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爲什麼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

拖延症

我有一位朋友,是位作家,就是懂得將感情轉化成文字的人,也可以說是語言藝術家。他用7年時間寫了一本將近100頁的很薄的著作,算起來是每天寫兩行。當被問到他的效率爲何如此之低時,他說道:“收集資料要比創作舒服得多。”實際上他經常花數個小時在網上閒逛,或者沉迷於各種深奧的書籍—希望能趕上一個宏大又沒有結尾的故事。當他發現了一個合適的場景時,他又堅信只要沒有“適當的心情”,寫出來的內容也不會好。可惜他有“適當的心情”的時候又很少。

我的另一個朋友10年來一直打算戒菸,現在他每次抽菸都會說是最後一次。我自己呢?我的納稅申報單已經在辦公桌上放了6個月—看來我是希望它們能自動被填好。

科學家將這種不願意做重要的事情而進行拖延的現象稱爲“拖延症”或“行動拖延”,比如去健身俱樂部、換一個更划算的個人保險、寫答謝卡等等,這些事情即便在新年時就下了決心都很難完成。

“拖延症”是不理智的,因爲我們的打算決不會被自動完成。我們也不是不知道哪些是對我們有益的,那爲什麼還總會拖延一些重要的事情呢?因爲在付出和收穫之間有一道時間的鴻溝,要跨越這一鴻溝需要很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在一個絕妙的實驗中所展示的:他讓一組學生站到一個烤箱前,烤箱裡散發出巧克力餅乾的味道。然後他將一碗小紅蘿蔔放在烤箱前並告訴學生,想吃多少小紅蘿蔔都可以,但是餅乾絕對不能吃。他給這組的學生30分鐘的時間單獨留在屋子裡;而另一組學生則是想吃多少餅乾都可以。在這之後兩組學生都必須解開一道很難的數學題。被禁止吃餅乾的學生組放棄數學題的時間比可以隨便吃餅乾的學生組多了一倍。因爲自我控制是消耗精力的,第一組的學生耗盡了用於解題的意志力。意志力就像電池—至少在一段時間裡是這樣。如果精力被消耗了,那麼應對之後的挑戰就不夠了。

這是一個很基本的認識,自我控制力不可以持續一整天,它需要放鬆,需要充電。這一認識是避免“拖延症”的第一個必要條件。

第二個避免“拖延症”的必要條件是一些能阻止我們分心的秘訣。我寫小說的時候會關閉網絡,因爲當工作變得很吃力的時候,上網閒逛的誘惑是很大的。最重要的一個秘訣是制訂時間計劃,心理學家丹·艾瑞里斷定,外界給出期限是最有效果的,比如老師或稅務局給定完成時間。只有當任務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驟,並且每一步都有時間期限時,自我制訂的計劃纔有效,所以每個人的新年決心如果沒有清晰的分步目標,肯定是無法實現的。

結論:“拖延”是不明智的做法,但卻是人人身上都可見的。與之抗爭你需要一系列的秘訣。我的女鄰居是這樣在3個月之內完成她的博士論文的:她給自己租了間沒有電話和網絡的小房間,爲論文的三個組成部分訂出三個節點計劃,她給每個感興趣的人講解她自己定下的目標,甚至把目標還印在了她名片的背面。這樣她將自己設定的完成時間轉化成了一種公開的設定,而且在中午和晚上她會通過翻看時尚雜誌和睡覺來給自己充電。

第21章 爲什麼煽動宣傳會有效果第39章 爲什麼你需要自己的王國第9章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第4章 爲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第13章 請謹慎對待你的期望第35章 爲什麼顯眼的不等於是重要的第18章 你爲什麼要和自己唱反調第46章 爲什麼拿錘子的人會把一切看成釘子第44章 爲什麼有時候你應該跟着感覺走第34章 你爲什麼會喜歡“最後的機會”第3章 爲什麼作的決定越少,效果會越好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騙子?第47章 爲什麼計劃使人感到安心第44章 爲什麼有時候你應該跟着感覺走第9章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第11章 我們爲什麼要愛經歷痛苦纔得到的事物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騙子?第21章 爲什麼煽動宣傳會有效果第2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說後起之秀的壞話第6章 你如何被錢毀掉了動力第16章 爲什麼志願工作只對明星適用第51章 石器時代對替罪羊的獵捕第22章 爲什麼你對於哪個是最好的選擇很盲目第44章 爲什麼有時候你應該跟着感覺走第14章 不要相信你最先憑感覺想到的內容第3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認爲現狀最好第41章 爲什麼危機很少會是機會第4章 爲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第13章 請謹慎對待你的期望第34章 你爲什麼會喜歡“最後的機會”第19章 爲什麼你要斷了自己的後路第43章 爲什麼大話也有說服力第14章 不要相信你最先憑感覺想到的內容第7章 如果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什麼都別說第3章 爲什麼作的決定越少,效果會越好第38章 爲什麼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第4章 爲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第41章 爲什麼危機很少會是機會第11章 我們爲什麼要愛經歷痛苦纔得到的事物第42章 爲什麼你偶爾應關注焦點之外的內容第43章 爲什麼大話也有說服力第17章 爲什麼你是情感的傀儡第49章 爲什麼檢驗清單使人盲目第30章 爲什麼你總是有道理的第29章 爲什麼你會認爲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樣第47章 爲什麼計劃使人感到安心第4章 爲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第38章 爲什麼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第18章 你爲什麼要和自己唱反調第32章 爲什麼我們不喜歡天馬行空第7章 如果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什麼都別說第40章 爲什麼你寧願讀小說也不想看統計數據第35章 爲什麼顯眼的不等於是重要的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騙子?第44章 爲什麼有時候你應該跟着感覺走第49章 爲什麼檢驗清單使人盲目第18章 你爲什麼要和自己唱反調第19章 爲什麼你要斷了自己的後路第17章 爲什麼你是情感的傀儡第24章 爲什麼第一印象有欺騙性第9章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第3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認爲現狀最好第2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說後起之秀的壞話第26章 爲什麼自己做的菜吃起來更香第8章 作爲經理你如何什麼都不做就可以使數值看上去更好第7章 如果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什麼都別說第26章 爲什麼自己做的菜吃起來更香第30章 爲什麼你總是有道理的第9章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第35章 爲什麼顯眼的不等於是重要的第34章 你爲什麼會喜歡“最後的機會”第2章 爲什麼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第32章 爲什麼我們不喜歡天馬行空第52章 爲什麼開快車的人會開得更安全第27章 你如何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第4章 爲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第41章 爲什麼危機很少會是機會第39章 爲什麼你需要自己的王國第22章 爲什麼你對於哪個是最好的選擇很盲目第3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認爲現狀最好第25章 爲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第9章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第29章 爲什麼你會認爲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樣第14章 不要相信你最先憑感覺想到的內容第51章 石器時代對替罪羊的獵捕第22章 爲什麼你對於哪個是最好的選擇很盲目第7章 如果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什麼都別說第35章 爲什麼顯眼的不等於是重要的第2章 爲什麼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第32章 爲什麼我們不喜歡天馬行空第41章 爲什麼危機很少會是機會第42章 爲什麼你偶爾應關注焦點之外的內容第46章 爲什麼拿錘子的人會把一切看成釘子第43章 爲什麼大話也有說服力第5章 爲什麼沒有戰爭的平均規模第28章 爲什麼我們的知識不能延伸第45章 爲什麼你打算做的事情過多第33章 爲什麼我們會認爲現狀最好第28章 爲什麼我們的知識不能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