊州軍的營地中,與他們切磋各種軍事技能。

其他各路軍將也都儘量與瓊州軍搞好關係,哪怕僅僅爲了換糧食——行營糧臺給的補給中有很多粗糧糙米棒子麪之類,士兵們都不愛吃,乾脆按一定比例去跟瓊州軍換精糧。那些綠皮短毛們在這方面表現的很大度:正常如果是三比一標準的,他們就按二比一換。如果粗糧實在太差,只能按五比一甚至更少的,他們也同意按三比或者四比一的標準折換成大米。

於是在這段時間,大明山東行營中對於海南瓊州軍的評價開始在兩個極端間搖擺:一方面,“瓊州軍囂張跋扈”的言論仍舊保持不變;而另外一邊,“短毛做事情很上路”的觀點也漸漸開始流行起來。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衝擊(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線方針(下)第二百八十章 提案(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於發帖的報酬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與和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七百零二章 大開眼界(中)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步到位(上)第三百零六章 “非正式”的代表團第一百一十五章 漫長的一日(下)第一百零一章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第二百九十八章 僵持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四百三十二章 新移民(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八十九章 僱傭合同第九十二章 戰略規劃第六百章 說服(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二百三十章 我叫MT!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五百四十章 臨時性佔領?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體大會(八)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四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七十章 撤軍(中)第二百三十章 我叫MT!第二十六章 女孩子們的勇氣第五百一十四章 這一夜(上)第四百零三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軍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五百七十九章 開業大吉(下)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三百四十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八章 待遇變更(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三百四十六章 錢謙益的策略(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工資啦第二百五十七章 黎明(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吃虧與佔便宜(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解大爺的桃花運?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來臨第八十五章 殺雞給猴看七四七 判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爭的腳步第五百二十四章 喬遷之喜(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自尋死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飛來的情報?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薦”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強女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談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俘營(下)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間第五百零五章 白燕灘的慌亂(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陳濤的日記(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謀劃(下)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九十五章 武器與戰術——適應的纔是最好的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三百零九章 比試?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代桃僵(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將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一件驚喜第三百七十四章 走馬取登州(十)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來臨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假日(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德的策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四十五章 戰爭起因:狗拿耗子的荷蘭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喬遷之喜(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決斷(中)七七七 曹督公的忌諱第十五章 凌寧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