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

自從登州府的補給送達之後,明軍就停止了跟瓊州軍在後勤方面的較量。倒不是因爲解席擺闊氣請客的緣故——長官大吃大喝而下面餓着肚皮這種事情在明軍中非常普遍,瓊海軍的將官們奢華一點並不能讓對方感到意外。最多,只是對於瓊州方面的品位感到新奇而已。

讓他們感到震撼的主要原因,卻是那排成長長一串的補給車隊在數萬明軍面前招搖過市,運送的物資讓不少人看在眼裡了。這沉重打擊了那位大明軍後勤工作的總負責人,巡按謝三寶大人的自信心——要滿足幾萬大軍的供應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位謝巡按一直在爲此焦頭爛額。幸虧山東這邊原本富裕,民間大牲口和車輛很多,先前被叛軍搶來無數,除了組建“驢騎兵”以外也大量用來運輸。後來叛軍在倉促之間不戰而退,這些搶來的輜重牲口自是毫不吝惜,能帶的帶走,帶不走的就大量被丟棄甚至毀壞,一段時間內沙河至黃縣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見被拋棄的大青驢子。

謝三寶把這些牲畜車輛收集組織起來,運糧到營中,然後把驢子宰掉充當軍糧,木頭車則拆掉充當攻城器械的材料,最大限度滿足了部隊需要——他原先是很爲此感到自豪的,可隨後便看到了瓊州軍的輜重隊……

區區兩千人不到的隊伍,其補給規模竟然相當於他這邊上萬大軍!而且運來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對於一支連活豬,蔬菜,甚至餐後水果都能千里迢迢從南方運過來的部隊,再跟他們比後勤實在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不是因爲如今瓊州軍在這黃縣戰場上早已兇名在外,先前表現出來的態度又極其強硬,而行營方面怕逼反了他們,也竭力約束諸軍不得前去騷擾,恐怕會有人忍不住動手搶劫呢——至少遼東軍內部這樣的叫囂就不少。但偏偏軍中第一悍將祖大弼和公認的遼東軍明日之星小將軍吳三桂都不贊成,遼東諸將才勉強抑制住貪念,沒衝出去找死。

確實是在找死,如果他們敢動手搶的話——糧道守護一向是瓊海軍的重中之重,他們先前之所以不設補給線就是擔心輜重隊被劫。登州府的人手一直極其緊張,這次本來也是抽不出更多人力護送輜重的,幸虧前段時間解席這邊先派了一個連回去——把前次戰鬥中繳獲的大量驢馬牲口送回登州,這纔有了能夠組織這支龐大運輸隊的人力和畜力。

在靠近明軍大營之後,北緯又派出一個連隊加入護送隊——在別人看來靠近明軍大營應該是安全了,在瓊海軍眼中卻恰好相反。四百多名火槍手以臨戰態勢護送着車隊經過明軍大營外側,在一片或嫉妒或貪婪的眼光中把那上百輛大車拖進了瓊州軍營地。

就在解席請客吃飯的當天晚上,瓊州軍的營地裡也鬧騰到半夜,士兵們開了個篝火晚會。瓊州軍的娛樂活動也是典型的集體式——以連隊爲單位飈歌,從“我是一個兵”到“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各類傳統軍旅歌曲層出不窮,當然歌詞都作了一些小小改動,不過不在乎荒腔跑調,總體就是比誰嗓門大的剛陽特性仍在。

……

可以想象,這一晚上與他們作鄰居的那支明軍部隊有多麼鬱悶——古代任何一支軍隊,在入夜之後都是嚴禁喧譁的,怕引發營嘯。偏偏隔壁這支隊伍反其道而行之,鬧騰得比營嘯還兇猛。如果不是自家那幾位前去赴宴的將官都已經一個個喝得紅光滿面,醉醺醺還帶着禮物安全回到了自家營寨裡,他們幾乎要以爲是瓊州軍想對他們動手了。

山坡下面的明軍大營距離此地較遠,但夜間的喧鬧依然傳到了這一邊。在山東大營主帳那邊,巡撫朱大典,巡按謝三寶,監軍高起潛,呂直等數位明軍統領都站在帳篷外面,擡首注視着那片喧囂的山坡,臉上神情卻各有不同。

高起潛自然是所有人中最爲苦大仇深的一個——自從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以“監視諸軍”名義出宮行走以來,一路上都是受到阿諛奉承,何曾受到過前幾天那樣的屈辱!

要知道就算那些心裡面瞧不起他的文官督撫,至少表面上也是客客氣氣,很給面子——畢竟他代表了皇帝。可偏偏這兩個反賊——沒錯兒,高起潛到現在始終堅持稱瓊海軍爲反賊,他堅信這幫人絕對不是真心投降大明,眼下不過暫時服軟,遲早有一天會露出真面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高太監的判斷完全正確——居然敢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

高起潛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個姓解的高個兒匪首居高臨下睥睨斜視看他的眼神——就是宮中貴人裡頭,有資格用這種赤裸裸蔑視目光看他的人也沒幾個。

“一窩子狂妄悖逆之徒,終是賊性不改,竟敢夜嘯軍營,意圖作亂,當速以軍法治之!”

高起潛此刻恨不得能把那夥賊人統統砍頭,但旁邊朱大巡撫只是翻了翻白眼——軍法?哪家的軍法?從一開始人家就正大光明宣稱那支部隊不受大明朝廷管轄了!

儘管朱大典當天便把與瓊州軍統領見面的情況原原本本寫在奏章裡,那句大逆不道之語自然是被着重提及,連同高起潛的密報與彈劾一起送往京城——雖然沒能看到高太監的密奏,但他也完全能猜到那裡面寫了些什麼。

可那又能如何?朱大典非常清楚,這些奏章遞上去,充其量只能把當前京師裡盲目的樂觀情緒打掉一些,讓那些神氣活現的東林黨收斂一點,僅此而已。朝廷諸公是不可能在這場山東叛亂還沒徹底平息的時候,再去激怒另外一股子強大軍力的。

所以朱大典的上書中只是據實記述了自己和那位解團長的每一句對話,而沒有做任何傾向性的評論。他只能這麼做——如果自己在上書中也和高起潛一樣說瓊州軍仍是反賊,不要說此刻正捧着招安之功得意洋洋的東林黨人,就是那位剛剛升任兩廣總督,聖眷肯定在他之上的熊文燦也會跳出來拼老命的——咱們南方督撫好容易才把反賊招降成爲官軍,還拉來一支武裝幫你們平叛,到你們山東這邊又把官軍逼成反賊了?你們這怎麼辦事的?要是南方數省重新糜亂起來,這罪名你來承擔?

這並不是胡思亂想,換了他朱大典處在對方的位置上肯定也會這麼想這麼幹,自己已經賦閒了太長時間,這次得任山東巡撫本就是意外之喜——先前那位因爲平叛不利被撤職了,其他有資歷,有關係的人又大都不願接手這個爛攤子,這才輪到他無黨無派的朱某人從夾縫裡擠上臺。

只沒想到冷竈里居然摘出個熱山芋來,上任以後輕輕鬆鬆連一戰都沒打就解圍了萊州,現在更是將叛軍團團包圍,眼看着就能完美落幕了。但朱大典很清醒——這只是運氣,自己的根基還很薄弱,根本不足以去跟東林黨加上兩廣總督這樣的大勢力硬碰硬。所以這捅馬蜂窩的工作,還是交給身邊那位高太監去做吧——反正閹黨跟東林黨本就是死對頭,雙方哪天不咬個雞飛狗跳反倒不對頭了。

而在行營這邊,他所求的也只是個穩定,不能有任何差錯。無論那幫子短毛有多麼囂張跋扈,只要他們沒有真正把造反行動付諸實施,朝廷和自己就不會有什麼實質性動作。

現在想來,那個自稱團長的解某人之所以從一開始便那麼強硬,口口聲聲你管不着咱們,一點不怕翻臉,大概就是吃定了自己和朝廷的這種求穩心態吧?只不知道對方是歪打正着的碰上了,還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採取的策略,如果是後者,這羣海外髡人對於大明朝廷的官場政治,對於他們這些文官的瞭解可太深了。

……

“聽其音律,彷彿和歌之聲,吾以爲那不過南軍特立獨行爾,未必是想作亂……謝大人以爲呢?”

想了那麼半天,顧慮重重的朱大典難得反駁了一次監軍太監的意見,但他顯然不準備獨自背這黑鍋,立刻拉上旁邊巡按一起。那位謝三寶也是正宗文官,當然可以理解朱大典的顧慮。巡按大都是御史言官出身,說話一向沒什麼顧忌,何況昨日所受到的刺激仍在心頭,直截了當道:

“昨日才得了那麼多補給呢,難免想要慶賀一番……切,那幫子南軍到底是怎麼配置的?區區兩千人就要那麼多補給,換成我大明軍,供應兩萬人都夠了。”

“據說他們從瓊州島上專程運來水果榨汁喝,並且還以冰塊鎮之。”

旁邊另一位監軍太監呂直忽然插口道,這位呂太監平素雖不象高太監那樣高調,甚至很少開口,但在座諸人卻沒一個敢輕視他的。因爲據說,僅僅是據說——這位呂公公背後有內廠的影子。真實性如何沒人去證實過,但至少,他的消息極其靈通,這一點卻是千真萬確。

此時雖然已進入九月秋涼時節,夜間仍有暑熱逼人。軍中條件簡陋,帳篷裡面又是悶熱逼仄,動不動就是一身臭汗。這些大員待遇雖好,也不過常備茶水解渴而已。此刻驟然聽到呂直的言語,幾個人喉嚨裡都情不自禁咕嚕一聲,竟然隱隱有幾分曹孟德望梅止渴,口舌生津的意味來。

那支南方軍居然奢侈到如此地步!……這年月就算專門有冰庫貯冰的皇宮大內,因爲盛夏時要到處賞賜王公大臣,到了這時候也未必能有冰塊留存了。如今就連皇上要吃水果也只能用井水鎮一鎮。可他們一幫子臭當兵的,還是在這戰場上面,竟然……對於皇帝無比忠心的高起潛只感到眼皮子突突直跳,心頭一股無名怒火愈發膨脹起來。就是先前被那解某人鄙視,都從沒那麼憤怒過。

“逆賊啊!逆賊……朱大人,那些人如此喧鬧,絲毫不把我大明軍夜禁之令放在眼中,豈可以一句‘特立獨行’就輕輕放過!”

這傢伙有點偏執了……可以理解,太監麼,總是見不得別人好。雖然自己也很嫉妒……朱大典看了旁邊怒髮衝冠的高公公一眼,淡淡迴應道:

“此時深夜之間,縱使有敵軍前來襲營,亦只能令各軍謹守營寨,以免混亂。無論我方有何處置之策,也只能等明日施行。”

畢竟是兩榜進士出身,朱大典一句話就說得那高起潛啞口無言——是啊,大明軍中夜間禁止喧譁,就是怕亂。眼下深更半夜的,你想法再多,哪怕是想要攻擊人家瓊州軍,卻都只能等明天再說——當然真到了明天天亮,那邊要沒什麼動亂的話,證明這邊只是在胡思亂想,那也沒理由做什麼動作了。

見高起潛面色難看,也不想徹底得罪了他,朱大典又補充一句:

“高監毋庸擔心,那邊與南軍最近的寨子,乃是遼東軍所部,遼鎮乃我軍中第一精銳,此時必然已有防備,南軍縱有變亂,相信定可彈壓得住。”

……

朱大典所言不虛——此時在明軍大營最外圍,遼東關寧軍的營寨中,全軍都已經被驚擾起來。張弓搭箭地做好了防突襲準備後,才發現只是對面山坡上在唱歌,這幫被驚擾了好夢的遼東軍丘八大爺們頓時破口大罵起來:

“他孃的,瓊鎮那幫綠皮半夜裡不睡覺嚎喪啊!”

“該不是要鬧譁變吧,聽說他們斷糧了?”

“要鬧也是前幾天鬧,昨個兒剛運了那麼多東西進去,現在還鬧個鬼——要說隔壁川軍營鬧起來還差不多……奶奶的,想到那些好東西,連老子都想鬧一鬧!”

——這幫遼鎮官兵對於鬧糧鬧餉是頗有心得的,只看看這形勢,再聽聽對面那中氣十足,音調中充滿了快樂情緒的歌聲,便知道這晚上壓根兒不會有什麼事情,無非那幫子綠皮吃飽了撐得慌瞎折騰而已。

大多數官兵一邊充滿嫉妒的罵罵咧咧,一邊丟下武器回去睡覺了,只有一位白袍小將軍猶自站在瞭望臺上,看着對面山坡上那片威嚴肅穆,而又充滿活力的軍寨,暗握雙拳。

“……我行我素,無所顧忌,大丈夫當如是!”

七一九 新的合作(七)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四百九十章 衣食住行(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讓子彈飛(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三百二十一章 短毛軍的秘密?七六零 居庸關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舒中的婚事(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第十三章 209mm!超級大迫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二百章 優勢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四十二章 一個明朝小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六百八十三章 馮博士的信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五十一章 挖坑的技巧第五百七十章 撤軍(中)七七四 天命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七三一 新瓊州(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四百五十七章 全體大會(八)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婚姻大事(上)第四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七五一 大優惠第一百章 大明官場的動向第一百零六章 底線,原則,以及行動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醒第二百零一章 夢幻級武器第七百零四章 餘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火!開火!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五百二十四章 喬遷之喜(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長的一日(中)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別待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玫瑰盛開(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十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裂痕七一八 新的合作(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動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紀的防暴警第二百五十七章 黎明(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中)七四二 莊園(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待遇變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凱恩斯·林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章 旅順口(上)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煩事(下)第七百零九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四)第一百章 大明官場的動向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三十八章 沒有鋼筋?照做混凝土!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來回回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旅順口(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於找死和等死的小小差別第五百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的陳濤第六百九十章 儀式第二百章 優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七八七 塔防第一百三十六章 吃大戶(上)第六百三十章 決斷(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遲到的第二艦隊第五百二十章 咱們要自力更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飛來的情報?七一七 新的合作(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要求(三)第六十六章 開戰的理由?看你不順眼第四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設備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總工的巧克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