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

寧平守將率軍歸附,形勢的發展很喜人。不過,更加喜人的消息是接踵而來。在寧平短暫休整、整編部隊之後,陳叔明帶着四萬的清化、榮市兵力,還有五千寧平兵力,於十一月初六抵達府裡城下。

府裡守將與寧平守將差不多,剛開始也想觀望一下。這下見陳日禮恢復楊姓,再加上寧平守將率軍投誠,自然也是率領府裡的駐軍投誠了。

就在大軍停留在府裡休整之時,離清化較近的南定、太平、和平等地的駐軍紛紛表示歸附陳叔明這個大陳國的新皇帝。

面對如此大好的局勢,黃開成提出一條重要建議,那就是在府裡多停留兩日,暫緩北上升龍,等局勢進一步發酵,這樣可以減少士兵無謂的犧牲。

黃開成之所以提出這條建議,是因爲看到了南定、太平、和平等地駐軍紛紛表示投降,那是不是應該給其他地方的駐軍多幾天考慮時間呢?

如果各地的駐軍宣佈投降陳叔明的越來越多,那升龍城的楊日禮必然會迫於形勢的發展,放棄抵抗的打算。假如能以和平的方式進入升龍城,完成政權的平穩過渡,那對於大陳國的廣大百姓來說,將是最大的福音。

對於黃開成的這個建議,陳叔明是贊同的,我也是認可的。可是這個看似在當時非常正確的抉擇,卻爲日後埋下了一個禍根。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就在大軍在府裡休整的期間,果然如黃開成所料,升龍北邊的越池、太原、北江三個重事重鎮的駐軍紛紛宣佈脫離大楊國,臣服於陳國新皇帝陳叔明的領導。

與此同時,升龍城內也傳來好消息,已經有不少大臣紛紛進言楊日禮,讓其迅速宣佈投降,這樣方可保住一條性命。

雖然楊日禮對於投降之事非常猶豫,但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宣佈倒向陳叔明一邊,況且升龍城中似乎也是支持陳叔明的人佔了多數,陳日禮根本無法有效調集兵力阻止南邊的陳叔明部隊了。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陳叔明於十一月十三日再度帶兵北上。爲了防止楊日禮狗急跳牆,陳叔明還耍了個花槍。

出征之日,陳叔明以大陳國新任君主的身份宣佈廢除楊日禮的國君之位,降其爲昏德公。

在這裡,咱們就要表揚一下我的這位結拜大哥了。正是他宣佈降楊日禮爲昏德公這個舉動,讓楊日禮徹底放棄了抵抗,也讓升龍城免受了戰亂之禍。

楊日禮被陳叔明降爲昏德公,立即有一幫大臣勸其就着這個臺階趕緊下來。雖然以後不再是皇帝了,但好歹還有個公爵。況且這個爵位是新皇帝親口冊封的,那就說明新皇帝並無殺他之意。經過衆臣這一番忽悠,楊日禮自然是動心了。

楊日禮思忖着,雖然“昏德”二字似乎不太好聽,但好歹是個“公”呀!這年月,實惠最重要,管他名聲好不好聽呢?只要還是個“公”,雖然以後是不能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了,但吃香的、喝辣的、多娶幾房小老婆還是可以滴嘛……

雖然楊日禮認爲降爲昏德公之後,以後的生活還是可以繼續很美好,但還是有兩個人堅決反對楊日禮接受這個現實,應該組織兵力與陳叔明做殊死的爭鬥。

這兩個人一個是楊日禮的近臣陳日核,另外一個便是楊日禮的生母、皇太后吳氏。

雖然這兩個人對楊日禮是苦口婆心地勸告,說陳叔明將來不會放過他的,但楊日禮卻不爲所動。因爲楊日禮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陳日核作爲楊日禮的近臣,剿滅了參與兵變的陳元晫父子,還有天寧公主的一個兒子。後來,陳日核又奉命追殺陳叔明、黃奉世。雖然追殺未果,但新皇帝陳叔明怎麼會放過這陳日核呢?

因此,陳日核鼓動着楊日禮組織軍隊在升龍城抵抗陳叔明,楊日禮纔不爲所動呢?楊日禮甚至暗暗打算,陳叔明入城之後,他就將陳日核交給陳叔明,以此來表示自己真心投降的誠意。

至於楊日禮的生母、當朝太后吳氏,先是懷上了楊日禮之後,跟恭肅王陳元昱搞在了一起。恭肅王陳元昱死後,她又與陳裕宗勾搭成奸。

雖然自己能得到“奶奶”憲慈皇太后的全力支持而登上帝位,多虧了有吳氏這位好母親,但楊日禮並不怎麼感激自己這位母親。其實楊日禮想要的生活很簡單,就是錦衣玉食、聲色犬馬就足夠了,何必非要當個什麼皇帝了。

當初,他作爲恭肅王陳元昱的王子,生活也是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母親吳氏要是不與陳裕宗勾搭上,他還是繼續當個王爺,那也是十分美好的生活。至少,他不會因爲這個母親而讓人在背後對他指指點點。

可以打個比方,當時楊日禮對母親的這種感覺,就跟《尋秦記》中趙盤對母親趙雅的感覺差不多。

吳氏自然知道自己穢亂宮闈的劣跡必爲新君陳叔明所不容,因此她不斷地鼓動自己的兒子不要向陳叔明投降,應該要跟陳叔明爭一爭天下。

雖然有陳日核、吳氏等人勸楊日禮不要向陳叔明投降,但升龍城內更多的官員、親信都勸楊日禮投降爲妙,否則就是自尋死路。這其中不乏有楊日禮之前比較寵信的近臣,如重臣陳吾郎就是其中之一。

關鍵還是陳叔明還未到升龍,先降楊日禮爲昏德公,在楊日禮看來,陳叔明這是準備給他一條生路。楊日禮採納了陳吾郎等人的建議,立即解除禁軍對升龍城的戒備、迎接新皇帝陳叔明回宮。

爲了給陳叔明送上一份“厚禮”,楊日禮立即宣佈解除陳日核的兵權,讓其隨時陪侍自己左右。這意圖就很明顯了,陳叔明入城之日,陳日核就交由陳叔明發落。至於陳日核能不能活到陳叔明入城的第二天早上,那一切就看陳日核自己的造化了。

別人是賣主求榮,他楊日禮卻是賣僕求榮,不知此時的陳日核心中是個啥滋味兒。

楊日禮雖然準備將陳日核作爲獻給即將入升龍城的陳叔明作爲見面禮,但卻沒有料到自己的母親吳氏早已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吳氏有了自己的打算。

就在楊日禮與羣臣議定,立即解除戒備、迎接陳叔明回升龍城的決定之後,吳氏立即帶上自己的五百禁軍護衛、帶着自己這麼多年來在宮中積攢下來的大量金銀珠寶,跑路了。

當楊日禮得知太后吳氏帶着五百人跑路的消息之後,沒有任何反應。畢竟自己就是再不喜歡那個女人,那個女人也是自己的生母,難道還能派兵去把她抓回來不成?

再說了,陳叔明即將入城了,這事兒就這麼滴吧!當生母吳氏遠離自己之後,楊日禮反而感到莫名的輕鬆。楊日禮甚至暗暗祈禱:但願今生永遠不再見到這個女人,但願自己當上昏德公後的幸福生活不再受到這個女人的打擾。

對於楊日禮的這個願望,上天似乎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前半個願望,上天幫他實現了;但後半個願望,我們只能“呵呵”了。

乍一聽上去,這似乎有些矛盾呀?既然前半個願望實現了,那也就是說楊日禮再也沒有見到過吳氏呀?那吳氏又怎麼會打攪他當上昏德公後的幸福生活呢?

那是因爲,陳叔明入宮之後,楊日禮很快就死了,他這個昏德公還沒當上三天,就離開了人世。

話說十一月十五日,陳叔明的大軍抵達升龍城下,楊日禮早已換下龍袍,穿了一身公侯的衣裝,帶着百官在升龍城外跪迎陳叔明。

陳叔明完全沒有料到,自己從清化起兵,直到殺回升龍城,一切竟然如此順利。

看見跪迎自己的百官,看見早已不再以帝王身份自居的楊日禮,陳叔明一時感慨萬千。本來,他是打算採取緩兵之計,先封楊日禮一個昏德公以穩住他,日後再收拾他的。

但是這一會兒,他看見楊日禮竟然如此老實,沒有在升龍城做任何抗爭,沒有給大陳國的百姓帶來兵火之災,陳叔明心中萌生了放楊日禮一馬的想法。

朝殿之上,陳叔明宣佈自己正式即位,改年號爲紹慶。與時同時,恭宣王陳曔、黃開成、黃奉世、阮正倫、阮其防等改元的功臣皆加官進爵。

陳叔明讓恭宣王陳曔兼任樞密院大使,黃開成、黃奉世父子均出任樞密院同知,黃開成還兼任工部尚書,範巨論出任吏部尚書,黎正阿升任禮部尚書,勸說楊日禮投降的陳吾郎繼續留任戶部尚書,阮正倫出任兵部尚書,阮其防爲禁軍統領。

雖然陳叔明打算放楊日禮一馬,但對於楊日禮身邊那些曾經爲虎作倀之徒,可是不能輕易放過的。

當然,這一切都不用陳叔明親自點名。黃開成率先發難,畢竟他的一個兒子可是死在陳日核手中。

黃開成一發話,範巨論、黎正阿等人自然是密切配合。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筆私鹽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夥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十四章 順利脫險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一章 引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計賺太原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422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義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