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我國九尾妖狐就出自華夏,而據我所知妖狐一直都未死亡!”梅川杏子可算是說了一句讓我開心的話。
小姑娘還是可以的嘛,居然都勇於承認九尾狐是來自我們華夏的了,這點我還是欣賞的。
只是這九尾狐跟人有啥區別?那是妖狐好不好,而且還是傳說中的。
九尾狐我當然知道,封神榜裡的妲己嘛,據說封神時期也是一筆巫禍之亂,自封神榜後世間再無仙神妖魔。
哪怕是有,野絕對沒有這個之前多,只是少數部分的傳說,
梅川杏子說:“玉藻前就是九尾狐所化,她迷惑天皇,想借此修煉,重返天庭。
天皇不上朝,天天享樂以至於最後甚至染病在牀,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議論。
而也有人傳出,獲得了了九尾狐的心臟就可以長生不老!”
看來,這纔是梅川杏子想要說的吧?
她說的這個,我可以相信,但是我怎麼沒有聽說過九尾狐的心臟可以讓人長生不老?
九尾狐,古代傳說中的奇獸。傳說中,九尾狐乃四腳怪獸,通體上下長有火紅色的絨毛。善變化,蠱惑。
幸喜吃人,常用其嬰兒哭泣聲引人來探也。
九尾狐出,乃世將大亂之象。
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現在原始宗教的圖騰信仰中。
《山海經》就記有青丘九尾狐。解讀這些古老記載,九尾狐其實是位於東方或南方的青丘這個地方原始部族的圖騰物,《山海經》說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脅敵人、保護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性。
又說“食者不蠱”——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氣的侵害,這顯然是與九尾狐圖騰信仰相關的原始巫術,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在上古有一個夏族大禹娶塗山族女子的神話,此中牽涉一個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
據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和《藝文類聚》卷九九所引《呂氏春秋》佚文記載,大禹來到塗山遇見一隻九尾白狐,並聽見塗山人唱歌,說“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裡“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於是大禹便娶了塗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嬌。
由於神話記載得很晚,明顯加進後世思想文化觀念,如果恢復其本來面貌,便是大禹在塗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
這個人獸婚配神話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義,乃是塗山氏是一個以九尾狐爲圖騰物的部族,九尾白狐被塗山氏當作自己的祖先。
由於九尾狐有這麼一件很風光的事情,所以後代的狐狸精們總喜歡驕傲地說自己是塗山後裔,炫耀血統的高貴。
九尾狐形象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九尾”,據說狐狸的尾巴是儲存靈氣的地方,當修煉中吸收了足夠的天地靈氣,尾巴就會一分爲二,到最終裂變成爲九條尾巴。
當靈狐擁有九條尾巴之後,就會有不死之身,位列仙族。
這是唯一一個提到跟長生有少許關聯的事情。
但是問題也來了,這說的是不死之身,九尾狐基本上可以說是妖仙了,長生不老不是也挺正常的嗎?
但是,這已經是成仙的級別了。
道教裡把那些先天存在的主宰,稱作神;而人通過修煉而達到長生境界的稱爲仙。
早期道教宣揚的是肉體成仙,即肉體的不老不死。
西遊記裡孫悟空拜師須菩提祖師,學得一身好武藝。
孫悟空學藝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習得長生不老之法,那他學到了嗎?
孫悟空得傳大品天仙訣,苦練三了三年。但是呢,還不能長生不老,還是得防着三災厲害,所謂的三災就是風、火、雷這三災。
爲什麼會有這三災呢?因爲長生是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所以長生是要遭天譴的。
真的要實現這長生不老,必須要躲過這三災。那麼這三災可以戰勝嗎?可以躲的過去嗎?
答案是不能。
在原著當中有這樣的描述:悟空聞說,毛骨悚然叩頭禮拜道,萬望老爺垂憫,傳於躲避三災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祖師就是這麼說的:也罷,你要學哪一般呢?有一般天罡術謬該36般變化,有一般地煞術該72般變化。悟空道:弟子願意學多的,咱學一個地煞變化吧。
按照菩提祖師的說法,這在災是不能戰勝的,只能躲避。而天罡36般變化,地煞72般變化都是躲避三災的辦法。可是我們在西遊記中,沒有看到這72變化能躲避三災,光看到這孫悟空拿着72變化去闖禍去了。
須菩提祖師的話是不是可以理解,孫悟空闖禍被招安之後,有了吃蟠桃的機會,通過吃蟠桃,他就躲避了三災。
再說了,這躲三災可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萬一沒有躲成怎麼辦呢?結果是這樣的,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那千年修行化爲虛幻。骨肉消疏,其身自解啊,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魂飛魄散,你連投胎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旦躲三災沒躲過去,失敗了,結果不是死亡,而是徹底的消失。在西遊世界當中,一個生命最長的壽命就是500年,500年之後就會遭到天譴,你連投胎的機會都沒有。
躲三災的風險太大了,那還有別的方法嗎?當然有了,那就是延長三災所到來的時間,也就是咱們俗稱的續命啊。
而據西遊記記載,孫悟空最後還是死了的。
孫悟空神通大成,又獲如意金箍棒,便欣然起意,遨遊四海,大露武藝,遍訪豪傑,施展神通,廣交賢友,再安排筵宴,殺牛宰馬,祭天享地,載歌載舞,吃得酩酊大醉。
待到孫悟空酒醒,卻發現自己已被小鬼勾魂,帶到了陰曹地府。
不可一世的孫悟空又怎會甘願淪爲死靈,他掄起鐵棒,將地府衆鬼打的人仰馬翻。鬼差即刻稟告閻王,這才撫平孫悟空的暴動。
自認超脫三界的孫悟空問罪閻王,“我已超脫三界,爲何着人拘我?”
膽寒的閻王聞言只能聲稱同名同姓,找錯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