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重回大同(上)

大同府、貓兒莊。

孟元一身戎裝,身後還披着黑色的毛絨絨披風,急匆匆的走進守備衙門。

“宴先生,你找我?”

宴卿此時正在地圖前思量着什麼,見到孟元進來道:“孟將軍,大同府內的戰事如何了?”

孟元自己在桌子上的茶壺中倒了杯茶,說道:“關內的衛所幾乎都掉到了各大縣城附近,韃子一進了關就猶如無人之境,這回可讓俺答搶開心了。”

宴卿點點頭,這結果是他早就料到的。

“孟將軍,你讓蛙子帶一隊人馬,繞過韃子去京師。”

“阿?去京師做什麼?”孟元微微一驚,問道。

“孟大人多慮了,是去京師接將軍。”宴卿苦笑一聲,做什麼、自己總不能去打京師吧?

“將軍要回來了?”孟元臉上帶着一抹喜色問道。

宴卿點點頭,說道:“如果我沒算錯的話,應該就要回來了。”

“那好,我這就去找蛙子,讓他進京接將軍。”孟元大喜,放下茶杯急匆匆的就走了。

————————————

京師、皇上的旨意一下來,整個朝野都震動了。

這才幾天的功夫?楊休從一個煉丹小童先是升到五品兵部郎中,奉旨欽差,監督浙江剿倭事宜、兼查看浙江兵備。現在又一下從五品的兵部郎中,跳到了正三品大同參將,這升遷的速度也太快了,雖說武將官職要比文官低上一頭,可這也有些說不過去了阿。

更主要的是,楊休還是個有前科的,把大同府鬧的一個天翻地覆,這個時候還讓他回去,誰不知道他是去吃俺答那頭狼的,還是回去自己當頭虎的?如果真是那樣,大同府在這一狼一虎的折騰下還能有好?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十五,京師。

平日裡只有皇帝出入纔會全部開啓的午門城門,此時已是三門大開,刀槍林立。平日只呆在永壽宮中的嘉靖皇帝不但破例設座於城樓之上,還特意穿上了“.武服”。手中執一面玉,上刻“討罪安民”四字篆文。身後立六十四名貼身帶刀侍衛,稱爲“大漢將軍”。

楊休在杭州過了大年三十,第二天就帶着人馬一路快馬加鞭的往京中趕,僅用了15天便從杭州回到了京師。

此時的京中不但午門熱鬧,從永定門到午門這一路上都很熱鬧。道路兩旁官兵林立,百姓們聽說欽差南巡不但抓了大貪官,而且還抓了倭寇進京獻俘,紛紛出來觀看。不多時、從永定門外,楊休一馬當先走在最前端,他年紀輕輕英俊不凡,一身甲冑穿在身上端的是英氣風發,讓圍觀百姓們紛紛點頭稱讚。

在楊休身後跟着十一輛囚車,江西巡撫古成、布政使王連理,浙江布政使徐懷生、按察使莫勇、杭州知府劉真極其一干人等都由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驗了,直接押往刑部大牢。另外六名倭酋,則各押上一輛鑄鐵囚車,由兵部的人押了,隨着楊休直向午門而去。

沉重的鑄鐵囚車,滾過午門前的花崗岩地面,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音,震得四周的地面似乎也在發抖。

午門前站定兩千御林軍,手執長戈,腰挎苗刀,環衛而立。京中文武百官,分立兩側。

“臣楊休,奉旨巡察浙江諸君,賴吾皇天恩,不辱使命,杭州城外一戰,斬敵首共340餘人,俘虜倭寇110人。現將敵首六人獻上,聽吾皇發落。”楊休離得老遠就下得馬來,拾步走過金水橋,跪倒在城樓之下,大聲拜道。

嘉靖臉上帶着一抹笑容,對一旁的黃錦點了點頭。黃錦連忙上前一步,展開黃卷,大聲讀道:“我大明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萬歲,萬歲,萬萬歲。”數千名文武百官和御林軍士兵,齊聲拜下,山呼萬歲。

四名倭酋,身披重鐐,被押下囚車,在午門前跪下。

“斬!”監斬臺上,由於刑部尚書的位置還空着,刑部左侍郎方祿暫代其位,站起身來,擲箭與地下。

“殺,殺,殺。”兩千御林軍,用手中的長矛敲擊着地面,一起吼道。其聲,聲震屋瓦,觀者無不心驚。

六柄鬼頭大刀,直揮而下,頸腔內血箭噴出,六顆首級滾落地下。

首級剛剛落地,又有四匹白馬飛馳而來,馬上四名武士也不下馬,只彎下身來,在地上一抄,提起首級在城樓前奔行一週。

“萬歲,萬歲,萬萬歲。”歡呼之聲,又一次聲震九霄。

午門下,文武百官之中,嚴世蕃站在楊休身旁,皮笑肉不笑的道:“恭喜了楊大人,幾月之內從煉丹小童,連跳數級升爲大同參將,哈哈、真乃古今第一人阿!”

楊休表情冰冷,緊緊盯着嚴世蕃沉聲道:“小閣老,爲何要害我?”

“害你?楊大人這是哪裡的話”嚴世蕃裝作一副被冤枉的表情。

楊休嘆了口氣道:“唉、或許小閣老以後會後悔的。”

“是嗎?”嚴世蕃用同樣陰冷的眼神回看着楊休,冷笑道:“我還從來沒做過什麼後悔的事!”

————————————

西苑、永壽宮。

“臣楊休,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休跪於蓮臺前,口中三呼萬歲。

“起來吧,黃錦、賜座。”嘉靖帝面無表情的看着楊休,等楊休坐下後這才道:“楊愛卿這一趟可辛苦了。”

楊休忙道:“爲皇上分憂,實乃臣之本分。”

嘉靖帝點點頭,開口道:“嚴嵩和嚴世蕃這次是想把你支走阿。”

楊休明白嘉靖帝的意思,開口道:“恐怕是不想讓臣掀他們的老底吧。”

“哈哈!”嘉靖帝突然大笑了起來,點點頭道:“好,那就等你回來,再掀他老底也不遲。”

楊休剛想答話,嘉靖帝臉色又是一變,眼中殺機浮現,沉聲道:“楊休,你去了大同,可還會回來?”

楊休心下大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或許、嘉靖帝的膽子不是一般的大,他什麼都敢說。什麼君臣禮儀、什麼儒家思想、對他來說都沒什麼用處,他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臣乃大明之臣、皇上之臣,皇上讓臣去哪就去哪,皇上讓臣回哪臣就回哪!”楊休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惶恐道。

“好!”嘉靖帝細細打量了楊休半響,最終大聲道:“朕相信你。”

,!

第283章 紈絝第267章 爲人終爲己(二)第285章 定計剿倭第223章 戰劉漢(下)309章 扶乩下第58章 遭遇戰(二)第411章 關東聯盟(二)第332章 出關(二)第229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下)第219章 ‘毒’眼龍(中)第33章 燒殺劫掠第223章 戰劉漢(下)第329章 圍攻京師(二)第141章 伯玉知非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309章 扶乩下第260章 萬壽帝君(二)第338章 直隸之戰(四)第25章 持刀成魔第87章 改革(下)第35章 奪城——匪患第101章 捉細作第154章 經商就要奸(四)第322章 絕殺(二)第51章 河套馬賊第22章 圍困(上)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83章 廷議第397章 虛虛實實第159章 衆姥姥進大觀園(上)第204章 攤牌(三)第90章 代王府第50章 三氣費凌第187章 戰、戰、戰!第327章 嘉靖駕崩(三)第405章 遼東女真(二)第281章 胡宗憲第300章 拖都之戰(上)第417章 遼東之戰(三)第226章 把劉漢捆好了帶上來第408章 遼東女真(五)第308章 扶乩(上)第389章 南京之危(一)第112章 虛虛實實358章 血戰京師下第418章 遼東之戰(四)第128章 百廢待興(四)第378章 激戰御河口(五)第7章 小人(下)第341章 奪宣府(二)第204章 攤牌(三)第382章 貓兒莊之戰(三)第405章 遼東女真(二)第197章 提親(下)第291章 重回大同(上)第180章 混亂358章 血戰京師下第10章 任務第99章 夜色刀光第137章 欽差(下)第355章 雙楊之戰(六)第113章 王府設宴(上)第328章 圍攻京師(一)第391章 南京之危(三)第323章 絕殺(三)第267章 爲人終爲己(二)第19章 色心大起(下)第417章 遼東之戰(三)第337章 直隸之戰(三)第354章 雙楊之戰(五)第45章 忽悠死你(下)第100章 死也得死我手裡第225章 設伏十里河第308章 扶乩(上)第206章 跟蹤第407章 遼東女真(四)第104章 重逢第125章 百廢待興(一)第37章 奪城——奇襲第228章 送新郎官一份厚禮(中)第166章 入京(上)第70章 情愫第383章 貓兒莊之戰(四)第21章 逃亡第255章 揮軍東進(下)第3522章 雙楊之戰(三)第49章 撒豆成兵(下)第378章 激戰御河口(五)第287章 戰倭寇第144章 漁利(一)第72章 生死一線第395章 隆慶駕崩第247章 震動(上)第268章 爲人終爲己(三)第281章 胡宗憲第6章 小人(上)第81章 參見郡主第40章 有人哭來有人笑第356章 血戰京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