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

正當北京城裡熱熱鬧鬧,上演着一場又一場政治活劇的時候,海南島這邊也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

雖然朝廷招安的旨意還沒正式下達,但兩廣地區的明朝官員,無論文臣武將,其實都早已確定:這仗肯定是打不起來啦——他們可是看見過瓊海號發威的。那天這艘大鐵船突入珠江口,炮轟廣州城的赫赫雄姿相信已令很多人永生難忘。就算那天藏得深躲得快沒能親眼看到的,事後去珠江口兩岸的幾處炮臺遺蹟憑弔一下,也足以令其打消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原來一心主戰的總督王尊德已經死了,而新到任的總督熊文燦和廣州官員是一個心思——絕對不要再去招惹短毛。就算朝廷再下旨要求討伐,他也肯定陽奉陰違。若是對方打上門來……那索性投降拉倒,反正短毛對明臣一向很寬容——海南島上那些活蹦亂跳的“大明忠臣”在廣州這邊起到了極好的宣傳作用。

就這樣,在經歷了最初的絕望,中期的惶恐,以及後期的疑惑之後,廣州地區的士民官商終於還是慢慢平靜下來,比起當初的瓊州府,他們與海南之間畢竟隔着大海,還是很能給人以安全感的。既然大明軍不敢去海上找人家的麻煩,短毛也不想進攻廣州城,那麼大家就相安無事罷,日子該咋過還咋過。

廣州府本就是明帝國南方最爲重要的經濟門戶,如今隨着南海戰事的平息,當地的經濟活動又開始重新興盛起來。而且,由於短毛的介入,甚至比從前還略有提升。

以往每年夏冬兩季,在廣州府都會聚集大量來自海外的商人。他們藉着“朝貢”名義前來大量收購生絲瓷器等中國特產運往海外,獲利巨大,這可以說是最早的“廣交會”。只是前幾年由於南海風雲變幻,王尊德一心整軍備戰,又是個不太通經濟的老古板,他以“預防奸細”爲名嚴格控制流動人口,結果擁有無線電報的短毛信息傳遞完全不受影響,倒是本地正常經貿行爲受到重大打擊,交易會硬生生被中止了兩年。令無數以此爲生的商家船戶急得跳腳。

到如今換了新總督上任,受鄭家人影響,熊文燦對於海外貿易的重要性認識度總算比原來那位要高一些,而且現在反正南海上都是短毛天下,廣州城也沒什麼好防備的了,於是今年夏天的“廣交會”得以續開。商戶們積攢了兩年多的熱情一下子盡情釋放出來。五到六月間,整個廣州港的貿易吞吐量大增,連帶着周邊港口也一起跟着繁榮。而在這其中,海南白沙港毫無疑問是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其知名度通過海商與水手們的口口相傳,迅速在整個東南亞的商界傳播開來……

穿越衆這邊,原以爲趕跑了荷蘭與西班牙的勢力,會導致大陸沿海的對外貿易受到影響,如今才發現並非如此——原來大明帝國只對那些向它朝貢的藩屬國開放市場。比如蘇祿,緬甸,南掌(老撾),暹羅,琉球等小國,歐洲國家全都不在其中。因此荷蘭與西班牙等國本來就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來自明帝國的優質產品,他們只是仗着船堅炮利,威逼商船前往臺灣和他們進行交易,或者直接在海上搶劫。一句話:在明帝國的貿易體系中,西洋人屬於不請自來的惡客,他們本就不該是主角。

到如今這些不受歡迎的客人被瓊海軍趕走了;而以往非常猖獗的海盜團伙也同時一掃而空;再加上鄭家那邊畏懼瓊海號的威勢,雖然雙方從來沒有正式劃分過地盤,但鄭家船隊自從瓊州保衛戰之後就再也不敢在兩廣海域收過路商船保護費,於是這一片海域上頓時變得非常“安全”起來,來來往往商船不斷。

除了來自暹羅,緬甸等大明藩屬國的商船外,還有許多包着白頭巾的阿拉伯人——這纔是東亞貿易真正的老主顧。從漢唐時期就跟華人做生意的,儘管他們買了這邊的貨最終目標還是倒賣給西洋人,但大多數華商還是習慣跟他們交易,有些甚至是有着上百年幾輩子合作關係的老主顧。有些阿拉伯人已在中原居住多年,除了相貌差異,在語言,習慣等方面已與華人差別不大,當然,在宗教方面的信仰依然堅固——這個年代的阿拉伯人幾乎都是穆斯林,沒有例外。

於是最近這段時間來到瓊州府的穆斯林也是大增,大市場上到處可以看見一窩一窩的小白帽子鑽來鑽去。他們操着一口幾乎與華人毫無二致的熟練漢語討價還價,或是拿起商品評頭論足,其內行程度絕對要超過他們那些明帝國的同行。

茱莉這些日子就接待了好幾撥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大客戶”,從前她在香港擔任高級經理人的時候就跟阿拉伯人打過交道,那些來自海灣產油國家的買主歷來被認爲是最佳客戶——他們花錢大方,很少挑三揀四,除了在信譽方面偶爾稍稍會有點小瑕疵,其它一切都很完美。

而眼前這些阿拉伯的前輩們卻讓茱莉險些以爲自己碰上了一羣溫州人——精明,算計,喜歡就每一個微小細節討價還價,唯一好處是說話算話,說到一定做到。其實茱莉自己也正是這個性子,但所謂“同性相斥”麼,幾輪談判過後,她看這些阿拉伯商人就很不順眼。

“……真受不了啊,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斤斤計較的穆斯林。”

在又一次從談判桌上退下來之後,其實一點沒吃虧的茱莉依然發出了抱怨的聲音——對她來說沒佔到大便宜就是吃虧了。旁邊正爲她整理資料,順帶着幫忙泡咖啡的小秘書許春蘭立即擡起頭:

“既然總經理不喜歡他們,趕走就是了,本來這些人也是被廣州趕出來的麼。連大明都不接納的客戶,我們爲什麼要待如上賓?”

這小姑娘現在其實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幾次茱莉不在瓊州府的時候,都是由她負責維持貿易公司的日常運作,倒也幹得井井有條。不過只要茱莉一回來,她總是立即收斂精明,安安心心待在人生偶像身邊做個端茶送水的小丫頭,茱莉幾次想安排她去別處擔任個小主管什麼,卻都被拒絕。可以說,對於許春蘭她們這一批小秘書來說,茱莉就是她們的天,如果女經理對誰不滿意,小秘書們一準同仇敵愾撲上去,哪怕用牙齒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來。

面對有些過於熱心的小部下,茱莉禁不住尷尬笑了笑:

“噢,不,趕走可不行,我們好不容易纔把人吸引過來呢。通過這些阿拉伯人可以聯繫到奧斯曼土耳其,那可是強盛堪比羅馬的大帝國,市場無比廣大,也就是大明那些笨蛋官僚不識貨,才把這些人推到我們這些來了……”

這些阿拉伯客商之所以來到海南,很大程度上要拜大明帝國那死板的外貿政策之賜——大明朝實施所謂“堪合”制度,理論上,即使是來自藩屬國的船隻,也只有被明政府承認,擁有“堪合”的朝貢團才能獲得在港口貿易的資格。在明嘉靖年間爲了爭奪進貢名額,日本的兩個朝貢團還自相殘殺過。雖然到後期管理鬆弛,入港之船隻要賄賂官員就能被允許貿易,但也正是因爲沒有規矩,港口官員和監查太監貪得無厭,隨意制定徵稅標準,也着實令海商們感到厭煩。

以前他們沒得選,但現在不同了——基本上,只要有海商在廣州碼頭上顯露出失意或者喪氣的模樣,旁邊就會有個閒漢子湊上來……

“誒,這位客人,廣州府的貨物不合您意?哦,沒文書不許貿易?那有沒有興趣到瓊州白沙港去看看,那裡有個非常大的市場,貨品比這邊豐富百倍,而且也不要什麼朝廷文書……遠?不算遠,這裡往南順風兩天就到。要不信我跟您一起過去,到時候您覺得合適隨便給兩個賞錢就是了。”

——就這樣,一批又一批在明朝官員那邊碰了壁的海商報着試試看心理來到海南,當然只要他們進了白沙港,到大市場裡面隨便逛逛,再看到貿易公司的活招牌“水晶宮”,就沒一個想走的。帶他們過來的閒漢往往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賞錢,再搭個便船返回廣州,繼續進行“帶路黨”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大明沿海港口的閒人們開始加入“帶路黨”行列,不僅僅是廣州,包括福建那邊月港,泉州,寧波等地也陸續有交易船動身前來海南瓊州。這裡除了貨品豐富外,碼頭人員那遠比明朝官員高效而實際的管理方式也令這些海商非常滿意。

而瓊州府也因此而幾乎變成了東南亞有色人種展覽會,每天都有大量各式人等登陸。港口碼頭不分白天黑夜總是人聲鼎沸,幾乎成了一座不夜城。包括王璞在內,許多明朝本地人都對此驚歎不已。但在穿越衆眼裡,眼下這情形卻是再熟悉不過——後世任何一座城市的夜市都是如此。

“不容易啊,來到海南島三年,總算把這裡改造的有點像家鄉了……雖然只有這一小塊地方。”

某個晚上,當茱莉與胡雯並肩站在貿易公司的六層小樓頂上,望着碼頭那邊一片光明時,禁不住發出如此感慨——這很可能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爲明亮的地方了。

而旁邊胡雯則滿懷信心的揮舞着手臂:

“現在就這麼一處,但是遲早,我們會讓中原大地上處處如此的,我們一定能做到!”

第二十章 新年期望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堆麻煩事(上)七九一 亡命衝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學徒第六百二十四章 船上的戲班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二十章 馬尼拉(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女人當家(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色旗飄揚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五百零四章 白燕灘的慌亂(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於物資和人員的準備……第五百一十八章 受降儀式第一百二十章 我們的來歷(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希望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七一七 新的合作(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開業大吉(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補辦與通融第七十一章 戰利品,以及……俘虜第六百九十八章 鐵桿(上)第一百一十章 做人不要太囂張第五百五十七章 回家吃飯!第一百零九章 在船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走馬取登州(七)第五十九章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攻!進攻!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第三百三十九章 瓊州府的未來(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脣槍舌劍(五)第一百六十章 一些“小”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兵七九三 賭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第一百一十三章 漫長的一日(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七七七 曹督公的忌諱七四四 酒話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第十三章 209mm!超級大迫七二七 向南第二十六章 女孩子們的勇氣第七章 靠!突然襲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短毛軍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七章 釣魚七八三 開火七二八 新瓊州(一)第九十八章 大大小小的美女們七八七 塔防第四十八章 作戰代號:桶狹間第三百零九章 比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七十七章 較量!明朝千戶官VS退伍偵察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打硬仗?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觀點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一章 初到貴境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魏的疑惑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四百八十章 小胖子的莊園第六百二十二章 幾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客戶!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場開到北京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四百二十三章 昭雪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千名家丁?!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四百四十五章 妹子來了(下)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九十七章 革命與請客吃飯第三百七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海上精靈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二章 大明朝?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十六章 建設展開第五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反擊第六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反擊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