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百舸爭流

隆武四年農曆五月初五的早晨,天似乎亮得特別早,空氣中漂浮着淡淡的艾草雄黃的薰香味。南京城裡家家戶戶按照習俗包糉子、煮黃魚、掛艾葉、喝雄黃酒、戴五毒靈符。但與往年的端午節不同,由於今年端午多加了迎水神的慶典,使得整個南京城頓時熱鬧了不少。“迎水神”本是閩粵地區在端午節的習俗。如今被搬到了江南,又有一場彩頭1000銀圓的龍舟賽可看。老百姓自是各個摩拳擦掌着想要湊湊這熱鬧。而這幾日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大街上彩衣飄飄的大姑娘小媳婦了。只見她們穿着光鮮亮麗的彩裙,腰掛五彩香囊,頭戴如火一般的石榴花,真是盡態極妍。

“孫兄,真沒想到中原的端午竟是如此香豔。你瞧那些婦人們打扮得真是花枝招展啊。”秦淮河畔的酒樓之上李淏看着底下往來着的美女感嘆道。

“李兄,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吧。按照中原的習俗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乃是女兒節。”孫克鹹聽罷笑着解釋道。

“女兒節?沒想到中原還有如此風俗啊!”李淏立刻便身邊的崔真明面面相窺着驚歎道。向來他們只知五月初五乃是端午節,可從未聽說過同時還有一個女兒節啊。此時卻聽一旁一個面容秀麗的婦人好奇的問道:“哦?李公子你們朝鮮沒有此女兒節嗎?”

“啊,回葛夫人。朝鮮五月也會過端午,不過主要是薩滿教五月祭山神。後來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纔開始紀念起屈原大夫來。不知這女兒節又是出自何故?”李淏極有風度的回答道。

坐在李淏面前的這位嬌美婦人正是孫克鹹的妻妾葛嫩娘。此女出生行伍世家,不但精通十八般武藝,才詩出衆,更是吹得一手絕妙的洞蕭。葛嫩娘雖因戰亂流落至秦淮河成爲歌ji,卻能堅持賣藝不賣身。由此也成了秦淮河畔名躁一時的詩ji。她雖流落風塵卻依然包有愛國之心。凡是胸懷愛國之心,言談中表露出慷慨壯志者,她都熱情相待,交往甚歡;而對那些腦滿腸肥,渾渾噩噩,不知亡國之恨的富商顯貴,她則冷麪以對,視如蛆蟲。而孫克鹹在與其接觸後便深深地爲其才貌與氣節傾倒,爲她贖了身,並取其爲妾。葛嫩娘雖已爲人婦卻仍然保持着原有的豪爽之氣。常與自己的夫君一起與幾個知己好友把酒言歡。今日恰逢端午龍舟賽便隨孫克鹹一同前來觀看了。

聽得李淏這麼一問葛嫩娘不禁嫣然一笑回答道:“漢和帝時,上虞有一巫者,名叫曹盱。有一年五月初五,他醉舞舟中,不幸墜江而死。其女年方十四歲,繞江啼哭七日七夜後跳入了江中。五日後,負其父之屍浮於江面。鄉人將其葬於江邊,上虞令度尚更將此事奏聞朝廷,表爲孝女。漢名士邯鄲淳還作文鐫碑以記其事。爲紀念此烈女便有了如今的五月女兒節。”

“原來如此,沒想到還有如此的典故。葛夫人真是博古通今啊。”李淏聽罷連忙鼓掌奉承道。

“那裡,李公子過獎了。此事烈女傳中早有記載算不得什麼新鮮事。正如我夫君所言自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戶戶都會將自己的閨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並戴上鮮豔的石榴花。至於已出嫁的婦人在這幾日也會除去髮釵改戴石榴花,還可以回孃家探親。”葛嫩娘說道這兒不禁羞澀的摸了摸自己髮髻上的石榴花。李淏等人這才發現周圍的女子確實都配戴了石榴花。

“不過中原的端午還是以紀念屈原大夫爲主吧。”在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崔真明探身問道。

“那是當然。爲紀念屈原唐時宮廷就有端午之慶,君臣賦詩,頒賜衣物,民間有官方組織的歌舞。北宋時更加隆重,不僅頒賜朝服,而且學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閣門貼子,送後苑作院用羅帛製造,及期進入。歐陽修有《端午貼子》雲:‘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願因角黍詢遺俗,可鑑前王惑巧言。’每當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屈原的精神便是我等士人的楷模啊。”符曉勤點頭稱是道。

衆人聽罷也連連稱讚起來。並開始學着古人吟詩做對緬懷先烈。可就在此時大街上穿來了一陣鑼鼓聲。卻聽不知誰叫了一聲道:“水神來了!水神來了!”酒樓裡的客人們立刻就從樓閣探出頭張望起來。只見遠遠的有一羣人正張燈結綵着朝這邊走來。兩旁的街道上滿是看熱鬧的百姓。更有不少姑娘從樓閣中探出身來揮舞着絹帕或是朝樓下撒花瓣。更有不少百姓也自發的加入了遊行隊伍之中。整條長街頓時熱鬧非凡。

隨着鑼鼓絲竹聲越來越響,遊行隊伍也越來越近了。爲首的是一個由八名大漢擡着的,四周裝飾有百花,供奉着水神娘娘象的神龕。在神龕的後頭還跟着十三艘同樣裝飾一新的龍舟,也各由八名大漢擡着。一旁還有巫師僧人向四周撒法水,送靈符以驅逐邪魅。那些大漢喊着有節奏的號子大搖大擺着穿過了長街,來到了秦淮河邊早已準備好的祭壇前。由於秦淮河水勢較緩又處在城內。於是主辦方便選擇了這麼一段較爲平直的河道作爲賽道。只見在一番焚香禱告後,祭祀一邊唸唸有詞一邊陸續的將祭品丟入河中。周圍的百姓亦現得虔誠異常。

李淏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盛大的民間祭祀,他與崔真明等朝鮮人都好奇地探身張望着。不一回兒從河邊突然發出了一陣劇烈的歡呼聲。卻見七八個大漢走到了龍舟前迅速將上面的飾物扒了個精光,露出了龍舟本來的面目。身處樓閣上的葛嫩娘不由驚呼了一聲道:“怎麼把彩飾都給去除了呢!”

原來以前南京也有賽龍舟。但一般都在都會選在晚上舉行,在龍舟四面會懸上小彩燈等飾物,且比賽時還會有簫鼓歌聲相和。因此與其說是在比賽,不如說是在遊戲。於是一旁的朱震麟起勁地回答道:“嫂子,不把那些礙事的東西去掉怎麼比賽啊。這可是龍舟賽,不是龍舟遊行。是比誰的船劃得又快又穩。”

“那也不會有絲竹歌女伴奏了咯?”周子衡有些失望的問道。

“那是當然。賽龍舟不僅是考驗選手的體力,更是考驗選手之間配合的默契。這是一項既要體力又要技術的活。比賽時船上的選手就是靠船首擊鼓人的鼓點指揮有規律的划槳。所以鼓擊得好不好也是比賽的關鍵啊。周圍敲鑼打鼓,歌舞伴奏的會影響選手發揮的。再說真的比起來,周圍看的人都會被龍舟所吸引纔不會去看什麼歌舞呢。”朱震麟以專業的口吻教育道。

“哦?看來朱兄好象很好此道。”李淏打趣的問道。

“恩,在下以前在廣州時看過幾次龍舟賽。不過那裡比賽是在珠江上,江面比這裡寬闊,水流也比這裡急。參賽的龍舟還被要求要逆流行舟。參賽的選手可都是一些優秀的水手啊。逆流而上,百舸爭流,那場面可真是激動人心!”一談起賽龍舟朱震麟不由的越說越激動起來。

“好了震麟兄,就讓我們看看這場龍舟賽是否象你所見的那樣激動人心吧。”符曉勤指着樓外河面說道。

果然此時十三艘龍舟已經在河面上一字排開了,就象朱震麟所言都是逆流而向。秦淮河兩岸此時早已圍滿了看比賽的百姓。另一邊主辦龍舟賽的商行老闆們也陸續登臺。在一番冠冕堂皇的發言後作爲商業協會代表的王霖生親手點燃了發令的響炮。

卻見“嗽”的一聲第一顆響炮直竄天空,在天空中炸出了一朵白色的煙花。剛纔還熙熙攘攘的秦淮兩岸剎時變得鴉雀無聲起來。隨着響炮一個個的竄起人們心情也更着緊張了起來。當最後一枚響炮在空中消散後,河面上響起了一陣沉悶的鼓聲。那鼓聲雖不及剛纔的響炮響亮卻有着一種憾人心魄的魔力。頓時河面上的龍舟在這股力量的驅使下象離弦的弓箭一般直竄而出。遠遠望去就象十三條蛟龍破江而出劃破了原本平靜的秦淮河。而那鼓聲也隨着船槳擊起的浪花越來越高昂起來。

雄壯的鼓聲,激烈的競賽,使得岸上觀看的百姓也忍不住激動起來。人們瘋狂地朝着龍舟叫喊着加油鼓勁,不時的還有人朝河面的龍舟吹着口哨。更有甚者還自發的敲鑼打鼓起來。但無論岸邊的鼓勁聲如何的響亮卻始終也不能蓋過河面上的鼓聲。那鼓聲沉穩而又激昂,由遠而進,猶如萬馬奔騰一般。就連原本坐在樓閣上那些悠閒的看客都忍不住紛紛站起了身。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李淏等人。此時身臨其境的李淏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這個民族暗藏在謙遜外表下的爆發力。並由衷的感嘆這樣一片土地確實是會培育出象屈原這般的人物。而一旁的符曉勤等人更是驚訝於原本脂粉氣十足的秦淮河竟也有如此雄壯時刻。或許是吳門煙雨太過滋潤,讓人忘記了這裡的先民曾經是那樣的輕視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後一剎那的光彩。而在這一刻震撼的鼓聲似乎更象是來自於遠古的楚歌。激起了在場衆人血管流動的,原始的、獷野的熱血。

和符曉勤等人一樣此時陪伴在皇帝身旁的孫露同樣也感受到了自己血管裡那劇烈涌動着的快意。其實包括皇帝朱聿鍵在內在場的王公大臣們也都陷入了亢奮的狀態。他們瞪大着眼睛,漲紅着臉頰,象底下普通百姓一般專注於這場水上的競賽。而這正是孫露想要的效果。一個國家的尚武精神除了宣傳外。更需要用體育競技來培養。體育比賽是唯一可以不流血,而又能培養出英雄主義、團隊協作和尚武精神的措施。

可孫露到明朝後才切身的發現這個時代的中國太缺少體育精神了。雖然民間也有零散的體育競技項目但畢竟同孫露在後世接觸體育比賽相差甚遠。且大多都是單項的個人運動。無論是摔交、武術、提毽子、舞龍舞獅、蹴鞠之類的運動,不是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就是娛樂性大於競技性。最主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引導與組織。因此體育競技規模大不起來。一直以來孫露都想改變這一現狀。她曾經想過引進一些後世的項目象是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之類的集體運動。可惜孫露以前雖然推銷過體育用品但對許多體育項目的規則卻不怎麼熟悉。而她唯一還能記皮毛的籃球。卻因爲沒有橡膠做球只能暫時作罷。誰叫那橡膠還是南洋的橡膠種植園中的樹苗呢。

於是孫露便只好在傳統運動項目上做文章了。就目前來看如今開發得還算成熟的體育項目有長跑、跳高等田徑類項目。另有划艇(划龍舟)、游泳等水上項目。至於球類運動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下令禁止踢球。因此蹴鞠運動在明朝已經衰落了。如今重拾這項運動孫露希望蹴鞠不再是個人球技表演,至少也要接近於她影象中的足球。因此孫露一方面利用政府的力量推行全民體育運動。另一方面則積極同商業協會行會合作將大型的體育項目推廣開來。以孫露在廣東的經驗來看商業協會加傳統節日加刺激的競技項目,是推廣體育運動最有效的方式。商賈們往往願意在重大節日出資舉辦運動會來給自己商號製造聲威。而老百姓也願意在節日裡觀看或參加各類體育項目。

雖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不可否認運動會上鉅額的獎金纔是人們爭相參與的動力。也是體育比賽最初吸引百姓的一大噱頭,就象這次的龍舟賽一般。另有不少人還藉着比賽在外開盤設立賭局。可見金錢名利無論在那種年代都是與體育比賽如影隨行的。當然孫露並不會介意這些東西。商業協會要的是廣告與聲威,孫露需要的是推廣體育運動,老百姓需要的娛樂和刺激。各取所需,無可厚非,這個時代本來就缺少娛樂活動。在孫露看來就算是賭博,那賭馬至少也比賭色子推牌九來得好。

當第一艘龍舟穿越終點的紅綢時,整個南京城都爲之綠色了。人們自發的象是迎接英雄一般將勝利者擡向了領獎臺。感謝他們以不懈的精神帶給了衆人一次精彩的比賽。孫露雖不是今天的英雄但她同樣也感受着勝利的喜悅。百舸爭流,永不言敗的精神便在這點點滴滴中滲入到了平民百姓的心中。

【……】@!!

()

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5節 溼牛皮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8節 巨獸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8節 巨獸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7節 山東鏖戰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2節 荷蘭人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29節 南夷與胡虜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三十九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6節 分歧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3節 民惟邦本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6節 兵臨城下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十六節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38節 兩京風雲第六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17節 國會(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十六節第15節 本相第15節 暗戰(一)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14節 漢奸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十九節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13節 盛宴(五)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34節 戰敗者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三十四節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節 誰是獵物?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34節 戰敗者第6節 盛宴(一)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8節 影子戰場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40節 多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